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4日,市教科室周强主任到我校,作了关于有效课堂的讲座,听后颇受启发。特别是关于“备课备学生”一点,窃以为,在有效教学中尤为重要。
3月26日,我们城区片教科活动中,某老师上了一堂课题实验研讨课《窗》(苏教版八下)。下面就以这堂课为例,说说我对“备课备学生”的理解。
该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在学生完成阅读课文任务后,老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求学生概括故事情节。一名学生被点名后(从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还是一名水平中上的学生),进行了概括,但语句颇为啰嗦。该老师不太满意,点评为:这是在复述故事。然后再问:有谁能更简洁的概括?接着又点名让另一位学生回答。可是,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该老师随后将自己的概括用PPT投影出示,再让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了一遍。
二、分析人物形象;
1.“靠窗的病人是如何描述窗外美景的?”接着,该老师用这样一个问题,将教学推进到第二个环节。
2.在学生找到相关段落后,教师追问: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学生稍作思考后,点名让学生回答。等几名学生作了概括性回答后,老师进行了总结:这幅画面五彩斑斓、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3.接着,老师又问:“从课文结尾我们了解到,窗外并没有什么美景,可靠窗的病人,为什么能够栩栩如生地描述出那样一幅美景呢?”“你说说,他(靠窗病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4.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完成对靠窗病人形象分析后。老师继续提问:下面请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不靠窗病人的形象。
在老师提示和帮助下(教师边板书:丑陋 自私 卑劣,边提示学生)完成本问题的讨论。
三、体会小说主题。
在完成上述人物形象分析之后,老师用“文中有两个段落,也是鲜明的对比,找出来”这个问题,将教学推进到本课的第三环节。
学生找出后,老师提出了“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朋友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而另一个人的眼里却是光秃秃的墙?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要求学生探讨课文的主题。
最后老师用投影给出答案。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写一句话送给这位病人(不靠窗的那位——笔者注)”。
最后在老师点名让几名学生陈述自己所写的送给这位病人的一句话,老师简单地“说的不错、很好”之类的点评中,结束了本课。
(以上是根据我比较简单的听课记录和不太完整的回忆所作的“实录”,如有不完备处,请上课老师原谅)
就本课的教学环节而言,三个环节似乎无可非议;如果撇开教学实情,仅仅就三个环节本身,甚至可以说“设计合理,紧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重点突出”等词语来称赞。但是,整堂课上下来,我们却感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并没有多少提升。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设计教学时,光想到了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在一课时内完成,过多关注于课文本身而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学生;
那么,如何做到“备课备学生”呢。我觉得,教师首先要结合教材(课文)思考:本文有哪些特别之处(无论是语言、手法还是剪材、主体);这些特点可以用来训练、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能力,最有利于培养什么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要预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这些能力,“我”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突破。这样才可能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了这样明确的“的”,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放有效的“矢”。
还是以上述课例作具体的解释。
在“概括故事情节”这一环节里,教师在设计时就应该明确:这一问题的设计,除了是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为进一步探讨作准备之外,还可以用来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文章的能力。然后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想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会不会出现障碍”、“有多少人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的讲,当第一个学生回答过于啰嗦时,老师可以结合“小说”这一体裁特点,设计几个小问题:开端部分(包括发展、高潮、结局)时怎么样作提示,再教授概括叙事性文章的一般方法:可用“谁”或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或者用“六要素”概括。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熟悉本课文的内容,还掌握了概括文章的一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作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就具备了。附:本文中的六要素(人物:两病人 地点:在病房里 开端 关系友好 发展 心生嫉妒 高潮 见死不救 结局 “如愿以尝”)
再譬如,在“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中,“靠窗的病人是如何描述窗外美景的?”“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两个问题的设计,可调整为:靠窗的病友所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可以让学生迅速找到相关段落的基础,更让学生树立紧扣文本、言之有据的思维思想,训练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品质。
本课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几个,因性质相同,恕不一一列举。
总之,所谓“备课备学生”,就是要求我们的施教者在设计教案之前,应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现状,诸如基础水平,学习习惯等因素,然后有的放矢,把现有的教材内容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分解,使其简易化,浅显化,艺术化,从而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并敢于以此为契机,大胆突破,加以创新;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于书本,又超越书本。
“备课备学生”,实现的是“双赢”,不但加强了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沟通,有效地体现现代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发展个性;而且加强了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下一步教学积累了经验,为适应新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和新的教学研究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月26日,我们城区片教科活动中,某老师上了一堂课题实验研讨课《窗》(苏教版八下)。下面就以这堂课为例,说说我对“备课备学生”的理解。
