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有意识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抒真情、吐真言,让学生在运用作文进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产生积极而持久的作文热情。特定情境可使学生入“境”生情,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以至于文思泉涌,落笔成章。当然,创设作文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实物演示”收到的效果“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教师应该各取所需,对号入座,定会事半功倍。
二、引入“下水作文”,沟通师生情感
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写“下水文”是作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师活动之一,是特殊的作文备课。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教师能体验到学生写作的甘苦,对该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及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会有一个更清楚、具体的了解,甚至能发现原先没考虑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改进作文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教师“下水作文”中丰富的词汇,精彩的篇章,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情动而喜欢作文,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
当然,教师的“下水”指导,并不是简单写“下水文”,读给学生听就完了。想要使“下水文”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实达到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作文的目的,需要根据作文的难易,学生的作文基础好差,讲究策略,把握出示“下水文”的时机。如作前读,可以起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开启思维,克服畏难情绪的作用;作中读,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指点迷津,纠正偏差的作用;作后读,可以起到对照总结,指导修改的作用。因此,准确把握读“下水文”的时机,对于学生起到由模拟到创造,由他律到自律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作文评改,增进师生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了,他们不喜欢老师高高在上的说教,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如果老师居高临下,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写作文批语,要做到亲切、真情,重在鼓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使学生爱上写作。
1.有亲切感。我认为,学生在接受评语时,有情感参与,是有选择的。如果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只训不启,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而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商榷语气,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觉得老师同他亲切交谈一般,因而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带着愉快的心情,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接受老师的意见,下次写作一定会更棒。
2.用真情。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批语实际上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流露,对学生褒贬与否,无不对学生心灵产生一种冲击,尤其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们希冀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教师写作文评语必须用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如一位学生在写《妈妈,我想对您说》一文中,写了自己的妈妈因贪图富贵,不愿过贫穷困苦的生活,跟一位外地老板弃家去了广东后家里的生活情况。全文感情真挚,洋溢着一个孩子对母爱的渴望,读着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我读了这篇文章,不禁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孩子,读了你的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不到小小年纪的你,竟有这样的坎坷。可你是那么懂事,那么坚强。老师真佩服你!相信你的妈妈会舍不得你这样的好女儿,迟早会回到你的身边。真诚地祝愿你们一家人早日团聚。”这位学生读了我的批语后,激动地对我说:“李老师,谢谢您!您的话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在这里,作文批语成了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近了,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3.重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因此写作文批语要善于捕捉习作中的闪光点,由衷地为文中的优点“喝彩”,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在《我敬佩的一个人》一文中这样描写我:“她剪了一个男式头,个子比较矮,连我们班的刘松林同学都比她高。但你可别看她其貌不扬,知识却丰富着哩。”我给这段话写的批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能抓住老师的特点写。比较矮、其貌不扬、丰富这些词用得多好啊!你真棒!”如此评语,虽是只言片语,但蕴含着教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相信学生读后一定能受到莫大的鼓舞,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实践证明,情感——确实是作文教学之魂!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一切写作因素,打开写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学生习作充满激情,整个作文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有意识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抒真情、吐真言,让学生在运用作文进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产生积极而持久的作文热情。特定情境可使学生入“境”生情,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以至于文思泉涌,落笔成章。当然,创设作文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实物演示”收到的效果“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教师应该各取所需,对号入座,定会事半功倍。
二、引入“下水作文”,沟通师生情感
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写“下水文”是作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师活动之一,是特殊的作文备课。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教师能体验到学生写作的甘苦,对该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及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会有一个更清楚、具体的了解,甚至能发现原先没考虑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改进作文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教师“下水作文”中丰富的词汇,精彩的篇章,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情动而喜欢作文,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
当然,教师的“下水”指导,并不是简单写“下水文”,读给学生听就完了。想要使“下水文”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实达到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作文的目的,需要根据作文的难易,学生的作文基础好差,讲究策略,把握出示“下水文”的时机。如作前读,可以起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开启思维,克服畏难情绪的作用;作中读,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指点迷津,纠正偏差的作用;作后读,可以起到对照总结,指导修改的作用。因此,准确把握读“下水文”的时机,对于学生起到由模拟到创造,由他律到自律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作文评改,增进师生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了,他们不喜欢老师高高在上的说教,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如果老师居高临下,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写作文批语,要做到亲切、真情,重在鼓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使学生爱上写作。
1.有亲切感。我认为,学生在接受评语时,有情感参与,是有选择的。如果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只训不启,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而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商榷语气,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觉得老师同他亲切交谈一般,因而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带着愉快的心情,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接受老师的意见,下次写作一定会更棒。
2.用真情。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批语实际上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流露,对学生褒贬与否,无不对学生心灵产生一种冲击,尤其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们希冀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教师写作文评语必须用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如一位学生在写《妈妈,我想对您说》一文中,写了自己的妈妈因贪图富贵,不愿过贫穷困苦的生活,跟一位外地老板弃家去了广东后家里的生活情况。全文感情真挚,洋溢着一个孩子对母爱的渴望,读着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我读了这篇文章,不禁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孩子,读了你的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不到小小年纪的你,竟有这样的坎坷。可你是那么懂事,那么坚强。老师真佩服你!相信你的妈妈会舍不得你这样的好女儿,迟早会回到你的身边。真诚地祝愿你们一家人早日团聚。”这位学生读了我的批语后,激动地对我说:“李老师,谢谢您!您的话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在这里,作文批语成了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近了,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3.重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因此写作文批语要善于捕捉习作中的闪光点,由衷地为文中的优点“喝彩”,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在《我敬佩的一个人》一文中这样描写我:“她剪了一个男式头,个子比较矮,连我们班的刘松林同学都比她高。但你可别看她其貌不扬,知识却丰富着哩。”我给这段话写的批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能抓住老师的特点写。比较矮、其貌不扬、丰富这些词用得多好啊!你真棒!”如此评语,虽是只言片语,但蕴含着教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相信学生读后一定能受到莫大的鼓舞,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实践证明,情感——确实是作文教学之魂!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一切写作因素,打开写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学生习作充满激情,整个作文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