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沁脾 古村悠悠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最美小县城”第十七站
  编前语:从湘江之源蓝山出发,到文脉茶乡的炎陵之后,本期再次来到衡阳,领略了衡南县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漫步于常宁市宁静祥和的庙前古民居,体验着喧嚣之外的古朴与美好,自然与历史的味道。
  跟着芒果画报名人品赏团油茶花开之旅的脚步,我们一路停驻在衡南县与常宁市,在淳朴的民风,天然的风景中,体悟自然的亲切与历史的沧桑。
  女英洒泪 油茶飘香
  由长沙坐大巴出发,沿着高速公路一路前行,经长永高速、京珠高速,大约3个小时抵达衡南县。这里因地处南岳衡山以南而得名,境内有景观奇特的溶洞、碧波万顷的龙溪湖、万鸟和鸣的江口鸟洲、古木参天的岐山,还有被誉为“衡阳第一祠堂”的王家祠堂。然而我们这次的旅程,抛却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胜,选择了一条天然古朴的小清新之路。
  首先震撼人心的是那连绵不绝的油茶树基地,跟着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的导游前行,在云集镇坐着小巴抵达油茶基地。据介绍,衡南县的界牌镇、岣嵝乡、樟木乡和常宁市西岭镇、烟洲镇等建设有机茶油基地30万亩。从谷底铺到山腰,直至山顶。
  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泪洒三湘。因天地爱心,山水感应,洒有娥皇泪水的青竹留下了斑痕点点,洒有女英泪水的楂木即油茶结出了油果累累。自此,潇湘大地斑竹夹岸,油茶满山。有一首儿歌这样唱:“茶子树,开白花,风吹霜打都不怕。蜜儿甜,果儿大,榨出油儿顶呱呱!”
  在略显荒凉的山坡上,目之所及,盛开着一树树的油茶花。那些洁白的花朵,如雪如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犹如点点繁星铺设在碧绿的叶片间,给寂寞的山野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闻着那幽淡的花香,用特制的吸管吮吸花蕊间的茶花蜜,整个人的身心都陶醉了。
  而那圣洁的油茶花结出的油茶果,却在无意间成为了山间村里农民们幸福生活的希望。山区的土壤和地理条件不适合水田的栽培,茶油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村里人的宝贝。迄今为止,油茶收入占据着当地农民纯收入的三成,衡南县已经把油茶作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在扶持。
  据介绍,油茶果儿的生长周期很长,从开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要12至14个月。春天形成花蕾,冬天油茶花开,而此时上一年的果实同时成熟,就会出现花果同枝的奇观。在当地,山民还把这形象地称作“抱子怀胎”。对于村民来说,“枝上挂满果,开心把年过,枝头开满花,明年顶呱呱。”收成好,就是农民最大的福气。
  民居恢宏 古风尚存
  参观完令人心神为之牵挂的油茶林,继续坐小巴沿着镇上的公路到达常宁市南部的庙前镇。相传很早以前这里的深山里建有一座舜帝庙,如今舜帝庙已不复存在,庙前却因此得名。 庙前古民居又叫“中田古民居”, 经省古建筑学家考证,民居南倚紫微峰,北望紫云山,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代中期逐成规模。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了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
  越过标着古民居的介绍牌,能看见宽阔的前坪,坪前是一弯半环形的水塘,当地人称之为“月光塘”。从远处望去,就好像看见一弯半月倒映在地面,又彷如一把弓架设在此。走近前去,阳光微暖,水面清澈,蓝天、白云、绿树和古民居倒映在水中相映成趣,竟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嵌在水中,让人不忍破坏。听村里的老人说,“月光塘”除了具有美化作用之外,还有风水上的含义:村后的紫微峰形状像猪,前方与之遥遥相对的紫云山山形如狮子,据说狮子吃猪,对村子的风水不利,先民们就在村前设弓形水塘,而村中一条条石板小巷为剑,正对着狮子山,这样,狮子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整个民居群的房子规划整齐,户户相通,形成一体。然而有趣的是,房子基本都是无廊无檐,靠近巷子的那一面都留有十分狭窄的竖条型小窗户,每家每户的门槛也高低不一。究其缘由,只因这里地处常宁、桂阳和祁阳三县交界处,在古代常有土匪入村烧杀掠抢。为了不让土匪轻易烧着房子,所以房子不露廊檐。那狭窄的条形小窗,方便房子里的人观察土匪行踪,平时还用于房内通气采光。而门槛则是户主身份的象征。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家,门槛修得高,穷人家门槛就修得低一些,故民间有“门当户对”之说。
  如今,这个村落显得格外寂静,里里外外走上一圈,鲜少发现居民,只剩下零星的几户人家,也只有孤独的老人住在这里。问及儿女,老人心酸感叹,说了几句,便要掩泪,让人不禁听了心生唏嘘,多希望这些老人的儿女们,能够照顾自己的父母。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们,就如这里的很多房子一般,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已显得老态龙钟。
  然而村巷的青石板路依然坚实光亮,穿村而过的水沟依旧昼夜不息。漫步村中,抚摸长满青苔的古墙,手触乾隆盛世的窗棱,倾听潺潺的水流声,似乎徜徉在久远的明清时代,想象着最鼎盛时期居住着800多户人家的繁华,想象着那车水马龙,万家灯火的美妙,真的就是在翻阅一本用砖和木筑就的史书。
其他文献
