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初隆化县文化教育之嬗变

来源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隆化县于宣统二年(1910年)正式建立,由于其建县较晚且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隆化县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极为滞后。建县之前,隆化地区并无正式的官学存在,只有一些私塾分布在乡村之中,并且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宗族和富户人家的子女后代有机会进入私塾读书,以应对科举考试博取功名,普通农户人家的子女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随着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的逐步开展,新式教育得到推广。隆化县建立后的第二年便创办了第一所县立国民高等小学堂,民国五年(1916年)五月,隆化县公署设立劝学所作为隆化县教育管理机构。此后又相继创办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检出超鞭毛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超鞭毛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者临床表现
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民革湖北省委员会:湖北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抗战主力之一的新四军的诞生地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是战略相持阶段屏障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验一体化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用PCR基因扩增方法对女性泌尿生殖道采集的200株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