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敦煌医学窥见古代敦煌先民的养生之道,从养生理论、食疗养生以及形象医学中修身养生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力求挖掘先民养生的本质,为中国传统养生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为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养生;食疗养生;修身养生;敦煌遗书;形象医学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5-0001-03
Theory of Health in Dunhuang Medicine
SUN Xue1 LIANG Jianqing1,2* LI Jintian2,3 LI Juan1 MA Lifang1 LIN Xingyao2 AN Yaorong1
1.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Gansu University of TCM,Lanzhou 730000,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Dunhuang medicine and transformation,Lanzhou 730000,China;
3. The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inic medicine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s a glimpse into the health of ancient Dunhuang ancestors through Dunhuang medicine. It is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heory of health, diet therapy, and image medicine. Provide a 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care ideas.
Keywords:Health;Dietary Health;Self-cultivation;Dunhuang Posthumous Writings;Image Medicine
敦煌学是敦煌卷子显世之后应用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问,敦煌医学则是敦煌学中关于中医药的内容,在壁画、彩塑、图案、题记、书法及藏经洞大批遗书中都有大量记载和描绘[1-5]。笔者通过对敦煌医学的探究,发现敦煌古代养生之道已有千年积淀,它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融入了道家、佛家等宗教思想,集防治疾病、修身、炼养等为一体,贯穿古代先民生活的始终[6-7]。文章旨在通过对敦煌古代先民养生文化的探究,窥其现象本质,挖其内涵,汲取传统养生文化精华为人类健康服务。
1 敦煌传统哲学中的养生观
“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人生于天地,长于天地,皆因一气所生[8-9]。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敦煌医理类著作《明堂五脏论》(P.3655)记载:“纳阴阳而所生,成乾坤而所长。”[10]《张仲景五脏论》(P.2115)又载:“天地之内,人最为贵,头圆法天,足方法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七星,人有七孔。天有八风,人有八节。天有十二时,人有十二经脉。天有二十四气,人有二十四俞,天有三百六十日,人有三百六十骨节。天有昼夜,人有睡眠。天有雷电,人有嗔怒。天有日月,人有眼目。地有泉水,人有血脉。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地有山石,人有骨齿。地有草木,人有毛发。四大五荫,假合成身,一大不调,百病俱起。”以天例人、援物比类,可见古代哲学中对自然与人的重视。正是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敦煌古医籍提倡适四时阴阳以保精气的养生之道[1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立于天地间则必须顺应天地,敦煌传统哲学中虽未明确提出养生的概念,但从大量敦煌卷子记载的实用性可以窥探出医理著作对此养生概念的铺垫,人谈及养生必与天地相关,正如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2 敦煌遗书之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预疾防病的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12-13]。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药》载:“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2]此处不仅列举了先民的饮食结构,更是指出饮食要做到营养充沛,膳食平衡,足见敦煌先民对于饮食养生的早期认识。这种饮食观念是养生首当其冲要重视的。这也是最早的平衡膳食的记载,至今现代营养学仍无法超越[14-15]。继五菜、五果、五谷、五畜的饮食结构之后,该书提出了五脏劳损的食疗方剂,以食入方,药食同用,符合调理养生。其遵循“以脏补脏”的原则来治疗劳损,指出“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2]。虽遗书记载这种观念是药食同用,但这种以脏补脏的食疗养生观念已走入寻常百家[16]。
