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这件事,很多时候和韩乔生老师的解说一样。韩老师解说足球,有时候是“眼睛看到了A,脑子里想起了B,嘴里说出了C,观众以为他说的是D”。而创业呢,往往是“你本来想干A,干着干着成了B,结果在c处赚到了钱,在D点上发了家”。
成功的人都很自信,而自信往往来自你奋力一跳所摘到的那只桃子,桃子摘了一箩筐,你就会越来越自信。但是,如果你“自信”到要打倒比尔·盖茨,那叫狂妄无知;如果你为能拿到今年的年终奖而得意洋洋,那叫鼠目寸光。所以,想创业的人,人生目标首先要“靠谱”,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把目标定为100亿元,其实和1万元一样,都是糟糕的计划,定为1000万元比较合适。1000万元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只要你肯努力,脑子转得快些,用不了几年,你就可能赚到。
挑选行业要考虑未来的成长性
增长率比啥都重要,如果选对了项目,头两年的增长率很可能是百分之几百,甚至是百分之一千。从年净利5万元到80万元,很可能在两年内完成,到了年净利300多万元时,哪怕还有一点点增长空间,再过两年,你就是个千万富翁了。
所以,关键是增长率。很多人一说到创业,就说想开个小饭馆。养家糊口,开个饭馆足够了,可靠小饭馆赚1000万元,几乎不可能。为啥?到了第二年就没有增长啦!做连锁、加盟固然是个办法,但很需要管理能力,干好了也许能赚1个亿,干不好就可能回到起点,所以不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空间的腾挪也很重要。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可能把所有资源都拴在赚10万元就到了顶的项目A上。脱不开身和心,你就没机会往B跳了。人生不怕暂时遭遇低谷,只要有奔头,机会到了就能一飞冲天,就怕遇到“玻璃天花板”,好像有未来,却怎么也飞不出去。
你选择创业的行业,是不是一定要有很高的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要创业,这个公式必须弄懂,否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怎样提高回报率
“净资产”就是你的全部资产减去负债。赚多赚少先不谈,先看你是靠多少本钱赚来这些利润的。创业者的净资产都不多,需要大幅提高每年的回报率。怎么提高呢?
途径一:利润率。我们都喜欢卖高利润的东西,你的竞争对手也是,他们还总是卖得比你便宜,让你不得不更便宜,所以,利润率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途径二,即“资产周转率”。它是“营业额除以资产”得来的。
话说本人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买了一双鞋,英国牌子,3000多块一双。创业人士A拿到了这个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权,创业人士B选择了卖鞋油。两个人都是50万元起步,不同的是,B先拿40万元买下一个小鞋油厂,生产中高档鞋油,再租高档商场的专柜开卖。
A卖英国鞋,成本很高,到英国订购一批货,就用去了40万元资金。平均每双鞋的进价是1500元,零售价3000元,一天能卖3双,每天的柜台租金是1000元,一天的利润是9000-4500-1000=3500元。利润率就是3500/9000,约等于39%。
B一天能卖100支鞋油,每支成本5元,零售价20元,柜台租金600元一天。一天的利润大约为900元。B买下的鞋油厂,每天的水电费、厂房等开销在800元左右,所以B每天的净利润只有100元,利润率约为5%。
这5%和A的39%怎么比呀!不过,B真的那么可怜吗?
