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输电线路架设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我国输电线路架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进而详细论述了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的具体流程和要点,并提出了架设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架设施工故障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其相关行业的施工质量和操作技术水平必须得到提高。本文从输电行业线路架设施工出发,深入分析了操作施工技术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我国输电线路架设发展现状
1、架空输配电线的构成
构成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导线、避雷线(简称地线)、金具、绝缘子、杆塔、拉线和基础、接地装置等,如图1所示。
图1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2、我国输电线路架设的发展现状
电力的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也步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电网建设近十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据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44.27万km,其中,500kV等级线路回路长度、750kV等级线路回路长度分别为13.20万km、7493km。在输电线路大规模发展建设的同时,我国输电线路运行方面也凸显出诸多问题。所以如何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是电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很重视电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采取了一系列电力改革措施,输电线路架设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我们在追求输电线路架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架设操作施工的水平,保证输电线路架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分析
1、架线的预备环节
(一)人员预备
为了保证架设操作的需要,架线的
管理人员,应当依据施工量,来合理分配架线的人员。要确立组织和监督架线施工的整体性机构,用完善的程序来监管施工。这样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架设的实际效率,缩减用于架线的人力成本。施工人员要用文明的操作行为来架设线路,要珍惜架线用的仪器和原料,不能粗暴予以利用。要依照架线的严格标准来架设,降低架设风险,提高线路的整体监管水平。
(二)原料预备
架设行为所用到的各种原料,应当预先配置齐全。在实际架设之前,要认真抽查所需要的原材料,发现不合规格的原料,就要予以淘汰。管理人员可以设置专门性的材料库,理清台账,科学监督进库和出库的原料,避免冒用或浪费架设资源。施工前,要排查架线必须的施工设施,保证架设程序的顺利。这样做也可以避免由于设施事故,而造成架设中断的现象。同时,应当完善备用电线的监管制度,如果用于操作的电线有问题,则可以运用备用的那部分线路,提升架设的连续性。
(三)技术预备
负责架设电线的技术人员,要用书面化的材料,来交代重要的架设步骤。主管架设技术的员工,应当为具体操作的员工详尽解释架设标准,确保他们认识到架设的规格要求。这种交底,有助于降低返工的概率,保证架设行为的期限。
2、具体的架设操作
在展开架设以前,有必要明晰电线的走向,并进一步勘测线路。基础的架设环节,包括组装电杆、树立电杆、拉线和放置电线等。在这些程序都实现以后,再衔接和固定所需要的导线。这些彼此关联的架设环节,都应当依照流程来展开;要遵循架设的过程规范,确保线路可以有序输送和配置电能。
(一)测量并决定位置
在确定电线的方向之后,就需要详尽检查电线经过区域的状况。在设置电线时,应当避开有障碍的物体,尽量选取直线的途径。在勘测过程中,首先明晰转角处电线杆的实际位置,确定每个位置的电线杆种类和间隔;然后在每个位置打下桩体,标记电线杆号码,并标定拉线的种类。正确安排电线杆的实际方位,有助于抵抗风力和基坑的重力,并提升电线杆对于上拉力、压力和倾斜力的抵御能力。
在决定桩体的位置时,要首先查验土层的性质,依据场地的状况,来决定基坑的实际形状是梯形或者圆形。如果场地的土层坚硬,且电线杆的高度没达到10米,那么最好适用圆形的基坑;如果场地的土层柔软,且电线杆的高度超出10米,那么最好选取梯形的基坑。
(二)设置电线杆
在地面上完成支座、绝缘子和横杆的设施,并采用整体性的立杆方法,可以便利架设操作。对于三相三线的电路来讲,应当将设施排列成三角形或者水平形状。
中性电线的横截面积不大,且本身硬度也较低,因此,这种导线需要安排在电线杆的中部。如果电线附近存在建筑,则可以靠近这些建筑来设置线路。中性电线的具体高度,不能比处在相同回路中的相线更高,施工人员应当统一中性电线的组装。在架设回路较多的导线时,可以选取垂直式或者混合式的安排。负荷量相同的双向电源,不应当被架设在同样的电线杆上。如果需要在一个电线杆上设置电压层次不同的电线,那么要将电压偏低的那部分线路安排在下面,将电压偏高的电线安排在上面。在设置用于照明和用于供应动力的电线时,需要将动力电线安排在上面,将照明电线安排在下面。
