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带着“质疑”的思维习惯去思考论点,而不是把它当作数学中的定理;理清论点概念以及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打开思维。相信经过这样的长期的训练,学生一定会养成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一定会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也就不再会写出一些空泛乏味、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思想;训练;数学讲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三上学期临近期中考试时,学校组织了全体高三学生听了一场考前讲座。讲座的内容是请那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向全体同学讲授考试的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其中,我校一位数学老师所做的数学考前指导讲座,给了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在作文教学上以很大的启发。听过之后,受益匪浅。
虽然数学已经遗忘多年,讲座的很多数学专业的内容我也听不太懂,但这位讲座老师的一个观点却让我印象深刻:他建议同学们在做数学几何证明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要去回顾一下书中一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如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线面垂直定理的证明过程等)。该老师认为,这些定理我们平时都是拿过来直接就用的,很少有同学能去注意其是如何证明出来的。而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又恰恰是解某些数学题目的基本思路。
身为语文老师,我对数学当然是门外汉,不过出于一名语文教师的本能,我自然就联想到了自己的语文教学:1、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写的议论文,不就是数学当中的“证明题”吗?学生要用自己的文字,想方设法地去证明自己的所提出的观点的正确性,可为什么每次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假、大、空”呢?2、学生把作文写成这样的原因,是不是可以在翟老师这样的建议中寻找到答案呢?
以下是一位同学在《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作文训练中的语段:
只有经历了苦难,我们才能成功。
当年司马迁受到了汉武帝对他的宫刑,对于一个有着鸿鹄之志的青年来说,这种折磨对于他的内心比对他的肉体的痛苦更甚。而正是这次苦难,磨炼了司马迁的内心,终于在狱中发愤写完了《史记》。
这样的文字,看上去道理是通的。可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问题。这位同学的论点是“只有经历了苦难,我们才能成功”,那么问题就来了:经历了苦难,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吗?二者真的成因果关系吗?再看他的论据:他认为,“司马迁经历了宫刑,他的心也因宫刑磨炼得更加坚定,所以才写出了史记”,那么问题又来了,经历了宫刑,一定会磨炼他的心吗?这二者又真的构成得了因果关系吗?难道司马迁不经历宫刑,他的史记就写不出了吗?
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同学作文中可不仅仅是个别现象。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把思维打开从而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数学证明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启示。
在数学证明题中,学生往往可以将公理、定理拿过来直接用,而不用去考虑“公理的正确与否”,因为在数学中公理、定理一定是正确的。而学生在做数学证明题时,这些公理、定理是他们证明的工具、是他们证明时的“论据”,可以写在“因为”后面来作为“原因”用的。而学生在平时写文章时,也往往会将这样的思维带到写作中,从而造成文章的论述既不合情、又不合理、“假、大、空”现象泛滥的情况。
那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呢?
一、不能将论点、观点当成“公理、定理”
还是以上面同学的文章习作为例。
我们读过上面同学的文章习作之后,有没有感到该同学有点儿把论点当成论据的意思?有没有觉得他就是把“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个中心论点当成了“公理、定理”的意思?当学生的思维中把其当作定理认为“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观点就是“正确的”时,学生自然不会再去对“苦难”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思考,这就如同数学中的定理和公理,谁会在证明的过程中去怀疑公理的正确性呢?
这种思维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做数学证明题的思维带入到了作文写作中,在“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一思维暗示下,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是一些枯燥事例的堆砌,进而把观点当成了“论据”,最后跑去证明“只有经历了苦难,我们才能成功”(我们如何能成功)了。不知不觉中,该生的作文也就偏离了“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中心论点。由此可见,我们在引导学生思维时,一定不可以将其当成数学中的“定理、公理”,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观点或论点就是“正确的”。
二、面对观点、论点,要抱有“质疑”思维
既然上面说不能将论点作为“定理”来当“论据”使用,那就肯定需要对论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而分析的前提,就一定要对这个论点或论述中心抱着一种“质疑”的心态来面对。
仍然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论题为例:首先在分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思维上要抱有“质疑”精神。既然要“质疑”它,那我们思维很自然地就会对其产生“疑问”:苦难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财富又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苦难为什么是一种财富?苦难怎样才能成为一种财富(或“在什么情况下它会成为一种财富”)?
