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王首道诞生100周年。王首道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顾委常委期间,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先后视察了慈利的水电和旅游业、平江县、浏阳市等地,就老区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他殚精竭虑地为家乡解决许多实际困难,体现了拳拳赤子之情。
王首道投身革命70余年来,时刻不忘湖南家乡的父老乡亲和三湘的社会主义建设,晚年思乡之情尤为炽烈。他深有感触地说:“我是浏阳人民的儿子,三湘四水哺育我成长,我要为家乡人民尽微薄之力,报答父老乡亲。”
两次到慈利,对慈利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
1983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王首道在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常德地委书记刘佳时陪同下到达慈利。
慈利县委书记赵树立等前往慈利宾馆看望王首道。一见面,王首道便紧紧握住赵树立双手说:“小赵,你在基层工作辛苦了!” “哪有您辛苦!”赵树立回答说,“您身居高位,不忘山区农村建设,亲自来我县视察,可贵啊!”这次的见面勾起了赵树立的一段回忆。1964年冬至1965年上半年,王首道到常德县郭家铺公社红永寺大队搞“四清”、“社教”蹲点。那时,赵树立任常德县委组织部长,与王首道在一起工作了半年多时间。在那半年多的时间里,王首道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摆领导的架子,给赵树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赵树立向王首道汇报慈利县的有关情况,当汇报到开发和发展索溪峪旅游业的设想时,王首道说:“既然索溪峪风景美丽,就应当加速开发。”
赵树立说:“慈利县水能资源丰富,仅197l~1980年10年间,就先后建小水电站lll座,装机136台,发电量达17244千瓦,已列入国家农村电气化10个重点县之一。”
王首道对慈利小水电建设很感兴趣,认为办好小水电对发展山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山区就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抓好小水电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电气化、水利化,促进经济发展。”赵树立等点头称是。
王首道问赵树立:“你们有小水电建设的材料没有?”
“有,前段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有关小水电站建设的文章。”赵树立回答。
王首道说:“请帮我找点资料来。”
随后,王首道在毛致用、赵树立的陪同下,乘车前往慈利县城关水电站参观,县水利局副局长张云吾随行,向王首道介绍了城关电站情况。
王首道看到排排崭新的楼房、林阴拱抱的院落、横跨澧水的大坝、高高耸立的机房,赞叹说:“环境美啊!”当看到城关电站“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的对联后,又指着对联说:“这正是山区人民办水电的壮志豪情的写照。”他吩咐秘书把对联记录下来。
11月29日上午,王首道离开慈利去大庸,临行前握着赵树立的手说:“好啊!以后我还要来慈利的。”并同赵树立在宾馆花坛前合影。
王首道视察完湘西后,于1984年2月在《中国水利》杂志(1984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以慈利城关水电站的对联《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为题的调查报告。报告中这样写道:去年冬天,我到湘西了解有关山区办小水电的情况,看了几处办得较好的小水电站,深感办好小水电对发展山区经济的意义。本文的标题就是慈利县城关水电站一幅对联中的两句,它反映了山区人民办水电的壮志豪情。湘西山区江河交错,水能蕴藏量十分可观。山区河流大部分河床坡度陡,落差大,便于利用,兴办小水电大有可为。办小水电是山区电气化的捷径,是实现山区水利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山区工业化的必要前提,有利于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山区文教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小水电成本低,目前每度电只收几分钱。慈利县每度电成本只1.9分,收费3分。湖南省为促进小水电发展,贯彻了“谁办、谁有、谁管、谁受益”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发展较好的县来看,技术上大都有省、地以至国家水电部门的支援和具体帮助指导;资金除国家投资一部分外,还需通过地方自筹、集体集资以及社员个人凑股、投工、投料等,如慈利县地方社队和群众自筹的资金占全县小水电多年来累计总投资额的70%。