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更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源于生活,与生活同在。“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倡导教育必须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無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教学做合一”。
  一、 教学活动生活化
  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并取得成功。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生活化教学,即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谈、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比如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对本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学习,随后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各组之间采用竞赛的方式,在讲解过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综合的给出相关的评价从学生小组中选出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小组,使得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动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教学气氛,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核心素养生活化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必备品格与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成长,走向社会和融入世界必不可缺的共同素养。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就必然要使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形成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点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读、多思、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仅仅只是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决不能只限于课堂内,语文学习的材料范围比较广,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实践等都是学习的对象,如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时,可以将人的渺小与自然界的伟大进行对比;可以将高山的景色与平原的景色一年四季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还可以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荒凉进行对比,这样学生的写作就灵活了,可任意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不再受课堂的限制了。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 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可以非常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习作中,则可以通过先活动,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写一写,孩子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去写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思想,要将课堂教学与家庭、社会、自然、生活恰当的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课堂的主主人,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
其他文献
如今的孩子,因为生活条件优越而幸福!如今的孩子,又因为学业负担过重而不幸福!怎样让学生爱上学习却没有过重负担?这就是家长和一线教师一直伤脑筋的问题。自从国家教育部开展课题《区域性学生作业“控量提质”模式研究》以来,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我很渴望能够出一份绵薄之力,并借此平台真正帮助学生减负。于是,我也开始积极探索与实践“控量提质”背景下学生作业设计、使用与评价规范,构建“学为中心,以生为本”的自主
期刊
摘要: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教材之一,是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有助于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統机能,促进心脏、肺等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展,同时对增强体能,培养人克服苦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耐久跑是中学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练习时间长,体能消耗大,效益不明显,再加上现阶段许多教师的教法简单,练习
期刊
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意思是说数落孩子的种种过失,不如好好地褒奖孩子某一方面的长处。当孩子得到激励,这种长处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其它的种种过失,就很容易得到纠正或会自然消失。颜元老先生说的这句话,无不道出了表扬对教育孩子是何等的重要。  表扬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广泛地接受和采用。但是作为教育者应该明白,表扬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表扬可使
期刊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  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教师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但是,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那应该属于教师的份内职责。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
期刊
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中去,不断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有了成就感才会对学习产生不懈动力。探究性学习是满足语文新课标要求,能够集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探求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能力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在此,笔者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讲物理学史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物理现象的观察在发现、发明上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些物理学史这方面的小故事,如: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发现吊灯摆动有一定规
期刊
还清楚的记得21年前第一次授课的情景:18岁的我提着收录机,走进初三三班的教室,当一声本以为底气十足的“上课”换来学生起立后响亮的“老师好”时,一种胆怯感却漫过心头,望着眼前一半个头比我高的学生,那种走进教室前努力建立起来的自信顿时全部瓦解——整节课我几乎不敢正视我的这些“大学生”们!我的教学生涯从这节有措败的音乐课开始了。  21年的光阴,物非人也变。教学设施的完善,我的蜕变,早已把不堪的回忆变
期刊
魏书生著的作《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有这样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从这句话里不难看出,教师解决教育难题的最佳方法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心灵上的沟通;最佳途径是注重细节,关注细节。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跟细节有关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片区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种新思潮、新方法、新理念充斥在我们身边。可是,课程改革是把前人积累的经验全都推翻重来,还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变成行之有效的、于我们有益的新的教学模式呢?这是摆在我们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抉择性问题。  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朗朗书声,缺少学生的畅所欲言,有的是学生随时准备记笔记的手,有的是迷茫的眼神。这样的死气沉沉
期刊
汉语拼音是认字、识字的基础。学会汉语拼音可以让我们说出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还可以帮助我们去阅读书本的海洋,应用与计算机等。所有学好拼音显得尤为重要。  就我们现用的人教版教材而言,几乎每一个拼音字母都是转化为实物的形象来引导学生加深印象,如M是有一扇两門的大门图,h是一个女孩拿着一个水杯在喝水。这些图画后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仅限于此的话,就会令课堂枯燥无味。所以加上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