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向往他无边自由,如飞鸟浮游青空。——题记
“先休息两年吧,好好学习。”
他摸摸我的头,笑容温和而耐心。
他转身往走廊深处走去,风衣的一角带起一阵冷风。我注视着他的背影,全身上下无一处不妥帖整洁,乌黑的头发顺从地垂在脸侧,一如他的人,温柔而疏离。
黑色的皮鞋在木地板上敲击出清脆的轻响,他的手指跟随着这节奏不断起伏,我认出那或许是巴赫的《G小调卡农变奏曲》中的一首,上行下行的旋律,曲调浮沉起落,原来他也悬而未决、犹豫迟疑吗?可他却又步伐不停,没有回头,也似乎笃定我不会追上去,闲庭信步般往深处去。两边是斑驳脱落的墙,前方黑如深渊,光明又在哪里呢?
我坐在原地,坐在钢琴边上凝望他,可他的背影早就消失在了尽头,那走廊黑黢黢的,像一只吞噬美梦的怪兽。我把手搭在琴键上,做些无味的敲击。我记得第一次见他就是在这首曲子里,是肖邦的《降A大调圆舞曲》,是夏夜里流水潺潺、星光璀璨、蝉虫嘶鸣、蒲公英纷飞时离别的感伤,是忧郁、愁闷、渴望与无可奈何的万千心绪的杂糅。我沉醉了,沉醉在无穷无尽的灵乐交融里,这时我看见他,他靠在钢琴上微笑着聆听,温柔而疏离。一曲罢了,他便像来时一般无声无息地消失,我想他就像只寂寞而无畏的孤鸟,谁也抓不住。
“马上初三了,要不先休息一下吧?好好学习。”
我点点头,指尖抚摸着黑白的琴鍵,岁月曾从它们的不断触碰中悄然滑过,摩擦出几个破碎的音符,一切便似乎走向了尽头。仿佛古尔德第二次弹奏的咏叹调里,预感自己即将离去,他微笑着,安详而笃定地说:永别了。可我不甘心啊,即便这不是我的归途,我也不甘心,它是我的来路,却不该是回忆里沉湎的对象啊。
可是却连他都这么说,他拍拍我的肩,说完了伤人的话,又无所谓地重复着无意义的鼓励。我看着他嘴角的笑容,却发现那笑如面具一般虚假而牢固。最后他也决绝地离去了,踩着巴赫的三十次变奏,跌宕起伏,一步步走向了黑如深渊的尽头。
我记起第二次见他时,他也像这样拍拍我的肩,说完了伤人的话,又微笑着不知是安慰还是鼓励。他说,你怎么能弹这个呢?你弹不好的。你应当是细腻又安静的人。我恼恨他戳破,又忍不住反复去想他说的话,一个人在夜晚枯坐许久,终于痛下决心改头换面。也许他说得对,我早就厌倦了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我不是喜爱欢乐活泼的人,德彪西的光影迷离更让我着迷。于是我弹了《Clair de lune》,在几个澎湃的和弦里,他又出现了,一如既往地微笑着,似乎也流连在这浮云悠悠、月影照水的静谧里。和弦后面是一串如水一般的音阶,我学艺不精,弹得磕磕绊绊,他也还是微笑,温柔而疏离,却无形中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与鼓励。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
“既然下定决心了,就要好好学习啊!”
我离了钢琴,它还是摆放在屋里的一角,却像个隐形的存在。封闭的琴盖上落了灰,偶然一次打开来,琴键黑白依旧,手指却仿佛冻住了一般艰涩僵硬。尝试着摁下,细弱的音符颤抖摇晃了几下,最终还是摔碎在地上,四分五裂。
我忙于学业,不知今夕何夕。
多少个安静的夜里,我也曾辗转反侧,凝望屋角的那一处庞然阴影,想着匆忙而去的莫扎特肖邦德彪西巴赫李斯特……想着悠然远去的他。
我做了许多的梦,梦里总是一片漆黑,只有我一个人不知疲倦地在钢琴前弹奏着,指尖辗转出不知多少悲欢离合,古典乐的灵魂或许在此,无论往昔现世,总有喜怒哀乐。
有时是我在梦里独自行走,路很长很黑,谁又知道前方是什么呢?可我不能回头,不能回头。
不知又是哪一个黑如深夜的梦里,我依旧独自一人坐在琴前,眼前是黑白分明的琴键,身边是化不开的浓黑。这时他出现了,微笑着为我摆上谱子,分明是那首《Clair de lune》。我扬起手又落下,从第一个音符开始,静谧如水的月光仿佛就从指尖飘散而去,团团散散、飘飘荡荡又聚拢成一束束璀璨明亮的光芒,从琴身上向四面八方普照。我沉浸在无边的悠然里,可又清晰地瞧见了来时路,瞧见了去处景,瞧见了漫长岁月里每一个寂寞灵魂的相互依靠。最终他们都化作光影,在空中自由飘散,相携起舞。
我转头看他,他还是微笑着,那笑容终于多了几分真诚,带上了真正快乐的情绪,不再是礼貌疏离的样子。他的身影在光下摇曳不定,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
他说,若是想,就去追吧,何必愁烦前路在哪里呢?