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逐步办好小水电,应该说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胡耀邦看了王首道的调查报告后,1984年1月10 日作出批示:“转李鹏、钱正英同志。你们有没有一个专门指导小水电建设的机构?这个机构的成员要力争在两三年内跑遍能建站的全国范围的山山水水,帮他们搞规划,进行技术指导,传授先进技术,适当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等等。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对形势的发展不是估计冒了,而是估计不足。我看现在一些同志还存在这个偏向。当然也不要说大话,向下面压什么高指标。我们还有些部门一般化的号召、空洞的会议过多,切实的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太少,这个缺点也要认真纠正。能不能设想,再用10年到15年时间,以放宽办水电站政策,即以电养电办法,使多数有小水电、小火电地区实现‘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这个我们祖祖辈辈没有实现过的景象呢?我看只要政策对头,精心指导是有可能的。”
王首道的文章和胡耀邦的批示的发表,对于慈利县农村电气化、小水电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1989年9月,慈利县经国家验收达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成为全国“七五”期间第一批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10个重点县中已经达标的县份之一。1991年4月19日,慈利县在全国电气化县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初级电气化达标的经验。
1986年初,慈利县委、政府提出了改修慈(利)索(溪峪)公路的设想,常德地区行署和慈利县成立了慈索路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慈索公路可行性论证。此时的王首道也没有忘记“还要到慈利”的“诺言”,于1986年2月再次到慈利考察,不过,这次考察的是慈利的旅游业。
2月20日上午,王首道一行在慈利县委书记严高明的陪同下,乘车前往索溪峪,先后考察了黄龙洞、宝丰湖、十里画廊、猴园等地。索溪峪仙境般的奇山异水,迷人的自然风景,激发了王首道的豪情,他挥毫题词:“长征万里,始知革命事业艰巨。索溪一游,更觉祖国山河情深。”题词后,王首道一行去叶家岗猴园逗猴。参观十里画廊与止马榻。离开索溪峪时,王首道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首,赞叹不绝于口。
1986年8月7日,国务院同意成立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杨慈伟任主任,尔后又将改修慈索公路的报告呈送省政府和国务院。1987年农历八月的一天,杨慈伟等人找到王首道,当时他正在下围棋,一见杨慈伟,忙招呼坐下,询问索溪峪建设如何?杨慈伟随即放了录像《索溪情》。看完《索溪情》,王首道说:“好啊!有什么困难?”杨回答说:“现在交通不便,想改修公路,可行性报告已送到国务院和交通部,现需资金,还没批下来。”王首道马上就给交通部写了一个便函,交给杨慈伟。王首道的夫人易纪均也给国家旅游局负责人写信。中秋佳节,杨慈伟等人带着王首道和夫人的信件,到了中顾委常委何长工的家,何长工及其儿子何光日韦(时任旅游局局长)都表示支持。杨慈伟等又持王首道的信去交通部和国务院,慈索公路修建工程终于获得批准,交通部还拨款300万元,加速了索溪峪旅游业开发的进程。
帮助平江解决实际困难
1984年3月10日上午,王首道偕夫人,在尚子锦等陪同下,到平江视察。
当天下午,时任岳阳地委书记詹顺初、平江县委书记刘国权在平江县委招待所向王首道作了汇报,王首道边听边问,不时掏出笔记本记录,气氛非常活跃。
3月11日上午,王首道前往平江黄棠电站参观。
黄棠电站位于汨罗江中下游,河谷开阔,两岸苍翠,有平汨公路穿过。王首道参观了大坝、机房,在电站会议室,听取了该站党支部书记张声平的汇报。县水电局和县委汇报了扩建计划和资金短缺困难,请求王首道代他们向省和中央反映,给予关心和支持。王首道说:“汨罗江水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你们的扩建计划很好,我将把你们的实际困难向上面反映。”在王首道的关心下,中央和省、市给予支持,黄棠电站1984年9月开始扩建,增装5000千瓦机组一台,国家投资1000多万元,1986年竣工投产。现总装机容量为74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3349万度。
3月12日,正值星期天。年事已高的王首道改变星期天休息的习惯,又视察了平江县石膏板厂、三平火柴厂等3家工厂。上午10时左右,王首道到平江潜水电泵厂。厂长余衍斌、副厂长凌磊伯向王首道汇报了情况,在汇报新产品开发和发展前景时,讲到有很大生产潜力可挖,年产潜水泵可由7000台增加到15000台,但资金不足,厂房狭窄,需要省里支持。王首道表示,回长沙可向省里反映。几天后,王首道向省委、省政府反映了平江潜水电泵厂的实际困难,引起高度重视,毛致用、熊清泉、周政等都前往该厂调查了解情况,全面考察该厂的生产情况和发展规划,给该厂拨了180万元技术改造经费。该厂用这笔钱建了一栋1200平方米的车间,购进了一些生产设备,改进了落后的生产技术,当年达到产值1400万元,利润200万元。
