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超声在中晚期胰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相关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EUS相关新技术在胰腺癌诊断、治疗以及胰腺癌合并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EUS相关新技术诊治中晚期胰腺癌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设计基于磁示踪技术、用于结直肠肿瘤标记定位的磁体,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于结直肠肿瘤标记定位的磁体包括示踪磁体和寻踪磁体两部分,均为圆环状钕铁硼磁体。以8只健康Beagle犬为动物模型,结肠镜下假定结直肠不同部位为肿瘤位置,利用内镜下软组织夹将示踪磁体送至假定的肿瘤附近,并钳夹固定于肿瘤附近的肠壁。24 h后行腹腔镜手术,经主操作孔置入寻踪磁体于待切除的结直肠附近,寻踪磁体与
本文报道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考虑为阑尾黏液囊肿,遂行结肠镜下切开引流治疗,术后病理提示黏液囊肿,患者术后1年复查未见明显异常,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现结合病例实际,对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治方法进行总结报道。
目的探讨"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在广东地区胃癌风险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广东地区进行早期胃癌筛查的居民,采用量化的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胃癌初筛,根据初筛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各组精查胃镜下早期胃癌、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完成精查胃镜检查共545例,其中高危组32例,中危组184例,低危组329
目的分析P504S对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病理升级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华东医院消化内镜室活检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行ESD的117例(119个病灶)患者资料,收集活检和ESD标本。根据病理升级
高频电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应用广泛,新的适应证不断扩展,临床应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加强消化内镜医师对高频电技术原理及操作安全事项的理解,推动技术安全应用和良性拓展,特邀请国内消化、内镜、外科、护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国内专家经验,共同讨论起草了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5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ESD的23例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共30处病灶纳入研究,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3岁(47~72岁)。23例患者中,13例伴同时性食管癌,3例伴异时性食管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异常生长。肠壁异位内膜组织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刺激而发生增生、出血、脱落,临床可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刺激症状。本文报道了2例因腹部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肠镜下不典型,后经内镜超声、病灶活检确诊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诊治情况。
胰腺囊性病变同时包含良性和恶性,性质不同,预后截然不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biopsy,EUS-FNB)因其能够直接获取目标病变的囊液、细胞或组织辅助诊断而倍受青睐。本文对EUS-FNB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EUS-FNB获取病变组织标本进行诊断的能力优于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
目的评估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用于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因食管癌并吞咽困难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拟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单双月进行分组,单月置入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分节食管支架组)、双月置入传统食管支架(传统食管支架组)。对比分析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1周、3个月患者生存率、吞咽困难改善率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