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实在不同寻常,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拿出了很引人自豪的宏观经济数据,另一方面全世界又都在惊呼中国即将垄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春天经历了SARS席卷全国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又在秋天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突破而振奋。于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外界环境,就存在着多种互相作用的不确定因素。
那么,作为微观的企业如何以自己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宏观形势及周边环境?是否与官方相同?他们如何评价企业群体的表现?国企出售的走向如何?作为旁观在侧的学者们又如何评价这些来自微观的视角?日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公布的“2003·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审视的机会。
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对于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前一段经济学家们为是否过热可谓争得不可开交。那么企业家们怎么看?调查显示:30.7%的被调查中国企业家认为比较“热”(其中28.1%认为“偏热”,而另有2.6%认为“过热”),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值(参见图1)。但半数以上(53%)则持比较温和的态度,认为“正常”。但有一点是企业界的共识,那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正在明显升温。
是什么在推动经济升温?
从投资需求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政府投资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很旺”、“较旺”的企业家均超过了一半,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11和19个百分点。应该说,企业家们普遍注意到了在2003年,各界一直千呼万唤的民间投资终于开始迅速攀升,可以和一直占主导的政府投资“平起平坐”了。而民间投资的迅速增长,也表明了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乐观预期。
从消费需求看,本次调查结果虽较之2002年也有明显改善,但认为消费需求“不足”的企业家比例依然高达43.7%,高居各类投资不足比例之首。因此调查报告对此项只是含蓄地用“有所缓解”来进行概括描述。
从外贸出口需求看,32.4%的企业家认为出口需求“较旺”,比2002年增加了13.9个百分点,但同时更多的企业家(39.4%)则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尽管这一数据已经比去年迅速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具体关于2003年的出口形势,58.2% 的企业家认为“未变”,27.8%的企业家认为好于2002年。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靠投资拉动的阶段。
“非典”的冲击有多大?
“非典”是2003年中国经济领域不能不提的大事。本次调查显示:“雨过天晴”的中国企业家们普遍认同政府关于“‘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说法,并有32.3%的企业家认为“非典”对自己的企业经营“没有产生影响”。然而半年前在事发阶段该系统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影响”的比例比现在少了足足25个百分点,而认为“影响很大或较大”的却比现在(30.7%)多20个百分点。
可见,第一反应觉得很可怕的,在事后发现往往并不那么可怕。世界上最可怕的,常常都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世界里。于是,如何在危机面前保持平稳、从容的心态,而不是惊慌失措,对于中国企业今后的成长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趣的是,截止至11月,有将近12%的中小企业认为“非典”反而对企业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大企业这一比例不足8%。可见中小企业在突发事件面前迅速应变、捕捉机遇的先天优势通过这次“非典”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其实,“非典”带给我们的正面影响远不止财务报表上所显示的,就像因为上任刚刚4天就遭遇了“9·11”袭击以及长期美国经济低迷,而使得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可以自豪地认为“自己两年来学到的比很多企业家几十年学到的都多”一样,我们的企业今年也学到了很多。
2003年中国企业表现如何?
既然“非典”奈何我们不得,那么中国企业2003年的总体成绩单究竟如何?
