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厦门灌口中学举行50周年校庆之际,我校选择了一条“终南捷径”——高位嫁接,2006年11月25日与厦门一中合作,成立厦门一中集美分校。按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指示,灌口中学(厦门一中集美分校)争取在短期内,在灌口片区内打造一所一级达标校,从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灌口中学是一个刚刚通过省三级达标校的农村完全中学,现有42个班级,21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140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仅有2名。虽有50年的办学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停滞不前。学校地处集美区灌口镇,现代教学不能保证新课程的正常实施。曾经因高中学生生源不足,所招收的高中学生寄宿在其他学校学习。这几年的中招生源很不理想,多在最低控制线左右。而厦门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是全国中学百强名校,有优良的校园风气、严谨的治学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厦门市乃至全省的品牌学校,每年为名牌大学输送许多优秀学子,在全国各类竞赛中都有多位学生获优异奖,是厦门市高中生择校首选学校。为此,灌口中学与厦门一中联手创办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以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位嫁接”是社会和谐的需要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破解“上学难”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探索出推进教育公平的“名校集团化战略”。所谓“名校集团化战略”,是指以名校为龙头,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名校输出品牌、师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为手段,带动新校、弱校、民校、农校共同发展,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满足人民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需求的战略举措。
沈阳市城区254所中小学1977名教师在2006年新学期一开学将完成沈阳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向改革学校流动;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目标只有一个:通过3~6年的优质师资“大流动”,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杜绝择校现象。
另外,深圳市建立了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实现学校间教师资源共享。成都市除推出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外,今明两年还专门拨款3亿元,支持薄弱学校建设,“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实现合理配置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基本消除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大班额现象……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均衡发展,协同提高,积极构建和谐教育,努力推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基础性贡献?名校扶持薄弱校未尝不是一种模式。
“高位嫁接”破解择校的困局
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大城市瓜分择校费的市场份额现象越演越烈,不少名校之间演绎出一场变味的生源大战和师资大战,不择手段到农村学校挖能为学校撑门面的尖子生和骨干教师,这在业内被称为“掐尖”运动。只要应试教育存在,“城市包围农村”、“发达地区包围落后地区”的“掐尖”現象就不会消失。
为此,在新学年开学时,教育部部长周济就规范教育收费提出的五项要求中就有规定: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30%,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
择校费贵、择校难,教育乱收费、高收费,以及教育腐败等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通过名校扶持薄弱校,是以解决优质教育供需矛盾为突破,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积极推进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均衡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教育需求。
近几年来,“铜陵无择校”已成为教育界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安徽铜陵的成功模式,在于选择将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向弱势学校倾斜。首先,教育经费不再向重点学校倾斜,而是流向相对弱势的学校;其次,校长、师资在各校之间轮换,优秀的教师优先安排到弱势学校;此后,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各初中,消除各初中的“产出差异”。
“高位嫁接”让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示范学校、名校的创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公平的体现。时代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以发展为前提,以相对均衡为目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和公正的理念。统筹示范学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就是改变过去集中优质资源给少数学校“锦上添花”的做法,把精力、财力和人力倾注到薄弱学校。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大多数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按标准规范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比例,逐步构筑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强大的拉力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所有的学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和谐教育的构建和均衡化发展,是近年来针对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提出的新要求,其目的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各类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符合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因此,在教育的发展上,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一方面积极打造名校,一方面大力扶持弱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立新的质量观、效益观和教育观,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高位嫁接”需要政府的支持
