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学步》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guo_s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与亮点
  1.内容丰富,操作便捷
  作品能够较为全面地涵盖多方面的资源,导航一目了然,操作简单。
  2.基于探索,重在创新
  将各种知识以任务的方式呈现,并给学生提供任务分析提示和视频等,通过资源的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学会“任务分析→程序设计→仿真测试→实际演练”的学习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创新,去设计各种答案。
  3.工具性强,全面有效
  作品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各种相关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4.任务驱动,贯穿始终
  作品提供的大量资源都是以任务方式呈现,而且在相应的知识解析中提供了分析方法、参考程序、视频演示等,因此学生可以方便地对所提的任务进行探究学习。
  5.科学评价,即时到位
  我设定了两个评价内容:一个是评价表单,学生可以通过评价表单即时评价自己和他人;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体会,它是学生自己对课堂学习的总结,与学生的课后学习形成有效联系,是课堂的延伸。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五年级智能机器人校本教材第4课《蹒跚学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基本命令,灵活使用wait命令和左转右转命令,编写机器人走图形的程序。学生将程序上传到机器人上,通过机器人进行实践,根据机器人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程序进行调整以完成既定任务,即完成机器人行走简单图形的任务。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我围绕“蹒跚学步”这个教学主题,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入手,确立了教学并重的7个板块,尝试从理论分析、课时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课后练习、课堂评价、课堂延伸等多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1.理论依据
  本板块出示的是本课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以此为依托的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
  
  2.教学设计
  本板块展示的是我所编写的教学设计,并分解为内容概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五部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为备课提供了方便(如下页图2)。
  3.教学资源
  本板块由三部分组成,它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使用资源,学生既可以集体学习使用,也可以分组探究学习。
  (1)教学课件
  此环节包括教学课件、学件和学生活动报告单,它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用鼠标轻轻点击即可进行本课的教学。
  学件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其中提供了各种线条和箭头。学生可以使用学件来进行机器人行走任务路线的设定,只要点击鼠标拖拽组建即可完成。
  学生活动报告单记录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仅能记录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而且能显示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收获。教师则能够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以便因材施教(如图3)。配合这一环节,我在学校的智能机器人学习平台上建立了相应的学习区,学生在课下还可以继续上网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
  
  
  (2)知识解析
  此环节设定了三个任务解析,即机器人画正方形、小椅子和小桌椅。从机器人画图命令的基本使用到灵活运用,进行了逐层递进的解析。每一个解析中都包含了机器人仿真运行视频、参考程序、文字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参考这一资源,自发进行小组协作或个人独立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如图4)。
  (3)虚拟现实
  此环节旨在以任务的方式进行综合练习。以机器人走“十”字为例,分层次提供了三组资源,从任务的分析、任务完成的虚拟与现实的效果对比、课堂完成任务的实录三方面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了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
  第一层次是任务分析,它提供了两个课堂学生分析任务的实录,通过观看实录学生会看到不同的分析思路,以此激发他们的思维(如图5)。
  第二层次是任务完成的虚拟与现实的对比,它共提供了六组资源,包括三个虚拟的效果和三个真实的效果,在资源中提供了机器人运行的视频、参考程序,而且还有的放矢地设置了一些引导性问题,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如下页图6)。
  第三层次是任务完成的课堂实录展示,展示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成功完成任务的案例。学生通过观看可以看到其他同学在课堂上完成这一任务的视频,切实感受到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情境,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图7)。
  4.教学启示
  这一板块主要是呈现了我的教学反思,供教师备课借鉴。
  5.大显身手
  本板块提供了改一改、试一试、想一想、冲一冲、编一编、我能行六关,每关都是一项或多项任务。从任务程序的改写,到任务的变式练习,一题多解,再由视频引入的逆向类推,到最后知识的综合运用,形成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练习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实现分层教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第一关——改一改。本关的设计在于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画图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初步学会对程序进行优化的方法,渗透程序设计最优化的思想(如图8)。
其他文献
为有效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其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本文从创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课堂教学结构;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建立合
根据国家汽车下乡的相关政策,轻型载货车、轻型自卸车以及在轻型载货车基础上改装的部分专用车在50亿补贴的范围内,汽车下乡政策为开拓农村专用车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
在复杂的项目制作中,普通的二维图层已经很难满足设计师的需求以及视觉表现的要求。After Effects中为设计师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三维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可以创建三维图层、摄像机和灯光等进行三维合成操作,这些3D功能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作品增添了更强的视觉表现力。
文章从简要分析Moodle平台概述入手,充分认识到Moodle平台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进而对基于Moodle平台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与行动导向学习模式这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展开具体的分析。
摘 要: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和改进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素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评价和教学辅助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改革的探讨来阐述提升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 改革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17-01  1 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
数字压力计应用范围广,使用数量大,无论是作为计量标准开展量传,还是用于工作计量器具,都很方便、高效,但使用中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本文就数字压力计的稳定性、最大允差、
在欧洲,专用车及零部件行业有很多“百年老店”。在两年一届的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上,这些“百年老店”让参观者印象深刻。一位来自中国专用车零部件企业的老总告诉笔者,这些
最近,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围绕“谁是主体”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的起因是6月18日工信部出台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规则》第四条指出:
8200型扭矩倍增器是由内部齿轮配合实现对输入扭矩放大的装配工具。在日常检定校准过程中发现8200型扭矩倍增器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对检测结果的怀疑。通过对8200型扭矩倍增器
开关点预置法是航空电源主要使用的调制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少低次谐波含量,输出波形畸变率很低的正弦波。开关角的大小是根据要消除谐波的具体次数来决定的。但是,当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