当天晚上,县经委副主任何毅然到县委招待所,就平江工业情况向王首道作了专题汇报,着重谈了两大困难:一是缺少煤炭影响氮肥生产;二是水泥厂生产设备落后,生产炉出现裂缝,急需资金改造。王首道叫秘书找来笔墨和纸,当即写了两封信,一封是为解决煤炭问题给河南省委写的;一封是为解决资金问题给湖南省政府刘正、周政写的。
何毅然将这些情况向县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指示何毅然迅速派人落实办理,河南省委和湖南省委领导看到王首道的信后,根据平江县的实际情况,分别解决了平江1万吨平价煤和部分资金,提高了水泥厂的生产能力,从而使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省委还派出调查组为平江工业系统落实了11个改造生产项目,解决资金1030万元
王首道乘车到平江白水电站视察,参观了电站大坝、机房,听了简要汇报,又驱车到徐家洞电站,视察了大坝、机房,听取了汇报,还到焕新林场了解林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情况。
3月12日,王首道到嘉义烈士陵园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了新四军嘉义留守处纪念馆,详细观看了陈列的实物、图片。在涂正坤烈士像前,王首道凝视良久,对陪同人员说:“涂正坤是湘鄂赣省的一位好领导,他很有才干,斗争又坚决,在八年抗战时期,他没有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下,而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这是国民党反动派欠下我们的一笔血债。1945年我同王震等率领南下支队到平江时,本想看望一下他的遗属,可惜工作安排不过来,现在他的遗属生活情况如何?”县委负责人说:“他儿子现在县委机关工作,他爱人跟儿子一块儿生活,国家每月给予定期补助。生活没有问题,目前身体还很健康。”王首道听了高兴地说:“这就好了,对烈士遗属和后代给予照顾是应该的。”
为浏阳的建设呕心沥血
王首道对老苏区浏阳这片热土更是情有独钟。他无限深情地说:“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热爱自己的故土,能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多作贡献,既是对生我育我之地的回报,也是给自己莫大的慰藉。”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为家乡的建设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奉献了一颗赤诚的心。在王首道的记忆里,家乡人民为缺电、干旱吃了不少苦头,如果能在家乡建座水库,解决水力发电问题,就能为子孙万代造福。
为实现造福后代的宿愿,王首道不顾八旬高龄,冒着严寒,于1986年1月回到故乡,第一次视察浏阳河河南源小溪的株树桥。株树桥距浏阳县城30余公里,当时还没有公路相通,80岁高龄的老人要步行数十里,实在举步维艰,王首道只好乘人力轿子抵达这里。他不顾年迈体弱,沿小溪河两岸视察,望着碧波翻滚的河水,不时啧啧赞叹:“在这里建一个水电站,让河水发电该多好啊!”
在王首道的倡导下,株树桥水电站工程指挥部于1986年3月正式成立,由时任浏阳县县长的谭仲池任指挥长。他微笑着对谭仲池说:“仲池同志,你肩负的担子不轻啊,任重道远,努力干吧。”
谭仲池回答:“王老年事已高,还咯样为家乡建设操劳,为我们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请王老放心,建设好株树桥水电站,我责无旁贷,一定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3月,王首道住进省委蓉园,找来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浏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商议兴建株树桥水电站之事。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3月18日,他邀请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治国、省政府顾问史杰、长沙市委书记王众孚、市长王克英等有关领导来浏阳现场办公。会上,大家看到80高龄的王首道如此关心家乡建设,无不为之感动。王老满怀深情地对大家说:“建好株树桥水电站,是我梦寐以求的宿愿,希望在座的各位父母官,献计献策,同心协力,尽快使水电站造福浏阳人民。”
王首道意味深长的一席话,使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信心百倍。只是过亿元的总投资额让大家感到为难。经过协商,决定由省、市、县等几级政府集资,并力争国家投资,共同解决资金问题。王首道斩钉截铁地对大家说:“根据各位的意见,几家集资5200万元这是要保证的,如果哪家不落实,我就找那家!至于中央的投资或拨款,我会尽力去做工作的。”
王首道铿锵的话语,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王众孚激动地说:“王老为家乡人民呕心沥血,为子孙后代费尽心机,我们作晚辈的更要全力以赴,不辞劳苦,尽快建好株树桥水电站,早日为浏阳人民造福!”