A当初拿40万元去进货,得到约267双鞋。这可实在不多,因为即使是男鞋专柜,也要至少有十几个款式,而且每个款式都要准备若干尺寸!267双鞋基本上只够在一家商场里卖的。那么,在第二家商场里销售所需的40万元,A要赚多久?40万/(3500元×30天)≈4个月。
回头看B。B的40万元投在鞋油厂上了,而且每天都要背负鞋油厂的开销。一个商场的专柜需要多少库存鞋油?假设需要500支,(500支×5元成本)/100元日净利=25天,就是说,B一个专柜不足一个月的利润就足以开一个新专柜了。
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可以用高周转率去对抗低利润率。
创业实战
现在让我们进入“创业实战”。
我住的小区有一个小型便利店,我偶尔炒个鸡蛋,发现家里没葱,打个电话,5分钟后,一根5毛钱的葱就送上门来。晚上想吃点水果,就拨个电话,有时候都不是我想吃什么,而是问:“你今天进了什么水果啊?给我随便送点好了。”
你会说:“恐怕一根葱那5毛钱,每天卖几捆,也赚不到多少钱吧?单价和利润都太低啦!就算周转率高一些,但离赚1000万元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事实上,这个店的战略核心就是“把客户养懒”。葱、手纸等,利润薄,可有利润高的啊!例如红酒,小便利店里,整整两面墙都摆着这些东西,几乎没国产的,都是从二三百元到五六百元的日常餐酒级别。这个小区老外极多,对欧美老外而言,红酒就是日常必需品。而一瓶红酒的利润,是不是超过了一卡车的大葱?
这就是创业的“压强原理”——别看我个头儿不大、实力不强,客户有限,但我服务的人群极准确,“压强”非常大。
事实上,这个小店的老板,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了,都设在北京最高档的楼盘社区内。利润和周转率都很高!
老板十分敬业和精明。就算这几家店,货品也很大不同,因为不同楼盘明显住户扎堆。有的楼盘,欧美人多,有的楼盘,日本人多,还有的,都快成韩国人小区了。针对不向消费特征,她不断调整货品品类,总能准确抓住该小区的消费习惯,靠“送上门,一根葱”的“把客户培养懒”策略,慢慢递进式地锁定这个楼盘住户的大量日常消费。
门槛低,当然竞争者跟进抄袭就很迅速。说白了就是,三岁小孩子赚到金元宝,谁不想抢啊?泰森拿着金元宝,你抢一抢试试?刘翔捧一金元宝,你追一追试试?所以小便利店面对着低价竞争,要么学泰森之路,也拼价格,把对手拼死!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么学刘翔,一跳一跳地跳没影了,对手找都找不着。
从商品拓展到服务
此外,这家店老板经常和顾客聊天,发现有的顾客灯泡坏了半个月,没时间更换;有的没时间交电话费、没时间给燃气卡充值……目标客户都是一群“有钱没时间”的人!这时,小便利店决定推出新的服务:代客户换灯泡、交电话费、充燃气卡……通过卖红酒培养起的沟通能力和信任感,又不额外收费(当然换灯泡的灯泡钱,顾客自己付),小便利店把“便利”二字,从商品拓展到服务。这个阶段,虽然服务本身赚不到钱,但大幅增加了“交易机会”。
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了吗?小便利店变成携程网,通过携程订酒店,比自己单独去酒店拿的价格便宜,携程还能再从酒店方收取一笔佣金。
我们也可以把小便利店的思路叫做“占领电话号码思路”。因为它的绝大部分生意都是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开始的。谁占领了那个号码,谁就尽占风流。
小便利店通过那许多成本付出,只要最终控制了“电话机”,就垄断了客户资源,有了强大的议价能力:把洗衣店、家政服务的利润,生生抢走一半!洗衣店老板还得忍气吞声!看看国美电器和电器厂家的关系,就明白了。
当竞争对手完全看清时,“先发优势”在很多时候已经形成壁垒了。
你相信那些大公司都完美发展、一步没错地快步走到今天吗?请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让自己清醒清醒!创业之初,最怕完全沉浸在“战略规划”的逻辑美感当中,战略只是“想”和“看”出来的吗?战略是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的结果。如果从便利店变身为服务小管家这个战略假设能够成立,每一步该怎样走,跨大跨小,就是战略“具体化”的过程。
赚100万元,抓住一两个机遇就差不多了。但真想赚1000万元,只靠一两个“点子”就不大靠谱。我们谈到的企业战略、财务知识,以及便利店的发展思路,正是为了赚1000万元而铺垫的武功。
深刻领会了这背后的商业逻辑,1000万元离你还远吗?
