【摘 要】
:
目的 探讨同基因骨髓混合一定比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移植能否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方法将BALB/c与BCF1(BALB/c×C57BL/6)小鼠或与G-CSF动员BCF1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腹腔注入BALB/c幼鼠,制备新生小鼠GVHD模型,结果以脾指数表示.成年雌性BALB/c小鼠接受60Co全身照射8.5Gy后进行移植,移植物为BALB/c与
【机 构】
:
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同基因骨髓混合一定比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移植能否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方法将BALB/c与BCF1(BALB/c×C57BL/6)小鼠或与G-CSF动员BCF1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腹腔注入BALB/c幼鼠,制备新生小鼠GVHD模型,结果以脾指数表示.成年雌性BALB/c小鼠接受60Co全身照射8.5Gy后进行移植,移植物为BALB/c与雄性BCF1或与G-CSF动员BCF.小鼠骨髓细胞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移植细胞总数60×105个/只.观察移植小鼠aGVHD典型症状、病理表现及存活率.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1)注射BALB/c与BCF1小鼠脾细胞混合比例为2:1、1:1及异基因BCF1小鼠脾细胞的新生小鼠均发生GVHD;但G-CSF动员与否,GVHD发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及1:1混合骨髓移植(MBMT)组小鼠有中到重度GVHD表现;经G-CSF动员的MBMT组小鼠8周存活率较未动员组明显提高(P<0.05).(3)G-CSF动员供鼠后L3T4+细胞下降显著,L3T4+/Lyt2+比值明显低于未动员组(P<0.01).(4)G-CSF动员供鼠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同基因骨髓混合一定量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可减轻GVHD的发生;G-CSF动员供鼠可进一步减轻MBMT后GVHD的发生.其机理可能与IL-2、IFN-γ下降、IL-4升高有关。
其他文献
由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广东省卫生厅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全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于2006年11月13~14日在广州举行。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卫生部医政司、政法司、科教司,各省区市卫生厅、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和军队、地方部分医院的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可体外大量扩增,并至少能分化成3种中胚层结缔组织,已被用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研究试图在体外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中分离培养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化潜能,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8岁.患者入院前4个月出现胸闷、胸痛伴大汗,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予以溶栓治疗.此后憋气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伴有腹胀、纳差、活动受限等症状,体重进行性下降.既往有糖尿病史.胸部X线检查:心脏扩大,心胸比例0.66.心电图检查:陈旧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创伤的发生以几何倍数增长,其中腹部创伤作为常见的创伤也愈来愈被人们重视.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群的死亡原因中,创伤及其它意外事故排第4位.而在我国,创伤和中毒在1957年以前的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1975年升至第7位,1995年后升至第4位[1]。
针对供肺的相对缺乏,Starnes等最早提出并实施了活体供肺肺叶移植(LDLLT)[1].本文就活体供肺肺叶移植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结果等综述如下.
由于胰腺外分泌处理和移植胰腺排斥反应难以诊断的特殊性,胰腺移植在移植总数和移植效果上曾远远落后于肾、心和肝等器官移植.直至近10余年,随着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和移植手术方式的日趋成熟,胰腺移植受者和移植胰腺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临床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的现状与进展。
目的 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OLT)的胆管重建方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3年1月间103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OLT胆管重建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情况.103例患者中,75例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伴体外静脉转流、17例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不伴转流、11例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过程中有94例行胆管端端吻合,9例行胆肠吻合.胆管端端吻合的患者中,62例带T管引流,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