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史学 天人关系 宇宙本体论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1-0132-05
21世纪以来,中国史界已在“补课”和“超越”两点上——补“实证史学”之不足,超越西方史论——达成发展共识。(周祥林:《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但取长补短也好,后来居上也罢,源头未清,则流绪何堪!相反,基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生发原型、初始学性及其“元问题”和问学本旨的历代衍变,逐一检讨史学本体论的建构流变史,进而拷问并重整史学“现代化”的本体论根基,当属关键。
一、天人相与:“巫史同源”的古风及其意义
近世以降,学者论及中国“史原”,皆已关注“巫史同源”的原始习俗。例如,梁启超先生要将三代时期列为中国学术的“胚胎时代”,证据就是说它孕育了中华民族一切的道德法律和制度学艺,而其学术特点,“全在天人相与之际,而枢纽于两者之间者,则祝与史皆有力也。”此中,祝、史二者,是上古学术一水分流的两大亚种。发展到后世,事繁业精,人员日盛,分工趋密,差距渐远。对此,梁先生又发现,二者虽各有衍变和侧重——前者主天,有司祭、司历之别;后者近人,花开两枝——“志事的史家”(儒家之祖)和“推理的史家”(道家之祖)。(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文集之六》,《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9页。)但是,“天人相与”的主题和巫史共学的格局,依旧未大变。有了梁先生的学术史发见,我们就可以理解,孙诒让先生整理《墨子》,洞悉出司马迁史学的一个最原本格调——“论六家之旨,尊儒而宗道”(孙诒让:《墨子传略第一》,《墨子后语上》,《墨子闲诂》,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它就不再仅仅只是秉承父志的家学结果了。因为无论是“志事”者之“尊儒”倾向,还是“推理”者之“宗道”情结,二者在根源处,并无大异,早就是上古史学的合理遗存。
初民时代,天灾盛于人祸,人类命运之厄,大体皆系于以天为代表的自然外界,故天人关系才是整个时代的“真问题”。《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解决这个“真问题”,人类也就催生了诸如此类“天人”对应式的叙说方式和思维格式。此中,巫史之流辈出——他们总纳社会经验,基于方术迷信、神话故事、传说风谣等知识单元,由术及学,建构了最初口耳相传的学问——一种基于天人关系的原生态的“天学”,也就成长为中国上古史学之初型;传说时代的知识垄断集团——巫祝及其学术分野,亦浮出水面。其实,冯天瑜先生通论中国学术流变,已将这些巫、史、祝、卜,称誉为“中华第一代学人”。(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这些“天学”经营者,受神本文化熏染,亦巫亦史,身份诡秘,概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国学问的“元问题”,进而体天法地,依神道设教,亲自尝试着解读并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以期于消灾弥乱。所以,在生民眼中,巫史“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足堪“沟通天人”的权威。大凡祭祀、战争等部落要事,皆必请询于此辈,他们确然是当时最紧要、最务实和最受欢迎的人物。从字源学上来看,“际”古体为“際”,构字本意,强调的无非就是需要选择一个中介人,祭告上苍,通天达神,虚实相应,好去为生民提供出种种际遇和启示。《国语
关键词 史学 天人关系 宇宙本体论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1-0132-05
21世纪以来,中国史界已在“补课”和“超越”两点上——补“实证史学”之不足,超越西方史论——达成发展共识。(周祥林:《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但取长补短也好,后来居上也罢,源头未清,则流绪何堪!相反,基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生发原型、初始学性及其“元问题”和问学本旨的历代衍变,逐一检讨史学本体论的建构流变史,进而拷问并重整史学“现代化”的本体论根基,当属关键。
一、天人相与:“巫史同源”的古风及其意义
近世以降,学者论及中国“史原”,皆已关注“巫史同源”的原始习俗。例如,梁启超先生要将三代时期列为中国学术的“胚胎时代”,证据就是说它孕育了中华民族一切的道德法律和制度学艺,而其学术特点,“全在天人相与之际,而枢纽于两者之间者,则祝与史皆有力也。”此中,祝、史二者,是上古学术一水分流的两大亚种。发展到后世,事繁业精,人员日盛,分工趋密,差距渐远。对此,梁先生又发现,二者虽各有衍变和侧重——前者主天,有司祭、司历之别;后者近人,花开两枝——“志事的史家”(儒家之祖)和“推理的史家”(道家之祖)。(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文集之六》,《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9页。)但是,“天人相与”的主题和巫史共学的格局,依旧未大变。有了梁先生的学术史发见,我们就可以理解,孙诒让先生整理《墨子》,洞悉出司马迁史学的一个最原本格调——“论六家之旨,尊儒而宗道”(孙诒让:《墨子传略第一》,《墨子后语上》,《墨子闲诂》,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它就不再仅仅只是秉承父志的家学结果了。因为无论是“志事”者之“尊儒”倾向,还是“推理”者之“宗道”情结,二者在根源处,并无大异,早就是上古史学的合理遗存。
初民时代,天灾盛于人祸,人类命运之厄,大体皆系于以天为代表的自然外界,故天人关系才是整个时代的“真问题”。《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解决这个“真问题”,人类也就催生了诸如此类“天人”对应式的叙说方式和思维格式。此中,巫史之流辈出——他们总纳社会经验,基于方术迷信、神话故事、传说风谣等知识单元,由术及学,建构了最初口耳相传的学问——一种基于天人关系的原生态的“天学”,也就成长为中国上古史学之初型;传说时代的知识垄断集团——巫祝及其学术分野,亦浮出水面。其实,冯天瑜先生通论中国学术流变,已将这些巫、史、祝、卜,称誉为“中华第一代学人”。(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这些“天学”经营者,受神本文化熏染,亦巫亦史,身份诡秘,概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国学问的“元问题”,进而体天法地,依神道设教,亲自尝试着解读并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以期于消灾弥乱。所以,在生民眼中,巫史“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足堪“沟通天人”的权威。大凡祭祀、战争等部落要事,皆必请询于此辈,他们确然是当时最紧要、最务实和最受欢迎的人物。从字源学上来看,“际”古体为“際”,构字本意,强调的无非就是需要选择一个中介人,祭告上苍,通天达神,虚实相应,好去为生民提供出种种际遇和启示。《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