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改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二、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在教五年级英语时,认识了一个名叫松的男孩,当时松长得虎头虎脑,留着小平头,沉默寡语,满脸阴郁。后来才得知,松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因父亲偷窃而被判刑,母亲一气之下远走,他只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因和同学闹别扭,同学骂了他一句盗窃犯的儿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大的创伤,从此以后,一言不发,上下学独来独往,对同学冷淡,排斥,稍不如意,就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对老师也不屑一顾,接
期刊
俗话讲:感人心者莫近于情。抽象、空洞的说教对于问题学生来说起不了多大作用,教育转化的效果不大。笔者本人从读一些历史典故中获得启发,遂试着用典故中活生生的人和事来教育、熏陶、感染学生,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知错而后能改。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数不胜数的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本人试着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典故,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教给
期刊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古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鉴赏古代诗歌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鉴赏古代诗歌要求我们真正进入鉴赏的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悟诗歌的形象,欣赏作者的语言,领略作品的表达技巧。  一、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自
期刊
【摘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热点课题,本文围绕这一主题,粗略的介绍并探索了在物理教学中的操作。  【关键词】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  引言   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也就谈不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启发引导,与学生一起创设好问题情境,既
期刊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自能读书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1、是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无论什么阅读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适应新的教材体系,是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新课程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挑战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完全没有模板可仿,都是靠一线教师自己边实践边探索,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生死没有定数;机遇是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所有的实践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旧教师间根本不存在经验上的差异性——成败自我掌控。实施新课改,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
期刊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为应试而教,不能只限于讲解课文,不能脱离生活,要以学为主,重视实效。  《安塞腰鼓》是一篇讲读课文,它表现了安塞腰鼓非凡的气势和磅礴的力量。初读时,无人不为之折服。上公开课要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