我若醍醐灌顶,千万般缠绵悱恻的情绪就要缠了上来,那一刻心潮澎湃,难以自持竟要落下泪来。不知何苦烦忧?何苦迷茫?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我就是我,若是想,就应当去追寻啊。
可眼前骤然风景变幻,光影斑驳里我恍惚看见他微笑的双眼,再醒神时却在一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一抬头就看见海菲兹高立于屋顶之上冷漠的脸,耳边乍然响起巴赫理性而挣扎的一曲《Vitali:chaconne》,那音调磅礴凄然而又铿锵悠扬,每一个音符都狠狠敲打在心上,仿佛大风呼啸烈烈作响,仿佛怒涛滚滚席卷天地,仿佛春天田野里无知无畏的奔跑,仿佛晴空之上海阔天空的飞翔,直击人心,催人泪下。
这是何等恢弘而壮丽的诗篇,又奔涌着何等克制而深沉的情感呢?我明白,不过像他一样,像我一样,是那冰山下的岩浆。
就算未来遥不可及,就算现实喘不过气,在追声与寻途的道路上,总有灵乐交融的快乐陪伴,每一个寂寞的灵魂都不会孤独。
我向往无边自由,唯有音乐与一颗跳动的心,伴我如飞鸟浮游青空。
[作者通联:北师大贵阳附中高二(12)班 指导教师:毛永健]
“先休息两年吧,好好学习。”
他摸摸我的头,笑容温和而耐心。
他转身往走廊深处走去,风衣的一角带起一阵冷风。我注视着他的背影,全身上下无一处不妥帖整洁,乌黑的头发顺从地垂在脸侧,一如他的人,温柔而疏离。
黑色的皮鞋在木地板上敲击出清脆的轻响,他的手指跟随着这节奏不断起伏,我认出那或许是巴赫的《G小调卡农变奏曲》中的一首,上行下行的旋律,曲调浮沉起落,原来他也悬而未决、犹豫迟疑吗?可他却又步伐不停,没有回头,也似乎笃定我不会追上去,闲庭信步般往深处去。两边是斑驳脱落的墙,前方黑如深渊,光明又在哪里呢?
我坐在原地,坐在钢琴边上凝望他,可他的背影早就消失在了尽头,那走廊黑黢黢的,像一只吞噬美梦的怪兽。我把手搭在琴键上,做些无味的敲击。我记得第一次见他就是在这首曲子里,是肖邦的《降A大调圆舞曲》,是夏夜里流水潺潺、星光璀璨、蝉虫嘶鸣、蒲公英纷飞时离别的感伤,是忧郁、愁闷、渴望与无可奈何的万千心绪的杂糅。我沉醉了,沉醉在无穷无尽的灵乐交融里,这时我看见他,他靠在钢琴上微笑着聆听,温柔而疏离。一曲罢了,他便像来时一般无声无息地消失,我想他就像只寂寞而无畏的孤鸟,谁也抓不住。
“马上初三了,要不先休息一下吧?好好学习。”
我点点头,指尖抚摸着黑白的琴鍵,岁月曾从它们的不断触碰中悄然滑过,摩擦出几个破碎的音符,一切便似乎走向了尽头。仿佛古尔德第二次弹奏的咏叹调里,预感自己即将离去,他微笑着,安详而笃定地说:永别了。可我不甘心啊,即便这不是我的归途,我也不甘心,它是我的来路,却不该是回忆里沉湎的对象啊。
可是却连他都这么说,他拍拍我的肩,说完了伤人的话,又无所谓地重复着无意义的鼓励。我看着他嘴角的笑容,却发现那笑如面具一般虚假而牢固。最后他也决绝地离去了,踩着巴赫的三十次变奏,跌宕起伏,一步步走向了黑如深渊的尽头。
我记起第二次见他时,他也像这样拍拍我的肩,说完了伤人的话,又微笑着不知是安慰还是鼓励。他说,你怎么能弹这个呢?你弹不好的。你应当是细腻又安静的人。我恼恨他戳破,又忍不住反复去想他说的话,一个人在夜晚枯坐许久,终于痛下决心改头换面。也许他说得对,我早就厌倦了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我不是喜爱欢乐活泼的人,德彪西的光影迷离更让我着迷。于是我弹了《Clair de lune》,在几个澎湃的和弦里,他又出现了,一如既往地微笑着,似乎也流连在这浮云悠悠、月影照水的静谧里。和弦后面是一串如水一般的音阶,我学艺不精,弹得磕磕绊绊,他也还是微笑,温柔而疏离,却无形中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与鼓励。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
“既然下定决心了,就要好好学习啊!”
