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和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照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在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61例病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并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发热、腹腔出血、感染和胸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同期55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二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生存率情况,射频消融组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2.3%和45.9%。各亚组之间,在肿瘤大小<3cm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4.2%和68.4%。在肿瘤大小3~5cm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0%、65.2%和52.2%。在肿瘤大小5~10cm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1.5%、53.8%和23.1%。在肿瘤大小>10cm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6.7%、0.0%和0.0%,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肿瘤大小<3cm组和3~5cm组术后生存时间总体均明显长于5~10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61例患者中,29例术后需止痛处理,33例术后出现发热,1例出现腹腔内出血,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胸腔积液。与肝切除术患者比较,随访结果进行单因素的预后分析,射频消融组与手术切除组术后生存率相近,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在各亚组之间分析表明,肿瘤大小<3cm、3~5cm和肿瘤大小>10cm组,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术后生存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5~10cm组,手术切除组术后生存时间总体明显长于射频消融组,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41,P=0.03)。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手术切除组术后疼痛有52例患者需止痛等对症处理,与射频消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热:手术切除组术后发热26例,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腹腔出血:手术切除组有24例术后出现腹腔出血,二组之间有明显差别(P<0.01)。感染:手术切除组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17例,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积液:手术切除组出现胸腔积液15例,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大小<5cm,射频消融术疗效明显优于肿瘤>5cm;射频消融治疗<5cm的肿瘤可达到手术切除的根治性治疗,二者预后没有明显差别;肿瘤大小在5~10 cm,手术切除预后优于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大小>10cm,两种治疗预后都不佳。与手术切除相比,肝癌射频消融术具有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风险小的优点,在肝癌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总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是:①品行端正,准则执业;②严格管理,科学决策;③控制重点,推动安全;④积极协调,凝聚合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正>物业服务已经成为提升园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和提高物业价值的根本途径之一。部分国家级园区概况2013年12月30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产业园区
<正>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岩研究员:一、学术简历1978-1982年在山西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小提琴专业,攻读文学学士学位。1990-199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7-200
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使得智能医疗行业产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这样的良好趋势下,智能医疗产品的技术创新、现代化需求、良好人机交互的系统化设计,会慢慢渗透到医疗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原有信息化战争内涵被突破,催生了基于"明战""暗战""观战"合一的全新战争形态。为有效应对这一时代巨变引发的军事变革,需准确把握"三战合一"的典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