弄清“是什么”,明确题目中的概念。
再来看学生在《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作文训练中的另外一个语段:
苦难是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是阻止我们前进的事。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是让我们饱受折磨的事物。
就是现如今已经如此成功的马云,在找工作之初也遇到过工作无门境地;地产大亨王健林也遭遇过融资失败的尴尬。但这些都不阻挡他们成功的步伐……
在上面的语段中,马云和王健林的财富似乎就是最后“成功”;而他们的“苦难”似乎就是“找工作之初遇到的工作无门的境地”和“融资失败”。看上去似乎说得通,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工作无门”和“融资失败”算得上是一种“苦难”吗?这样一来,有一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一定要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苦难? 当然,在上面学生的习作语段中,他也在尝试解释:“苦难就是一些不如意的事,是阻止我们前进的事。”那么问题又来了:“不如意”和“阻止我们前进的事”都能叫作“苦难”吗?显然不是,那些充其量只能算做是失败或者挫折。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呢。
(1)尝试举例,“感性”的认识概念。
什么是苦难?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会一下子就说出来,可我们就“苦难”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汶川大地震对于灾区的人民来说是苦难,因为一场灾难让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史铁生的经历对他来说可以是一场苦难,因为他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失去双腿。并且这些苦难决非普通的失败和挫折可比。
(2)找出示例的“特点”,“理性”的理解概念。
在以上的两个示例中,我们可以尝试找出其共同的“特点”: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史铁生的经历,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会给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打击,并且这种伤害和打击的后果都是不可逆的。
那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苦难:苦难应该不同于困难、不同于挫折,苦难应该是一种给人身体或心理上的一种不可逆的伤害或打击(在程度上要远远大于困难与挫折);有了这样的思考以后,学生在行文举例论证的时候,是不是就可能会更恰当一些呢?
多问“为什么、怎么样”: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到论述思维“合情合理”。
既然要“质疑”,只弄清几个概念很显然是不行的。在一些作文题目当中,概念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题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很容易成为“歪理邪说”。
就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题目为例,这当中就包含两个概念,“苦难”与“财富”。从标题的表述上来讲,我们不难理解出“财富是从苦难中得来的”这层意思。但如果单纯地将“苦难”与“财富”理解为一种因果关系,就很容易出问题。例如:
诺贝尔奖得主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依然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获得了诺贝尔奖。
试想,如果海伦·凯勒并不是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呢?大概也就不会有这一切“奇迹”发生了吧!世界上又将多出一个普通的女孩。为什么?因为她不经历苦难,没有经受折磨,也就没有坚忍的意志,更不会有那些与苦难斗争的经历,那么诺贝尔奖便会与她失之交臂。
很显然,该生把海伦成功以及她拥有坚韧意志的原因,全都完全归于她所受的苦难;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受了苦难,她就一定会成功吗?受了苦难,她就一定会有坚忍的意志吗?很显然,在这里单纯地把“苦难”与“财富”理解为一种因果关系是不恰当的。
在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针对论点去问一句“为什么、怎么样”——“苦难为什么是一种财富呢?”“苦难怎么样才会变成一种财富呢?”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的论述思维可能就会多了一个方向。
这样思考之后,我们很快就会明白,苦难本身往往不具有什么财富价值,它之所以能够转变为财富完全取决于人——取决于人对苦难的认识和态度。当我们正视苦难,并且不屈服于它时,它往往能够让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从而得到更好了的结果,反之亦然。那如果我们把这个思考结果尝试用适当的语言写进我们的作文中,就会比较“合情合理”了。以下是学生的升格语段:
苦难,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让人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也可以让人重整旗鼓、发奋图强。二者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生活、对苦难的态度。所以,当苦难来势汹汹无法拒绝时,我们不妨去接受它,把他化成一种生命的财富。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也都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劫难。但她并没有选择就此沉沦,而是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痛苦,甚至不可思议地学会了像正常人那样去感知生活。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没有声音、没有色彩的世界,才能让她比平常人更“用心”地去体味生活,才会让她对生活中很多我们正常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东西产生如此之大的兴趣,才会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的惊喜吧!试想,如果海伦没有经历生命中这样的磨难,也许她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的“用心”体味生活,可能我们今天也就不会看到她那么多给予我们“生命启迪”的作品了。
因此,与其说是她在苦难中发现了生命惊喜,倒不如说,她在用自己的苦难,给予了我们这些正常的“凡夫俗子”以生命的启 迪——让我们也可以像她一样,“用心”发现生命给予我们的启示。与她相比,也许我们这些“一帆风顺”的人也应该自惭形秽了吧!这,也许就是她用自己的苦难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由此可见,作文最重要的是一种思维训练。作为引导者,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到他所能触及的地方。而找到并且摒弃错误的思维模式就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数学的思维模式会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带着“质疑”的思维习惯去思考论点,而不是把它当作数学中的定理;理清论点概念以及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打开思维。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一定会养成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一定会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也就不再会写出一些空洞乏味、无病呻吟的文章了吧!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思想;训练;数学讲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三上学期临近期中考试时,学校组织了全体高三学生听了一场考前讲座。讲座的内容是请那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向全体同学讲授考试的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其中,我校一位数学老师所做的数学考前指导讲座,给了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在作文教学上以很大的启发。听过之后,受益匪浅。
虽然数学已经遗忘多年,讲座的很多数学专业的内容我也听不太懂,但这位讲座老师的一个观点却让我印象深刻:他建议同学们在做数学几何证明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要去回顾一下书中一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如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线面垂直定理的证明过程等)。该老师认为,这些定理我们平时都是拿过来直接就用的,很少有同学能去注意其是如何证明出来的。而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又恰恰是解某些数学题目的基本思路。
身为语文老师,我对数学当然是门外汉,不过出于一名语文教师的本能,我自然就联想到了自己的语文教学:1、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写的议论文,不就是数学当中的“证明题”吗?学生要用自己的文字,想方设法地去证明自己的所提出的观点的正确性,可为什么每次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假、大、空”呢?2、学生把作文写成这样的原因,是不是可以在翟老师这样的建议中寻找到答案呢?