低压电线上面,通常存在专门用来通讯的广播线路,这样的电线应当位于下方。在树立电线杆的时候,需要将组装完毕的电线杆,依据特定方向予以树立,并埋在基坑里面。要在完成了树立的操作后,再调整电线杆本身,然后夯实里面的土层。
(三)拉伸和放置线路
拉伸电线的环节,适宜被运用在低于10kV的电线中。如果选取了直径4毫米的镀锌类型电线,就可以减少需要的股数。当铁线多于9股时,应当换用钢材料的绞线来安装。拉伸的电线不要出现接头,位于600毫米范围内的电线,应当涂上防止腐烂的润滑油,来保护电线。拉伸电线的方向,应当区别于不均衡力的作用方向,并保证电线杆和拉伸线的成角为45度。
在放置电线时,要将轴扛穿进线小孔里,并将端点安放在放线专用的架构上面。在调整架构角度时,要确保两个端点处于同一层次,并保证线盤与地面分离。
(四)衔接导线
在衔接原料和界面有差异的导线时,需要在跳线内部来连接,不要采取铰接的方法。每根导线的档距中,最多留有一个接线端点;在衔接避雷导线、跨越建筑物的电线、通讯导线、输电导线等线路时,应当保留接头位置。接头位置的强度,不应当小于原有的电线,衔接部位的电阻也不能超过同等长度线路的1.2倍。可选择另外缠绕措施安排导线,衔接电阻不能过大,接触面要良好。在衔接分支和耐张部位的电线杆时,要选择T形的架构,来合并跳连的电线。依据衔接方法和用具的差异,可以把电线的衔接划分成液压方式、爆压方式和钳压方式几类。
四、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1、完工检验
检验环节是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输电线路施工后期,最重要的就是对输电线路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输电线路的每一个环节的建设都符合质量标准。对于检修中所出现的质量缺陷或者是重大的质量隐患,建设单位一定要引起重视,进行返工处理,将问题彻底解决,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消除隐患,避免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
在检修施工工作结束后应该确定检修所使用的工具从杆塔上撤下来,保证在通电前线路上无杂物。这时才可以撤去接地线,合闸通电。
2、线路养护
对于已经建设好的输电线路,施工单位还当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和养护,以保证输电线路的使用年限。在检查和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重大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检查其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输电线路的畅通无阻。
五、输电线路架设施工故障预防策略
1、雷故障预防策略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对各年的雷电分布及雷电流强度进行整理分析,研究雷击和地形、区域条件等联系。归纳先前经验,对经常出现雷电故障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建筑形式详细分析,找到雷区故障出现的原因,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策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效果最佳的防雷装置。
2、风偏故障预防策略
在对线路进行方案设计阶段,要充分掌握详细的地形气象资料和区域的划分依据,取用合理的设计参数,从而保证局部风偏设计的准确性;在容易引发强风的微地形区,尽量使用V型串,降低风偏的影响。另外,还要与各地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第一时间掌握风强度及风向变化,这样有利于及时做出预防措施,减少风偏故障的破坏程度。
3、鸟害故障预防策略
为了有效避免鸟粪产生电通道,目前最常用的措施就是赶走与预防两种。赶走具体是指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落在架线上的鸟及时赶走,尽量减少它们在电线上排粪便;而预防是指在输电线路架设时,就提前设置了防止鸟粪落到架线的上的措施,常见的装置就是惊鸟装置和风车式驱鸟器。
4、完善线路管理工作
后期管理工作是降低输电线路故障发生率的主要预防策略,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线路后期维护队伍,在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要积极开展线路故障预防宣传工作,让每一名公民都参加到线路保护队伍中;此外,还要对现有的安全用电体系进行完善,树立全民输电线路防护意识,对违法犯罪活动给以严厉惩治。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输电线路架设操作必须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架设流程规范,同时,要合理组织架设施工人员进行有序、安全的架设施工作业,保证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的安全,提高架设操作施工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欣.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2.
[2]梁军.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通讯世界,2013,17:74-75.
