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初探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种植制度的不断完善,晚播小麦的种植结构也随之调整,相应的扩大了其种植面积。要想实现晚播小麦高产则需要从晚播小麦的栽培途径入手,提升晚播小麦的栽培技术。
  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
  小麦晚播对小麦生长来说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抗灾害方面。小麦过早种植,受温度影响其生长速度增快,而到越冬期间,气温骤降,麦苗则容易冻坏、冻死,所以说晚播小麦有防冻害的效果。同时,在温度較低的时节不易出现病虫害的情况。因而相比其他播期的麦苗,晚播小麦恰好错开病虫害高发期,使得麦苗更好的生长。
  1、冬前苗小、苗弱
  由播种到主茎由五叶一心或六叶一心形成,小麦壮苗需要积温较高,在570℃-645℃区间。晚播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前,小麦积温420℃以下。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晚播小麦从播种至越冬阶段,仅有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因而,冬季前小麦会有苗小、苗弱的特征。
  2、春季生育进程快、时间短
  相关调查研究可见,同一品种在适当时期播种和晚期播种的情况下,晚播小麦幼穗分化起始晚、用时短、发育速度快。到幼穗分化形成时期基本与适时播种的小麦持平。因而,越推迟播种时间,穂分化时间越会缩短。
  3、春季分蘖成穗率高
  冬前,晚播小麦有效积温较少,主茎叶片数量不多,分蘖现象很少或几乎没有,分蘖成穗少。但春季到来,气温迅速回升,分蘖增长很快,晚播小麦和适时期播种小麦相比,其成穗率较高。但经历时间短,也会造成不孕小穗数、单穗结实粒数减少的情况。
  二、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
  1、选择良田,精细整地
  不同地区土壤耕作层不同,一般来说20厘米以下耕作层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应提高活土层厚度,增强土壤积水、保肥的能力。第一步,要深耕、深松土壤,争取达到24厘米以上。第二步,要精细整地做畦。
  2、合理选择品种
  针对晚播小麦而言,应选用耐晚播、早熟、丰产性较好的半春性、春性品种。其优势在于生殖阶段具有较快发育进程、营养时间不长,可有效提高灌浆强度,达到穗大粒多、籽粒饱满、早熟丰产的效果。同时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土质、气候的晚播小麦品种。例如:淮北地区宜选用濮麦7号、豫麦34、豫麦35、周麦22等品种。
  3、增加种植密度
  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够,致使分蘖显著减少,分蘖时间短。用正常播种量必然会产生成穗数不足,影响产量。因此,要适当加大播种量,增加种植密度,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数,依靠主茎穗多实现高产。除此之外,还应做到科学种植,最大限度利用水分和肥料,避免浪费。合理控制小麦之间的空隙,如种植密度较大,养分吸收不充足会导致作物矮小、穗小而且质量较差,影响密植效果。同时合理密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草害的传播,提高晚播小麦产量。
  4、提高播种质量
  首先,中耕松土。入冬前、过年后可中耕划锄,以提升土壤温度,增加土壤保墒、通气的能力,加快小麦根系健康生长。同时应尽量加快播种进度,降低积温减少的损失。其次,为防止伤根,冬前松土要以3厘米上下为好,充分利用之前积温、降低种子养分消耗,做到早出苗、早生长。春季可适当深锄,以减少无用分蘖。再次,浸种催芽、合理浇水。为使晚播小麦提早出苗和保证出苗时由充足的水分,晚播前可用20℃-30℃的水浸种5-6个小时,再捞出晾干播种,如此可提前2-3天出苗。如冬前干旱,应及时浇足量越冬水,春季应浇足量拔节水。最后,追施拔节肥。施好拔节肥可以减少无效分蘖营养消耗,是取得高产的有效保障。
  5、做好施肥管理
  晚播小麦需要加大施肥量,用来补足土壤中有效养分的缺失,促进其多分蘖,多成穗,颗颗籽粒饱满创高产。
  晚播小麦施肥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早施提苗肥。冬前麦苗几乎无法分蘖,晚播小麦出苗应及时施加提苗肥,可对麦苗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冬季气度较低,碳铵释放速度较快,也需根据麦苗的实际情况及时供肥。第二,追施腊肥。晚播小麦抗寒能力差,容易出现冻害现象。追施腊肥可以达到保温防冻的效果。或施加尿素,不仅可以为晚播小麦生长提供养分,还能起到冬施春用的作用,为春季分蘖做保障。第三,巧施返青肥。晚播小麦和适时播种的小麦相比分蘖时间推迟15--30天,适量巧施返青肥对早春分蘖成穗十分有利。因此,针对晚播小麦分蘖不好的现象,可在2月末到3月初施加返青肥。在高温和土壤底肥充足的情况下,春后应控制追肥情况,避免后期出现倒伏现象。第四,重施拔节孕穗肥。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如晚播小麦拔节期间底肥、蜡肥不充足,则需重施肥,充分结合肥水,施用6kg-8kg的尿素。拔节孕穗时期除了要施加氮肥,还需施加钾肥,如此才可以充实茎秆,促使幼穗分化发育。第五,增施叶面肥。为保障晚播小麦成穗率,提高千粒重,在晚播小麦抽穗到乳熟阶段,可施用0.1kg-0.15kg磷酸二氢钾再添加50kg的水喷洒。