本次调查显示:近半数(47.8%)的企业家自认为经营状况“良好”,四成左右认为“一般”,而10.7%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1个百分点,调查者认为:这一结果明显高于2000年以来该指标连续三年徘徊在20~25个百分点的水平,显示了良好的企业景气状况。
从数据看,我们会发现: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已经呈现“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自我感觉“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出达55.6个百分点,达到60.6%,中型企业多3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0个百分点(参见表1)。可见,我们前些年朝思暮想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在中国企业当中显现。而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产业领域进一步整合,以进一步扩张规模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具体来看,首先是生产状况。调查显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比重,从1998~1999年的20%,已经持续滑落到2003年的8.6%,其中东部不足6%,西部为13.2%;而84.8%的企业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超负荷运转的企业超过2002年1.3个百分点,为6.6%。
其次是生产(服务)量。55.6%的企业认为自己的生产(服务)量上升了,只有16.8%认为下降了,两者之差为近三年最大的。
第三是销售情况。56.2%的企业认为2003年的销售额增加,19.7%认为下降,两者之差也是近三年来最大的。
第四是库存情况。73.4% 的企业认为库存正常。认为“过大”的占10.8%,较之2001年和2002年,低了5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是销售价格。由于受通货紧缩的影响,只有18.3%的企业认为价格较2002年同期上升了,45.7%认为下降了。
受此影响,在最关键的企业盈利方面:其增长慢于产销增长。从2003年上半年看,盈利的企业占63.1%,比2002年略有扩大(1.4个百分点);21.1%亏损,则与2002年基本持平。而对盈利水平的评估,41.5%认为低于正常水平,51.4%认为正常,只有7.1%高于正常。而这里面,“低于正常”最多的来自小企业(51.2%),而“高于正常”最多的是大企业(9.8%)。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从所有制来看,认为“高于正常”最多的是来自国企(9.9%),而“低于正常”最多的反倒是人们寄予厚望的私营企业(45.2% )!(参见表2)
通过以上来看,中国企业普遍在生产、销售上显得日益活跃,但在更实在的销售价格、销售利润等方面起色依然有限。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对于经营数量的关注,超过了对经营质量的关注,于是我们光说卖了多少东西,却很少说赚了多少钱,以致于直到美国抡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棍时,我们才慌忙解释:“其实利润还是让你们跨国企业拿走了,我们没剩下多少”……发展速度固然是基础,但我们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确实到了该下大力气注重经营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时候了。毕竟,当年日韩企业轰轰烈烈折腾了多少年,却给投资者以“零回报”的老路,并不值得我们效仿。因此,很多学者在疾呼“品牌”,在疾呼“效率”。
2004年中国企业预期如何?
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如何看待2004年的经济走势?
订货:企业订货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很有预示价值。调查显示:60.9%的企业认为2003年的订货处于“正常”,认为“低于正常”的占21.7%。而关于下期企业订货,47.8%的企业认为将会“增加”,39%认为“持平”,13.2%认为会“减少”。
投资:如果说订货是市场对企业的评估,那么投资意愿则是企业对市场的评估。调查显示:59.2% 的企业计划“增加”投资,尤其是私营企业,有7成以上计划增加投资,被调查企业中只有14.6%认为将“减少”投资。
经营:回到企业自身的经营预期,39.3%认为将会好转,其中私营企业该指标为49.7%,为各类企业之冠;半数以上(55.2%)认为将持平,另有5.5%认为会恶化。
从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企业对于市场预期的乐观程度要明显超过对自身经营的预期。这也很耐人寻味:一般但凡企业经营不理想,我们总会推脱说“大环境不景气”。可如今,我们对环境看好了,却忽然对自己不那么自信了,这说明了什么?……
企业竞争优势何在?
全世界都知道就群体而言,中国企业的劳动力便宜得令人触目惊心。那么作为个体而言,中国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调查显示:位居首位的是“产品(服务)质量”,达到58.2%;其次是“领导者素质”和“内部管理”,占45%;再次是“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服务)技术”,分别占37.9%和35.8%(参见表3)。其中,国有企业选择“产品(服务)质量”、“持续创新能力”的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相差6~8个百分点;而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选择“政府支持”的比重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型企业更注重“持续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宏观要素,分别高出小型企业10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更看重“产品(服务)质量”和“产品(服务)价格”等具体要素,高出大型企业6~16个百分点。而不论企业大小、所有制结构,大家对于“内部管理”因素的重视程度都大体相当,只是小企业略低。
企业最缺什么人?
