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很多主流媒体在社会影响力上有所减弱,本文就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概括,并对主流媒体应对当前形势所必须进行的改革作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主流媒体 舆论监督 社会影响
目前,对主流媒体还没有比较统一的释义,在我国主要的观点有三:第一是从政治方面。如:张碧华认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是当权派或既得利益者的看法,往往忽略了他们认为不重要,但对其他人却很重要的一些题材”。[1]第二是从经济方面。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经济就是影响力经济。传媒影响力来源于它所吸聚的受众的社会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化传媒和主流传媒。主流传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也就是以质取胜的传媒[2]。第三是从经营方面。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胜林教授认为,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主流媒体,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3]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邵志择教授认为,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对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4]。
总的来说,主流媒体是国家体制下最具公信力的、可以正确引导受众意志方向的权威媒体的总称。即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和互联网的一切信息传播媒体。这些媒体通过上令下达、民意反馈、传播新闻信息和流言辟谣等功能,在传播国内国外新闻信息、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维护国家舆论正确导向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自建国以来一些非主流媒体(如地市报、都市报、地方电视台等)迅速发展,为了争夺受众获得经济利益和市场而不择手段。一些虚假新闻和不公正新闻报道开始出现在受众面前,致使受众受到错误舆论的引导,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造成一定的障碍。为此,主流媒体要肩负起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起到舆论“净化器”的作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长治久安。本文就主流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必要性、现存问题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首先是主流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传播形式开始丰富多样,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来源渠道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其中包含的信息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也造成了信息来源的纷繁复杂,即谁都可以在网络上公布信息,谁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这就造成了混淆视听的可能。受众无从得知信息是否真实,长此以往就会使受众无所适从,甚至引发不安全感,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当前社会产生的各种不当舆论大都是由虚假信息和传播载体主观性意见造成的,对正确舆论影响最大的此类媒体或载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市报和都市报等地方媒体。地方媒体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更大,与同类媒体竞争激烈,为求生存和发展,一些地方媒体便投受众所好,大量刊登刺激性新闻,甚至为了吸引受众报道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信息和带有个人意见色彩的新闻评论误导受众,受众在接收这些新闻报道后会产生过度不安和对新闻事件产生歪曲理解,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极易在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对社会的稳定造成破坏。
二是手机传播。随着我国移动通讯事业的发展,手机用户普及程度相当高,因而通过移动设备对讯息的传播范围也是很广泛的。特别是现在的移动设备都支持群发功能,使得通过移动设备可以达到“一对多”的传播效果。而且发布者可以随意用手机向其他移动用户发布信息而没有任何限制。一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条件散布虚假信息那将使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对社会产生震动。
三是网络。互联网的出现与迅猛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大市场”,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中存在和被受众感知。如果一些鱼目混珠的信息流入到网络中,将会使受众产生扭曲和误解,不利于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网络“博客”的出现。博客就是用户通过电子信箱注册后使用的电子个人空间。用户可以装扮空间,上传视频和相片,书写日志与感悟和结交朋友等功能。现有的博客又被人们赋予新的功能:发布消息。一些用户的博客为赚取点击率与人气经常会传播一些消息引起受众注意,而其中一些消息的来源是没有保障的,这就会造成受众的舆论导向产生混乱。一旦一些博客用户拥有特殊的身份(如记者、明星或者经纪人等)那么这些消息会被大多数受众信服,如果这些特殊博客用户传播不实消息,那么对网络和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大。
四是人际传播。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各不相同,受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信息的交换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即使同一条信息,通过不同的发布者再传播中也难免会因带有主观色彩而对信息产生歧义,导致以讹传讹,使信息失去原本的意义,使受众深陷舆论误导的深渊。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掌握舆论主导的主流媒体应该挺身而出,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对虚假消息和新闻进行坚决辟谣,维护受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但这并非是轻而易举而是困难重重的。这是因为:
一是当前虚假新闻和消息的传播渠道宽泛且不受限制,防不胜防。不实新闻报道和消息传播的渠道广泛,既有地方媒体,又有个人行为的传播,主流媒体对此的监督难以起到明显的作用,而且虚假新闻信息日益增多,主流媒体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监督矫正,只能针对一些影响广泛的假新闻进行辟谣。这就给了一些地方性区域性的假新闻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时间和恶化的空间。而且现代社会信息交流量巨大,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布消息而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利用手机传播虚假信息。沸沸扬扬的“橘子长虫”事件就是最先由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传播的。信息接收者虽然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但是出于善意还是转发给亲朋好友,间接地帮助了不实信息的传播。而且在批判虚假消息或不实报道时主流媒体总是被动滞后的。一条信息出现后,主流媒体先是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大量分析研究,实践调查事件的真伪,经过辨别取证证明此为虚假信息后才能公开辟谣,无形中又使虚假信息得以传播扩散,产生更大负面影响。正是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形式多样不受限制,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损害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产生了巨大挑战。