中医学将食物或药物分为寒、热、温、凉4种特性,基于人体质的不同应选择相应特性的食物或药物。敦煌遗书《食疗本草》(S·76)记载了26种果蔬的特性,且附食疗方剂64首。其中每种食物除注明四性之外,还记载了其主治、功效、服用禁忌等,部分食物还记载了产地、采摘季节等,可见敦煌先民对食物的透彻认识以及对药食同用的重視。用食物之性,执食疗之方,以求人和安康。这种食疗养生的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敦煌西域先民对于养生的认识,同时也是他们对于食物自然特性的认可,可以说食疗养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子。 敦煌遗书《呼吸静功妙诀》(P·3810)云:“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又偃卧榻上,少睡片时起来,啜淡粥半碗。不可坐(作)劳恼怒,以损静功。每日能专心依法行之,两月之后自见功效。神仙粥:山药蒸熟,去皮一斤,鸡头实半斤,煮熟去壳,捣为末,入粳半升,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或韭子末二三雨(两)在内尤妙。食粥后用好热酒饮三杯,妙。此粥善补虚劳,益气强志,壮元阳,止泄,精神妙。”[2]此记载描述了呼吸静功法与神仙粥同用达到“精神妙”的境界[17]。“神仙粥”主要成分为山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18]。“神仙粥”可以说符合龚廷贤[19]的“固肾气、保根本,调脾胃、养后天”养生思想。敦煌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山药入粥的养生方式,静功与养生神仙粥搭配力求精神和[20-21]。这一观念对研究饮食营养与养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食疗养生受到大众青睐,借助自然果实以补生命所需,既保证营养又无药物的毒副作用。敦煌遗书中对食物特性认识、论述以及入粥的方式都足以窥见先民对人和安康的追求,对于养生的重视。这对于后世食疗养生是一笔宝贵财富,对于中国传统养生体系形成有参考意义。
3 敦煌形象医学之修身养生
敦煌形象医学,即敦煌石窟中彩塑、建筑、壁画中有关中医药的内容。尤以敦煌壁画为多,展现了敦煌先民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对人和安康的养生追求。敦煌壁画中发现大量练功、气功、运动的画面,展现了敦煌先民对古代运动养生重视[22-24]。
北凉第272窟西壁佛龛两侧的供养菩萨,两侧各画四排小菩萨,每排有五身,共40尊。壁画中每个菩萨表情不一,造型各异,均作坐姿,多有拧腰、侧目、弄指、翘脚等动作,与印度养生瑜伽有异曲同工之处。40个小菩萨保留了四十个养生保健动作,尤以第一行中间菩萨为养生气功典型,其两掌向前上举,掌心朝上翻转,舒掌展指,颌部微微仰起,呈托球状式,此举意在通达经络,阴阳相交,延年益寿。有学者[25]认为它是昔日佛门僧侣强身健体养生之法,是一种练身、练气,动静结合的健身养生法。张弘强等[26]依据此供养菩萨以及相关敦煌学的内容对敦煌石窟气功—脐密功进行了论述。这种独特的养生气功方式不仅传达古代先民对养生的重视的信息更是为后世留下养生气功的宝贵财富。
坐禅是佛教独特的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其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心神合一的状态。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东顶南侧的《禅修图》,描绘了身披彩色袈裟的两位高僧在绿意盎然的丛林间坐禅修身,两人周身有动物围绕,但依然盘坐自然,手结印契,坐禅瞑想,可见已经达到人佛合一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万物生生不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方可找到生命之源达到生命不息的境界。北魏第259窟禅定佛,其趺坐(双腿盘坐),双手相合贴于小腹置于腿上,挺胸抬头,气定神闲,定是收摄心神,元气充实。这种静坐身的养生方式在其他窟并不少见,如盛唐第79窟千佛及供养童子“坐禅”、盛唐第194窟彩塑菩萨“禅观”等,均是以修习禅定的静功,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精、气、神”是人最重要的物质,坐禅可养精化气,炼气化神,强身健体,延年益寿[27]。这种坐禅的养生方式秉承着对生命的敬畏和钟爱,凝聚着敦煌先民的生命价值观,为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宋第7窟东壁北侧八塔变(第七塔)壁画,描绘了一幅猕猴献蜜图,图中一只猕猴正在欢乐跳舞,旁边有一个赤裸身体的小和尚在模仿猕猴的舞姿动作,似猴拳。这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28]中部分模仿动物形态的导引动物有异曲同工之妙。华佗曰:“ 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能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29]这种养生导引的方式,顺应万物以调形,通过感悟生命的精气神、顺应生命活动的自然节律, 进一步调节身心、舒血畅气, 从而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30]。
综上,敦煌文化中养生内容融诸家之长,集身心一体,承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对后世养生之道有参考意义。养生理论、食疗养生以及形象医学中的修身养生不仅利于后世人民对养生追求的多样化,更是对于中国传统养生体系的构建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雪,梁建庆,王功臣,等.“三才”一体医学模式在敦煌医学文献中的体现[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3):75-78.