目前,薄弱校多分布于农村,城乡教育差距的经济根源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3倍,如果综合考虑农民的生产成本、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等因素,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5~6倍。作为政府就应鼓励名校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帮扶工程,加强向农村学校输出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名师资源,开展贫困结对帮扶等,实现城市优质教育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名校扶持薄弱校,体现了教育的公平。而推进教育公平,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政府要统筹名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就是改变过去集中优质资源给少数学校“锦上添花”的做法,把精力、财力和人力倾注到薄弱学校。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角度上看,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要明确扶持的目标——做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二是政府要有规划——扶持办学先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三是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校园建设、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予以优先。
总之,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地区的教育,在做好“扩优”文章的同时,着力做好“扶弱”,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比例,构筑均衡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并充分发挥名校优质教育的强大优势,起到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薄弱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高位嫁接”更要薄弱学校
自身素质的提升
目前对这种“高位嫁接”不看好的人士把这种合作比做社会流行语“傍大款”,其根源是有些薄弱校在合作之后,并不着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一切事物全都依赖名校。加强薄弱校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位嫁接”成功的基础。
许多教育教学落后的学校多是学校管理层在管理思想和职业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缺乏名校校长的品德学识、风度、声望、心理品质、礼仪修炼。如工作飘浮、不深入课堂、不了解具体情况、只喜欢发号施令、做事凭老经验、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尤其欠缺运营教育资源的能力。
为此弱校“高位嫁接”要成功,首先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领导水平和“经营”能力。我们要从传统办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探索出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从制度保障做起,依法依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再以德治校。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一个领导者在行使职权进行管理时,若将其高尚的品德融于管理中,往往事半功倍。
其次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许多弱校的教师因学校的财力、会议的名额限制等原因,参加高一级的学习、培养、培训力度不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种恶性循环自然成为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加强教师的名校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师德方面的建设要成为永恒的主题,必须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教师有了师德,就有了教师的责任,社会对我们教师的信任、信赖和尊敬自然提高。二是加强在岗教师的校本培训。对教师的培训,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实施校本培训。以培养一批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拔尖人才为主,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三是在教师引进方面,要向主管部门争取自主招聘权力,全面适应名校工程中对教师专业需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高位嫁接”的困惑与对策
困惑之一:“高位嫁接”是名校办大才能办强思想所致。我们常听到某个名校在某个区想办法划拨到一块教育用地用于建分校或新校区,给社会一种学校扩大了才能建成强校、名校的认识误区。言下之意,以大转强的根源完全是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这些话不是没有理,但如果只停留在土地问题上,本人要说,这是一种消极态度,不破除这个消极的观点和论调,发展就必然受到阻碍和制约。
学校发展不一定在大,而在于精。看看众多名校的成名历史,大多是在校区比较小的、空间有限的时期发展起来的。他们在受限制的学校规模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并转化为一种办学理念。学校要有内涵的人才,有气质、有魅力、有内涵的学校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内涵是学校发展的主题,学校没有内涵就没有品味,就会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
困惑之二:“高位嫁接”仅是一种名校的炒作,对薄弱校的提升是有限的。这主要是过去有过许多合作的先例,如“手拉手”学校、姊妹学校,“名校 新校”、“名校 民校”、“名校 农校”等等办学模式,最终多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到头来名校赚足了风头,弱校仅是广告中的“托”。
其根源在于社会的公信力丧失,一开始就是为走过场,迎合一下上级的政策和社会影响。正确的是——上级主管或政府部门应首先明确合作的目标,通过协议书等法律文书对合作目标进行界定,既约束了名校的行为,也划定政府应有的作为;其次应给名校下达目标责任制,名校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多方支持与扶植下,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逐渐形成的稀有公共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大众化是名校的历史责任;再有是对薄弱学校要有政策方面的倾斜,如学生生源的控制、教师招聘的权限等,并在财力和物力等方面有一个长远投入规划,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总之,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强大的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真正带动其他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实实在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困惑之三:名校通过扶持薄弱校,将复制、培训后的名校先进管理经验、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扩散到新校,满足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但是这一做法可能会有名校这杯“牛奶”被“稀释”的后遗症。还有名校文化扩张、趋同,很可能使得薄弱校喪失个性,流失了原有良好的历史积淀。
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高位嫁接”会使薄弱校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品牌校的工程,但这一过程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文化磨合期”。在名校带弱校运作初期,名校向弱校输出先进文化的办学理念、一流管理、高素质教师;而弱校对新文化也要有一种接受、适应、认可经历。因而,需要经历一个消除文化冲突、建立文化认同的磨合过程。其次是“文化融合期”。弱校通过与名校互动,在名校文化中找到生长点,从而消除各自为政的文化隔裂,使二者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文化统整的态势。第三是“文化整合期”。名校在输出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吸纳、更新、提升自身的优质品牌,从而形成、整合出更具包容性、融合度、创造力的新文化。而此时,弱校也已经成熟,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它也成为对外扶持的名校。
