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仙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占了半壁江山,在他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却很少发现羁旅乡愁诗的存在。除却那首耳熟能详的《静夜思》,剩下為人熟知的思乡诗少之又少。且纵观诗仙一生,自从他少年出川以后便再未回到过家乡,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他思乡诗歌里的感情产生猜测
关键词:李白洒脱性格;诗歌创作;艺术追求
(一)从李白诗歌看思乡
李白对于中国诗坛的影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在整个中华诗歌界,各式各样的创作类型都少不了李白的杰作。就连少儿启蒙的第一首诗也多半是这位诗仙的名作——《静夜思》。
这首诗朴实无华的语言却勾勒出一幅非常浓郁的思乡氛围。所有读者似乎都能跟随着这样淡雅的思乡情思陷入对家里亲人的怀念,感触甚深。毋庸置疑,这是一首完美的文学作品。而对于李白思乡的情感我们无需多谈,这位远泊在外的大诗人肯定会有思乡的情结。不过,单从这一点我们无法看出这位侠客风骨、“放浪形骸”的诗仙有多么浓郁的乡愁感情。要不然,在其浩如烟海的诗歌创作中,为何只有这么区区几首表达的是思乡的感情。据考,收录他作品最全的《太白全集》里共有1010首诗,而其中主题凸显明确的思乡诗却只有7首,大约只占到了总数的0.65%。而且作为一个“吾心安处是吾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李白可能不会对自己的家乡有“思之入骨”的眷恋。在他另外一首诗——《客中行》中也可佐证这一观点:“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由此可见,只要有酒有朋友,李白能把任何地方当成自己情感宣泄的寄托,不必拘泥于此地是不是真正生养自己的地方,只要能使自己开心快乐便不会想家。况且,李白一生自从少时仗剑出夔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以后便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这里我们看出了一个“思乡不回乡”的侠客。那既然如此,李白诗歌中的思乡感情背后真实的样子就不会是愁肠寸断的思念。
(二)李白其人的性格特点与他思乡情感的关系。
要想探究李白诗歌中传达出的思乡情感以及他思乡不回乡的原因,我们首先来看看李白其人。《新唐书·唐才子传》中有记载:“(李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徂徕山属道教名山,那李白为何会执着钟情游历道家名胜?而李白后来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向往的天姥山又是道教十六福地。如此看来,李白对道家的喜爱胜过了对于儒家正统思想的认同。这就塑造了李白符合道家气质自由不羁、追求放浪行乐的性格特点,从而可以推导出李白叛逆的个性,以及不愿意随大流,通过正统儒学科举道路步入上层社会的特点。他云游四方结交黄老名士,以期通过不一样的方式进入官僚系统。当时的社会,道家黄老学说在上层社会盛行,这就引发了社会上在入仕道路上的另一条捷径——道学。皇帝身边有着一批精研黄老之学的道士宠臣,人们可以通过结交道士来拉近与朝政中心的距离。李白来到长安城后确实与道士交游,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于做官的这一种途径的追求,而又不希望通过正统的方式谋求官职,反而诉诸于道教学说。因而,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样一个青年是一个十足的“叛逆青年”。既然李白是叛逆的,那么他对儒家学说所推崇的“父母在,不远游。”一类的乡土情结自然不会过于在意。他追求的是道家中自由逍遥的生活方式,不然何以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从李白这一性格特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只要自在逍遥之后,这样一个大诗人是不会为家乡的羁绊而过于思念的。引发一个游子思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大的一个便是在情绪低迷的时候。当一个人在外沉浮,最疲惫崩溃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曾经家庭的港湾。而李白就不同了,上文论述的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会有不同于常人的感受。既然是情绪低迷,那我就利用酒精逃避,从而离开这样负面的情绪,也避开了肝肠寸断的思乡感受。
喜爱道家学说让李白形成了叛逆自由的性格,这就让他注定不愿意喜爱安稳的生活。作为一个诗人,他肯定也向往另外一种每天不一样的、时刻变化的生活来补充他的创作取向,这样就形成了他的气质。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看法,李白的气质类型应该属于“多血质”这一类,多血质的人具有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的特点。这跟李白的一生相当贴合。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卷入藩王叛乱、得罪宠臣高力士;诗歌创作风格的瑰丽奇绝;年少时渴望追求功名;“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大大咧咧可以看出,李白正是这样“多血质”的一个人。而这种“思想灵活、变化无常,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兴趣情感易变换”的人执着于同一种情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当李白突然想念起家乡的时候,是不是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转移掉这种情感。作为一个潇洒的诗仙,也许这样喜怒无常、感情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才更符合他的样子。