[3]杨福锋.浅谈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32.
【关键词】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其相关行业的施工质量和操作技术水平必须得到提高。本文从输电行业线路架设施工出发,深入分析了操作施工技术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我国输电线路架设发展现状
1、架空输配电线的构成
构成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导线、避雷线(简称地线)、金具、绝缘子、杆塔、拉线和基础、接地装置等,如图1所示。
图1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2、我国输电线路架设的发展现状
电力的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也步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电网建设近十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据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44.27万km,其中,500kV等级线路回路长度、750kV等级线路回路长度分别为13.20万km、7493km。在输电线路大规模发展建设的同时,我国输电线路运行方面也凸显出诸多问题。所以如何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是电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很重视电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采取了一系列电力改革措施,输电线路架设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我们在追求输电线路架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架设操作施工的水平,保证输电线路架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分析
1、架线的预备环节
(一)人员预备
为了保证架设操作的需要,架线的
管理人员,应当依据施工量,来合理分配架线的人员。要确立组织和监督架线施工的整体性机构,用完善的程序来监管施工。这样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架设的实际效率,缩减用于架线的人力成本。施工人员要用文明的操作行为来架设线路,要珍惜架线用的仪器和原料,不能粗暴予以利用。要依照架线的严格标准来架设,降低架设风险,提高线路的整体监管水平。
(二)原料预备
架设行为所用到的各种原料,应当预先配置齐全。在实际架设之前,要认真抽查所需要的原材料,发现不合规格的原料,就要予以淘汰。管理人员可以设置专门性的材料库,理清台账,科学监督进库和出库的原料,避免冒用或浪费架设资源。施工前,要排查架线必须的施工设施,保证架设程序的顺利。这样做也可以避免由于设施事故,而造成架设中断的现象。同时,应当完善备用电线的监管制度,如果用于操作的电线有问题,则可以运用备用的那部分线路,提升架设的连续性。
(三)技术预备
负责架设电线的技术人员,要用书面化的材料,来交代重要的架设步骤。主管架设技术的员工,应当为具体操作的员工详尽解释架设标准,确保他们认识到架设的规格要求。这种交底,有助于降低返工的概率,保证架设行为的期限。
2、具体的架设操作
在展开架设以前,有必要明晰电线的走向,并进一步勘测线路。基础的架设环节,包括组装电杆、树立电杆、拉线和放置电线等。在这些程序都实现以后,再衔接和固定所需要的导线。这些彼此关联的架设环节,都应当依照流程来展开;要遵循架设的过程规范,确保线路可以有序输送和配置电能。
(一)测量并决定位置
在确定电线的方向之后,就需要详尽检查电线经过区域的状况。在设置电线时,应当避开有障碍的物体,尽量选取直线的途径。在勘测过程中,首先明晰转角处电线杆的实际位置,确定每个位置的电线杆种类和间隔;然后在每个位置打下桩体,标记电线杆号码,并标定拉线的种类。正确安排电线杆的实际方位,有助于抵抗风力和基坑的重力,并提升电线杆对于上拉力、压力和倾斜力的抵御能力。
在决定桩体的位置时,要首先查验土层的性质,依据场地的状况,来决定基坑的实际形状是梯形或者圆形。如果场地的土层坚硬,且电线杆的高度没达到10米,那么最好适用圆形的基坑;如果场地的土层柔软,且电线杆的高度超出10米,那么最好选取梯形的基坑。
(二)设置电线杆
在地面上完成支座、绝缘子和横杆的设施,并采用整体性的立杆方法,可以便利架设操作。对于三相三线的电路来讲,应当将设施排列成三角形或者水平形状。
中性电线的横截面积不大,且本身硬度也较低,因此,这种导线需要安排在电线杆的中部。如果电线附近存在建筑,则可以靠近这些建筑来设置线路。中性电线的具体高度,不能比处在相同回路中的相线更高,施工人员应当统一中性电线的组装。在架设回路较多的导线时,可以选取垂直式或者混合式的安排。负荷量相同的双向电源,不应当被架设在同样的电线杆上。如果需要在一个电线杆上设置电压层次不同的电线,那么要将电压偏低的那部分线路安排在下面,将电压偏高的电线安排在上面。在设置用于照明和用于供应动力的电线时,需要将动力电线安排在上面,将照明电线安排在下面。
低压电线上面,通常存在专门用来通讯的广播线路,这样的电线应当位于下方。在树立电线杆的时候,需要将组装完毕的电线杆,依据特定方向予以树立,并埋在基坑里面。要在完成了树立的操作后,再调整电线杆本身,然后夯实里面的土层。