成功的人都很自信,而自信往往来自你奋力一跳所摘到的那只桃子,桃子摘了一箩筐,你就会越来越自信。但是,如果你“自信”到要打倒比尔·盖茨,那叫狂妄无知;如果你为能拿到今年的年终奖而得意洋洋,那叫鼠目寸光。所以,想创业的人,人生目标首先要“靠谱”,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把目标定为100亿元,其实和1万元一样,都是糟糕的计划,定为1000万元比较合适。1000万元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只要你肯努力,脑子转得快些,用不了几年,你就可能赚到。
挑选行业要考虑未来的成长性
增长率比啥都重要,如果选对了项目,头两年的增长率很可能是百分之几百,甚至是百分之一千。从年净利5万元到80万元,很可能在两年内完成,到了年净利300多万元时,哪怕还有一点点增长空间,再过两年,你就是个千万富翁了。
所以,关键是增长率。很多人一说到创业,就说想开个小饭馆。养家糊口,开个饭馆足够了,可靠小饭馆赚1000万元,几乎不可能。为啥?到了第二年就没有增长啦!做连锁、加盟固然是个办法,但很需要管理能力,干好了也许能赚1个亿,干不好就可能回到起点,所以不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空间的腾挪也很重要。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可能把所有资源都拴在赚10万元就到了顶的项目A上。脱不开身和心,你就没机会往B跳了。人生不怕暂时遭遇低谷,只要有奔头,机会到了就能一飞冲天,就怕遇到“玻璃天花板”,好像有未来,却怎么也飞不出去。
你选择创业的行业,是不是一定要有很高的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要创业,这个公式必须弄懂,否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怎样提高回报率
“净资产”就是你的全部资产减去负债。赚多赚少先不谈,先看你是靠多少本钱赚来这些利润的。创业者的净资产都不多,需要大幅提高每年的回报率。怎么提高呢?
途径一:利润率。我们都喜欢卖高利润的东西,你的竞争对手也是,他们还总是卖得比你便宜,让你不得不更便宜,所以,利润率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途径二,即“资产周转率”。它是“营业额除以资产”得来的。
话说本人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买了一双鞋,英国牌子,3000多块一双。创业人士A拿到了这个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权,创业人士B选择了卖鞋油。两个人都是50万元起步,不同的是,B先拿40万元买下一个小鞋油厂,生产中高档鞋油,再租高档商场的专柜开卖。
A卖英国鞋,成本很高,到英国订购一批货,就用去了40万元资金。平均每双鞋的进价是1500元,零售价3000元,一天能卖3双,每天的柜台租金是1000元,一天的利润是9000-4500-1000=3500元。利润率就是3500/9000,约等于39%。
B一天能卖100支鞋油,每支成本5元,零售价20元,柜台租金600元一天。一天的利润大约为900元。B买下的鞋油厂,每天的水电费、厂房等开销在800元左右,所以B每天的净利润只有100元,利润率约为5%。
这5%和A的39%怎么比呀!不过,B真的那么可怜吗?