(三)关于李白“思乡不回乡”的推测
而至于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李白自从少年时期仗剑出夔门后,一生直到死亡从来没有再次回到过四川故乡,这就不能用单纯的思乡情感不是很浓烈来解释。确实,当太白的注意力被家乡以外的事情吸引了以后,不一定就会做出回家的打算,但是若只是用这一个理由来解释未免有些牵强,这里我认为有三点原因可以解释。
第一是客观上的地理和科技条件,况且,在交通条件极为不发达的古代,要想让这位云游在外的浪客诗人回到四川故里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李白《蜀道难》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以看出入蜀道路之艰难,这让回家的道路难上加难,促成了李白无法回家的客观条件。
第二则是李白本人当时的生存状况。上文有提及,李白是一个叛逆的年轻人,他出夔门离开家乡的原因兴许只是为了离开家庭传统的约束而向往自由的生活,颇有当代社会年轻人独自外出闯荡四方的味道。相比于唐代早期的诗人孟郊,李白离开故乡时的感觉并没有像普通游子那么强烈。孟郊临行前连赋两首《游子吟》以期表达对老母亲的不舍之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多么浓烈直白。而李白只是淡淡的写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其说是对家乡的“不舍”,不如说是有一种即将离开家乡,打算有一种宏图大志的渴望。既然李白是这样一个“叛逆”的少年,为了证明自己、实现抱负而离开家,他在踏上征途时,兴许会有同为四川人的司马相如一样“不乘驷马,不复过此桥”的誓言。但众所周知,李白的一生并没有他预想中的飞黄腾达,在官场上也是常常失利。况且在卷入永王叛乱远贬夜郎后也加重了他回家的心理负担。似乎诗仙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当年的誓言,只是一直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换句话说,李白一生在官场上并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作为一个叛逆少年,自己离家后,没有衣锦还乡是不令自己满意的。李白仗剑出川的时候应该是非常意气风发渴望有一番大作为的,而却一再受挫,纵使他的情感可以迅速的恢复,在不断地求官受挫之后,好像自己也没有什么底气去证明当年出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据我推测这可能是李白不回乡情感上的主观原因。
第三需要结合李白个人的诗歌创作来谈。作为一个诗人,李白需要涉猎不同情感领域的创作,就像现代的歌手诗人都需要写不同情感状态的歌词诗作一样,这在文学创作中相当常见。比如邓紫棋那首非常真切的诉说爱情中欺骗的歌曲《泡沫》——这首歌其实只是歌手本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看见一个吹泡泡的小女孩而萌生的想法,却成为了无数人寄托爱情悲伤的港湾。同样,天才如李白自然也不会放过生活中一丝一毫的情感拨动,上文已有所提及。纵观太白的诗歌创作史,所有人世间的情感似乎都有所表述,但是诗歌所描绘的笔力却有很大差别。表达友情的深切有“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的夸张对比;遇到大赦的欣喜有“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的瑰丽想象;郁郁不得志有“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的豁达;奇思妙想有“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就连喝酒上头都有“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的感慨。如此一看,“低头思故乡”的五个字不免显得苍白,虽然对于我们这些读者而言这是一种朴素的美,但也可看出思乡这种情感在李白诗歌创作中着笔力度的比例并不高。既然李白的思乡情感只是细微的拨动,加之蜀道难的客观条件,就导致李白没有回到家乡的举动。
(四)李白诗歌与文学艺术追求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中关于思乡情感表达可能不是我们所直观体会到的那样扣人心弦澎湃万分,而是浅淡的感情加上环境渲染的文学功力呈现出来的文学美感。由此,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要注意分辨作者本人在文字后面真实的感受。同时,从事文艺创作也需要擅长从生活中平凡的触动中放大加工,立足于生活本身的作品更具有穿透力。一如诗仙,哪怕是并不强烈情感拨动,只要加以适当的文学处理方式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立体多层次的感受。你在不经意间产生的淡淡的情感可能能会是你的读者耿耿于怀的大感悟。所以我们需要善于捕捉自一丝一毫的拨动,并认真的调理,如此一来便可充实我们自己的文学创作,更能跟更广泛的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