王众孚话音刚落,王克英接着说:“众孚的话,代表长沙市党和政府的态度,我们一定想方设法使电站早日建成!”
株树桥水电站由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院设计,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1986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历时6年,1992年5月27日3台机组全部投产,成为湖南第一座铪面板堆石坝电站,载入《世界水电手册》。
王首道对水电站建设极为关心,他不辞劳苦,四处奔波,找有关部门落实经费。先后4次亲临现场视察,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最后一次视察是1993年5月,那时他已87岁高龄。当他来到电站,听说株树桥水电站不仅对缓解浏阳电力紧张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灌溉、防洪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和农林、水产、旅游等开发价值,他无比激动地对身边人员说:“株树桥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的15年,是真正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5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15年。回顾过去,业绩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深信,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更大成就。”
他豪情满怀的话语,激起欢声笑语,久久在碧波浩淼的水库上荡漾。
1996年3月,王首道病危住院,一度昏迷不醒。家乡的群众代表来看望他老人家,当他苏醒时,第一句话就问:“浏阳家乡都好吗?长沙人民都好吗?”当代表告诉他一切都好时,他憔悴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把最近得到的l.6万元稿费捐赠给家乡失学儿童。请代问湖南人民好!浏阳人民好!”
1996年5月在王首道90华诞之际,他托人将1.6万人民币带回家乡捐赠给失学儿童,并附一信。信是他在病榻上吃力地一句一句口述出来的,其情真意切,思乡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动人心魄。信是这样写的:
湖南省浏阳市委、市政府:
我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今年已经90高龄,虽然参加革命、南征北战70余年,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乡的父老乡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在今年我病重期间,我就吩咐女儿维滨、女婿戴玉顺将出版《王首道文集》我所得的稿费捐赠给家乡搞好优生、优育、优教工作,重点扶助失学儿童。
这次我将1.6万元稿费捐赠给家乡失学儿童,通过市委、市政府落实到16名失学儿童身上。希望将儿童的姓名、年龄、相片以及落实的情况等告诉我。
谨以此表达一位90岁老人对家乡的一片情谊!也代表我的老伴易纪均的心愿。
王首道易纪均
1996年5月20日
就在写完这封信后的4个月,王首道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王首道投身革命70余年来,时刻不忘湖南家乡的父老乡亲和三湘的社会主义建设,晚年思乡之情尤为炽烈。他深有感触地说:“我是浏阳人民的儿子,三湘四水哺育我成长,我要为家乡人民尽微薄之力,报答父老乡亲。”
两次到慈利,对慈利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
1983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王首道在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常德地委书记刘佳时陪同下到达慈利。
慈利县委书记赵树立等前往慈利宾馆看望王首道。一见面,王首道便紧紧握住赵树立双手说:“小赵,你在基层工作辛苦了!” “哪有您辛苦!”赵树立回答说,“您身居高位,不忘山区农村建设,亲自来我县视察,可贵啊!”这次的见面勾起了赵树立的一段回忆。1964年冬至1965年上半年,王首道到常德县郭家铺公社红永寺大队搞“四清”、“社教”蹲点。那时,赵树立任常德县委组织部长,与王首道在一起工作了半年多时间。在那半年多的时间里,王首道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摆领导的架子,给赵树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赵树立向王首道汇报慈利县的有关情况,当汇报到开发和发展索溪峪旅游业的设想时,王首道说:“既然索溪峪风景美丽,就应当加速开发。”
赵树立说:“慈利县水能资源丰富,仅197l~1980年10年间,就先后建小水电站lll座,装机136台,发电量达17244千瓦,已列入国家农村电气化10个重点县之一。”
王首道对慈利小水电建设很感兴趣,认为办好小水电对发展山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山区就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抓好小水电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电气化、水利化,促进经济发展。”赵树立等点头称是。
王首道问赵树立:“你们有小水电建设的材料没有?”
