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今雨 造化为灵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908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是每位山水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历经干百年的洗礼、演变,传承至今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佳作频出、高手如云,要想在其中有所突破取得一點成绩谈何容易。孙鸿骏作为一个渐入佳境的中年画家,凭着他多年对传统绘画的苦读和深入研究,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本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常年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使其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
  孙鸿骏性格憨厚、为人正直,对绘画艺术勤奋执着。我与鸿骏相识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在山西省首届画院美术作品联展上,一幅名为《惊蛰》的山水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笔法细密,气势恢宏。当时鸿骏正痴迷于对宋画的研究,尤其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更是反复临摹。不久便到太行山深处写生,回来之后便创作了《惊蛰》《寒山晓色》《春醒》等一系列细密山水画作品,获得好评。《惊蛰》在1994年“山西省首届画院联展”上被评为银奖,并同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寒山晓色》1995年入选“山西省进京美术作品展”,《春醒》在1992年“首届中国铁路美术作品展”上获一等奖。
  任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只有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之上才有可能,中国画亦然。从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中寻找中国画发展的基因和动力,从而寻求中国画的创新与突破是鸿骏的选择。这种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作理念,使他对中国山水画充满了激情,他上追北宋、五代,董、巨、范宽,在古法中求变,下探苍茫巨壑、深谷危岩,在师造化中寻求创新,他食古而不落古人窠臼,求新而不盲从流行的风尚。
  对于传统古法和当代精神,对于历代经典和时尚趣味,如何择善而从,化古为今。鸿骏是通过他画面的视觉语汇和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张力来表达的。他一方面尽最大努力锤炼强化自己视觉语言的骨力和笔意,另一方面又极力消解过于强调线的力度而造成的匠气和刻板。就近段时间孙鸿骏山水画创作的特点来说,用笔更加肆意古拙,挥洒自如,画面苍茫粗犷,气势磅礴。如《云岭烟霞》《云起溪山》《云岭幽居》等作品,构图丰满,石体坚毅,草木丰茂,笔墨苍劲厚重,把古韵化解在自己笔墨语言当中,画里充分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内涵。
  艺术风格的完成,必须以人格精神凸显为归宿。孙鸿骏的艺术风格是其人格精神的产物,人格精神是民族文化综合修养,包括历史、哲学、文学、书画、音乐等方面知识的积累与提炼,它关乎着艺术家的审美价值,审美意识的取向及实践能力。当艺术家的文化风格基本界定之时,其作品艺术风格才得以显现。孙鸿骏把他的艺术轨迹归纳为读书、写生、深入生活,由知识积累到实践的多次往复,达到由人格精神到艺术的转换,愿鸿骏能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加成熟。
其他文献
近日,在昆明画廊一次画展上,翟艳娜女士的花鸟画引起媒体的关注。也吸引我读了《翟艳娜书画作品集》、翟艳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邮册》;同时还查阅了她近年入选云南优秀美术作品展的《绿荫轻语》《幽涧春馨》《秋林果正红》等作品,感到她的花鸟画清丽雅致、状物抒情、富有灵气。  著名画家孙建东先生曾这样评论:“在众多的女画家中,翟艳娜的笔墨是比较灵动而大气的,情之所至,便放笔直取
期刊
“尽善尽美”,是孔子两千多年前为艺术评判树立的标准,古往今来,能跨越者寥若晨星,但它始终是历代艺术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彼岸。  画家崔玉滨数年如一日地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理想,已届中年的他,仍独自驾着自己的独木舟,泛舟艺海,在咫尺画幅与方寸天地间“乘物游心”,在“神与物游”“遥情寄物”中表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体现出一种“意从象出”的文气风骨与形神机趣;其作品则因此平实、优美、亲切与诗意,
期刊
甘肃画家郭平先生长期致力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和创作,他的绘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法娴熟、格调高雅,全面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神韵,让我们在欣赏敦煌壁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心灵上得到抚慰和净化。  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对郭平最近一些代表作的赏读,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他的担当精神和传承意识会让很多人佩服和尊重,同时也会让很多自以为是的画家感到自卑和汗颜。千年的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期刊
才情华赡意沉酣,说部银屏两熟谙。  压卷词林金缕曲,取材活字梦溪谈。  墨缘妙契碑兼帖,印学通观北与南。  犹有拙书待匡削,骥程虽远不停骖。  此乃已故黔中耄宿陈恒安先生诗作,陈先生论诗书甚严,不轻许予,周甲之后与戴明贤先生交往甚密,谈诗论艺,有剪烛夜话之乐,一老一壮,有情投意合之交,故而赋诗赠与戴明贤先生,足以见他对先生的推重。  明贤先生出生于黔中重镇安顺,自小深受家学浸染,学书于髫龄之际,老
期刊
观看陈宗麟风神秀特的重彩写意画,品读图中高度简约却又栩栩分明的人物、花鸟、山水,阅读他那不拘成法的题款诗文,我不免为岁月的风烟浩叹。历史之不可抗力一至如此,人物之命运转捩一非初始。平生所爱,杳然如雪泥鸿爪,飘摇绝迹;少年壮志,率尔鹏抟鲲化,垂天图南。  陈宗麟,一位退休的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未能免俗,现在还兼着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这位1 942年生于天府成都的蜀中骄子,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
期刊
我和家焕一起游历过粤东,在雾起烟升的大海边,在苔痕错落的古军堡垒前,在榕荫匝地的古村落里……他都显得兴奋,都感到艺术创作的欲望在奔突。他已年过花甲,可是他保持了艺术青春的灵气和冲动。生命不息,艺术创造不止,青春也能永葆。  家焕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以擅长画牡丹而知名画坛,几十年的朝夕砥砺,他的牡丹已经出神入化,形神皆备,由国色的“形似”进而到“天香”的“神似”。书坛泰斗启功诗赠家焕日:“木芍药发
期刊
西关程家焕擅丹青,尤以画牡丹名世,其画宇内风行。而其书法,笔墨精妙,其态道丽、其意幽闲、其力劲骏,尤其隶书,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蚕头雁尾,笔势颖脱,韶媚可爱,峻挺雄秀。取幅观之,若孙武行兵,操演宫娥于丹墀也。严阵以待,旌旗井然;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撼乎心,震乎胆,激乎情也。  家焕丹青之余勤与书,辄以悬肘纸笔,捭阖其间,乐乎笔墨纵横之趣也。而多读碑帖,自幼喜临摹欧阳询之《九成宫》,赵之谦北魏;汉之《
期刊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形”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的形象与状态,那就属于造型的范畴了,我们会用“笔歌墨舞”一词来形容一件酣畅淋漓、气象万
期刊
孙鸿骏的山水画取向不惑,气韵生动。其布局大都为全景式,或斗方,端庄整饬;或竖幅峻拔雄伟,自前而窥后者,意蕴深遠,色调重晦;自下而仰山巅者,山势突兀,格调清明。其用笔遒劲豪放,施墨苍茫沉郁,山石草木,点线相宜,以点簇为主,画面呈现明快、洒脱、壮观、雄浑之美感。  画家十几年前创作的《惊蛰》和《寒山晓色》充分显示了前期的审美取向。《惊蛰》将浩瀚的北国风光画成虚无缥缈、波澜壮阔的人间仙境,明净而悠远。这
期刊
画家吴海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一位勤奋、务实、积极、活跃的参与者,他以一种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状态和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坚持在山水画领域笔耕不辍,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山水画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整体来看,吴海舟的山水画创作,在研究及承袭传统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趣与笔墨技法,加之其自身的艺术个性,试图开辟出一种创新型的山水画形态与审美范式。他尊重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