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阶段。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将使其能对信贷产品自主定价,银行业白热化的竞争,使得商业银行的合理定价需求非常迫切。由于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与客户谈判协商议价的空间随之扩大,这对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提出挑战。本文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出发,研究这一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确定的影响,抓住机遇,改善问题。同时结合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定价模式和我国银行定价现状,对贷款定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利率市场化 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层次性、阶段性地逐渐完成,2013年后半年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保护银行利差的相关政策不再出台,贷款定价权完全交给各商业银行。如何以市场为主,兼顾风险并维护客户关系、提升客户忠诚度,实现银行的转型发展,构建符合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科学贷款定价系统十分重要。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早,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因而对商业银行贷款价格如何确定的研究和探索相对成熟。众多学者从不一样的视角出发创立了有差异性的贷款定价模型,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银行贷款的价格不仅能覆盖银行借款成本,还能补偿因承担贷款而引起的风险,即风险溢价部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该定价方式以银行自己为出发点考虑贷款价格,是“成本导向型”。
(2)价格领导模式定价法。该模型同时考虑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来决定某项贷款的实际价格,被普遍采用。首先借助金融市场形成的基准利率作“基价”,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确定不同的风险溢价。这种模式下选择哪一种利率为基准利率十分关键。价格领导模式充分涵盖了市场利率风险和贷款的违約风险,是“市场导向型”。
(3)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方法。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模式并不针对单一的信贷产品,还充分考虑到了银行的中间业务等,是从银行与借款人的所有交易中寻求合适的贷款价格。这种模式从整体的银企关系出发,综合考虑银行的服务成本和收益,权衡定价水平。
从利差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对贷款定价的影响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商业银行必然面临利差收入减少的局面,对未来商行的贷款定价提出了挑战。
首先是存款利率增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储蓄率一直高居不下,目前社会资金相对充裕。为应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脱媒现象,商业银行势必要相应提高存款利率以“留住”存款,因此会造成存款利率升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许多银行会采用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引客户存款,存款利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不可避免会出现攀比的趋势,势必给银行的经营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到贷款的使用成本,影响贷款定价。
其次是贷款利率上升空间有限。银行“惜贷”使得我国商行的目标客户集中在大型优质企业,处于客户买方市场,政策出台后还可能出现贷款利率下降。因此从目前来看贷款利率存在下浮压力。为了得到优质的目标客户,商业银行会采取很多贷款营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开展激烈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贷款利率有所降低。
最后是净利差减少。总体上我国贷款利率上升空间有限,同时存款价格的上涨幅度会大于贷款价格上涨的幅度,高利差盈利模式已经难以持续,都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利差收入的减少挑战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同时将倒逼商业银行创新经营方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对策分析
(1)监管层政策建议
第一,营造理性定价的经济环境
为了促进银行信贷产品价格确定科学化,应该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一方面,监管机构应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相关法规,用制度维护和约束银行体系内的竞争秩序。另一方面,银行业协会应负起责任,有效履行行业自律管理监督的职责。
第二,人民银行加强监测和引导
人民银行应该对各商业银行起到引导带领作用。首先,应促进各商行对贷款定价方法的研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改善,使贷款定价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完善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将信用评级纳入信贷登记资信系统,银行在评估贷款风险时可参照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银行内部对策分析
第一,确定合理的定价模式。
几种经典的定价模式各有优缺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状况自主选择定价模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应根据自身情况、所能承担的风险和管理成本等条件,考虑个性化差异化因素,综合确定自身贷款定价利率水平。
第二,减少对信贷业务的依赖,发展其他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应改善盈利模式,发展其他金融业务,寻找新的赢利点。这是商行应对对于净利差减少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可以拓展传统中间业务市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选择那些市场潜力大、风险小且成本低的业务尝试创新。另一方面,注重发展同业业务。同业业务资金的期限相对较短,可减轻资金运营的压力;同时,有效改善商业银行资金结构,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
(3)增强利率风险管控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可设置专门机构管控利率风险,优化利率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随时监控和记录利率波动情况,并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提高利率风险管控水准,使得贷款定价能有效覆盖风险成本,确保商业银行实现预期盈利。
