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笙虽然在昆曲乐队中不是主导乐器,但其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演奏笙的乐师既要能够懂得笙乐器的特点,又要深谙昆曲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笙的作用,将笙乐和谐地展现在昆曲表演之中。
关键词:昆曲 笙 演奏师 创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想保持昆曲与笙乐的旺盛生命力,现代笙乐艺人应当是主力军,应当坚守一份匠人精神。所谓匠人,就是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一份事业甚至是信仰,而所谓“匠人精神”,强调的就是一种职业理念、職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相统一的综合素质。
敬业是演奏者的基本素质,要对于手中的乐器要了如指掌,包括笙的构造、材质和演奏方法等。只有勤奋刻苦的练习才能奠定坚实的演奏技艺,而演奏技艺就是乐师立身的根本。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幕后的乐师也同样是十年磨一剑, 辛苦不寻常。当然,掌握戏曲艺术的传统表演程式、学习方式,尤其是昆曲区别于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与唱腔特点,这些都是乐师的分内之事。
精益即要求演奏者在掌握一系列基本功、勤奋进取之外,还要有一种求精求益的艺术追求。昆曲能成为如今这样一种高雅艺术,离不开无数文人墨客和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昆曲艺术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瓷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无数打磨,达到完美的境界。想要在昆曲笙伴奏的道路上取得广泛而长足的进步,就需要乐师在练习、演奏过程中常观察、常体悟、常反思、常积累,形成独立分析乐器与演奏的能力,总结不足,思考对策,大胆地用新方法去分析、处理乐曲的演奏,从而更好地表达乐曲背后的情感精神和主题主旨。
专注要求演奏者有一个笃定的态度,可以心无旁骛地完成任务。放眼当下的演艺行业,由于纷繁的资本市场主导,从业人员会呈现比较浮躁、功利的状态。市场利益的牵动、吸引与艺术纯粹的本质是互相矛盾的,伟大的艺术家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甚至需要某些利益才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蒲松龄曾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此话说的就是专注到极致的状态。因此,专注的笙演奏者应该保持一份对艺术的坚守和执著,对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认真对待,对层出不穷的问题都耐心解决,对变化万千的诱惑都坚定拒绝。“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便是告诉后世人,只有专注到一定程度、一定境界才会有所成就。
创新要求乐师在从事艺术工作时注重艺术创造。艺术创造的关键就是不熄的钻研热情,创造、探索的动力一向源于不竭的热情。有了热情就不乏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够多参与、多接触、多交流。要想在昆曲中的笙演奏上有所创新,就要多与其他乐师交流,与演员交流,与观众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以启迪思考。当然,演奏者也不能自困于一种乐器、一种戏曲、一种艺术形式之中,而要丰富对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艺术形式的接触和学习。20世纪50年代,胡天泉老师创作的笙曲《凤凰展翅》成为第一首笙独奏曲,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当代中国笙艺术的发展。这首独奏笙曲中融合了山西民间曲调的元素,为作品添加了独特的地方色彩。艺术是相通的,其中包含的共同的哲学思想适用于任何民族、任何形式的艺术。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活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生成自己的美学感悟,从而对昆曲中的笙演奏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
为昆曲音乐伴奏的乐师在发展和传播昆曲艺术与笙艺术的道路上,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素养。在遵循先辈经验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技巧,避免思维僵化,在生活与艺术中不断发掘创新的灵感。只有这样,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笙艺术与昆曲艺术才能延续下去。在日异月殊的今天,一种艺术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失去了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就会逐渐无人问津。如今人们看到许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在感到惊叹的同时也不乏惋惜之情。在这个碎片化、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传统戏曲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广大的群众基础逐渐被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蚕食,传播度也不复从前。昆曲与笙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要想再现辉煌,焕发新的生机,就需要想方设法将自己沉浸在这种魅力之中,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昆曲和笙乐的艺术魅力。作为延续和发展传统艺术的生力军,以昆曲的主笙乐师为代表的传统文艺工作者,一方面想要创新传统艺术,使传统文化、艺术焕发生机,一方面又容易陷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状态。因为人们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标准、一种固有的眼光、一种特有的心理去对待传统文化,很少有人敢于跨出舒适区,对传统文化进行真正的创新,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所谓的传统其实从来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只有跨越这一障碍,传统文化才能有新的生机,进化成当代的新文化,当代的新文化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成为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张亮,男,江苏省昆剧院演奏员,研究方向:戏曲伴奏理论与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昆曲 笙 演奏师 创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想保持昆曲与笙乐的旺盛生命力,现代笙乐艺人应当是主力军,应当坚守一份匠人精神。所谓匠人,就是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一份事业甚至是信仰,而所谓“匠人精神”,强调的就是一种职业理念、職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相统一的综合素质。