“人”永远都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本次调查中,不同类型的人才,企业的需求程度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自己的人才需求也各不相同。
关于技术人员,近80%的企业感到“短缺”;关于营销人员,73.8%的企业感到“短缺”;关于管理人员,超过一半(50.8%)的企业感到“短缺”;而普通员工,却相反,有51.7%的企业感到“富余”。其中,国有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稀缺,远远比不上私营企业,相差高达20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对于营销人员的需求又明显超过私营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这种人才需求的差异,直接反映了过去以来,两类企业对于市场竞争力理解的不同,进而造成了今天相关人才储备的不同。原先,私企重市场而轻管理,而国企重管理而轻市场,到今天,当大家发现两个轮子那个也不能缺时,纷纷为自己人才结构的不足而着起急来。这也多少预示着未来几年人才流动的走向。
国企最可能卖给谁?
十六大以来,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公有制”,更使得大家对于原先纯国有企业的动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本次调查就国企出售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调查。
关于国企出售情况,调查显示:6.1%的国企经营者表示其企业“已经出售”或“正在出售”,33.7%表示“打算出售”,仍有60.2%明确表示“不打算出售”。其中从区域看,中部地区的国企出售意向最浓,达到42.1%,高出东部(38.7%)和西部(39.3%)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小型国企已经或打算出售的比重为50.3%,高出大型企业(36.2%)及中型企业(38%)12个百分点以上。
关于国企出售对象,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6.4%)的企业表示“已经”或“打算”出售给股份制企业,以下依次是“本企业职工”(43.9%)、“本企业经理层”(35.8%)、私营企业(34.6%) 和外资企业(31.5%)。从企业经营者宁肯出售给“职工”而不是“经理层”和“私营企业”,我们隐约可以感到国企经营者内心一种微妙的心态,是不是他们认为出售给“经理层”与“私企”,各界内心都更不容易平衡而会有更大的风险?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兼并国企情况,调查显示:8.8%的企业经营者表示其企业“已经”或“正在”兼并国有企业,24%打算兼并,67.2%无此打算。其中,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国企的意愿比较高(参见表4),而国企自己和外资企业的并购意愿则较低。
一晃一年已然逝去,新一年的挑战已然到来。但愿今年年终盘点时,中国企业家们能拿出更出色的成绩单。
(本文图表及数据均采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
专家:中国经济还能笑多久?
对于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所说明的问题,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又是为了再生产,这两块需要循环起来才能使经济持续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而前6年,我们主要是政府在投资,至今已经投入了8000亿,但依然存在通货紧缩问题。目前,虽然民间投资跟上来了,但如果消费需求仍然上不来,宏观经济发展就依然不平衡,持续快速增长就会受影响。
从更长远的产业层面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我们分析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首先要看我们现在高速增长的源泉何在。而这无非是“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他认为:中国经济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配置效率”,典型的比如:将闲置在农村、没有任何价值创造的大批壮劳力引入城市,从而在工业领域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低成本与高价值;再比如: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精英由仕途大量转入企业,此外还包括我们可以借用国外已经成熟的大批技术……
那么未来呢?中国的高速成长还能持续多久?也就是这些“配置效率”的优势,我们还能吃多久?张维迎认为:还能吃10年。因为在这10年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打破垄断、保护企业家利益等等,进一步优化配置的空间还有。但10年以后,我们的优势就可能耗尽,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相比之下,我们的“生产效率”依然不高。要知道,目前我们工人的生产效率只有美国工人的1/6,但我们依然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工资只是美国的1/40!那么,当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改善到工资达到美国的1/6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再比如就技术而言,张维迎认为:我们实际上这20多年一直在免费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等于“搭便车”。但今后这种技术“后发优势”,我们必将越来越少。比如彩电业,我们现在能够利用的国外技术基本都已经用完了,而人家的新技术又不会很快给我们,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没有研发,我们拿什么继续成长?张维迎还特别提到了巴西等南美国家在20年快速增长之后停滞不前的例子,作为前车之鉴。
为此,张维迎呼吁通过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投入,从而真正提高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才是我们能够持续高速成长的原动力。
那么,作为微观的企业如何以自己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宏观形势及周边环境?是否与官方相同?他们如何评价企业群体的表现?国企出售的走向如何?作为旁观在侧的学者们又如何评价这些来自微观的视角?日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公布的“2003·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审视的机会。
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对于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前一段经济学家们为是否过热可谓争得不可开交。那么企业家们怎么看?调查显示:30.7%的被调查中国企业家认为比较“热”(其中28.1%认为“偏热”,而另有2.6%认为“过热”),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值(参见图1)。但半数以上(53%)则持比较温和的态度,认为“正常”。但有一点是企业界的共识,那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正在明显升温。
是什么在推动经济升温?