“有,前段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有关小水电站建设的文章。”赵树立回答。
王首道说:“请帮我找点资料来。”
随后,王首道在毛致用、赵树立的陪同下,乘车前往慈利县城关水电站参观,县水利局副局长张云吾随行,向王首道介绍了城关电站情况。
王首道看到排排崭新的楼房、林阴拱抱的院落、横跨澧水的大坝、高高耸立的机房,赞叹说:“环境美啊!”当看到城关电站“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的对联后,又指着对联说:“这正是山区人民办水电的壮志豪情的写照。”他吩咐秘书把对联记录下来。
11月29日上午,王首道离开慈利去大庸,临行前握着赵树立的手说:“好啊!以后我还要来慈利的。”并同赵树立在宾馆花坛前合影。
王首道视察完湘西后,于1984年2月在《中国水利》杂志(1984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以慈利城关水电站的对联《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为题的调查报告。报告中这样写道:去年冬天,我到湘西了解有关山区办小水电的情况,看了几处办得较好的小水电站,深感办好小水电对发展山区经济的意义。本文的标题就是慈利县城关水电站一幅对联中的两句,它反映了山区人民办水电的壮志豪情。湘西山区江河交错,水能蕴藏量十分可观。山区河流大部分河床坡度陡,落差大,便于利用,兴办小水电大有可为。办小水电是山区电气化的捷径,是实现山区水利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山区工业化的必要前提,有利于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山区文教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小水电成本低,目前每度电只收几分钱。慈利县每度电成本只1.9分,收费3分。湖南省为促进小水电发展,贯彻了“谁办、谁有、谁管、谁受益”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发展较好的县来看,技术上大都有省、地以至国家水电部门的支援和具体帮助指导;资金除国家投资一部分外,还需通过地方自筹、集体集资以及社员个人凑股、投工、投料等,如慈利县地方社队和群众自筹的资金占全县小水电多年来累计总投资额的70%。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逐步办好小水电,应该说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胡耀邦看了王首道的调查报告后,1984年1月10 日作出批示:“转李鹏、钱正英同志。你们有没有一个专门指导小水电建设的机构?这个机构的成员要力争在两三年内跑遍能建站的全国范围的山山水水,帮他们搞规划,进行技术指导,传授先进技术,适当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等等。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对形势的发展不是估计冒了,而是估计不足。我看现在一些同志还存在这个偏向。当然也不要说大话,向下面压什么高指标。我们还有些部门一般化的号召、空洞的会议过多,切实的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太少,这个缺点也要认真纠正。能不能设想,再用10年到15年时间,以放宽办水电站政策,即以电养电办法,使多数有小水电、小火电地区实现‘两江河水颂伟业,三山灯火照宏图’这个我们祖祖辈辈没有实现过的景象呢?我看只要政策对头,精心指导是有可能的。”
王首道的文章和胡耀邦的批示的发表,对于慈利县农村电气化、小水电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1989年9月,慈利县经国家验收达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成为全国“七五”期间第一批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10个重点县中已经达标的县份之一。1991年4月19日,慈利县在全国电气化县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初级电气化达标的经验。
1986年初,慈利县委、政府提出了改修慈(利)索(溪峪)公路的设想,常德地区行署和慈利县成立了慈索路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慈索公路可行性论证。此时的王首道也没有忘记“还要到慈利”的“诺言”,于1986年2月再次到慈利考察,不过,这次考察的是慈利的旅游业。
2月20日上午,王首道一行在慈利县委书记严高明的陪同下,乘车前往索溪峪,先后考察了黄龙洞、宝丰湖、十里画廊、猴园等地。索溪峪仙境般的奇山异水,迷人的自然风景,激发了王首道的豪情,他挥毫题词:“长征万里,始知革命事业艰巨。索溪一游,更觉祖国山河情深。”题词后,王首道一行去叶家岗猴园逗猴。参观十里画廊与止马榻。离开索溪峪时,王首道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首,赞叹不绝于口。
