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史学 天人关系 宇宙本体论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1-0132-05
  
  21世纪以来,中国史界已在“补课”和“超越”两点上——补“实证史学”之不足,超越西方史论——达成发展共识。(周祥林:《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但取长补短也好,后来居上也罢,源头未清,则流绪何堪!相反,基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生发原型、初始学性及其“元问题”和问学本旨的历代衍变,逐一检讨史学本体论的建构流变史,进而拷问并重整史学“现代化”的本体论根基,当属关键。
  一、天人相与:“巫史同源”的古风及其意义
  近世以降,学者论及中国“史原”,皆已关注“巫史同源”的原始习俗。例如,梁启超先生要将三代时期列为中国学术的“胚胎时代”,证据就是说它孕育了中华民族一切的道德法律和制度学艺,而其学术特点,“全在天人相与之际,而枢纽于两者之间者,则祝与史皆有力也。”此中,祝、史二者,是上古学术一水分流的两大亚种。发展到后世,事繁业精,人员日盛,分工趋密,差距渐远。对此,梁先生又发现,二者虽各有衍变和侧重——前者主天,有司祭、司历之别;后者近人,花开两枝——“志事的史家”(儒家之祖)和“推理的史家”(道家之祖)。(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文集之六》,《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9页。)但是,“天人相与”的主题和巫史共学的格局,依旧未大变。有了梁先生的学术史发见,我们就可以理解,孙诒让先生整理《墨子》,洞悉出司马迁史学的一个最原本格调——“论六家之旨,尊儒而宗道”(孙诒让:《墨子传略第一》,《墨子后语上》,《墨子闲诂》,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它就不再仅仅只是秉承父志的家学结果了。因为无论是“志事”者之“尊儒”倾向,还是“推理”者之“宗道”情结,二者在根源处,并无大异,早就是上古史学的合理遗存。
  初民时代,天灾盛于人祸,人类命运之厄,大体皆系于以天为代表的自然外界,故天人关系才是整个时代的“真问题”。《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解决这个“真问题”,人类也就催生了诸如此类“天人”对应式的叙说方式和思维格式。此中,巫史之流辈出——他们总纳社会经验,基于方术迷信、神话故事、传说风谣等知识单元,由术及学,建构了最初口耳相传的学问——一种基于天人关系的原生态的“天学”,也就成长为中国上古史学之初型;传说时代的知识垄断集团——巫祝及其学术分野,亦浮出水面。其实,冯天瑜先生通论中国学术流变,已将这些巫、史、祝、卜,称誉为“中华第一代学人”。(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这些“天学”经营者,受神本文化熏染,亦巫亦史,身份诡秘,概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国学问的“元问题”,进而体天法地,依神道设教,亲自尝试着解读并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以期于消灾弥乱。所以,在生民眼中,巫史“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足堪“沟通天人”的权威。大凡祭祀、战争等部落要事,皆必请询于此辈,他们确然是当时最紧要、最务实和最受欢迎的人物。从字源学上来看,“际”古体为“際”,构字本意,强调的无非就是需要选择一个中介人,祭告上苍,通天达神,虚实相应,好去为生民提供出种种际遇和启示。《国语
其他文献
能考进县城重点高中的尖子班,大概是当时一个来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最骄傲的事情。  说实话,我的父母没怎么念过书,他们想让我考上重点高中,再努力考个好大学。我一直不敢辜负他们的这份期望。  可是,上了高中我才发现,就算是在一个小小的县城,学生之间的差異之大,也足以让人大吃一惊。  这种差距的缘由,还得从初中时代说起。  我上的是私立初中,那时学校里各种时间战术、题海战术,测试题、错题本满天飞,把自己
1  作为一个浙江人,我从小在北京长大,能在北京上高中,却没有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资格。当年在北京的外地孩子,是没有资格在北京参加高考的。  父母听说,在河北读高中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于是我在15岁那年,独自去了河北石家庄上寄宿制高中。别的同学最多坐公交车去上学,而我是坐火车去上高中。开始,我一个月回家一次,到后来,我一个学期才回家一次。  高中三年,我一心想考大学时能考回北京。我上的高中是一所私立学