关键词:李白洒脱性格;诗歌创作;艺术追求
(一)从李白诗歌看思乡
李白对于中国诗坛的影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在整个中华诗歌界,各式各样的创作类型都少不了李白的杰作。就连少儿启蒙的第一首诗也多半是这位诗仙的名作——《静夜思》。
这首诗朴实无华的语言却勾勒出一幅非常浓郁的思乡氛围。所有读者似乎都能跟随着这样淡雅的思乡情思陷入对家里亲人的怀念,感触甚深。毋庸置疑,这是一首完美的文学作品。而对于李白思乡的情感我们无需多谈,这位远泊在外的大诗人肯定会有思乡的情结。不过,单从这一点我们无法看出这位侠客风骨、“放浪形骸”的诗仙有多么浓郁的乡愁感情。要不然,在其浩如烟海的诗歌创作中,为何只有这么区区几首表达的是思乡的感情。据考,收录他作品最全的《太白全集》里共有1010首诗,而其中主题凸显明确的思乡诗却只有7首,大约只占到了总数的0.65%。而且作为一个“吾心安处是吾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李白可能不会对自己的家乡有“思之入骨”的眷恋。在他另外一首诗——《客中行》中也可佐证这一观点:“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由此可见,只要有酒有朋友,李白能把任何地方当成自己情感宣泄的寄托,不必拘泥于此地是不是真正生养自己的地方,只要能使自己开心快乐便不会想家。况且,李白一生自从少时仗剑出夔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以后便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这里我们看出了一个“思乡不回乡”的侠客。那既然如此,李白诗歌中的思乡感情背后真实的样子就不会是愁肠寸断的思念。
(二)李白其人的性格特点与他思乡情感的关系。
要想探究李白诗歌中传达出的思乡情感以及他思乡不回乡的原因,我们首先来看看李白其人。《新唐书·唐才子传》中有记载:“(李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徂徕山属道教名山,那李白为何会执着钟情游历道家名胜?而李白后来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向往的天姥山又是道教十六福地。如此看来,李白对道家的喜爱胜过了对于儒家正统思想的认同。这就塑造了李白符合道家气质自由不羁、追求放浪行乐的性格特点,从而可以推导出李白叛逆的个性,以及不愿意随大流,通过正统儒学科举道路步入上层社会的特点。他云游四方结交黄老名士,以期通过不一样的方式进入官僚系统。当时的社会,道家黄老学说在上层社会盛行,这就引发了社会上在入仕道路上的另一条捷径——道学。皇帝身边有着一批精研黄老之学的道士宠臣,人们可以通过结交道士来拉近与朝政中心的距离。李白来到长安城后确实与道士交游,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于做官的这一种途径的追求,而又不希望通过正统的方式谋求官职,反而诉诸于道教学说。因而,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样一个青年是一个十足的“叛逆青年”。既然李白是叛逆的,那么他对儒家学说所推崇的“父母在,不远游。”一类的乡土情结自然不会过于在意。他追求的是道家中自由逍遥的生活方式,不然何以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从李白这一性格特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只要自在逍遥之后,这样一个大诗人是不会为家乡的羁绊而过于思念的。引发一个游子思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大的一个便是在情绪低迷的时候。当一个人在外沉浮,最疲惫崩溃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曾经家庭的港湾。而李白就不同了,上文论述的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会有不同于常人的感受。既然是情绪低迷,那我就利用酒精逃避,从而离开这样负面的情绪,也避开了肝肠寸断的思乡感受。
喜爱道家学说让李白形成了叛逆自由的性格,这就让他注定不愿意喜爱安稳的生活。作为一个诗人,他肯定也向往另外一种每天不一样的、时刻变化的生活来补充他的创作取向,这样就形成了他的气质。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看法,李白的气质类型应该属于“多血质”这一类,多血质的人具有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的特点。这跟李白的一生相当贴合。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卷入藩王叛乱、得罪宠臣高力士;诗歌创作风格的瑰丽奇绝;年少时渴望追求功名;“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大大咧咧可以看出,李白正是这样“多血质”的一个人。而这种“思想灵活、变化无常,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兴趣情感易变换”的人执着于同一种情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当李白突然想念起家乡的时候,是不是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转移掉这种情感。作为一个潇洒的诗仙,也许这样喜怒无常、感情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才更符合他的样子。