  6、有效防治病虫害
  冬前,按照田间草相和杂草类型等情况,合理选用药剂适时化除,严格控制杂草危害。对杂草较重区域,可选择75%巨星,每亩1g,在晴朗天气下喷洒。年后,小草返青,草类迅速生长,在冬前化除的基础上,在杂草出草的春季高峰期也要做好化除管理。小麦拔节之前采用每亩1g巨星,还可以选择骠马乳油40ml每亩,加水40kg喷洒,防除杂草。
  防治病虫害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根据病虫害产生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小麦生长状况及时进行施药。例如:针对纹枯病,可选择井冈霉素加水50kg,以每亩25g左右喷洒。针对白粉病,可选用粉锈宁加水50kg,以每亩100g进行喷洒。另外,还可以结合生物调节剂等用来增加晚播小麦的耐性和抗性,保障小麦健康生长发育。因此,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扬长补短,最大限度提高防治效果,晚播小麦也可做到稳产高产。
  (作者单位:274200山东省成武县南鲁集镇人民政府)
其他文献
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有机蔬菜是人们很好的选择,有机蔬菜是指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生长剂等化学物质,也是非转基因蔬菜,完全是采用农业技术一系列过程生产的。农业生态系统稳定,通过有机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有机认证证书。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有机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1、基地的完整性  在选择有机蔬菜种植地时,应选择完整的地块是有机蔬菜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随着现如今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对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出现,而间作高产栽培技术就是经过研究以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实际对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新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新技
我国粮食生产中,马铃薯是一种基本粮食,种植范围比较广。当前,我国马铃薯栽培技术明显提高,马铃薯栽培中,作为一种常用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作物灌溉与施肥统一起来的一种技术,其能够降低作物灌溉量,节省水资源,同时还能有效节省人力投入成本,降低了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压力。此外,马铃薯栽培中,实施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准确掌握马铃薯各生长周期所需水分与养分,供给充分,以此为作物创造良好条件,种植产量得到明
提出一种追踪线性约束下凸可分规划问题最优解轨迹的参数化方法。该参数优化算法可在对偶松弛凸可分规划算法的主循环之外,通过少量参数化扩展得到。参数分析表明最优解轨迹的
水稻属于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的涌入城市,造成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持续降低。在
娃娃菜又称微型大白菜,迷你大白菜,是从日本或韩国引进的一款蔬菜新品种,其外形与大白菜一致,但外形尺寸仅相当于普通大白菜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因其富含钾与锌,微量元素在蔬菜家族中名列前茅,能帮助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酸碱平衡,同时蕴含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消化运动,去除体内多余的油脂,为身体减轻负担。娃娃菜最适宜做成汤菜,口感清甜鲜嫩,常食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清热解毒之功效,因此是酒店、家庭的美味佳
作为有20多年室内设计经验的先锋设计师,Jean de Lessard在他一系列的商业和住宅设计中一直在不断追求对空间内在精神和场所感的探索,他从不局限于眼前的单一空间,而是试图利用
针对某厂燃用烟煤的1025t/h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差,相邻燃烧器之间流场容易干扰的问题,进行了实验室冷态试验及工业试验研究,并将下层8只燃烧器改造为中心给粉燃烧器。结果表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