该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在学生完成阅读课文任务后,老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求学生概括故事情节。一名学生被点名后(从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还是一名水平中上的学生),进行了概括,但语句颇为啰嗦。该老师不太满意,点评为:这是在复述故事。然后再问:有谁能更简洁的概括?接着又点名让另一位学生回答。可是,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该老师随后将自己的概括用PPT投影出示,再让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了一遍。
二、分析人物形象;
1.“靠窗的病人是如何描述窗外美景的?”接着,该老师用这样一个问题,将教学推进到第二个环节。
2.在学生找到相关段落后,教师追问: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学生稍作思考后,点名让学生回答。等几名学生作了概括性回答后,老师进行了总结:这幅画面五彩斑斓、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3.接着,老师又问:“从课文结尾我们了解到,窗外并没有什么美景,可靠窗的病人,为什么能够栩栩如生地描述出那样一幅美景呢?”“你说说,他(靠窗病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4.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完成对靠窗病人形象分析后。老师继续提问:下面请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不靠窗病人的形象。
在老师提示和帮助下(教师边板书:丑陋 自私 卑劣,边提示学生)完成本问题的讨论。
三、体会小说主题。
在完成上述人物形象分析之后,老师用“文中有两个段落,也是鲜明的对比,找出来”这个问题,将教学推进到本课的第三环节。
学生找出后,老师提出了“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朋友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而另一个人的眼里却是光秃秃的墙?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要求学生探讨课文的主题。
最后老师用投影给出答案。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写一句话送给这位病人(不靠窗的那位——笔者注)”。
最后在老师点名让几名学生陈述自己所写的送给这位病人的一句话,老师简单地“说的不错、很好”之类的点评中,结束了本课。
(以上是根据我比较简单的听课记录和不太完整的回忆所作的“实录”,如有不完备处,请上课老师原谅)
就本课的教学环节而言,三个环节似乎无可非议;如果撇开教学实情,仅仅就三个环节本身,甚至可以说“设计合理,紧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重点突出”等词语来称赞。但是,整堂课上下来,我们却感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并没有多少提升。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设计教学时,光想到了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在一课时内完成,过多关注于课文本身而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学生;
那么,如何做到“备课备学生”呢。我觉得,教师首先要结合教材(课文)思考:本文有哪些特别之处(无论是语言、手法还是剪材、主体);这些特点可以用来训练、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能力,最有利于培养什么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要预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这些能力,“我”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突破。这样才可能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了这样明确的“的”,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放有效的“矢”。
还是以上述课例作具体的解释。
在“概括故事情节”这一环节里,教师在设计时就应该明确:这一问题的设计,除了是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为进一步探讨作准备之外,还可以用来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文章的能力。然后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想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会不会出现障碍”、“有多少人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的讲,当第一个学生回答过于啰嗦时,老师可以结合“小说”这一体裁特点,设计几个小问题:开端部分(包括发展、高潮、结局)时怎么样作提示,再教授概括叙事性文章的一般方法:可用“谁”或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或者用“六要素”概括。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熟悉本课文的内容,还掌握了概括文章的一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作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就具备了。附:本文中的六要素(人物:两病人 地点:在病房里 开端 关系友好 发展 心生嫉妒 高潮 见死不救 结局 “如愿以尝”)
再譬如,在“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中,“靠窗的病人是如何描述窗外美景的?”“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两个问题的设计,可调整为:靠窗的病友所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可以让学生迅速找到相关段落的基础,更让学生树立紧扣文本、言之有据的思维思想,训练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品质。
本课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几个,因性质相同,恕不一一列举。
总之,所谓“备课备学生”,就是要求我们的施教者在设计教案之前,应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现状,诸如基础水平,学习习惯等因素,然后有的放矢,把现有的教材内容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分解,使其简易化,浅显化,艺术化,从而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并敢于以此为契机,大胆突破,加以创新;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于书本,又超越书本。
“备课备学生”,实现的是“双赢”,不但加强了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沟通,有效地体现现代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发展个性;而且加强了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下一步教学积累了经验,为适应新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和新的教学研究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