以下是一位同学在《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作文训练中的语段:
只有经历了苦难,我们才能成功。
当年司马迁受到了汉武帝对他的宫刑,对于一个有着鸿鹄之志的青年来说,这种折磨对于他的内心比对他的肉体的痛苦更甚。而正是这次苦难,磨炼了司马迁的内心,终于在狱中发愤写完了《史记》。
这样的文字,看上去道理是通的。可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问题。这位同学的论点是“只有经历了苦难,我们才能成功”,那么问题就来了:经历了苦难,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吗?二者真的成因果关系吗?再看他的论据:他认为,“司马迁经历了宫刑,他的心也因宫刑磨炼得更加坚定,所以才写出了史记”,那么问题又来了,经历了宫刑,一定会磨炼他的心吗?这二者又真的构成得了因果关系吗?难道司马迁不经历宫刑,他的史记就写不出了吗?
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同学作文中可不仅仅是个别现象。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把思维打开从而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数学证明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启示。
在数学证明题中,学生往往可以将公理、定理拿过来直接用,而不用去考虑“公理的正确与否”,因为在数学中公理、定理一定是正确的。而学生在做数学证明题时,这些公理、定理是他们证明的工具、是他们证明时的“论据”,可以写在“因为”后面来作为“原因”用的。而学生在平时写文章时,也往往会将这样的思维带到写作中,从而造成文章的论述既不合情、又不合理、“假、大、空”现象泛滥的情况。
那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呢?
一、不能将论点、观点当成“公理、定理”
还是以上面同学的文章习作为例。
我们读过上面同学的文章习作之后,有没有感到该同学有点儿把论点当成论据的意思?有没有觉得他就是把“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个中心论点当成了“公理、定理”的意思?当学生的思维中把其当作定理认为“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观点就是“正确的”时,学生自然不会再去对“苦难”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思考,这就如同数学中的定理和公理,谁会在证明的过程中去怀疑公理的正确性呢?
这种思维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做数学证明题的思维带入到了作文写作中,在“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一思维暗示下,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是一些枯燥事例的堆砌,进而把观点当成了“论据”,最后跑去证明“只有经历了苦难,我们才能成功”(我们如何能成功)了。不知不觉中,该生的作文也就偏离了“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中心论点。由此可见,我们在引导学生思维时,一定不可以将其当成数学中的“定理、公理”,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观点或论点就是“正确的”。
二、面对观点、论点,要抱有“质疑”思维
既然上面说不能将论点作为“定理”来当“论据”使用,那就肯定需要对论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而分析的前提,就一定要对这个论点或论述中心抱着一种“质疑”的心态来面对。
仍然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论题为例:首先在分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思维上要抱有“质疑”精神。既然要“质疑”它,那我们思维很自然地就会对其产生“疑问”:苦难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财富又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苦难为什么是一种财富?苦难怎样才能成为一种财富(或“在什么情况下它会成为一种财富”)?