敬业是演奏者的基本素质,要对于手中的乐器要了如指掌,包括笙的构造、材质和演奏方法等。只有勤奋刻苦的练习才能奠定坚实的演奏技艺,而演奏技艺就是乐师立身的根本。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幕后的乐师也同样是十年磨一剑, 辛苦不寻常。当然,掌握戏曲艺术的传统表演程式、学习方式,尤其是昆曲区别于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与唱腔特点,这些都是乐师的分内之事。
精益即要求演奏者在掌握一系列基本功、勤奋进取之外,还要有一种求精求益的艺术追求。昆曲能成为如今这样一种高雅艺术,离不开无数文人墨客和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昆曲艺术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瓷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无数打磨,达到完美的境界。想要在昆曲笙伴奏的道路上取得广泛而长足的进步,就需要乐师在练习、演奏过程中常观察、常体悟、常反思、常积累,形成独立分析乐器与演奏的能力,总结不足,思考对策,大胆地用新方法去分析、处理乐曲的演奏,从而更好地表达乐曲背后的情感精神和主题主旨。
专注要求演奏者有一个笃定的态度,可以心无旁骛地完成任务。放眼当下的演艺行业,由于纷繁的资本市场主导,从业人员会呈现比较浮躁、功利的状态。市场利益的牵动、吸引与艺术纯粹的本质是互相矛盾的,伟大的艺术家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甚至需要某些利益才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蒲松龄曾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此话说的就是专注到极致的状态。因此,专注的笙演奏者应该保持一份对艺术的坚守和执著,对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认真对待,对层出不穷的问题都耐心解决,对变化万千的诱惑都坚定拒绝。“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便是告诉后世人,只有专注到一定程度、一定境界才会有所成就。
创新要求乐师在从事艺术工作时注重艺术创造。艺术创造的关键就是不熄的钻研热情,创造、探索的动力一向源于不竭的热情。有了热情就不乏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够多参与、多接触、多交流。要想在昆曲中的笙演奏上有所创新,就要多与其他乐师交流,与演员交流,与观众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以启迪思考。当然,演奏者也不能自困于一种乐器、一种戏曲、一种艺术形式之中,而要丰富对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艺术形式的接触和学习。20世纪50年代,胡天泉老师创作的笙曲《凤凰展翅》成为第一首笙独奏曲,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当代中国笙艺术的发展。这首独奏笙曲中融合了山西民间曲调的元素,为作品添加了独特的地方色彩。艺术是相通的,其中包含的共同的哲学思想适用于任何民族、任何形式的艺术。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活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生成自己的美学感悟,从而对昆曲中的笙演奏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
为昆曲音乐伴奏的乐师在发展和传播昆曲艺术与笙艺术的道路上,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素养。在遵循先辈经验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技巧,避免思维僵化,在生活与艺术中不断发掘创新的灵感。只有这样,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笙艺术与昆曲艺术才能延续下去。在日异月殊的今天,一种艺术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失去了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就会逐渐无人问津。如今人们看到许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在感到惊叹的同时也不乏惋惜之情。在这个碎片化、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传统戏曲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广大的群众基础逐渐被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蚕食,传播度也不复从前。昆曲与笙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要想再现辉煌,焕发新的生机,就需要想方设法将自己沉浸在这种魅力之中,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昆曲和笙乐的艺术魅力。作为延续和发展传统艺术的生力军,以昆曲的主笙乐师为代表的传统文艺工作者,一方面想要创新传统艺术,使传统文化、艺术焕发生机,一方面又容易陷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状态。因为人们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标准、一种固有的眼光、一种特有的心理去对待传统文化,很少有人敢于跨出舒适区,对传统文化进行真正的创新,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所谓的传统其实从来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只有跨越这一障碍,传统文化才能有新的生机,进化成当代的新文化,当代的新文化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成为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张亮,男,江苏省昆剧院演奏员,研究方向:戏曲伴奏理论与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