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将重点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模式,结合其基本的内涵加以阐述,明确构建起相关体系的现实意义。依照当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发展情况,明确整个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保证稳步的推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S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139-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国民身体健康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稳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快速转变,实现农民的大幅度增收,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是关键[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由此明确生产及经销主体之间的责任,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以维护。目前来看,国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侧重点放置于技术与理论层面上,忽视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意义,在深度及广度上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要求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民生相关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毒奶粉”、“毒生姜”等事件的出现,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使其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各种问题的出现促使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构建更为完善且科学的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势在必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能够保证农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之后,及时针对引发的事故实行责任追究,为消费者维护权益,强化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
王晓荣[2]等认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会让最终产品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基本需要,以至于影响到国家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成为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阻碍。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保证现代化的农业建设实现稳步发展,坚定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有效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至关重要。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情况,尤其是在建立并推广农产品質量追溯体系的过程中落实了各项工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实际收获的成果不尽如人意[3]。
(一)法律法规体系仍有完善空间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应该关注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无论是从田间还是到饭桌,都需要关注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基本的监督管理细节需落实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就是针对部分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责任到人,及时采取惩罚措施,遏制质量安全问题的危害蔓延。法律法规应该就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农产品才是符合相关标准,对此应该拥有相对明确的界定。再者是出现了部分问题之后,采取何种措施认定责任。在2006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定上存在的空白有效填补,但是基本的法律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尚未构建起较为科学的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4]。
(二)尚未构建与国外接轨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自从国家加入了WTO之后,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针对发达国家农产品方面的贸易壁垒及保护主义,致使农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贸易摩擦频频出现。想要将相关的问题及时的处理,需要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及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相一致,只有如此,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才可更加顺畅的运作,农产品在出口的时候才可赢得竞争力,在整个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与国际接轨显得相当重要。
(三)农业产业化及标准化的程度处于低水平
通过适当的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客观的角度加以分析,证实了农产品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及要求,才能保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意义充分凸显,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稳步的提升农产品的整体质量离不开农业生产标准化及产业化的逐步体现。现阶段,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整体分析其产业化水平较低,国家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及推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只有让其更加稳定的开展,才可推动国家农业的稳步前进。
(四)追溯体系始终处于不兼容的状态
近些年,国家一些地区、部门等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但是并没有使用统一追溯软件,缺乏合理的信息查询平台,未构建起更加统一且科学的数据库。单独部门建立一套系统,一个产品建立一套系统是当前最普遍的情况[5]。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处于“碎片化”的状态,系统不兼容情况严峻,不但不利于消费者方便的查询相关信息,也影响到政府对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导致资源被浪费。农产品追溯系统不兼容的原因在于国家尚未颁布更加科学的追溯法律,追溯的对象不明确,相关的标准不对应,标志多种多样,导致追溯数据库始终不兼容,以至于出现了众多的信息孤岛,信息供给的效率较为低下,特别是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要。另外,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仍然处于分段式管理模式中,并缺乏监管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权威机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问题,导致不同的地区及部门追溯体系无法实现有效兼容。
(五)追溯技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在国际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被划分为五个相对明确的等级,现阶段而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总体处于低级或者是中级阶段,对应的追溯技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目前,很多的大型企业及发达地区开始利用信息化追溯技术手段,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企业仍然选择了手写记录的方式,由此导致追溯快捷性被限制,阻断了与国际接轨的进度[6]。部分发达的国家现已使用RFID技术、电磁卡技术等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我国在这些技术的具体运用上非常的滞后,甚至于处于空白的状态。 (六)追溯成本较高且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
目前而言,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认知度不高,还有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溯处于不了解的状态。追溯产品及非追溯产品的价格差距尚未被拉开,优质不优价的问题频频出现。广大农民缺乏足够的参与度,在农产品种植及养殖的过程中,需全面记录好施肥及生产管理的具体情况,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缺乏规模化,多数农民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录的习惯,甚至有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信息记录成本大大增加,严重的降低了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积极性。食品链上部分企业没有保持着高涨的参与热情,以至于对设备、员工等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不了解,上下游企业缺乏协调,导致追溯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较多漏洞。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对策
(一)创建更为完善且统一的追溯数据库
只有在专门的法律保障下,才能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相对可靠的保护。结合发达国家来说,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实施趋向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有法律的保护。需要我国积极的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法律条文,关注追溯对象及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适当的统一追溯标准,界定不同参与主体的义务及责任。促使国家农产品的质量追溯可以严格依照法律规章实现有序发展。在追溯对象的问题上,应该明确农产品的范畴,也就是清楚的了解畜禽产品、奶制品及酒类等常常出现安全问题的对象。追溯信息上,应该格外的关注相关利益主体提供消费者真正关系的核心信息,明确是否存在着食品标签,如果没有核心信息的提供,食品标签也不存在任何意义[7]。法律的制定需明确法律责任的划定,通过寻找相对合理的监管部门,强化追溯信息的审查,制定出合理的惩罚举措,严厉的打击失信行为,确保追溯的信息更加准确且可靠。需要适当的借鉴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保证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构牵头,通过适当的整合相关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现有的农产品质量追溯资源,构建起完善且科学的数据库,避免重复的建设及资源浪费,以防出现信息孤岛,为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搭建起更为可靠的平台,给政府监督监管创造优质条件。