A当初拿40万元去进货,得到约267双鞋。这可实在不多,因为即使是男鞋专柜,也要至少有十几个款式,而且每个款式都要准备若干尺寸!267双鞋基本上只够在一家商场里卖的。那么,在第二家商场里销售所需的40万元,A要赚多久?40万/(3500元×30天)≈4个月。
回头看B。B的40万元投在鞋油厂上了,而且每天都要背负鞋油厂的开销。一个商场的专柜需要多少库存鞋油?假设需要500支,(500支×5元成本)/100元日净利=25天,就是说,B一个专柜不足一个月的利润就足以开一个新专柜了。
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可以用高周转率去对抗低利润率。
创业实战
现在让我们进入“创业实战”。
我住的小区有一个小型便利店,我偶尔炒个鸡蛋,发现家里没葱,打个电话,5分钟后,一根5毛钱的葱就送上门来。晚上想吃点水果,就拨个电话,有时候都不是我想吃什么,而是问:“你今天进了什么水果啊?给我随便送点好了。”
你会说:“恐怕一根葱那5毛钱,每天卖几捆,也赚不到多少钱吧?单价和利润都太低啦!就算周转率高一些,但离赚1000万元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事实上,这个店的战略核心就是“把客户养懒”。葱、手纸等,利润薄,可有利润高的啊!例如红酒,小便利店里,整整两面墙都摆着这些东西,几乎没国产的,都是从二三百元到五六百元的日常餐酒级别。这个小区老外极多,对欧美老外而言,红酒就是日常必需品。而一瓶红酒的利润,是不是超过了一卡车的大葱?
这就是创业的“压强原理”——别看我个头儿不大、实力不强,客户有限,但我服务的人群极准确,“压强”非常大。
事实上,这个小店的老板,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了,都设在北京最高档的楼盘社区内。利润和周转率都很高!
老板十分敬业和精明。就算这几家店,货品也很大不同,因为不同楼盘明显住户扎堆。有的楼盘,欧美人多,有的楼盘,日本人多,还有的,都快成韩国人小区了。针对不向消费特征,她不断调整货品品类,总能准确抓住该小区的消费习惯,靠“送上门,一根葱”的“把客户培养懒”策略,慢慢递进式地锁定这个楼盘住户的大量日常消费。
门槛低,当然竞争者跟进抄袭就很迅速。说白了就是,三岁小孩子赚到金元宝,谁不想抢啊?泰森拿着金元宝,你抢一抢试试?刘翔捧一金元宝,你追一追试试?所以小便利店面对着低价竞争,要么学泰森之路,也拼价格,把对手拼死!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么学刘翔,一跳一跳地跳没影了,对手找都找不着。
从商品拓展到服务
此外,这家店老板经常和顾客聊天,发现有的顾客灯泡坏了半个月,没时间更换;有的没时间交电话费、没时间给燃气卡充值……目标客户都是一群“有钱没时间”的人!这时,小便利店决定推出新的服务:代客户换灯泡、交电话费、充燃气卡……通过卖红酒培养起的沟通能力和信任感,又不额外收费(当然换灯泡的灯泡钱,顾客自己付),小便利店把“便利”二字,从商品拓展到服务。这个阶段,虽然服务本身赚不到钱,但大幅增加了“交易机会”。
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了吗?小便利店变成携程网,通过携程订酒店,比自己单独去酒店拿的价格便宜,携程还能再从酒店方收取一笔佣金。
我们也可以把小便利店的思路叫做“占领电话号码思路”。因为它的绝大部分生意都是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开始的。谁占领了那个号码,谁就尽占风流。
小便利店通过那许多成本付出,只要最终控制了“电话机”,就垄断了客户资源,有了强大的议价能力:把洗衣店、家政服务的利润,生生抢走一半!洗衣店老板还得忍气吞声!看看国美电器和电器厂家的关系,就明白了。
当竞争对手完全看清时,“先发优势”在很多时候已经形成壁垒了。
你相信那些大公司都完美发展、一步没错地快步走到今天吗?请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让自己清醒清醒!创业之初,最怕完全沉浸在“战略规划”的逻辑美感当中,战略只是“想”和“看”出来的吗?战略是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的结果。如果从便利店变身为服务小管家这个战略假设能够成立,每一步该怎样走,跨大跨小,就是战略“具体化”的过程。
赚100万元,抓住一两个机遇就差不多了。但真想赚1000万元,只靠一两个“点子”就不大靠谱。我们谈到的企业战略、财务知识,以及便利店的发展思路,正是为了赚1000万元而铺垫的武功。
深刻领会了这背后的商业逻辑,1000万元离你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