从投资需求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政府投资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很旺”、“较旺”的企业家均超过了一半,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11和19个百分点。应该说,企业家们普遍注意到了在2003年,各界一直千呼万唤的民间投资终于开始迅速攀升,可以和一直占主导的政府投资“平起平坐”了。而民间投资的迅速增长,也表明了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乐观预期。
从消费需求看,本次调查结果虽较之2002年也有明显改善,但认为消费需求“不足”的企业家比例依然高达43.7%,高居各类投资不足比例之首。因此调查报告对此项只是含蓄地用“有所缓解”来进行概括描述。
从外贸出口需求看,32.4%的企业家认为出口需求“较旺”,比2002年增加了13.9个百分点,但同时更多的企业家(39.4%)则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尽管这一数据已经比去年迅速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具体关于2003年的出口形势,58.2% 的企业家认为“未变”,27.8%的企业家认为好于2002年。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靠投资拉动的阶段。
“非典”的冲击有多大?
“非典”是2003年中国经济领域不能不提的大事。本次调查显示:“雨过天晴”的中国企业家们普遍认同政府关于“‘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说法,并有32.3%的企业家认为“非典”对自己的企业经营“没有产生影响”。然而半年前在事发阶段该系统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影响”的比例比现在少了足足25个百分点,而认为“影响很大或较大”的却比现在(30.7%)多20个百分点。
可见,第一反应觉得很可怕的,在事后发现往往并不那么可怕。世界上最可怕的,常常都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世界里。于是,如何在危机面前保持平稳、从容的心态,而不是惊慌失措,对于中国企业今后的成长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趣的是,截止至11月,有将近12%的中小企业认为“非典”反而对企业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大企业这一比例不足8%。可见中小企业在突发事件面前迅速应变、捕捉机遇的先天优势通过这次“非典”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其实,“非典”带给我们的正面影响远不止财务报表上所显示的,就像因为上任刚刚4天就遭遇了“9·11”袭击以及长期美国经济低迷,而使得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可以自豪地认为“自己两年来学到的比很多企业家几十年学到的都多”一样,我们的企业今年也学到了很多。
2003年中国企业表现如何?
既然“非典”奈何我们不得,那么中国企业2003年的总体成绩单究竟如何?