(二)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并提升国际化程度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模式可以适当借鉴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其大力的推广和积极的影响,促使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基本条件及重要支撑得以获取。发达国家拥有自身的优势,我国可以适当的借鉴其先进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标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查询需要,促使政府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食品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应充分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采取先进手段,稳步提高国家农产品追溯的整体水平。可以适当的采用IT技术,保证追溯系统的運行更为高效便捷,尽快的采用国际通用编码体系,在适当的配合条码技术的基础上,确保追溯数据的采集、传递及查询等更加合理,为农产品的生产及运输等过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可以适当的利用BFID技术及电磁卡技术,稳步提升信息采集的整体质量,避免信息在实际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疏漏,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实时掌握农产品在运输及储藏中的对应状态。尽快采用GSI全球统一标志编码系统,强化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对应的国际化程度,满足目前各方对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推动农产品的出口。
(三)强化补贴的基本力度并提升利益主体的参与度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反映出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存在着部分政治色彩。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体现出外部性及公共性,需要坚持着市场的导向作用,政府应该强化对农产品质量追溯实施企业的补贴力度,弥补众多的不足之处,提升各个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企业的选择方面,应该注重标准化的程度及生产规模,从而适当的降低追溯成本[8]。政府可适当的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公益宣传,确保消费者及时的了解相关概念,选择优质优价的方案,促使追溯企业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结语
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模式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现,这将直接的影响到国民的生命安全。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相信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懈努力及相关企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会让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臻完善,保证国民的生活不受干扰,同时实现农产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ranularity and its role in implementation of seafood traceability[J].Kine Mari Karlsen,Bent Dreyer,Petter Olsen,Edel O.Elvevol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2(1-2).
[2] 王晓荣.阎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探索[J].西北园艺(综合),2017(06):4-5.
[3]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 in multi-product supply chains: An agent-based retailer model[J].Zhou He,Shouyang Wang,T.C.E. Ch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3(1).
[4] 马永琍,卢俭,李太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究[J].物流科技,2016,39(03):33-35+44.
[5] 杨玲,项宇,卢彩鸽.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世界农业,2011(09):83-85.
[6]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quality-compensation contract for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J].Chang Hwan Lee,Byong-Duk Rhee,T.C.E.Cheng.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3).
[7] 周志业.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5(09):307-308+311.
[8] 肖珠.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摘要[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01):14-17.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S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139-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国民身体健康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稳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快速转变,实现农民的大幅度增收,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是关键[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由此明确生产及经销主体之间的责任,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以维护。目前来看,国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侧重点放置于技术与理论层面上,忽视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意义,在深度及广度上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要求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民生相关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毒奶粉”、“毒生姜”等事件的出现,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使其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各种问题的出现促使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构建更为完善且科学的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势在必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能够保证农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之后,及时针对引发的事故实行责任追究,为消费者维护权益,强化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
王晓荣[2]等认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会让最终产品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基本需要,以至于影响到国家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成为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阻碍。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保证现代化的农业建设实现稳步发展,坚定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有效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至关重要。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情况,尤其是在建立并推广农产品質量追溯体系的过程中落实了各项工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实际收获的成果不尽如人意[3]。
(一)法律法规体系仍有完善空间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应该关注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无论是从田间还是到饭桌,都需要关注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基本的监督管理细节需落实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就是针对部分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责任到人,及时采取惩罚措施,遏制质量安全问题的危害蔓延。法律法规应该就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农产品才是符合相关标准,对此应该拥有相对明确的界定。再者是出现了部分问题之后,采取何种措施认定责任。在2006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定上存在的空白有效填补,但是基本的法律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尚未构建起较为科学的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4]。
(二)尚未构建与国外接轨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自从国家加入了WTO之后,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针对发达国家农产品方面的贸易壁垒及保护主义,致使农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贸易摩擦频频出现。想要将相关的问题及时的处理,需要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及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相一致,只有如此,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才可更加顺畅的运作,农产品在出口的时候才可赢得竞争力,在整个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与国际接轨显得相当重要。
(三)农业产业化及标准化的程度处于低水平
