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回忆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实际上“三农”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就存在,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历来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笔者有幸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武汉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市农业委员会工作,亲历了那段时间在党的领导下我市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见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一)1984年年初,我从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所(现更名为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调至市计划委员会(简称市计委),并被安排到基建计划处工作。当年委内处室调整,基建计划处一分为二,调整为基建投资计划处和基本建设管理处,我被安排在基本建设管理处,主要职责是负责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批,竣工验收及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踪、协调和服务等管理工作。
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六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武汉地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年底,我从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转任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在这个岗位工作了8年多。其间,2003年年初政协换届,新的一届市政协按照全国政协要求,提出加强政协界别工作,制定了《政协武汉市委员会界别活动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试行)),这个文件对市政协办公厅和各专委会做好界别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第四条明确提出: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负责经济界、农业界界别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2011年10月10日上午10时,“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英烈祭奠仪式”在武昌首义广场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副秘书长仝广成、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马健率领从海内外集聚的辛亥领袖后裔、侨胞首领、爱国人士300余人亲赴武汉。
我是1976年2月从蒲圻县(现赤壁市)羊楼洞茶场抽调到武汉市农业局工作的, 1983年8月调市委研究室,1991年调东湖开发区,2000年至2012年1月在市政府工作.30多年间,我参与并见证
期刊
1998~2006年期间,我先后担任九、十届武汉市政协主席.站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市政协提出了高举一面旗帜(邓小平理论),突出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履行三项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在全国渐掀热潮,正方兴未艾,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在学术理论界及统一战线、人民
期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也是学术界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以“三大理论依据”“三层次关系”
作为非中共党员,我在担任新洲县、武汉市政协委员25年履职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也离不开我心中的榜样、优秀党外人士、著名棉花专家张剑南先生(1923~2004年)的引导。主干强枝繁叶茂1993年年初,我刚任新洲县政协委员,不到而立之年,对政协制度及参政议政的认识是一纸空白,因闻张剑南先生大名,心中暗拜他为师。
(一)宗教房产是宗教团体坚持党和国家“自治、自养、自传”三自方针,促进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抵制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基本经济来源。20世纪80年代始,中共武汉市委和武汉市人民政府遵循中发[1980]22号和国发[1980]188号文件“对宗教房产要从政治上着眼,作为特殊问题来处理”的原则及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