本次调查显示:近半数(47.8%)的企业家自认为经营状况“良好”,四成左右认为“一般”,而10.7%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1个百分点,调查者认为:这一结果明显高于2000年以来该指标连续三年徘徊在20~25个百分点的水平,显示了良好的企业景气状况。
从数据看,我们会发现: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已经呈现“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自我感觉“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出达55.6个百分点,达到60.6%,中型企业多3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0个百分点(参见表1)。可见,我们前些年朝思暮想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在中国企业当中显现。而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产业领域进一步整合,以进一步扩张规模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具体来看,首先是生产状况。调查显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比重,从1998~1999年的20%,已经持续滑落到2003年的8.6%,其中东部不足6%,西部为13.2%;而84.8%的企业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超负荷运转的企业超过2002年1.3个百分点,为6.6%。
其次是生产(服务)量。55.6%的企业认为自己的生产(服务)量上升了,只有16.8%认为下降了,两者之差为近三年最大的。
第三是销售情况。56.2%的企业认为2003年的销售额增加,19.7%认为下降,两者之差也是近三年来最大的。
第四是库存情况。73.4% 的企业认为库存正常。认为“过大”的占10.8%,较之2001年和2002年,低了5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是销售价格。由于受通货紧缩的影响,只有18.3%的企业认为价格较2002年同期上升了,45.7%认为下降了。
受此影响,在最关键的企业盈利方面:其增长慢于产销增长。从2003年上半年看,盈利的企业占63.1%,比2002年略有扩大(1.4个百分点);21.1%亏损,则与2002年基本持平。而对盈利水平的评估,41.5%认为低于正常水平,51.4%认为正常,只有7.1%高于正常。而这里面,“低于正常”最多的来自小企业(51.2%),而“高于正常”最多的是大企业(9.8%)。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从所有制来看,认为“高于正常”最多的是来自国企(9.9%),而“低于正常”最多的反倒是人们寄予厚望的私营企业(45.2% )!(参见表2)
通过以上来看,中国企业普遍在生产、销售上显得日益活跃,但在更实在的销售价格、销售利润等方面起色依然有限。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对于经营数量的关注,超过了对经营质量的关注,于是我们光说卖了多少东西,却很少说赚了多少钱,以致于直到美国抡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棍时,我们才慌忙解释:“其实利润还是让你们跨国企业拿走了,我们没剩下多少”……发展速度固然是基础,但我们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确实到了该下大力气注重经营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时候了。毕竟,当年日韩企业轰轰烈烈折腾了多少年,却给投资者以“零回报”的老路,并不值得我们效仿。因此,很多学者在疾呼“品牌”,在疾呼“效率”。
2004年中国企业预期如何?
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如何看待2004年的经济走势?
订货:企业订货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很有预示价值。调查显示:60.9%的企业认为2003年的订货处于“正常”,认为“低于正常”的占21.7%。而关于下期企业订货,47.8%的企业认为将会“增加”,39%认为“持平”,13.2%认为会“减少”。
投资:如果说订货是市场对企业的评估,那么投资意愿则是企业对市场的评估。调查显示:59.2% 的企业计划“增加”投资,尤其是私营企业,有7成以上计划增加投资,被调查企业中只有14.6%认为将“减少”投资。
经营:回到企业自身的经营预期,39.3%认为将会好转,其中私营企业该指标为49.7%,为各类企业之冠;半数以上(55.2%)认为将持平,另有5.5%认为会恶化。
从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企业对于市场预期的乐观程度要明显超过对自身经营的预期。这也很耐人寻味:一般但凡企业经营不理想,我们总会推脱说“大环境不景气”。可如今,我们对环境看好了,却忽然对自己不那么自信了,这说明了什么?……
企业竞争优势何在?
全世界都知道就群体而言,中国企业的劳动力便宜得令人触目惊心。那么作为个体而言,中国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调查显示:位居首位的是“产品(服务)质量”,达到58.2%;其次是“领导者素质”和“内部管理”,占45%;再次是“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服务)技术”,分别占37.9%和35.8%(参见表3)。其中,国有企业选择“产品(服务)质量”、“持续创新能力”的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相差6~8个百分点;而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选择“政府支持”的比重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型企业更注重“持续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宏观要素,分别高出小型企业10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更看重“产品(服务)质量”和“产品(服务)价格”等具体要素,高出大型企业6~16个百分点。而不论企业大小、所有制结构,大家对于“内部管理”因素的重视程度都大体相当,只是小企业略低。
企业最缺什么人?