[2]胡蓉,梁建庆,李金田,等.论“三才”思想在敦煌醫学文献中的体现[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3):74-77.
[3]胡蓉,梁建庆,李金田,等.从“三才”思想探讨敦煌医学中的灸法[J].西部中医药,2019,32(6):30-32.
[4]梁建庆,安耀荣,贾育新,等.敦煌医学卷子医方类的研究述评[J].西部中医药,2019,32(6):28-29.
[5]曾启宇,梁建庆,李金田,等.论三才思想在敦煌医学脉诊法中的体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259-3261.
[6]杜雪洋,梁建庆,李金田,等.论三才思想在敦煌医学五脏论中的体现[J].西部中医药,2019,32(4):37-40.
[7]李颖侠,孟峰年.敦煌古代传统养生文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2):109-113.
[8]陆曙,陶国水,顾植山.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的临床思维构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4):25-28.
[9]李璐,安冬,李萍,等.论“天地合气”观与《内经》理论的建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6):1-2,14.
[10]马继兴,于文忠,王咪咪,等.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25. [11]丛春雨. 论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学术价值[C].//国际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2000:42-44.
[12]关占阁,葛雪梅.基于中医理论的智能养生餐厅探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79-80.
[13]姬方婧,姚菊峰.浅谈中医食疗与五行结合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19-20.
[14]刘喜平,李沛清,辛宝.敦煌遗书的中医食疗学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2):145-146.
[15]姬方婧,姚菊峰.浅谈中医食疗与五行结合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19-20.
[16]王宏国,樊伶颖.浅析“肝”的“以脏补脏”[J].光明中医,2018,33(20):2968-2970.
[17]王进玉.敦煌藏经洞“神仙粥”及其食疗价值[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11):36-38.
[18]吴普.神农本草经[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1-293.
[19]龚廷贤.寿世保元精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406.
[20]李应存,李鑫浩. 敦煌道家《呼吸静功妙诀》与神仙粥的今用[C].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服务老年产业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37-39.
[21]蔡金波.神仙粥源流小考[J].陕西中医,1986(6):188.
[22]李重申,李金梅,李小唐.敦煌石窟气功钩沉[J].敦煌学辑刊,2001(2):49-59.
[23]崔吉洋,张波.敦煌古代传统气功的养生之道[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97-199.
[24]黄仑,徐鸿达.敦煌石窟气功功法概要[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4):13-14.
[25]侯全福.敦煌壁画与健身法[J].养生月刊,2001,(1):27.
[26]张弘强,杜文杰.敦煌石窟气功一分钟脐密功[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172.
[27]马周周.敦煌佛禅形象中的气功内涵[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3):44-46.
[28]丁树栋. 《导引图》对运动养生文化发展的贡献[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2019:207-208.
[29]郎秋雯,李佩芳.华佗治未病思想浅析[J].湖北中醫杂志,2019,14(10):46-48.
[30]赵指南,张挺,李其忠.阴阳学说视域下的五禽戏养生原理探析[J].中医药文化,2018,13(4):87-91.
(收稿日期:2020-09-17 编辑:刘斌)
基金项目: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DHYX1516-08,No.DHYX18-08);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资助项目(GZK-2016-65)。
作者简介:孙雪(199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敦煌医学文献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梁建庆(1976-),男,汉族,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敦煌医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