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自我盘点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7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实在不同寻常,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拿出了很引人自豪的宏观经济数据,另一方面全世界又都在惊呼中国即将垄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春天经历了SARS席卷全国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又在秋天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突破而振奋。于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外界环境,就存在着多种互相作用的不确定因素。
  那么,作为微观的企业如何以自己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宏观形势及周边环境?是否与官方相同?他们如何评价企业群体的表现?国企出售的走向如何?作为旁观在侧的学者们又如何评价这些来自微观的视角?日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公布的“2003·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审视的机会。
  
  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对于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前一段经济学家们为是否过热可谓争得不可开交。那么企业家们怎么看?调查显示:30.7%的被调查中国企业家认为比较“热”(其中28.1%认为“偏热”,而另有2.6%认为“过热”),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值(参见图1)。但半数以上(53%)则持比较温和的态度,认为“正常”。但有一点是企业界的共识,那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正在明显升温。
  


  
  是什么在推动经济升温?
  
  从投资需求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政府投资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很旺”、“较旺”的企业家均超过了一半,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11和19个百分点。应该说,企业家们普遍注意到了在2003年,各界一直千呼万唤的民间投资终于开始迅速攀升,可以和一直占主导的政府投资“平起平坐”了。而民间投资的迅速增长,也表明了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乐观预期。
  从消费需求看,本次调查结果虽较之2002年也有明显改善,但认为消费需求“不足”的企业家比例依然高达43.7%,高居各类投资不足比例之首。因此调查报告对此项只是含蓄地用“有所缓解”来进行概括描述。
  从外贸出口需求看,32.4%的企业家认为出口需求“较旺”,比2002年增加了13.9个百分点,但同时更多的企业家(39.4%)则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尽管这一数据已经比去年迅速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具体关于2003年的出口形势,58.2% 的企业家认为“未变”,27.8%的企业家认为好于2002年。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靠投资拉动的阶段。
  
  “非典”的冲击有多大?
  
  “非典”是2003年中国经济领域不能不提的大事。本次调查显示:“雨过天晴”的中国企业家们普遍认同政府关于“‘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说法,并有32.3%的企业家认为“非典”对自己的企业经营“没有产生影响”。然而半年前在事发阶段该系统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影响”的比例比现在少了足足25个百分点,而认为“影响很大或较大”的却比现在(30.7%)多20个百分点。
  可见,第一反应觉得很可怕的,在事后发现往往并不那么可怕。世界上最可怕的,常常都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世界里。于是,如何在危机面前保持平稳、从容的心态,而不是惊慌失措,对于中国企业今后的成长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趣的是,截止至11月,有将近12%的中小企业认为“非典”反而对企业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大企业这一比例不足8%。可见中小企业在突发事件面前迅速应变、捕捉机遇的先天优势通过这次“非典”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其实,“非典”带给我们的正面影响远不止财务报表上所显示的,就像因为上任刚刚4天就遭遇了“9·11”袭击以及长期美国经济低迷,而使得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可以自豪地认为“自己两年来学到的比很多企业家几十年学到的都多”一样,我们的企业今年也学到了很多。
  
  2003年中国企业表现如何?
  
