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新时期,需要提高小麦栽培技术,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控制措施
  由于新时代的小麦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各种技术和财政支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小麦的生长结构,而且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 科学选种
  选择种子是小麦种植的基础。科学选择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种植者应充分掌握该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灌溉条件,并根据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小麦种子。此外,种植者应注意选择耐寒、抗病、抗倒伏和抗病种子,以减少病虫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并增加小麦产量。
  1.2 改善土壤环境
  土壤对提高小麦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种植户应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以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增加小麦产量,减少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另外,有关人员应及时疏松土壤,以确保土壤适合小麦生长。
  1.3 加强现场管理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非常重要,这是提高作物生长速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在田间管理方面,首先是小麥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和补苗。其次,要合理管理苗木。在作物生长中,较弱的幼苗更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和肥力不足。因此,必须对弱种进行科学管理,以确保土壤肥力,促进弱种的生长。最后,有效控制小麦的生育期,尤其是拔节期和成熟期,加强控制管理,确保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在此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早春栽培以确保土壤养分。合理控制施肥,确保小麦良好的生育能力。
  1.4 科学播种
  在小麦播种过程中,首先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如果深度过深,则小麦种子不易发芽,容易发生根系悬垂现象,使小麦无法正常生长,土壤不能起到保温作用。小麦对养分和土壤水分吸收的影响不高,不利于小麦发芽,影响小麦生长。其次,选择合适的播种期。早播将导致小麦生长周期的延长,并增加对养分的需求。因此,为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种植者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并选择合适的播种日期。在播种过程中,种植者应尽可能科学合理地播种,确保播种环节的适宜性,促进小麦单产的有效增加。
  1.5 农药控制
  喷洒杀虫剂可以快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麦害虫。它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播种前先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并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浸泡或喷洒农药。另外,对于某些粉状农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土壤混合以增强其抗药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其重量,如果不确定,可以向专业的农业技术站人员寻求帮助。
  1.6 害虫防治
  1.6.1 物理控制。物理控制通常是指物理处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执行:一是拔除杂草,以确保土壤肥力,并避免由于小麦幼苗吸收的养分不足而造成的削弱。小麦幼苗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不利于具体控制。因此,手动除草是最安全的方法,但是却浪费时间。通常,只适用于管理小片麦田。二是应进行适当的热保护,以确保冬小麦能够增强其抗逆性,并应及时翻土,以确保土壤表面干燥并防止冬小麦幼苗冻死。
  1.6.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根据生物链原理,利用自然生物防治小麦害虫的一种方法。但这只是针对害虫,许多疾病需要其他方法。比如蚜虫,生物防治可以用来防治普通小麦蚜虫,并且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2 结语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在小麦播种过程中,要保证小麦的产量,必须进行科学的选择、播种和田间管理。在不同时期,可采取多种病虫害防治方法,避免减产减利。小麦的病虫害在不同的生育期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研究防治方法,以促进当地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因此,本文主要对林业资源防火以及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从而为林业资源防护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林业资源;防火;病虫害防治;对策  虽然我国林业资源比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并且伴随经济发
随着新时期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育苗栽培管理效率,技术人员要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方案,有效提高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实践水平。 1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1.1 土壤管理技术  第一,严格检测土壤中的酸碱性,按照特定位置的酸碱性分析,该区域是否符合苗木生长需求,例如部分区域的盐碱度较高,则无法满足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第二,严格检测土壤中营养成分
摘 要: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都会对农田水利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便可以明确不同季节下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各要素,从而保障水利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应用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而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采用季节
【目的】分析测定新疆野山杏果肉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原花青素、芦丁、柚皮苷二氢查尔酮、槲皮素)。【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Hubbl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甲醇):B(0.5%磷酸水溶液)=45∶55,在1.0 mL/min流速下等度洗脱,分离新疆野山杏果肉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采用仪器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添加回收率验证该方法。【结果】原花青素、芦丁、槲皮素3种黄酮成分色谱峰在20 min内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52~56μg/mL(r=0.999
【目的】研究控制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藏期间萼端黑斑病发病的钙和l-甲基环丙烯(1-MCP)正交组合方式。【方法】采前喷施0.014%、0.017%、0.020%钙肥和采后1.0、2.0、3.0μL/L 1-MCP处理的正交组合,分析各处理对贮期果实品质和萼端黑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采前喷钙结合采后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和鲜亮的果皮色泽。采前给树体喷钙,能增强采后果实抵御萼端黑斑病等病害发生的能力。【结论】(0.017%液钙+2.0μL/L 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和较
摘 要: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林木采伐是重要的管理项目之一。但是在近几年的森林资源管理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林内采伐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采伐管理、采伐监管、采伐纠纷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助于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本文提出了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問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林内采伐管理问题得到优化。  关键词:林木采伐;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森林防火与林业生态安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林业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其经济以及生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森林失火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经济的发展对林业的需求也是巨大的,然而生态是守恒的,所以对森林防火管理以及对林业生态安全的管理尤为必要。  关键词:森林防火管理;林业资源;管理措施  森林防火安全对于森林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森林不仅仅是林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还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方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科学技术的农业情报信息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本文对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解,希望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