二是主流媒体自身局限和发展建设的不完善给虚假新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其实主流媒体一直因其自身的优势走在媒体建设的前沿地带,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主流媒体的冲击最大。当前的网络用户主要是由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和网易所发布各类信息。中央电视台虽然也创办网站,但是受众点击率远远不如三家门户网站。但这三家网站所发布的消息的信源却没有有效的保障,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博客上的消息和网站编辑自己的主观意见,而没有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评价。这就使得网站的信息不可靠。而且当前主流平面媒体因版式的局限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可能引起不当舆论的新闻报道进行舆论引导,使虚假新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主流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主导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把舆论导向正常健康的轨道上来。主流媒体应是对事件报道最真实最可靠的的传播媒体,是对社会对受众最负责任的媒体,是最能够引领社会舆论的媒体。各大主流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坚决抵制不良报道所造成的舆论混乱,要时刻关注社会舆论的走向,起到监督的作用。在受众因各种因素感到迷茫时能够对社会对受众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是主流媒体应自我完善,从而更好的起到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强化主流媒体的改革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进一步深化舆论监督效果的良策。在硬件方面要更新设备和技术,扩大信息容量,改进传播的形式,以正确的、权威的和吸引受众关注的信息确立自己在媒体业界的主导地位。通过硬件技术的革新来达到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在思想建设方面,主流媒体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时刻铭记其作为受众“领航者”的重大历史使命感,努力将社会舆论提高到一个正确的、健康的层面上来。不仅如此,主流媒体还应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掌握当前社会舆论前沿所关注的信息。主流媒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大力支持提倡,对于错误的舆论要及时揭露遏制,要始终把对监督舆论的使命感上升到自发的行动,保证社会舆论向正确积极的方向迈进。使受众时刻保持对虚假舆论的警惕,并且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释
[1]张碧华,《知识分子与媒体反叛》,《边地发声》,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第21-27页
[2]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纽约时报100年>读后》,http://www.86816.com/bbs/dispbbs.asp?boardid=4
【关键词】主流媒体 舆论监督 社会影响
目前,对主流媒体还没有比较统一的释义,在我国主要的观点有三:第一是从政治方面。如:张碧华认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是当权派或既得利益者的看法,往往忽略了他们认为不重要,但对其他人却很重要的一些题材”。[1]第二是从经济方面。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经济就是影响力经济。传媒影响力来源于它所吸聚的受众的社会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化传媒和主流传媒。主流传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也就是以质取胜的传媒[2]。第三是从经营方面。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胜林教授认为,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主流媒体,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3]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邵志择教授认为,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对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4]。
总的来说,主流媒体是国家体制下最具公信力的、可以正确引导受众意志方向的权威媒体的总称。即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和互联网的一切信息传播媒体。这些媒体通过上令下达、民意反馈、传播新闻信息和流言辟谣等功能,在传播国内国外新闻信息、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维护国家舆论正确导向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自建国以来一些非主流媒体(如地市报、都市报、地方电视台等)迅速发展,为了争夺受众获得经济利益和市场而不择手段。一些虚假新闻和不公正新闻报道开始出现在受众面前,致使受众受到错误舆论的引导,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造成一定的障碍。为此,主流媒体要肩负起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起到舆论“净化器”的作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长治久安。本文就主流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必要性、现存问题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首先是主流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传播形式开始丰富多样,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来源渠道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其中包含的信息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也造成了信息来源的纷繁复杂,即谁都可以在网络上公布信息,谁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这就造成了混淆视听的可能。受众无从得知信息是否真实,长此以往就会使受众无所适从,甚至引发不安全感,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当前社会产生的各种不当舆论大都是由虚假信息和传播载体主观性意见造成的,对正确舆论影响最大的此类媒体或载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市报和都市报等地方媒体。地方媒体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更大,与同类媒体竞争激烈,为求生存和发展,一些地方媒体便投受众所好,大量刊登刺激性新闻,甚至为了吸引受众报道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信息和带有个人意见色彩的新闻评论误导受众,受众在接收这些新闻报道后会产生过度不安和对新闻事件产生歪曲理解,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极易在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对社会的稳定造成破坏。