  既然“非典”奈何我们不得,那么中国企业2003年的总体成绩单究竟如何?
  本次调查显示:近半数(47.8%)的企业家自认为经营状况“良好”,四成左右认为“一般”,而10.7%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1个百分点,调查者认为:这一结果明显高于2000年以来该指标连续三年徘徊在20~25个百分点的水平,显示了良好的企业景气状况。
  从数据看,我们会发现: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已经呈现“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自我感觉“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出达55.6个百分点,达到60.6%,中型企业多3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0个百分点(参见表1)。可见,我们前些年朝思暮想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在中国企业当中显现。而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产业领域进一步整合,以进一步扩张规模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具体来看,首先是生产状况。调查显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比重,从1998~1999年的20%,已经持续滑落到2003年的8.6%,其中东部不足6%,西部为13.2%;而84.8%的企业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超负荷运转的企业超过2002年1.3个百分点,为6.6%。
  其次是生产(服务)量。55.6%的企业认为自己的生产(服务)量上升了,只有16.8%认为下降了,两者之差为近三年最大的。
  第三是销售情况。56.2%的企业认为2003年的销售额增加,19.7%认为下降,两者之差也是近三年来最大的。
  第四是库存情况。73.4% 的企业认为库存正常。认为“过大”的占10.8%,较之2001年和2002年,低了5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是销售价格。由于受通货紧缩的影响,只有18.3%的企业认为价格较2002年同期上升了,45.7%认为下降了。
  受此影响,在最关键的企业盈利方面:其增长慢于产销增长。从2003年上半年看,盈利的企业占63.1%,比2002年略有扩大(1.4个百分点);21.1%亏损,则与2002年基本持平。而对盈利水平的评估,41.5%认为低于正常水平,51.4%认为正常,只有7.1%高于正常。而这里面,“低于正常”最多的来自小企业(51.2%),而“高于正常”最多的是大企业(9.8%)。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从所有制来看,认为“高于正常”最多的是来自国企(9.9%),而“低于正常”最多的反倒是人们寄予厚望的私营企业(45.2% )!(参见表2)
  


  通过以上来看,中国企业普遍在生产、销售上显得日益活跃,但在更实在的销售价格、销售利润等方面起色依然有限。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对于经营数量的关注,超过了对经营质量的关注,于是我们光说卖了多少东西,却很少说赚了多少钱,以致于直到美国抡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棍时,我们才慌忙解释:“其实利润还是让你们跨国企业拿走了,我们没剩下多少”……发展速度固然是基础,但我们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确实到了该下大力气注重经营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时候了。毕竟,当年日韩企业轰轰烈烈折腾了多少年,却给投资者以“零回报”的老路,并不值得我们效仿。因此,很多学者在疾呼“品牌”,在疾呼“效率”。
  
  2004年中国企业预期如何?
  
  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如何看待2004年的经济走势?
  订货:企业订货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很有预示价值。调查显示:60.9%的企业认为2003年的订货处于“正常”,认为“低于正常”的占21.7%。而关于下期企业订货,47.8%的企业认为将会“增加”,39%认为“持平”,13.2%认为会“减少”。
  投资:如果说订货是市场对企业的评估,那么投资意愿则是企业对市场的评估。调查显示:59.2% 的企业计划“增加”投资,尤其是私营企业,有7成以上计划增加投资,被调查企业中只有14.6%认为将“减少”投资。
  经营:回到企业自身的经营预期,39.3%认为将会好转,其中私营企业该指标为49.7%,为各类企业之冠;半数以上(55.2%)认为将持平,另有5.5%认为会恶化。
  从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企业对于市场预期的乐观程度要明显超过对自身经营的预期。这也很耐人寻味:一般但凡企业经营不理想,我们总会推脱说“大环境不景气”。可如今,我们对环境看好了,却忽然对自己不那么自信了,这说明了什么?……
  
  企业竞争优势何在?
  
  全世界都知道就群体而言,中国企业的劳动力便宜得令人触目惊心。那么作为个体而言,中国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调查显示:位居首位的是“产品(服务)质量”,达到58.2%;其次是“领导者素质”和“内部管理”,占45%;再次是“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服务)技术”,分别占37.9%和35.8%(参见表3)。其中,国有企业选择“产品(服务)质量”、“持续创新能力”的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相差6~8个百分点;而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选择“政府支持”的比重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型企业更注重“持续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宏观要素,分别高出小型企业10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更看重“产品(服务)质量”和“产品(服务)价格”等具体要素,高出大型企业6~16个百分点。而不论企业大小、所有制结构,大家对于“内部管理”因素的重视程度都大体相当,只是小企业略低。
  
  企业最缺什么人?
  
