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殖移栽密度和钾肥施用量的合理搭配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分析了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密度及钾肥用量对原原种产量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密度;钾肥用量;原原种;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1-0104-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由于马铃薯对我国餐饮、食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的研究已经获得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二次饱和与D-设计方法,针对脱毒马铃薯的移栽密度与钾肥用量对原原种产量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科学研究。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针对此次马铃薯脱毒苗试验,马铃薯选自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中作为主要栽植品种的“会-2”,钾肥选取硫酸钾(包含55%含量的K2O)作为主要肥料。
1.2 具体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中,主要以二次饱和与D-作为设计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密度和钾肥施用量2个因子,并且分别采用字母A1、A2表示。
田间总共进行6组试验,试验区域的面积控制为2.406 m2(长×宽=2.005 m×1.2 m),试验区间预留过道40 cm,而重复间走道宽达50 cm。
1.3 栽培管理
本次试验选在贵州省毕节市某农科研究所的大棚中进行,选择松针、腐殖土作为移植基质。基质厚度控制在5~7 cm,于5月初移栽,通常除草4次、培土3次,每次培土±2 cm。于8月份进行试验收获检测。
2 结果分析
首先,对于所获得的产量进行分析。按照本试验中马铃薯原原种的实际产量,得到了原原种产量(Y)与种植密度(A1)、钾肥用量(A2)的回归数学基本模型:Y=682.12+145.32A1+53.56A2-34.25A12-69.07A22-66.23A1A2。
其次,通过上述试验可以看出,移栽密度、钾肥用量对于产量的影响不同,移栽密度对于产量的影响要比钾肥大。在移栽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原原种的产量也随之增加;移栽密度的控制直接影响脱毒马铃薯的原原种繁殖情况,因此应该高度重视。
再次,钾肥用量增加,原原种的产量便因此增加,钾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原原种繁殖量增加,起到实际增产作用。但是,应该对钾肥施用量进行控制,以便于提升原原种的实际产量。如果移栽密度与钾肥的用量之间存在较大负值的交互效应时,则可以表明移栽密度与钾肥共同作用于马铃薯的原原种生产中时,两者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最后,经济性状。事实上,在合理的单位面积范围内,移栽密度與钾肥施用量增加,合格薯的个数也随之增加。而合格率则不同于合格个数,如果移栽密度增加,合格率则下降;钾肥用量增加,合格率则上升。
3 马铃薯脱毒苗试验最终结论与影响
首先,经过上述试验发现,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钾肥施用量以及种植密度等因素将直接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以经济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伴随着马铃薯移栽密度的增大,虽然单株合格薯个数以及合格率都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就平方合格薯个数来说,移栽密度增大,合格薯个数增加。与此同时,马铃薯本身对钾肥的需求较大,通过最后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合理的范围内,钾肥的施用量增加,使得原原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升高。
其次,对于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后发现,高于700粒/m2的原原种产量的移栽密度为298.54~386.85株/m2,钾肥(K2O)实际用量控制在15.56~19.85 g/m2;得到原原种产量高于750粒/m2的组合田共有4个,移栽密度为368.25~425.18株/m2;钾肥(K2O)实际用量为15.32~21.22 g/m2。
4 结束语
马铃薯对于我国食品、餐饮行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故此,针对当前脱毒马铃薯移栽情况应该进行全面且科学的研究,经过上述试验发现,脱毒马铃薯对于原原种的产量存在极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移栽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马铃薯产量,以便于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餐饮、食品行业提供便利。
(收稿日期:2018-10-15)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密度;钾肥用量;原原种;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1-0104-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由于马铃薯对我国餐饮、食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的研究已经获得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二次饱和与D-设计方法,针对脱毒马铃薯的移栽密度与钾肥用量对原原种产量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科学研究。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针对此次马铃薯脱毒苗试验,马铃薯选自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中作为主要栽植品种的“会-2”,钾肥选取硫酸钾(包含55%含量的K2O)作为主要肥料。
1.2 具体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中,主要以二次饱和与D-作为设计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密度和钾肥施用量2个因子,并且分别采用字母A1、A2表示。
田间总共进行6组试验,试验区域的面积控制为2.406 m2(长×宽=2.005 m×1.2 m),试验区间预留过道40 cm,而重复间走道宽达50 cm。
1.3 栽培管理
本次试验选在贵州省毕节市某农科研究所的大棚中进行,选择松针、腐殖土作为移植基质。基质厚度控制在5~7 cm,于5月初移栽,通常除草4次、培土3次,每次培土±2 cm。于8月份进行试验收获检测。
2 结果分析
首先,对于所获得的产量进行分析。按照本试验中马铃薯原原种的实际产量,得到了原原种产量(Y)与种植密度(A1)、钾肥用量(A2)的回归数学基本模型:Y=682.12+145.32A1+53.56A2-34.25A12-69.07A22-66.23A1A2。
其次,通过上述试验可以看出,移栽密度、钾肥用量对于产量的影响不同,移栽密度对于产量的影响要比钾肥大。在移栽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原原种的产量也随之增加;移栽密度的控制直接影响脱毒马铃薯的原原种繁殖情况,因此应该高度重视。
再次,钾肥用量增加,原原种的产量便因此增加,钾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原原种繁殖量增加,起到实际增产作用。但是,应该对钾肥施用量进行控制,以便于提升原原种的实际产量。如果移栽密度与钾肥的用量之间存在较大负值的交互效应时,则可以表明移栽密度与钾肥共同作用于马铃薯的原原种生产中时,两者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最后,经济性状。事实上,在合理的单位面积范围内,移栽密度與钾肥施用量增加,合格薯的个数也随之增加。而合格率则不同于合格个数,如果移栽密度增加,合格率则下降;钾肥用量增加,合格率则上升。
3 马铃薯脱毒苗试验最终结论与影响
首先,经过上述试验发现,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钾肥施用量以及种植密度等因素将直接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以经济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伴随着马铃薯移栽密度的增大,虽然单株合格薯个数以及合格率都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就平方合格薯个数来说,移栽密度增大,合格薯个数增加。与此同时,马铃薯本身对钾肥的需求较大,通过最后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合理的范围内,钾肥的施用量增加,使得原原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升高。
其次,对于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后发现,高于700粒/m2的原原种产量的移栽密度为298.54~386.85株/m2,钾肥(K2O)实际用量控制在15.56~19.85 g/m2;得到原原种产量高于750粒/m2的组合田共有4个,移栽密度为368.25~425.18株/m2;钾肥(K2O)实际用量为15.32~21.22 g/m2。
4 结束语
马铃薯对于我国食品、餐饮行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故此,针对当前脱毒马铃薯移栽情况应该进行全面且科学的研究,经过上述试验发现,脱毒马铃薯对于原原种的产量存在极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移栽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马铃薯产量,以便于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餐饮、食品行业提供便利。
(收稿日期: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