二是手机传播。随着我国移动通讯事业的发展,手机用户普及程度相当高,因而通过移动设备对讯息的传播范围也是很广泛的。特别是现在的移动设备都支持群发功能,使得通过移动设备可以达到“一对多”的传播效果。而且发布者可以随意用手机向其他移动用户发布信息而没有任何限制。一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条件散布虚假信息那将使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对社会产生震动。
三是网络。互联网的出现与迅猛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大市场”,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中存在和被受众感知。如果一些鱼目混珠的信息流入到网络中,将会使受众产生扭曲和误解,不利于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网络“博客”的出现。博客就是用户通过电子信箱注册后使用的电子个人空间。用户可以装扮空间,上传视频和相片,书写日志与感悟和结交朋友等功能。现有的博客又被人们赋予新的功能:发布消息。一些用户的博客为赚取点击率与人气经常会传播一些消息引起受众注意,而其中一些消息的来源是没有保障的,这就会造成受众的舆论导向产生混乱。一旦一些博客用户拥有特殊的身份(如记者、明星或者经纪人等)那么这些消息会被大多数受众信服,如果这些特殊博客用户传播不实消息,那么对网络和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大。
四是人际传播。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各不相同,受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信息的交换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即使同一条信息,通过不同的发布者再传播中也难免会因带有主观色彩而对信息产生歧义,导致以讹传讹,使信息失去原本的意义,使受众深陷舆论误导的深渊。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掌握舆论主导的主流媒体应该挺身而出,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对虚假消息和新闻进行坚决辟谣,维护受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但这并非是轻而易举而是困难重重的。这是因为:
一是当前虚假新闻和消息的传播渠道宽泛且不受限制,防不胜防。不实新闻报道和消息传播的渠道广泛,既有地方媒体,又有个人行为的传播,主流媒体对此的监督难以起到明显的作用,而且虚假新闻信息日益增多,主流媒体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监督矫正,只能针对一些影响广泛的假新闻进行辟谣。这就给了一些地方性区域性的假新闻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时间和恶化的空间。而且现代社会信息交流量巨大,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布消息而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利用手机传播虚假信息。沸沸扬扬的“橘子长虫”事件就是最先由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传播的。信息接收者虽然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但是出于善意还是转发给亲朋好友,间接地帮助了不实信息的传播。而且在批判虚假消息或不实报道时主流媒体总是被动滞后的。一条信息出现后,主流媒体先是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大量分析研究,实践调查事件的真伪,经过辨别取证证明此为虚假信息后才能公开辟谣,无形中又使虚假信息得以传播扩散,产生更大负面影响。正是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形式多样不受限制,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损害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产生了巨大挑战。
二是主流媒体自身局限和发展建设的不完善给虚假新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其实主流媒体一直因其自身的优势走在媒体建设的前沿地带,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主流媒体的冲击最大。当前的网络用户主要是由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和网易所发布各类信息。中央电视台虽然也创办网站,但是受众点击率远远不如三家门户网站。但这三家网站所发布的消息的信源却没有有效的保障,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博客上的消息和网站编辑自己的主观意见,而没有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评价。这就使得网站的信息不可靠。而且当前主流平面媒体因版式的局限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可能引起不当舆论的新闻报道进行舆论引导,使虚假新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主流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主导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把舆论导向正常健康的轨道上来。主流媒体应是对事件报道最真实最可靠的的传播媒体,是对社会对受众最负责任的媒体,是最能够引领社会舆论的媒体。各大主流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坚决抵制不良报道所造成的舆论混乱,要时刻关注社会舆论的走向,起到监督的作用。在受众因各种因素感到迷茫时能够对社会对受众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是主流媒体应自我完善,从而更好的起到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强化主流媒体的改革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进一步深化舆论监督效果的良策。在硬件方面要更新设备和技术,扩大信息容量,改进传播的形式,以正确的、权威的和吸引受众关注的信息确立自己在媒体业界的主导地位。通过硬件技术的革新来达到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在思想建设方面,主流媒体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时刻铭记其作为受众“领航者”的重大历史使命感,努力将社会舆论提高到一个正确的、健康的层面上来。不仅如此,主流媒体还应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掌握当前社会舆论前沿所关注的信息。主流媒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大力支持提倡,对于错误的舆论要及时揭露遏制,要始终把对监督舆论的使命感上升到自发的行动,保证社会舆论向正确积极的方向迈进。使受众时刻保持对虚假舆论的警惕,并且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释
[1]张碧华,《知识分子与媒体反叛》,《边地发声》,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第21-27页
[2]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纽约时报100年>读后》,http://www.86816.com/bbs/dispbbs.asp?boardi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