[1]路建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视野,2014
[2]邢光远,冯宗宪.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一以商业银行议价能力为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
[3]郭凯,张笑梅,陈诚.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14
利率市场化 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层次性、阶段性地逐渐完成,2013年后半年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保护银行利差的相关政策不再出台,贷款定价权完全交给各商业银行。如何以市场为主,兼顾风险并维护客户关系、提升客户忠诚度,实现银行的转型发展,构建符合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科学贷款定价系统十分重要。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早,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因而对商业银行贷款价格如何确定的研究和探索相对成熟。众多学者从不一样的视角出发创立了有差异性的贷款定价模型,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银行贷款的价格不仅能覆盖银行借款成本,还能补偿因承担贷款而引起的风险,即风险溢价部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该定价方式以银行自己为出发点考虑贷款价格,是“成本导向型”。
(2)价格领导模式定价法。该模型同时考虑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来决定某项贷款的实际价格,被普遍采用。首先借助金融市场形成的基准利率作“基价”,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确定不同的风险溢价。这种模式下选择哪一种利率为基准利率十分关键。价格领导模式充分涵盖了市场利率风险和贷款的违約风险,是“市场导向型”。
(3)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方法。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模式并不针对单一的信贷产品,还充分考虑到了银行的中间业务等,是从银行与借款人的所有交易中寻求合适的贷款价格。这种模式从整体的银企关系出发,综合考虑银行的服务成本和收益,权衡定价水平。
从利差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对贷款定价的影响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商业银行必然面临利差收入减少的局面,对未来商行的贷款定价提出了挑战。
首先是存款利率增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储蓄率一直高居不下,目前社会资金相对充裕。为应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脱媒现象,商业银行势必要相应提高存款利率以“留住”存款,因此会造成存款利率升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许多银行会采用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引客户存款,存款利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不可避免会出现攀比的趋势,势必给银行的经营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到贷款的使用成本,影响贷款定价。
其次是贷款利率上升空间有限。银行“惜贷”使得我国商行的目标客户集中在大型优质企业,处于客户买方市场,政策出台后还可能出现贷款利率下降。因此从目前来看贷款利率存在下浮压力。为了得到优质的目标客户,商业银行会采取很多贷款营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开展激烈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贷款利率有所降低。
最后是净利差减少。总体上我国贷款利率上升空间有限,同时存款价格的上涨幅度会大于贷款价格上涨的幅度,高利差盈利模式已经难以持续,都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利差收入的减少挑战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同时将倒逼商业银行创新经营方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对策分析
(1)监管层政策建议
第一,营造理性定价的经济环境
为了促进银行信贷产品价格确定科学化,应该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一方面,监管机构应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相关法规,用制度维护和约束银行体系内的竞争秩序。另一方面,银行业协会应负起责任,有效履行行业自律管理监督的职责。
第二,人民银行加强监测和引导
人民银行应该对各商业银行起到引导带领作用。首先,应促进各商行对贷款定价方法的研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改善,使贷款定价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完善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将信用评级纳入信贷登记资信系统,银行在评估贷款风险时可参照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银行内部对策分析
第一,确定合理的定价模式。
几种经典的定价模式各有优缺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状况自主选择定价模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应根据自身情况、所能承担的风险和管理成本等条件,考虑个性化差异化因素,综合确定自身贷款定价利率水平。
第二,减少对信贷业务的依赖,发展其他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应改善盈利模式,发展其他金融业务,寻找新的赢利点。这是商行应对对于净利差减少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可以拓展传统中间业务市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选择那些市场潜力大、风险小且成本低的业务尝试创新。另一方面,注重发展同业业务。同业业务资金的期限相对较短,可减轻资金运营的压力;同时,有效改善商业银行资金结构,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
(3)增强利率风险管控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可设置专门机构管控利率风险,优化利率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随时监控和记录利率波动情况,并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提高利率风险管控水准,使得贷款定价能有效覆盖风险成本,确保商业银行实现预期盈利。
[1]路建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视野,2014
[2]邢光远,冯宗宪.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一以商业银行议价能力为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
[3]郭凯,张笑梅,陈诚.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