(三)拉伸和放置线路
拉伸电线的环节,适宜被运用在低于10kV的电线中。如果选取了直径4毫米的镀锌类型电线,就可以减少需要的股数。当铁线多于9股时,应当换用钢材料的绞线来安装。拉伸的电线不要出现接头,位于600毫米范围内的电线,应当涂上防止腐烂的润滑油,来保护电线。拉伸电线的方向,应当区别于不均衡力的作用方向,并保证电线杆和拉伸线的成角为45度。
在放置电线时,要将轴扛穿进线小孔里,并将端点安放在放线专用的架构上面。在调整架构角度时,要确保两个端点处于同一层次,并保证线盤与地面分离。
(四)衔接导线
在衔接原料和界面有差异的导线时,需要在跳线内部来连接,不要采取铰接的方法。每根导线的档距中,最多留有一个接线端点;在衔接避雷导线、跨越建筑物的电线、通讯导线、输电导线等线路时,应当保留接头位置。接头位置的强度,不应当小于原有的电线,衔接部位的电阻也不能超过同等长度线路的1.2倍。可选择另外缠绕措施安排导线,衔接电阻不能过大,接触面要良好。在衔接分支和耐张部位的电线杆时,要选择T形的架构,来合并跳连的电线。依据衔接方法和用具的差异,可以把电线的衔接划分成液压方式、爆压方式和钳压方式几类。
四、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1、完工检验
检验环节是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输电线路施工后期,最重要的就是对输电线路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输电线路的每一个环节的建设都符合质量标准。对于检修中所出现的质量缺陷或者是重大的质量隐患,建设单位一定要引起重视,进行返工处理,将问题彻底解决,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消除隐患,避免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
在检修施工工作结束后应该确定检修所使用的工具从杆塔上撤下来,保证在通电前线路上无杂物。这时才可以撤去接地线,合闸通电。
2、线路养护
对于已经建设好的输电线路,施工单位还当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和养护,以保证输电线路的使用年限。在检查和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重大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检查其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输电线路的畅通无阻。
五、输电线路架设施工故障预防策略
1、雷故障预防策略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对各年的雷电分布及雷电流强度进行整理分析,研究雷击和地形、区域条件等联系。归纳先前经验,对经常出现雷电故障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建筑形式详细分析,找到雷区故障出现的原因,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策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效果最佳的防雷装置。
2、风偏故障预防策略
在对线路进行方案设计阶段,要充分掌握详细的地形气象资料和区域的划分依据,取用合理的设计参数,从而保证局部风偏设计的准确性;在容易引发强风的微地形区,尽量使用V型串,降低风偏的影响。另外,还要与各地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第一时间掌握风强度及风向变化,这样有利于及时做出预防措施,减少风偏故障的破坏程度。
3、鸟害故障预防策略
为了有效避免鸟粪产生电通道,目前最常用的措施就是赶走与预防两种。赶走具体是指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落在架线上的鸟及时赶走,尽量减少它们在电线上排粪便;而预防是指在输电线路架设时,就提前设置了防止鸟粪落到架线的上的措施,常见的装置就是惊鸟装置和风车式驱鸟器。
4、完善线路管理工作
后期管理工作是降低输电线路故障发生率的主要预防策略,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线路后期维护队伍,在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要积极开展线路故障预防宣传工作,让每一名公民都参加到线路保护队伍中;此外,还要对现有的安全用电体系进行完善,树立全民输电线路防护意识,对违法犯罪活动给以严厉惩治。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输电线路架设操作必须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架设流程规范,同时,要合理组织架设施工人员进行有序、安全的架设施工作业,保证输电线路架设操作施工的安全,提高架设操作施工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欣.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2.
[2]梁军.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通讯世界,2013,17:74-75.
[3]杨福锋.浅谈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