内容提要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数字技术以及技术修辞背景下各种现代艺术观念和先进的输入方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艺术生产的基本“生产力”,“比特(bit)”化的数据流动并将继续挑战传统的艺术存在方式。适应这一现实语境,当下的艺术生产一改往日的纸笔式线性写作模式,以光电式键盘敲击、手写输入、光学扫描和语音识别方式介入现代多媒体虚拟性赛博书写空间,从而给后技术时代的艺术生产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
1  又是那个熟悉的旧梦。  被点亮的阳光从七环开始,逐渐走过故宫,走过后海,走过每一栋摩天大楼与每一个挂在胡同口的鸟笼。天安门的仪仗兵步伐铿锵,把鲜艳的旗帜升至旗杆顶端。有着精致妆容的年轻白领踩着高跟鞋从地铁口的大风中匆忙走过,人潮如海,铃声起伏,那是一个让人心神往之的世界。  读高中的那两年,那个关于北京的梦如同不断灌进内心世界的潮水,汹涌澎湃,永不止息,紧紧攫住年轻的灵魂。意犹未尽地从梦中醒
1.中国桥  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近十年来中国大桥建设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进步。据统计,纵观世界桥梁最长前100所大桥中,大部分都由中国建造。其中已建成跨度超400米的斜拉桥、悬索桥分别有114座、109座,中國分别有59座、34座;全球在建及拟建的主跨400米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为49座、37座,中国分别占据39座、29座。  其中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
内容提要就地城镇化应当说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它有助于弥合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在就地城镇化的多种形式中,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类型。城乡结合部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亦城亦乡,给其就地城镇化带来了特殊的现实困境和治理难题。本文以北京高碑店村为例,着重对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中,高碑店村“产业先行”的推进模式和“协商民
内容提要 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角度看,政策过程有三个研究途径:结构主义、行动者、自主性国 家,分别可以从观点或立场、流派、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内部分歧等角度进行刻画。国内 外对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的研究,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看,或陷入一定误区,或缺少 自觉。文章对政策过程研究途径的刻画,希望有助于从事经验政治研究的学者明确自己的本 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助于研究政策过程的最佳理论框架的形成,有助于
“听说了吗?歌舞团的首席领舞朱老师等会儿要来!”  “听说朱老师这次来,要选一名跳舞跳得好的同学和她一起登台表演。”  柠溪刚走到舞蹈教室外面,就听到走廊上的女孩们正叽叽喳喳地讨论。  听到“朱老师”这三个字,柠溪立马来了精神,她兴奋地跑过去,问其中一位女孩:“歌舞团的朱老师要来我们班选人,是真的吗?”  那女孩语气酸酸地说:“是啊,我们估计都没机会,朱老师肯定会选南纯的。”  柠溪倒不在意能不能
年轻时,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个了不起的人,但命运总喜欢和我作对,让我接二连三地遭受到了各种打击,导致我的血汗一次次付诸东流。一次次的打击,让我简直快崩溃了。  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一次,有个巴西商人告诉我说有一个赚钱的机会,让我与他合作。我觉得这个机会确实很难得,就将所有的积蓄拿了出来,还向银行借了50万美元,可是我把钱交给他后,他就没了踪影。  当我意识到被骗了之后,心里十分难过,我漫无目的地
内容提要 本文用文献学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朱彝尊《经义考》所载汉、宋《春秋》学著作条目及相关文本为依据,从著述形式、经传关系、三传关系、理论学说等四个方面,论析汉、宋《春秋》学的延变异同,以期有助于推进汉、宋学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汉代 宋代 《春秋》学 异同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2-0118-12    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