总之,扶持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薄弱学校改造的进程中,还将面临着重重困难。要有负重前进的思想准备,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务求实效的精神,切实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市灌口中学)
灌口中学是一个刚刚通过省三级达标校的农村完全中学,现有42个班级,21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140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仅有2名。虽有50年的办学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停滞不前。学校地处集美区灌口镇,现代教学不能保证新课程的正常实施。曾经因高中学生生源不足,所招收的高中学生寄宿在其他学校学习。这几年的中招生源很不理想,多在最低控制线左右。而厦门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是全国中学百强名校,有优良的校园风气、严谨的治学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厦门市乃至全省的品牌学校,每年为名牌大学输送许多优秀学子,在全国各类竞赛中都有多位学生获优异奖,是厦门市高中生择校首选学校。为此,灌口中学与厦门一中联手创办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以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位嫁接”是社会和谐的需要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破解“上学难”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探索出推进教育公平的“名校集团化战略”。所谓“名校集团化战略”,是指以名校为龙头,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名校输出品牌、师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为手段,带动新校、弱校、民校、农校共同发展,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满足人民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需求的战略举措。
沈阳市城区254所中小学1977名教师在2006年新学期一开学将完成沈阳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向改革学校流动;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目标只有一个:通过3~6年的优质师资“大流动”,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杜绝择校现象。
另外,深圳市建立了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实现学校间教师资源共享。成都市除推出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外,今明两年还专门拨款3亿元,支持薄弱学校建设,“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实现合理配置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基本消除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大班额现象……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均衡发展,协同提高,积极构建和谐教育,努力推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基础性贡献?名校扶持薄弱校未尝不是一种模式。
“高位嫁接”破解择校的困局
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大城市瓜分择校费的市场份额现象越演越烈,不少名校之间演绎出一场变味的生源大战和师资大战,不择手段到农村学校挖能为学校撑门面的尖子生和骨干教师,这在业内被称为“掐尖”运动。只要应试教育存在,“城市包围农村”、“发达地区包围落后地区”的“掐尖”現象就不会消失。
为此,在新学年开学时,教育部部长周济就规范教育收费提出的五项要求中就有规定: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30%,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
择校费贵、择校难,教育乱收费、高收费,以及教育腐败等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通过名校扶持薄弱校,是以解决优质教育供需矛盾为突破,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积极推进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均衡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教育需求。
近几年来,“铜陵无择校”已成为教育界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安徽铜陵的成功模式,在于选择将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向弱势学校倾斜。首先,教育经费不再向重点学校倾斜,而是流向相对弱势的学校;其次,校长、师资在各校之间轮换,优秀的教师优先安排到弱势学校;此后,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各初中,消除各初中的“产出差异”。
“高位嫁接”让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示范学校、名校的创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公平的体现。时代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以发展为前提,以相对均衡为目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和公正的理念。统筹示范学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就是改变过去集中优质资源给少数学校“锦上添花”的做法,把精力、财力和人力倾注到薄弱学校。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大多数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按标准规范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比例,逐步构筑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强大的拉力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所有的学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和谐教育的构建和均衡化发展,是近年来针对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提出的新要求,其目的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各类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符合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因此,在教育的发展上,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一方面积极打造名校,一方面大力扶持弱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立新的质量观、效益观和教育观,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高位嫁接”需要政府的支持
目前,薄弱校多分布于农村,城乡教育差距的经济根源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3倍,如果综合考虑农民的生产成本、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等因素,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5~6倍。作为政府就应鼓励名校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帮扶工程,加强向农村学校输出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名师资源,开展贫困结对帮扶等,实现城市优质教育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名校扶持薄弱校,体现了教育的公平。而推进教育公平,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政府要统筹名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就是改变过去集中优质资源给少数学校“锦上添花”的做法,把精力、财力和人力倾注到薄弱学校。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角度上看,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要明确扶持的目标——做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二是政府要有规划——扶持办学先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三是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校园建设、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予以优先。