1986年8月7日,国务院同意成立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杨慈伟任主任,尔后又将改修慈索公路的报告呈送省政府和国务院。1987年农历八月的一天,杨慈伟等人找到王首道,当时他正在下围棋,一见杨慈伟,忙招呼坐下,询问索溪峪建设如何?杨慈伟随即放了录像《索溪情》。看完《索溪情》,王首道说:“好啊!有什么困难?”杨回答说:“现在交通不便,想改修公路,可行性报告已送到国务院和交通部,现需资金,还没批下来。”王首道马上就给交通部写了一个便函,交给杨慈伟。王首道的夫人易纪均也给国家旅游局负责人写信。中秋佳节,杨慈伟等人带着王首道和夫人的信件,到了中顾委常委何长工的家,何长工及其儿子何光日韦(时任旅游局局长)都表示支持。杨慈伟等又持王首道的信去交通部和国务院,慈索公路修建工程终于获得批准,交通部还拨款300万元,加速了索溪峪旅游业开发的进程。
帮助平江解决实际困难
1984年3月10日上午,王首道偕夫人,在尚子锦等陪同下,到平江视察。
当天下午,时任岳阳地委书记詹顺初、平江县委书记刘国权在平江县委招待所向王首道作了汇报,王首道边听边问,不时掏出笔记本记录,气氛非常活跃。
3月11日上午,王首道前往平江黄棠电站参观。
黄棠电站位于汨罗江中下游,河谷开阔,两岸苍翠,有平汨公路穿过。王首道参观了大坝、机房,在电站会议室,听取了该站党支部书记张声平的汇报。县水电局和县委汇报了扩建计划和资金短缺困难,请求王首道代他们向省和中央反映,给予关心和支持。王首道说:“汨罗江水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你们的扩建计划很好,我将把你们的实际困难向上面反映。”在王首道的关心下,中央和省、市给予支持,黄棠电站1984年9月开始扩建,增装5000千瓦机组一台,国家投资1000多万元,1986年竣工投产。现总装机容量为74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3349万度。
3月12日,正值星期天。年事已高的王首道改变星期天休息的习惯,又视察了平江县石膏板厂、三平火柴厂等3家工厂。上午10时左右,王首道到平江潜水电泵厂。厂长余衍斌、副厂长凌磊伯向王首道汇报了情况,在汇报新产品开发和发展前景时,讲到有很大生产潜力可挖,年产潜水泵可由7000台增加到15000台,但资金不足,厂房狭窄,需要省里支持。王首道表示,回长沙可向省里反映。几天后,王首道向省委、省政府反映了平江潜水电泵厂的实际困难,引起高度重视,毛致用、熊清泉、周政等都前往该厂调查了解情况,全面考察该厂的生产情况和发展规划,给该厂拨了180万元技术改造经费。该厂用这笔钱建了一栋1200平方米的车间,购进了一些生产设备,改进了落后的生产技术,当年达到产值1400万元,利润200万元。
当天晚上,县经委副主任何毅然到县委招待所,就平江工业情况向王首道作了专题汇报,着重谈了两大困难:一是缺少煤炭影响氮肥生产;二是水泥厂生产设备落后,生产炉出现裂缝,急需资金改造。王首道叫秘书找来笔墨和纸,当即写了两封信,一封是为解决煤炭问题给河南省委写的;一封是为解决资金问题给湖南省政府刘正、周政写的。
何毅然将这些情况向县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指示何毅然迅速派人落实办理,河南省委和湖南省委领导看到王首道的信后,根据平江县的实际情况,分别解决了平江1万吨平价煤和部分资金,提高了水泥厂的生产能力,从而使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省委还派出调查组为平江工业系统落实了11个改造生产项目,解决资金1030万元
王首道乘车到平江白水电站视察,参观了电站大坝、机房,听了简要汇报,又驱车到徐家洞电站,视察了大坝、机房,听取了汇报,还到焕新林场了解林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情况。
3月12日,王首道到嘉义烈士陵园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了新四军嘉义留守处纪念馆,详细观看了陈列的实物、图片。在涂正坤烈士像前,王首道凝视良久,对陪同人员说:“涂正坤是湘鄂赣省的一位好领导,他很有才干,斗争又坚决,在八年抗战时期,他没有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下,而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这是国民党反动派欠下我们的一笔血债。1945年我同王震等率领南下支队到平江时,本想看望一下他的遗属,可惜工作安排不过来,现在他的遗属生活情况如何?”县委负责人说:“他儿子现在县委机关工作,他爱人跟儿子一块儿生活,国家每月给予定期补助。生活没有问题,目前身体还很健康。”王首道听了高兴地说:“这就好了,对烈士遗属和后代给予照顾是应该的。”
为浏阳的建设呕心沥血
王首道对老苏区浏阳这片热土更是情有独钟。他无限深情地说:“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热爱自己的故土,能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多作贡献,既是对生我育我之地的回报,也是给自己莫大的慰藉。”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为家乡的建设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奉献了一颗赤诚的心。在王首道的记忆里,家乡人民为缺电、干旱吃了不少苦头,如果能在家乡建座水库,解决水力发电问题,就能为子孙万代造福。
为实现造福后代的宿愿,王首道不顾八旬高龄,冒着严寒,于1986年1月回到故乡,第一次视察浏阳河河南源小溪的株树桥。株树桥距浏阳县城30余公里,当时还没有公路相通,80岁高龄的老人要步行数十里,实在举步维艰,王首道只好乘人力轿子抵达这里。他不顾年迈体弱,沿小溪河两岸视察,望着碧波翻滚的河水,不时啧啧赞叹:“在这里建一个水电站,让河水发电该多好啊!”