(三)关于李白“思乡不回乡”的推测
而至于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李白自从少年时期仗剑出夔门后,一生直到死亡从来没有再次回到过四川故乡,这就不能用单纯的思乡情感不是很浓烈来解释。确实,当太白的注意力被家乡以外的事情吸引了以后,不一定就会做出回家的打算,但是若只是用这一个理由来解释未免有些牵强,这里我认为有三点原因可以解释。
第一是客观上的地理和科技条件,况且,在交通条件极为不发达的古代,要想让这位云游在外的浪客诗人回到四川故里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李白《蜀道难》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以看出入蜀道路之艰难,这让回家的道路难上加难,促成了李白无法回家的客观条件。
第二则是李白本人当时的生存状况。上文有提及,李白是一个叛逆的年轻人,他出夔门离开家乡的原因兴许只是为了离开家庭传统的约束而向往自由的生活,颇有当代社会年轻人独自外出闯荡四方的味道。相比于唐代早期的诗人孟郊,李白离开故乡时的感觉并没有像普通游子那么强烈。孟郊临行前连赋两首《游子吟》以期表达对老母亲的不舍之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多么浓烈直白。而李白只是淡淡的写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其说是对家乡的“不舍”,不如说是有一种即将离开家乡,打算有一种宏图大志的渴望。既然李白是这样一个“叛逆”的少年,为了证明自己、实现抱负而离开家,他在踏上征途时,兴许会有同为四川人的司马相如一样“不乘驷马,不复过此桥”的誓言。但众所周知,李白的一生并没有他预想中的飞黄腾达,在官场上也是常常失利。况且在卷入永王叛乱远贬夜郎后也加重了他回家的心理负担。似乎诗仙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当年的誓言,只是一直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换句话说,李白一生在官场上并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作为一个叛逆少年,自己离家后,没有衣锦还乡是不令自己满意的。李白仗剑出川的时候应该是非常意气风发渴望有一番大作为的,而却一再受挫,纵使他的情感可以迅速的恢复,在不断地求官受挫之后,好像自己也没有什么底气去证明当年出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据我推测这可能是李白不回乡情感上的主观原因。
第三需要结合李白个人的诗歌创作来谈。作为一个诗人,李白需要涉猎不同情感领域的创作,就像现代的歌手诗人都需要写不同情感状态的歌词诗作一样,这在文学创作中相当常见。比如邓紫棋那首非常真切的诉说爱情中欺骗的歌曲《泡沫》——这首歌其实只是歌手本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看见一个吹泡泡的小女孩而萌生的想法,却成为了无数人寄托爱情悲伤的港湾。同样,天才如李白自然也不会放过生活中一丝一毫的情感拨动,上文已有所提及。纵观太白的诗歌创作史,所有人世间的情感似乎都有所表述,但是诗歌所描绘的笔力却有很大差别。表达友情的深切有“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的夸张对比;遇到大赦的欣喜有“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的瑰丽想象;郁郁不得志有“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的豁达;奇思妙想有“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就连喝酒上头都有“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的感慨。如此一看,“低头思故乡”的五个字不免显得苍白,虽然对于我们这些读者而言这是一种朴素的美,但也可看出思乡这种情感在李白诗歌创作中着笔力度的比例并不高。既然李白的思乡情感只是细微的拨动,加之蜀道难的客观条件,就导致李白没有回到家乡的举动。
(四)李白诗歌与文学艺术追求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中关于思乡情感表达可能不是我们所直观体会到的那样扣人心弦澎湃万分,而是浅淡的感情加上环境渲染的文学功力呈现出来的文学美感。由此,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要注意分辨作者本人在文字后面真实的感受。同时,从事文艺创作也需要擅长从生活中平凡的触动中放大加工,立足于生活本身的作品更具有穿透力。一如诗仙,哪怕是并不强烈情感拨动,只要加以适当的文学处理方式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立体多层次的感受。你在不经意间产生的淡淡的情感可能能会是你的读者耿耿于怀的大感悟。所以我们需要善于捕捉自一丝一毫的拨动,并认真的调理,如此一来便可充实我们自己的文学创作,更能跟更广泛的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