通过适当的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客观的角度加以分析,证实了农产品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及要求,才能保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意义充分凸显,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稳步的提升农产品的整体质量离不开农业生产标准化及产业化的逐步体现。现阶段,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整体分析其产业化水平较低,国家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及推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只有让其更加稳定的开展,才可推动国家农业的稳步前进。
(四)追溯体系始终处于不兼容的状态
近些年,国家一些地区、部门等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但是并没有使用统一追溯软件,缺乏合理的信息查询平台,未构建起更加统一且科学的数据库。单独部门建立一套系统,一个产品建立一套系统是当前最普遍的情况[5]。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处于“碎片化”的状态,系统不兼容情况严峻,不但不利于消费者方便的查询相关信息,也影响到政府对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导致资源被浪费。农产品追溯系统不兼容的原因在于国家尚未颁布更加科学的追溯法律,追溯的对象不明确,相关的标准不对应,标志多种多样,导致追溯数据库始终不兼容,以至于出现了众多的信息孤岛,信息供给的效率较为低下,特别是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要。另外,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仍然处于分段式管理模式中,并缺乏监管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权威机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问题,导致不同的地区及部门追溯体系无法实现有效兼容。
(五)追溯技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在国际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被划分为五个相对明确的等级,现阶段而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总体处于低级或者是中级阶段,对应的追溯技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目前,很多的大型企业及发达地区开始利用信息化追溯技术手段,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企业仍然选择了手写记录的方式,由此导致追溯快捷性被限制,阻断了与国际接轨的进度[6]。部分发达的国家现已使用RFID技术、电磁卡技术等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我国在这些技术的具体运用上非常的滞后,甚至于处于空白的状态。 (六)追溯成本较高且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
目前而言,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认知度不高,还有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溯处于不了解的状态。追溯产品及非追溯产品的价格差距尚未被拉开,优质不优价的问题频频出现。广大农民缺乏足够的参与度,在农产品种植及养殖的过程中,需全面记录好施肥及生产管理的具体情况,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缺乏规模化,多数农民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录的习惯,甚至有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信息记录成本大大增加,严重的降低了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积极性。食品链上部分企业没有保持着高涨的参与热情,以至于对设备、员工等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不了解,上下游企业缺乏协调,导致追溯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较多漏洞。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对策
(一)创建更为完善且统一的追溯数据库
只有在专门的法律保障下,才能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相对可靠的保护。结合发达国家来说,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实施趋向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有法律的保护。需要我国积极的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法律条文,关注追溯对象及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适当的统一追溯标准,界定不同参与主体的义务及责任。促使国家农产品的质量追溯可以严格依照法律规章实现有序发展。在追溯对象的问题上,应该明确农产品的范畴,也就是清楚的了解畜禽产品、奶制品及酒类等常常出现安全问题的对象。追溯信息上,应该格外的关注相关利益主体提供消费者真正关系的核心信息,明确是否存在着食品标签,如果没有核心信息的提供,食品标签也不存在任何意义[7]。法律的制定需明确法律责任的划定,通过寻找相对合理的监管部门,强化追溯信息的审查,制定出合理的惩罚举措,严厉的打击失信行为,确保追溯的信息更加准确且可靠。需要适当的借鉴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保证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构牵头,通过适当的整合相关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现有的农产品质量追溯资源,构建起完善且科学的数据库,避免重复的建设及资源浪费,以防出现信息孤岛,为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搭建起更为可靠的平台,给政府监督监管创造优质条件。
(二)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并提升国际化程度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模式可以适当借鉴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其大力的推广和积极的影响,促使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基本条件及重要支撑得以获取。发达国家拥有自身的优势,我国可以适当的借鉴其先进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标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查询需要,促使政府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食品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应充分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采取先进手段,稳步提高国家农产品追溯的整体水平。可以适当的采用IT技术,保证追溯系统的運行更为高效便捷,尽快的采用国际通用编码体系,在适当的配合条码技术的基础上,确保追溯数据的采集、传递及查询等更加合理,为农产品的生产及运输等过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可以适当的利用BFID技术及电磁卡技术,稳步提升信息采集的整体质量,避免信息在实际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疏漏,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实时掌握农产品在运输及储藏中的对应状态。尽快采用GSI全球统一标志编码系统,强化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对应的国际化程度,满足目前各方对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推动农产品的出口。
(三)强化补贴的基本力度并提升利益主体的参与度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反映出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存在着部分政治色彩。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体现出外部性及公共性,需要坚持着市场的导向作用,政府应该强化对农产品质量追溯实施企业的补贴力度,弥补众多的不足之处,提升各个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企业的选择方面,应该注重标准化的程度及生产规模,从而适当的降低追溯成本[8]。政府可适当的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公益宣传,确保消费者及时的了解相关概念,选择优质优价的方案,促使追溯企业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结语
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模式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现,这将直接的影响到国民的生命安全。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相信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懈努力及相关企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会让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臻完善,保证国民的生活不受干扰,同时实现农产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ranularity and its role in implementation of seafood traceability[J].Kine Mari Karlsen,Bent Dreyer,Petter Olsen,Edel O.Elvevol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2(1-2).
[2] 王晓荣.阎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探索[J].西北园艺(综合),2017(06):4-5.
[3]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 in multi-product supply chains: An agent-based retailer model[J].Zhou He,Shouyang Wang,T.C.E. Che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3(1).
[4] 马永琍,卢俭,李太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究[J].物流科技,2016,39(03):33-35+44.
[5] 杨玲,项宇,卢彩鸽.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世界农业,2011(09):83-85.
[6]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quality-compensation contract for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J].Chang Hwan Lee,Byong-Duk Rhee,T.C.E.Cheng.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3).
[7] 周志业.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5(09):307-308+311.
[8] 肖珠.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摘要[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0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