总之,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地区的教育,在做好“扩优”文章的同时,着力做好“扶弱”,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比例,构筑均衡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并充分发挥名校优质教育的强大优势,起到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薄弱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高位嫁接”更要薄弱学校
自身素质的提升
目前对这种“高位嫁接”不看好的人士把这种合作比做社会流行语“傍大款”,其根源是有些薄弱校在合作之后,并不着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一切事物全都依赖名校。加强薄弱校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位嫁接”成功的基础。
许多教育教学落后的学校多是学校管理层在管理思想和职业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缺乏名校校长的品德学识、风度、声望、心理品质、礼仪修炼。如工作飘浮、不深入课堂、不了解具体情况、只喜欢发号施令、做事凭老经验、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尤其欠缺运营教育资源的能力。
为此弱校“高位嫁接”要成功,首先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领导水平和“经营”能力。我们要从传统办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探索出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从制度保障做起,依法依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再以德治校。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一个领导者在行使职权进行管理时,若将其高尚的品德融于管理中,往往事半功倍。
其次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许多弱校的教师因学校的财力、会议的名额限制等原因,参加高一级的学习、培养、培训力度不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种恶性循环自然成为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加强教师的名校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师德方面的建设要成为永恒的主题,必须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教师有了师德,就有了教师的责任,社会对我们教师的信任、信赖和尊敬自然提高。二是加强在岗教师的校本培训。对教师的培训,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实施校本培训。以培养一批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拔尖人才为主,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三是在教师引进方面,要向主管部门争取自主招聘权力,全面适应名校工程中对教师专业需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高位嫁接”的困惑与对策
困惑之一:“高位嫁接”是名校办大才能办强思想所致。我们常听到某个名校在某个区想办法划拨到一块教育用地用于建分校或新校区,给社会一种学校扩大了才能建成强校、名校的认识误区。言下之意,以大转强的根源完全是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这些话不是没有理,但如果只停留在土地问题上,本人要说,这是一种消极态度,不破除这个消极的观点和论调,发展就必然受到阻碍和制约。
学校发展不一定在大,而在于精。看看众多名校的成名历史,大多是在校区比较小的、空间有限的时期发展起来的。他们在受限制的学校规模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并转化为一种办学理念。学校要有内涵的人才,有气质、有魅力、有内涵的学校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内涵是学校发展的主题,学校没有内涵就没有品味,就会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
困惑之二:“高位嫁接”仅是一种名校的炒作,对薄弱校的提升是有限的。这主要是过去有过许多合作的先例,如“手拉手”学校、姊妹学校,“名校 新校”、“名校 民校”、“名校 农校”等等办学模式,最终多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到头来名校赚足了风头,弱校仅是广告中的“托”。
其根源在于社会的公信力丧失,一开始就是为走过场,迎合一下上级的政策和社会影响。正确的是——上级主管或政府部门应首先明确合作的目标,通过协议书等法律文书对合作目标进行界定,既约束了名校的行为,也划定政府应有的作为;其次应给名校下达目标责任制,名校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多方支持与扶植下,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逐渐形成的稀有公共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大众化是名校的历史责任;再有是对薄弱学校要有政策方面的倾斜,如学生生源的控制、教师招聘的权限等,并在财力和物力等方面有一个长远投入规划,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总之,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强大的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真正带动其他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实实在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困惑之三:名校通过扶持薄弱校,将复制、培训后的名校先进管理经验、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扩散到新校,满足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但是这一做法可能会有名校这杯“牛奶”被“稀释”的后遗症。还有名校文化扩张、趋同,很可能使得薄弱校喪失个性,流失了原有良好的历史积淀。
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高位嫁接”会使薄弱校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品牌校的工程,但这一过程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文化磨合期”。在名校带弱校运作初期,名校向弱校输出先进文化的办学理念、一流管理、高素质教师;而弱校对新文化也要有一种接受、适应、认可经历。因而,需要经历一个消除文化冲突、建立文化认同的磨合过程。其次是“文化融合期”。弱校通过与名校互动,在名校文化中找到生长点,从而消除各自为政的文化隔裂,使二者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文化统整的态势。第三是“文化整合期”。名校在输出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吸纳、更新、提升自身的优质品牌,从而形成、整合出更具包容性、融合度、创造力的新文化。而此时,弱校也已经成熟,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它也成为对外扶持的名校。
总之,扶持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薄弱学校改造的进程中,还将面临着重重困难。要有负重前进的思想准备,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务求实效的精神,切实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市灌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