弄清“是什么”,明确题目中的概念。
再来看学生在《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作文训练中的另外一个语段:
苦难是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是阻止我们前进的事。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是让我们饱受折磨的事物。
就是现如今已经如此成功的马云,在找工作之初也遇到过工作无门境地;地产大亨王健林也遭遇过融资失败的尴尬。但这些都不阻挡他们成功的步伐……
在上面的语段中,马云和王健林的财富似乎就是最后“成功”;而他们的“苦难”似乎就是“找工作之初遇到的工作无门的境地”和“融资失败”。看上去似乎说得通,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工作无门”和“融资失败”算得上是一种“苦难”吗?这样一来,有一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一定要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苦难? 当然,在上面学生的习作语段中,他也在尝试解释:“苦难就是一些不如意的事,是阻止我们前进的事。”那么问题又来了:“不如意”和“阻止我们前进的事”都能叫作“苦难”吗?显然不是,那些充其量只能算做是失败或者挫折。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呢。
(1)尝试举例,“感性”的认识概念。
什么是苦难?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会一下子就说出来,可我们就“苦难”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汶川大地震对于灾区的人民来说是苦难,因为一场灾难让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史铁生的经历对他来说可以是一场苦难,因为他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失去双腿。并且这些苦难决非普通的失败和挫折可比。
(2)找出示例的“特点”,“理性”的理解概念。
在以上的两个示例中,我们可以尝试找出其共同的“特点”: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史铁生的经历,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会给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打击,并且这种伤害和打击的后果都是不可逆的。
那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苦难:苦难应该不同于困难、不同于挫折,苦难应该是一种给人身体或心理上的一种不可逆的伤害或打击(在程度上要远远大于困难与挫折);有了这样的思考以后,学生在行文举例论证的时候,是不是就可能会更恰当一些呢?
多问“为什么、怎么样”: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到论述思维“合情合理”。
既然要“质疑”,只弄清几个概念很显然是不行的。在一些作文题目当中,概念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题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很容易成为“歪理邪说”。
就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一题目为例,这当中就包含两个概念,“苦难”与“财富”。从标题的表述上来讲,我们不难理解出“财富是从苦难中得来的”这层意思。但如果单纯地将“苦难”与“财富”理解为一种因果关系,就很容易出问题。例如:
诺贝尔奖得主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依然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获得了诺贝尔奖。
试想,如果海伦·凯勒并不是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呢?大概也就不会有这一切“奇迹”发生了吧!世界上又将多出一个普通的女孩。为什么?因为她不经历苦难,没有经受折磨,也就没有坚忍的意志,更不会有那些与苦难斗争的经历,那么诺贝尔奖便会与她失之交臂。
很显然,该生把海伦成功以及她拥有坚韧意志的原因,全都完全归于她所受的苦难;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受了苦难,她就一定会成功吗?受了苦难,她就一定会有坚忍的意志吗?很显然,在这里单纯地把“苦难”与“财富”理解为一种因果关系是不恰当的。
在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针对论点去问一句“为什么、怎么样”——“苦难为什么是一种财富呢?”“苦难怎么样才会变成一种财富呢?”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的论述思维可能就会多了一个方向。
这样思考之后,我们很快就会明白,苦难本身往往不具有什么财富价值,它之所以能够转变为财富完全取决于人——取决于人对苦难的认识和态度。当我们正视苦难,并且不屈服于它时,它往往能够让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从而得到更好了的结果,反之亦然。那如果我们把这个思考结果尝试用适当的语言写进我们的作文中,就会比较“合情合理”了。以下是学生的升格语段:
苦难,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让人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也可以让人重整旗鼓、发奋图强。二者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生活、对苦难的态度。所以,当苦难来势汹汹无法拒绝时,我们不妨去接受它,把他化成一种生命的财富。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也都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劫难。但她并没有选择就此沉沦,而是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痛苦,甚至不可思议地学会了像正常人那样去感知生活。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没有声音、没有色彩的世界,才能让她比平常人更“用心”地去体味生活,才会让她对生活中很多我们正常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东西产生如此之大的兴趣,才会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的惊喜吧!试想,如果海伦没有经历生命中这样的磨难,也许她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的“用心”体味生活,可能我们今天也就不会看到她那么多给予我们“生命启迪”的作品了。
因此,与其说是她在苦难中发现了生命惊喜,倒不如说,她在用自己的苦难,给予了我们这些正常的“凡夫俗子”以生命的启 迪——让我们也可以像她一样,“用心”发现生命给予我们的启示。与她相比,也许我们这些“一帆风顺”的人也应该自惭形秽了吧!这,也许就是她用自己的苦难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由此可见,作文最重要的是一种思维训练。作为引导者,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到他所能触及的地方。而找到并且摒弃错误的思维模式就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数学的思维模式会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带着“质疑”的思维习惯去思考论点,而不是把它当作数学中的定理;理清论点概念以及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打开思维。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一定会养成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一定会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也就不再会写出一些空洞乏味、无病呻吟的文章了吧!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