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已经实施一段时间,在实行中有成功也有困难。本文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出发探讨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新的课程目标观的建立、新的教学观念的形成。
关键字: 新课程 学习方式 教师要求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所以,新课程改革就需要大力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施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变成指导者和顾问,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个人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探究学习被认为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那么为了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就要让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具备五种意识,即平等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其中平等意识体现为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讲坛上走下来,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平等地和每一个学生对话交流。合作意识体现为教师应该改变单兵作战的特性,即不但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而且要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种力量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研究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与教材,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自主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地研究学校实际、研究教育趋向、研究教材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开放意识是指要打破传统课堂上封闭式、机械化、程式化的气氛,使课堂变成一个激发学生智慧和好奇心的地方,让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地彰显,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服务意识表现为教师要摒弃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想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创建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同时要仔细观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帮助。
2.新课程目标观的建立。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如何安排教学才能在新课程中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在实践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是一些毫无悬念、毫无冲突的客观真理,那么学生在历经了教育过程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而获得高分,而学生本身的个性却被压抑与控制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让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建构知识的生成过程,再用生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寻答案。其次是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及个性养成”。最后要形成新的教学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中心”、“课本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了,这就要求教师有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改变单一的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同时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求知。
关键字: 新课程 学习方式 教师要求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所以,新课程改革就需要大力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施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变成指导者和顾问,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个人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探究学习被认为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那么为了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就要让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具备五种意识,即平等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其中平等意识体现为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讲坛上走下来,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平等地和每一个学生对话交流。合作意识体现为教师应该改变单兵作战的特性,即不但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而且要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种力量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研究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与教材,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自主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地研究学校实际、研究教育趋向、研究教材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开放意识是指要打破传统课堂上封闭式、机械化、程式化的气氛,使课堂变成一个激发学生智慧和好奇心的地方,让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地彰显,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服务意识表现为教师要摒弃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想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创建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同时要仔细观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帮助。
2.新课程目标观的建立。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如何安排教学才能在新课程中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在实践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是一些毫无悬念、毫无冲突的客观真理,那么学生在历经了教育过程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而获得高分,而学生本身的个性却被压抑与控制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让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建构知识的生成过程,再用生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寻答案。其次是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及个性养成”。最后要形成新的教学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中心”、“课本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了,这就要求教师有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改变单一的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同时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