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台是个神奇的所在,假如你即将毕业,选择去电视台实习,恰好又没有交情足够好的前辈“传帮带”,你会发现自己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连续多天下来,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这里不是学校,很少有人像老师一样给你布置作业、安排功课,一切都得靠自己。
尤其是每年的实习期,总能发现有一大拨实习生守候在办公室,指望着被“老师”点名带走,接下来是一天的苦和累,除了冷漠的命令和让你不知所措的指责,几乎谈不上什么收获。
许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气,第二天、第三天就不再来了,也有人撑满一个月,晚上回家在微博上不断吐槽,末了决定不再选择这样的工作,或是去了安逸的单位,或是选择考研、考公务员。
也有施展浑身解数和“老师”处理关系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甚至是请客吃饭。然而,最终留下来的,当然是“牛有牛道,马有马途”,但工作上的勤学肯干和善于交际,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了。
这里重点说说交际,我在好几个行业都做过,不少新手似乎都会有个思维定势,觉得和人交往全靠关系。以我的经验而言,这实在是个误区,人际交往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处理日常事务上,仔细说起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儿:上班别迟到,工作要细致,同事需要帮忙的时候,赶紧搭把手,上司打回来的活儿,认真修改,尤其是少抱怨你的同事。如果做到这些,就已经是位好员工了。
这能有什么难度?有,不但有,而且很难做到。你能保证几月、几年、十几年如一日不迟到吗?你正为手头的工作发愁,一个平时不怎么搭理的同事偏偏来找你帮忙,你能答应吗?你费尽心机做出来的活儿,却招来上司发的一通无名火,并且让你连夜改出来,你能“人不知而不愠”吗?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当你的队友和你协作工作时出现问题,你能够不加抱怨地等待他,甚至施以援手吗?最后这一点,恰恰是最难的。
我开始学做电视编导的时候,就犯过一个错误。教训我的,是单位上的一位老司机。当时我与几位专家一同外拍,经验不足,我带去的磁带有限,恰巧摄像是位颇有想法的人,于是一到外景地,他便自主地拍摄起来,我生怕磁带不够用,相互之间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好在节目顺利拍完,在送专家前往机场的途中,我一放松,就在背后调侃起摄像来,专家恰好是做过电视的,于是我们一来一去,谈笑风生。
这些话都被司机听在耳朵里,回程时,他毫不客气地批评起我来:身为编导,本来就该考虑周全一点,设备带多少,事先都该计划好,自己准备不充分,反倒怨摄像浪费磁带,大不应该;而且,当着外来专家的面,揭自己同事的短,好像是拉近了距离,人家又怎么会高看你一眼呢?
司机师傅的这通话说得我哑口无言,事后反思,确实是自己太过浮躁了。自那以后,不管参加什么活动,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安排好备份的器材,而且也不在背后嚼团队成员的舌头了。这位司机姓甚名谁我已经忘记了,但他说的那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每每想起,还是面红耳热,这样的“遭遇”,算是我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教训之一了。
前一阵子,我带过的一位学生告诉我,他经常陪上司喝酒,以至于身体出现问题了。这让我很是奇怪,明明是工作,为什么一定要陪上司喝酒呢?他的答案也简单:“不这样,又怎么能博得领导的好感?”我听了哭笑不得,当即告诉他,那些真正的骨干,都是凭手底下过硬的活计才站住脚的,如果全凭喝酒吃饭赢得上司的好感,就算有领导赏识,也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要是换一个兴趣爱好全不相同的上司,又该如何是好呢?
在我看来,如果一位职场新人在几经淘洗之后,明白如何“寓深雄于静穆之中”,凡事反求诸己,不抱怨、不自艾,遇到棘手的问题,第一反应是将浑身解数放到如何解决问题上去,继而以建设性的心态寻求上司与同事的支持,就可以算得上是成熟了。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如何会做不好?以这样的心态去处理所谓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不如鱼得水呢?
责任编辑:张蕾磊
尤其是每年的实习期,总能发现有一大拨实习生守候在办公室,指望着被“老师”点名带走,接下来是一天的苦和累,除了冷漠的命令和让你不知所措的指责,几乎谈不上什么收获。
许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气,第二天、第三天就不再来了,也有人撑满一个月,晚上回家在微博上不断吐槽,末了决定不再选择这样的工作,或是去了安逸的单位,或是选择考研、考公务员。
也有施展浑身解数和“老师”处理关系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甚至是请客吃饭。然而,最终留下来的,当然是“牛有牛道,马有马途”,但工作上的勤学肯干和善于交际,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了。
这里重点说说交际,我在好几个行业都做过,不少新手似乎都会有个思维定势,觉得和人交往全靠关系。以我的经验而言,这实在是个误区,人际交往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处理日常事务上,仔细说起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儿:上班别迟到,工作要细致,同事需要帮忙的时候,赶紧搭把手,上司打回来的活儿,认真修改,尤其是少抱怨你的同事。如果做到这些,就已经是位好员工了。
这能有什么难度?有,不但有,而且很难做到。你能保证几月、几年、十几年如一日不迟到吗?你正为手头的工作发愁,一个平时不怎么搭理的同事偏偏来找你帮忙,你能答应吗?你费尽心机做出来的活儿,却招来上司发的一通无名火,并且让你连夜改出来,你能“人不知而不愠”吗?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当你的队友和你协作工作时出现问题,你能够不加抱怨地等待他,甚至施以援手吗?最后这一点,恰恰是最难的。
我开始学做电视编导的时候,就犯过一个错误。教训我的,是单位上的一位老司机。当时我与几位专家一同外拍,经验不足,我带去的磁带有限,恰巧摄像是位颇有想法的人,于是一到外景地,他便自主地拍摄起来,我生怕磁带不够用,相互之间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好在节目顺利拍完,在送专家前往机场的途中,我一放松,就在背后调侃起摄像来,专家恰好是做过电视的,于是我们一来一去,谈笑风生。
这些话都被司机听在耳朵里,回程时,他毫不客气地批评起我来:身为编导,本来就该考虑周全一点,设备带多少,事先都该计划好,自己准备不充分,反倒怨摄像浪费磁带,大不应该;而且,当着外来专家的面,揭自己同事的短,好像是拉近了距离,人家又怎么会高看你一眼呢?
司机师傅的这通话说得我哑口无言,事后反思,确实是自己太过浮躁了。自那以后,不管参加什么活动,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安排好备份的器材,而且也不在背后嚼团队成员的舌头了。这位司机姓甚名谁我已经忘记了,但他说的那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每每想起,还是面红耳热,这样的“遭遇”,算是我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教训之一了。
前一阵子,我带过的一位学生告诉我,他经常陪上司喝酒,以至于身体出现问题了。这让我很是奇怪,明明是工作,为什么一定要陪上司喝酒呢?他的答案也简单:“不这样,又怎么能博得领导的好感?”我听了哭笑不得,当即告诉他,那些真正的骨干,都是凭手底下过硬的活计才站住脚的,如果全凭喝酒吃饭赢得上司的好感,就算有领导赏识,也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要是换一个兴趣爱好全不相同的上司,又该如何是好呢?
在我看来,如果一位职场新人在几经淘洗之后,明白如何“寓深雄于静穆之中”,凡事反求诸己,不抱怨、不自艾,遇到棘手的问题,第一反应是将浑身解数放到如何解决问题上去,继而以建设性的心态寻求上司与同事的支持,就可以算得上是成熟了。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如何会做不好?以这样的心态去处理所谓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不如鱼得水呢?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