我离了钢琴,它还是摆放在屋里的一角,却像个隐形的存在。封闭的琴盖上落了灰,偶然一次打开来,琴键黑白依旧,手指却仿佛冻住了一般艰涩僵硬。尝试着摁下,细弱的音符颤抖摇晃了几下,最终还是摔碎在地上,四分五裂。
我忙于学业,不知今夕何夕。
多少个安静的夜里,我也曾辗转反侧,凝望屋角的那一处庞然阴影,想着匆忙而去的莫扎特肖邦德彪西巴赫李斯特……想着悠然远去的他。
我做了许多的梦,梦里总是一片漆黑,只有我一个人不知疲倦地在钢琴前弹奏着,指尖辗转出不知多少悲欢离合,古典乐的灵魂或许在此,无论往昔现世,总有喜怒哀乐。
有时是我在梦里独自行走,路很长很黑,谁又知道前方是什么呢?可我不能回头,不能回头。
不知又是哪一个黑如深夜的梦里,我依旧独自一人坐在琴前,眼前是黑白分明的琴键,身边是化不开的浓黑。这时他出现了,微笑着为我摆上谱子,分明是那首《Clair de lune》。我扬起手又落下,从第一个音符开始,静谧如水的月光仿佛就从指尖飘散而去,团团散散、飘飘荡荡又聚拢成一束束璀璨明亮的光芒,从琴身上向四面八方普照。我沉浸在无边的悠然里,可又清晰地瞧见了来时路,瞧见了去处景,瞧见了漫长岁月里每一个寂寞灵魂的相互依靠。最终他们都化作光影,在空中自由飘散,相携起舞。
我转头看他,他还是微笑着,那笑容终于多了几分真诚,带上了真正快乐的情绪,不再是礼貌疏离的样子。他的身影在光下摇曳不定,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
他说,若是想,就去追吧,何必愁烦前路在哪里呢?
我若醍醐灌顶,千万般缠绵悱恻的情绪就要缠了上来,那一刻心潮澎湃,难以自持竟要落下泪来。不知何苦烦忧?何苦迷茫?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我就是我,若是想,就应当去追寻啊。
可眼前骤然风景变幻,光影斑驳里我恍惚看见他微笑的双眼,再醒神时却在一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一抬头就看见海菲兹高立于屋顶之上冷漠的脸,耳边乍然响起巴赫理性而挣扎的一曲《Vitali:chaconne》,那音调磅礴凄然而又铿锵悠扬,每一个音符都狠狠敲打在心上,仿佛大风呼啸烈烈作响,仿佛怒涛滚滚席卷天地,仿佛春天田野里无知无畏的奔跑,仿佛晴空之上海阔天空的飞翔,直击人心,催人泪下。
这是何等恢弘而壮丽的诗篇,又奔涌着何等克制而深沉的情感呢?我明白,不过像他一样,像我一样,是那冰山下的岩浆。
就算未来遥不可及,就算现实喘不过气,在追声与寻途的道路上,总有灵乐交融的快乐陪伴,每一个寂寞的灵魂都不会孤独。
后记
我向往无边自由,唯有音乐与一颗跳动的心,伴我如飞鸟浮游青空。
[作者通联:北师大贵阳附中高二(12)班 指导教师:毛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