  “人”永远都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本次调查中,不同类型的人才,企业的需求程度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自己的人才需求也各不相同。
  关于技术人员,近80%的企业感到“短缺”;关于营销人员,73.8%的企业感到“短缺”;关于管理人员,超过一半(50.8%)的企业感到“短缺”;而普通员工,却相反,有51.7%的企业感到“富余”。其中,国有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稀缺,远远比不上私营企业,相差高达20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对于营销人员的需求又明显超过私营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这种人才需求的差异,直接反映了过去以来,两类企业对于市场竞争力理解的不同,进而造成了今天相关人才储备的不同。原先,私企重市场而轻管理,而国企重管理而轻市场,到今天,当大家发现两个轮子那个也不能缺时,纷纷为自己人才结构的不足而着起急来。这也多少预示着未来几年人才流动的走向。
  
  国企最可能卖给谁?
  
  十六大以来,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公有制”,更使得大家对于原先纯国有企业的动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本次调查就国企出售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调查。
  关于国企出售情况,调查显示:6.1%的国企经营者表示其企业“已经出售”或“正在出售”,33.7%表示“打算出售”,仍有60.2%明确表示“不打算出售”。其中从区域看,中部地区的国企出售意向最浓,达到42.1%,高出东部(38.7%)和西部(39.3%)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小型国企已经或打算出售的比重为50.3%,高出大型企业(36.2%)及中型企业(38%)12个百分点以上。
  关于国企出售对象,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6.4%)的企业表示“已经”或“打算”出售给股份制企业,以下依次是“本企业职工”(43.9%)、“本企业经理层”(35.8%)、私营企业(34.6%) 和外资企业(31.5%)。从企业经营者宁肯出售给“职工”而不是“经理层”和“私营企业”,我们隐约可以感到国企经营者内心一种微妙的心态,是不是他们认为出售给“经理层”与“私企”,各界内心都更不容易平衡而会有更大的风险?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兼并国企情况,调查显示:8.8%的企业经营者表示其企业“已经”或“正在”兼并国有企业,24%打算兼并,67.2%无此打算。其中,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国企的意愿比较高(参见表4),而国企自己和外资企业的并购意愿则较低。
  一晃一年已然逝去,新一年的挑战已然到来。但愿今年年终盘点时,中国企业家们能拿出更出色的成绩单。
  (本文图表及数据均采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
  
  专家:中国经济还能笑多久?
  