“我们公司的产品要和同行产品有差别,就是性价比要高,把众多链条砍掉。12年前,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亲和力的所有消费者能够买到很干净、很纯洁的产品。”  人物简介:湖南省亲和力旅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明  这是《旅游法》出台后首次见到李明,和记忆中第一次见到他一样,仍旧是一副随和的样子,拍起照片来配合得不像一位执掌着旅游行业领军企业的老板。  又一次来到李明的办公室,各种摆设透露着一种亲切的
期刊
“其实什么都有一个生态,中国文学的生态,应该是草地很厚,这上面再长出一些奇花异草。”  “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在我的印象中,见到阿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早在《棋王》问世以后,他就已经退隐“江湖”了。没想到,2013年上海书展第一天的书评时代论坛上就遇上了他。  “阿城整个上午都没有来,下午会来吗?”硕大的锦江文化酒店的会
期刊
早前,去北方出差,友人招待吃鹿脯。  鹿脯,顾名思义,与鹿肉有关,但切不可以为是新鲜的鹿胸脯肉,而是一种经过了粗加工的鹿肉食品,用通俗点的话来讲其实就是鹿肉干。制作肉脯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早在《周礼》上,就有关于肉脯的文字记载,《礼记》上则有“牛修鹿脯”之说。北魏的《齐民要术》上有专门的一章,介绍肉脯的制作及品种。据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有五味脯、白脯、甜脆脯、唐朝时有赤明香脯、红虬脯,到元明之
期刊
周嘉宁,青年作家,曾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一等奖。短篇新作《湿漉漉》《扶桑岛的青春礼记》《露斯特保罗》收于《鲤》系列主题书。  青春的迷惘和残酷与成人世界的空虚和荒芜,站在分岔路口时,你该怎么办?是争还是让,是选择随心所欲还是选择隐没于人?周嘉宁一度非常迷恋这个状态。  争本来是为了得到那些心底最想要的东西,但是却好像弄丢了更多的东西。周嘉宁构建了这样一座城,里面住着的都是一直争却一
期刊
快乐的味蕾  当饭桌上的绿肥红瘦刺激了嘴角的神经末梢,在舌尖舞蹈的美食总会激起食者的满心欢喜与愉悦,味蕾悄然绽放,唇齿间的美妙让人痴迷。  中国人爱热闹,吃饭恰恰最能烘托出这种喜庆,无论是继承传统正宗湘菜的“继湘美食”, 还是湘菜、粤菜、海鲜应有尽有的“筷乐江南”,甚至于带来港式风味的“新百德港式餐厅”,只要亲朋好友围桌而聚,都能引起敞怀畅谈:从原料食材到切工刀工,从烹饪花样到盛器装盘,进而到每一
期刊
“回到自己内心,找到自己的自由王国,你才是自己的国王。”  孙冕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在世界之巅,他插上了三面旗,一面给新周刊,一面给自己的儿子,还有一面印着“世界之巅梦丽江”。他与云南渊源颇深,在他的人生简历中,进入媒体的头二十年,他办杂志,办广告公司,事业风生水起;而后面的十几年里,都是他攀登世界各大洲最高峰以及行走北极的记录。如此彻底的转变,让他拾回了生命的真谛。无论是放权《新周刊》,放浪山高海
期刊
2013年11月,一群长沙的时尚摄影师集结起来,成立“‘再见,时尚’新摄影联盟”,他们提出向“时尚”说“再见”,是对过去的“时尚摄影”状态说“再见”。他们开始厌倦当下看似斑斓喧哗,却是各种的世俗、刻板、无趣与互相仿效的时尚,他们不愿意再去重复,他们要告别当下的“时尚”,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此次联盟是由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组织成立的。  “再见,时尚”一出来,就引起了太多关于时尚的话题,时
期刊
冬季外界气温降低、当空气更干燥时,人体皮肤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皮下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减缓;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失去正常的滋润,则易出现干燥,使得表皮老化角质不易完全脱落。很多MM在冬季脚部皮肤会有干燥龟裂的情况,当表皮太厚时就会影响护肤品的吸收,自然护肤品无法起到滋润保养的作用。所以,在冬季进行全套SPA护理,是MM们这个冬季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选择!  一次奇妙的SPA,就像是一次自我更新的
期刊
在河西,要吃湘菜,定要来“继湘”。“继湘美食”取名不仅来自创办者罗继湘的名字,同样也代表着对于湘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能够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足以说明“继湘美食”有着充分的自信。罗继湘更放出豪言,中国菜以后就是湘菜的天下!  “继湘美食”继承传统正宗湘菜,同时开发特色湘菜。作为董事长的罗继湘更是把自己的美食梦想和管理策略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精深的烹调技艺,精细的刀工配料,追求菜肴的色香味美,在
期刊
圣诞节,在中国也称作“耶诞节”,圣诞节的英语“Christmas”即“基督弥撒”,常常缩写为“Xmas”。自从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圣诞老人送礼物的神话就出现了。  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接近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惯了。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传说,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模仿他送礼物。  在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