在王首道的倡导下,株树桥水电站工程指挥部于1986年3月正式成立,由时任浏阳县县长的谭仲池任指挥长。他微笑着对谭仲池说:“仲池同志,你肩负的担子不轻啊,任重道远,努力干吧。”
谭仲池回答:“王老年事已高,还咯样为家乡建设操劳,为我们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请王老放心,建设好株树桥水电站,我责无旁贷,一定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3月,王首道住进省委蓉园,找来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浏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商议兴建株树桥水电站之事。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3月18日,他邀请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治国、省政府顾问史杰、长沙市委书记王众孚、市长王克英等有关领导来浏阳现场办公。会上,大家看到80高龄的王首道如此关心家乡建设,无不为之感动。王老满怀深情地对大家说:“建好株树桥水电站,是我梦寐以求的宿愿,希望在座的各位父母官,献计献策,同心协力,尽快使水电站造福浏阳人民。”
王首道意味深长的一席话,使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信心百倍。只是过亿元的总投资额让大家感到为难。经过协商,决定由省、市、县等几级政府集资,并力争国家投资,共同解决资金问题。王首道斩钉截铁地对大家说:“根据各位的意见,几家集资5200万元这是要保证的,如果哪家不落实,我就找那家!至于中央的投资或拨款,我会尽力去做工作的。”
王首道铿锵的话语,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王众孚激动地说:“王老为家乡人民呕心沥血,为子孙后代费尽心机,我们作晚辈的更要全力以赴,不辞劳苦,尽快建好株树桥水电站,早日为浏阳人民造福!”
王众孚话音刚落,王克英接着说:“众孚的话,代表长沙市党和政府的态度,我们一定想方设法使电站早日建成!”
株树桥水电站由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院设计,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1986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历时6年,1992年5月27日3台机组全部投产,成为湖南第一座铪面板堆石坝电站,载入《世界水电手册》。
王首道对水电站建设极为关心,他不辞劳苦,四处奔波,找有关部门落实经费。先后4次亲临现场视察,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最后一次视察是1993年5月,那时他已87岁高龄。当他来到电站,听说株树桥水电站不仅对缓解浏阳电力紧张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灌溉、防洪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和农林、水产、旅游等开发价值,他无比激动地对身边人员说:“株树桥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的15年,是真正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5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15年。回顾过去,业绩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深信,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更大成就。”
他豪情满怀的话语,激起欢声笑语,久久在碧波浩淼的水库上荡漾。
1996年3月,王首道病危住院,一度昏迷不醒。家乡的群众代表来看望他老人家,当他苏醒时,第一句话就问:“浏阳家乡都好吗?长沙人民都好吗?”当代表告诉他一切都好时,他憔悴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把最近得到的l.6万元稿费捐赠给家乡失学儿童。请代问湖南人民好!浏阳人民好!”
1996年5月在王首道90华诞之际,他托人将1.6万人民币带回家乡捐赠给失学儿童,并附一信。信是他在病榻上吃力地一句一句口述出来的,其情真意切,思乡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动人心魄。信是这样写的:
湖南省浏阳市委、市政府:
我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今年已经90高龄,虽然参加革命、南征北战70余年,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乡的父老乡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在今年我病重期间,我就吩咐女儿维滨、女婿戴玉顺将出版《王首道文集》我所得的稿费捐赠给家乡搞好优生、优育、优教工作,重点扶助失学儿童。
这次我将1.6万元稿费捐赠给家乡失学儿童,通过市委、市政府落实到16名失学儿童身上。希望将儿童的姓名、年龄、相片以及落实的情况等告诉我。
谨以此表达一位90岁老人对家乡的一片情谊!也代表我的老伴易纪均的心愿。
王首道易纪均
1996年5月20日
就在写完这封信后的4个月,王首道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