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作者结合实践,总结出了该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中的优势和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通过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经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应用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是集理论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动手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汽车专业课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是一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的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再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任务设计的简单化,任务不等同于课堂练习,把操作练习当作任务,一节课教师把知识点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些任务学生去完成,这不是真正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系统检测维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也成了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发动机维修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很好地激发求知欲望。所以这种教学法特别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通常包含以下四个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工作任务适合于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小的任务可以在两节课的周期内完成,大的任务可能通过一个教学单元完成,但是应该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可以在两节课中完成的子任务,使得每次学习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比如在学习“冷却系统检修”一节时,我在屏幕上就冷却系统进行任务描述:一辆奥迪A6轿车行驶途中,发动机舱冒大量蒸气,且行车无力,经维修人员诊断为发动机“开锅”,需对冷却系统进行检修,以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便于维修或更换。让学生感知以后的维修工作中碰到冷却系统方面的故障,激发学生去排除故障的兴趣,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确定问题。指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任务)。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问题提出的表现。学生接受任务后,在极大的兴趣和迫切需要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冷却系统检修”一节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即呈现奥迪A6冷却系统检修,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于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且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发动机维修技术。要求学生要知道冷却系的各部件安装位置,会对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检测和修复,进而分析冷却系统的典型故障并能正确诊断与排除。
(三)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指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争论、补充、修正,加深每个人对该问题的理解,找出并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巡查的方式或者参与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一方面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倾向性问题,加以引导,对于技能知识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使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历完成任务的全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学生可以自学也可以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学习倾向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是技能与方法方面的,更加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与思维方法方面的。例如,对于那些程度较差的而又具有逆反型学习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加鼓励与帮助,增强他们学习发动机维修课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那些程度比较好而又是顺应型学习倾向的学生,当他们基本完成任务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鼓励他们进行学习拓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在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应强调学生的学习及动手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四)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点评应以激励表扬为主,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点拨评析成果,完善认知结构,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对学习情境的有效利用,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汇报各小组情况,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通过教师对其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比如在“冷却系统检修”学习效果评价阶段,让各小组长汇报小组完成情况,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馈,同时小组进行互评,最后找出最佳方案,教师进行归纳与总结。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做好四件事:创设情境应尽可能真实;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三、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汽车发动机维修具有内容广博、技术发展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汽车发动机维修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用其技于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接合点。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比较适合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鼓励互相合作,进一步促成学生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是前提,确定问题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每一个过程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汽车专业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根据任务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亮,雷春国.汽车发动机维修.人民交通出版社.
[2]吴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统计教育,2007,(12).
[3]王军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2006,(07).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应用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是集理论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动手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汽车专业课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是一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的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再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任务设计的简单化,任务不等同于课堂练习,把操作练习当作任务,一节课教师把知识点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些任务学生去完成,这不是真正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系统检测维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也成了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发动机维修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很好地激发求知欲望。所以这种教学法特别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通常包含以下四个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工作任务适合于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小的任务可以在两节课的周期内完成,大的任务可能通过一个教学单元完成,但是应该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可以在两节课中完成的子任务,使得每次学习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比如在学习“冷却系统检修”一节时,我在屏幕上就冷却系统进行任务描述:一辆奥迪A6轿车行驶途中,发动机舱冒大量蒸气,且行车无力,经维修人员诊断为发动机“开锅”,需对冷却系统进行检修,以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便于维修或更换。让学生感知以后的维修工作中碰到冷却系统方面的故障,激发学生去排除故障的兴趣,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确定问题。指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任务)。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问题提出的表现。学生接受任务后,在极大的兴趣和迫切需要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冷却系统检修”一节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即呈现奥迪A6冷却系统检修,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于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且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发动机维修技术。要求学生要知道冷却系的各部件安装位置,会对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检测和修复,进而分析冷却系统的典型故障并能正确诊断与排除。
(三)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指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争论、补充、修正,加深每个人对该问题的理解,找出并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巡查的方式或者参与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一方面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倾向性问题,加以引导,对于技能知识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使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历完成任务的全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学生可以自学也可以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学习倾向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是技能与方法方面的,更加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与思维方法方面的。例如,对于那些程度较差的而又具有逆反型学习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加鼓励与帮助,增强他们学习发动机维修课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那些程度比较好而又是顺应型学习倾向的学生,当他们基本完成任务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鼓励他们进行学习拓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在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应强调学生的学习及动手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四)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点评应以激励表扬为主,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点拨评析成果,完善认知结构,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对学习情境的有效利用,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汇报各小组情况,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通过教师对其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比如在“冷却系统检修”学习效果评价阶段,让各小组长汇报小组完成情况,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馈,同时小组进行互评,最后找出最佳方案,教师进行归纳与总结。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做好四件事:创设情境应尽可能真实;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三、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汽车发动机维修具有内容广博、技术发展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汽车发动机维修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用其技于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接合点。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比较适合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鼓励互相合作,进一步促成学生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是前提,确定问题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每一个过程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汽车专业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根据任务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亮,雷春国.汽车发动机维修.人民交通出版社.
[2]吴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统计教育,2007,(12).
[3]王军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