  对于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所说明的问题,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又是为了再生产,这两块需要循环起来才能使经济持续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而前6年,我们主要是政府在投资,至今已经投入了8000亿,但依然存在通货紧缩问题。目前,虽然民间投资跟上来了,但如果消费需求仍然上不来,宏观经济发展就依然不平衡,持续快速增长就会受影响。
  从更长远的产业层面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我们分析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首先要看我们现在高速增长的源泉何在。而这无非是“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他认为:中国经济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配置效率”,典型的比如:将闲置在农村、没有任何价值创造的大批壮劳力引入城市,从而在工业领域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低成本与高价值;再比如: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精英由仕途大量转入企业,此外还包括我们可以借用国外已经成熟的大批技术……
  那么未来呢?中国的高速成长还能持续多久?也就是这些“配置效率”的优势,我们还能吃多久?张维迎认为:还能吃10年。因为在这10年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打破垄断、保护企业家利益等等,进一步优化配置的空间还有。但10年以后,我们的优势就可能耗尽,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相比之下,我们的“生产效率”依然不高。要知道,目前我们工人的生产效率只有美国工人的1/6,但我们依然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工资只是美国的1/40!那么,当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改善到工资达到美国的1/6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再比如就技术而言,张维迎认为:我们实际上这20多年一直在免费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等于“搭便车”。但今后这种技术“后发优势”,我们必将越来越少。比如彩电业,我们现在能够利用的国外技术基本都已经用完了,而人家的新技术又不会很快给我们,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没有研发,我们拿什么继续成长?张维迎还特别提到了巴西等南美国家在20年快速增长之后停滞不前的例子,作为前车之鉴。
  为此,张维迎呼吁通过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投入,从而真正提高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才是我们能够持续高速成长的原动力。
其他文献
企业知识是有运动规律的。开展知识管理实际就是遵循知识运动的规律并采取措施来推动知识状态的转移。    “隐形”的困局    所有知识当中,只有20%是那些把对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看法表述出来,让大家看得到、听得到的显性知识,而另外80%的知识和经验深藏于员工的内心,是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失,不仅造成了知识的浪费,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对个人的依赖。  隐性知识引发的困局还不止于此。如同
期刊
中国大批正值迅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如何使原先粗放随意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的瓶颈,而考核更是其中难中之难。为此,从本期起,我们请我国人力资源诊断专家甄源泰先生为我们就如何有效考核,特别是对诸如“态度”等难以量化的内容进行有效考核,进行一次系统剖析。  作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最难的事莫过于教会“顶头上司”给他们的下属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现在,谨就这件事里面的管理哲学与管理技术问
期刊
曾国藩自解湘军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洪秀全病死,忠王李秀成被俘,幼主洪天贵福被杀。历经咸丰和同治两任皇帝、长达12年的剿灭太平天国战争,清廷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值此欢庆时刻,“第一功臣”曾国藩深知:他即将要面对的将不是朝廷的封赏,而是对他的猜忌。稍有不慎,自己就会遭遇兔死狗烹的厄运。很显然,曾国藩的政治判断是正确的。当时满清朝廷虽然
期刊
一方面中国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多年的赤字财政又使得政府很难全部负担庞大的建设费用;一方面中国企业(特别是民企)近年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财富,另一方面却又受制于诸多产业的垄断门槛无处投资。于是,卸下包袱;于是,锯断门槛;于是,我们一起BOT。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其涵义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
期刊
在变动的时代,更要辨明哪些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就像鱼要深晓身边的水。否则,你很容易就会被最新的潮流击倒。    管理也存在泡沫    当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商学院教授兼院长吴思华面对《什么是管理》一书时,无限感慨地说:管理概念的大幅扩张,也为管理本身带来了危机。实际上,要让管理呈现原有的风貌,应回到基本面来思考,也就是回答“什么是管理”这个基本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几乎每个月都有
期刊
最近,我到西安、沈阳和青岛,与企业界朋友们交流了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我联想起1994年,江泽民同志指示要写《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两本书,我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这本书第一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者,后来又把这一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了单行本。我在写这本书时,首先要弄清楚的正是科学的定义和内涵,于是我在走访了科学家,也翻
期刊
企业家荣海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荣总、荣老师、荣海  身为西安海星科技的董事长,如今是大名鼎鼎的商人。因为是教师出身,所以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荣老师”而不是“荣总”。这个称谓让他听起来浑身上下都感到舒服,他说这代表着人们对他的尊重,有一种亲切感。  但当他第一天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上EMBA时,有人对着他喊了一声“荣海”,他真是一激灵。这种情形已经多年不见了,这时他才发现:
期刊
如果说蓝筹公司的形成有什么路径依赖是绕不开的,那就是持久的经营历史。  一个美国富商在英国看到城堡里的一片草坪长得非常别致,就问园丁:“怎么才能在美国也种出这样的草坪来?”园丁回答说:“这个简单,只要特别的种子、殷勤地浇灌、精心地护理......”富商很高兴,说这些都能买到。“不过,这块草坪我们这样做了400年。”园丁慢悠悠地说。  “长寿”蓝筹  短寿,几乎是多数企业的宿命。有专业机构在分析了多
期刊
美国西南航空,这个管理经典的缔造者,又是怎么看待员工与裁员的呢?“并非因为某一套价值观或实践方式优于其它,而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和实践方式都是真实的。”  打造卓越企业的奥秘何在?在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里,如何保持持续的增长、健康的利润和优质的服务?当一种叫做“忠诚”的理念——来自顾客的忠诚、来自员工的忠诚和来自雇主的忠诚——成为了落伍的笑柄时,你如何建立一种责任的文化和业绩的文化?  我的回答只有四
期刊
荣海是上榜《福布斯》的富商,也曾是两袖清风的老师;荣海是个大善人,但又必须严格管理;荣海从不避亲,但又不能自我封闭;荣海从不后悔多元化,但却正在走向专业化……于是,喜欢思考、喜欢出差、喜欢研究世间冷暖的荣海,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管理哲学。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他说:“如果荣海稍微有一点冒险精神,如果海星专注于PC,有可能早已成为中国的戴尔。”想必钟朋荣这话并不是随便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