“人”永远都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本次调查中,不同类型的人才,企业的需求程度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自己的人才需求也各不相同。
关于技术人员,近80%的企业感到“短缺”;关于营销人员,73.8%的企业感到“短缺”;关于管理人员,超过一半(50.8%)的企业感到“短缺”;而普通员工,却相反,有51.7%的企业感到“富余”。其中,国有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稀缺,远远比不上私营企业,相差高达20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对于营销人员的需求又明显超过私营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这种人才需求的差异,直接反映了过去以来,两类企业对于市场竞争力理解的不同,进而造成了今天相关人才储备的不同。原先,私企重市场而轻管理,而国企重管理而轻市场,到今天,当大家发现两个轮子那个也不能缺时,纷纷为自己人才结构的不足而着起急来。这也多少预示着未来几年人才流动的走向。
国企最可能卖给谁?
十六大以来,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公有制”,更使得大家对于原先纯国有企业的动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本次调查就国企出售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调查。
关于国企出售情况,调查显示:6.1%的国企经营者表示其企业“已经出售”或“正在出售”,33.7%表示“打算出售”,仍有60.2%明确表示“不打算出售”。其中从区域看,中部地区的国企出售意向最浓,达到42.1%,高出东部(38.7%)和西部(39.3%)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小型国企已经或打算出售的比重为50.3%,高出大型企业(36.2%)及中型企业(38%)12个百分点以上。
关于国企出售对象,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6.4%)的企业表示“已经”或“打算”出售给股份制企业,以下依次是“本企业职工”(43.9%)、“本企业经理层”(35.8%)、私营企业(34.6%) 和外资企业(31.5%)。从企业经营者宁肯出售给“职工”而不是“经理层”和“私营企业”,我们隐约可以感到国企经营者内心一种微妙的心态,是不是他们认为出售给“经理层”与“私企”,各界内心都更不容易平衡而会有更大的风险?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兼并国企情况,调查显示:8.8%的企业经营者表示其企业“已经”或“正在”兼并国有企业,24%打算兼并,67.2%无此打算。其中,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国企的意愿比较高(参见表4),而国企自己和外资企业的并购意愿则较低。
一晃一年已然逝去,新一年的挑战已然到来。但愿今年年终盘点时,中国企业家们能拿出更出色的成绩单。
(本文图表及数据均采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
专家:中国经济还能笑多久?
对于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所说明的问题,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又是为了再生产,这两块需要循环起来才能使经济持续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而前6年,我们主要是政府在投资,至今已经投入了8000亿,但依然存在通货紧缩问题。目前,虽然民间投资跟上来了,但如果消费需求仍然上不来,宏观经济发展就依然不平衡,持续快速增长就会受影响。
从更长远的产业层面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我们分析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首先要看我们现在高速增长的源泉何在。而这无非是“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他认为:中国经济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配置效率”,典型的比如:将闲置在农村、没有任何价值创造的大批壮劳力引入城市,从而在工业领域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低成本与高价值;再比如: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精英由仕途大量转入企业,此外还包括我们可以借用国外已经成熟的大批技术……
那么未来呢?中国的高速成长还能持续多久?也就是这些“配置效率”的优势,我们还能吃多久?张维迎认为:还能吃10年。因为在这10年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打破垄断、保护企业家利益等等,进一步优化配置的空间还有。但10年以后,我们的优势就可能耗尽,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相比之下,我们的“生产效率”依然不高。要知道,目前我们工人的生产效率只有美国工人的1/6,但我们依然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工资只是美国的1/40!那么,当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改善到工资达到美国的1/6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再比如就技术而言,张维迎认为:我们实际上这20多年一直在免费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等于“搭便车”。但今后这种技术“后发优势”,我们必将越来越少。比如彩电业,我们现在能够利用的国外技术基本都已经用完了,而人家的新技术又不会很快给我们,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没有研发,我们拿什么继续成长?张维迎还特别提到了巴西等南美国家在20年快速增长之后停滞不前的例子,作为前车之鉴。
为此,张维迎呼吁通过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投入,从而真正提高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才是我们能够持续高速成长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