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档案学核心期刊数量连续锐减的现象,认为其根源在于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缺失。并据此从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数量比例失衡、体例不规范、发稿周期较长等学术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入手,提出加快观念更新,提高对档案期刊学术性的认识;科学地调整档案期刊的载文类型,提升文章转引率;建设好编辑和作者两支队伍,促进学术交流;增强学术性和专业性,提升办刊特色等对策。
关键词:档案期刊核心期刊学术责任学术质量
一、引言
2015年8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出版,在其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中,核心期刊的数量再次减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1990年年底,由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并编制的。[1]自1992年出版以来,每隔4年会重新对所涉核心期刊进行一次评定,2011年起改为每3年评定一次,至今已评定了7次。在这二十多年里,16种档案期刊先后入选,最多时有14种同时入选,而如今仅剩8种。
在中文核心期刊总种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档案学核心期刊的数量连续锐减令人堪忧。这种状况除了应当引起档案期刊、档案工作主管部门,以及每个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外,认真分析影响核心期刊数量锐减的根源极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档案学文献定量分析研究工作的经验,以及多次投稿和刊发论文的经历,认为档案学核心期刊数量锐减的根源在于档案期刊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弱化。简言之,正是由于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缺失,进而造成了档案学核心期刊数量的锐减。其中,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主要是指要为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服务,反映档案学科的前沿和热点,推动学术研究、交流和传播以及专业教育服务,将档案期刊办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性、专业性期刊或是学术性兼具行业指导性期刊,使其真正办成党和国家档案事业需要而且满意的期刊。
二、档案期刊学术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
学术质量涉及档案期刊及其刊载论文的方方面面,笔者主要从论文本身入手,结合学术质量评价涉及的被引、他引、影响因子等主要指标加以分析,发现档案期刊学术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数量的比例失衡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文章的转引率
学术质量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期刊的载文量和被引量,而被引用的文章通常是学术性、专业性论文。换句话说,期刊刊登学术性、专业性论文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期刊的转引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对期刊刊登论文数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期刊刊登学术性、专业性论文的数量要视情况而定,不是越多越好。我国档案期刊大多具有鲜明的行业指导性,这就决定了档案期刊需要刊发较多的领导讲话、经验交流或工作总结类的文章,甚至新闻报道、珍藏档案、档案故事等等,虽然这些栏目对了解档案整体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档案学核心期刊,如果非学术论文所占比例大于学术论文,其学术价值势必受到影响。例如,部分期刊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论文往往所占比例不足三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中统计的14种档案期刊的可被引文献比均值为0.65,最低的仅为0.2,远低于临近学科——图书馆学情报学41种期刊0.89的均值,这种比例失调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
(二)体例不规范,严重地影响了学术论文的传播与交流
同其他学科相比,档案期刊学术论文的体例结构不够严谨,期刊编排有关规范执行得不够严格,如大多论文没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更有部分档案期刊论文没有关键词、摘要或有中文无英文,甚至没有参考文献。即使部分档案期刊有上述学术论文中必备的要素,也没有严格执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摘编写规则》等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关键词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文献的主题,参考文献未正确标注和著录,存在“缺”、“添”、“错”等问题。[2]上述现象,一是导致例如关键词、分类号等缺少或不规范、不准确而造成文献检索困难,不利于论文的传播和交流,同时引证不实不仅影响了对被引论文的公正评价,而且影响施引论文的学术质量,给读者查找、核对引文带来了较大困难。二是不少论文可能因此而没有摘要、关键词,删减或去除参考文献,这对论文学术质量的影响更大,既影响论文的检索利用,又影响被引。特别是无参考文献(尤其是因为压缩篇幅而删掉参考文献)的情况,减少了本该有的档案期刊论文的引次数,降低了被引文献的学术影响。
(三)论文发稿周期较长,影响档案学新观点的发表
档案期刊中双月刊较多(新版的核心期刊中双月刊和月刊各占一半),这使得学术论文刊发的周期相对较长,再加上部分档案期刊的审稿周期长达两个月,一篇论文即使被录用,算上编校和印制等环节,从投稿到论文发表往往会在4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这样一些原本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的论文面世后也就变得不新,至少不那么新了,失去了科研创新的竞争力,[3]严重影响了这些新成果在档案学科的传播,以及向其他学科的交流和渗透,显然不利于档案学科的发展,不利于档案事业的推进。
三、解决档案期刊学术责任缺失的对策
办好档案期刊,担负起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需要多方努力。具体如下:
(一)加快观念更新,提高对档案期刊学术性的认识
档案期刊学术责任担当的前提是更新观念,更新观念的关键是提高对档案期刊学术性的认识,尤其是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更要指导业务部门主动适应档案学术和档案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要自觉地把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当作重要的责任。只有更新观念,科学地确立高标准、严要求的办刊理念,重视并认真分析档案期刊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困难迎刃而解。在第27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上,国家档案局杨继波副局长希望大家要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尽可能地求发展、求壮大[4]就是该要求的重要体现。 (二)科学地调整档案期刊的载文类型,提升文章的转引率
在学术性期刊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生命线。[5]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大学术性、专业性论文的比重,同时适度增加论文篇幅,这是档案期刊学术责任担当的重要一环。北大档案核心期刊评定中权重最大的四个指标(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权重之和达0.79)都与被引有关,影响被引的关键还是论文质量,即论文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科的前沿和热点,国内也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引用习惯等对被引有影响。限于版面,档案期刊可考虑减少地方领导讲话、消息报道、经验介绍、工作总结等行业指导性文章,这些可通过各级档案机构网站以及相关报纸刊发,这既让学术性论文篇幅和数量有了保障,又使时效性、指导性更强的领导讲话、消息报道等文章的动态传递性增强。
(三)建设好编辑和作者两支队伍,促进学术交流
作者和编辑是档案期刊学术责任担当的基础。作者群的形成需要期刊的吸引和召唤,更需要编辑的发现和培养,作者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要善始善终地坚持。编辑是专门人才,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专业素养、较好的文字水平,掌握基本的编辑出版工作规范,具有政治鉴别能力、学术判断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处事能力,[6]杂志社要重视编辑的选用和培养。当然,发现并吸收具备较好编校能力的作者担任兼职编辑也是充实编校队伍的不错选择。在建设这两支队伍的过程中,要加强出版相关业务的管理,注重学术论文的各类规范化要求,尽量完备检索系统可能标引的检索项,使作者按规范要求写稿,编辑按规范要求审稿、改稿,在与作者的互动中使规范要求成为共识,成为自觉。在审改环节加强对作者的指导,耐心细致地帮助作者通过修改论文提高论文质量,提高研究和写作水平,以此来增加作者对期刊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壮大作者队伍。
(四)增强学术性和专业性,提升办刊特色
事实证明,学术期刊简单地通过增加页数或期数来提升水平,尤其是学术水平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提高编校水平,把增强论文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档案学学术前沿和热点,档案期刊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在出版周期难以缩短的情况下调整主要环节的时间节点,如将用稿与否的时间控制在20天左右,避免部分质量较好论文的流失。二是对研究尚有不足的领域或方向进行探索,通过明确选题范围和选题方向,彰显办刊特色,吸引作者投稿,逐步在内容和风格上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毕竟个性化生存,差异化竞争,品牌化经营,是期刊应采取的优化策略。[7]需要强调的是,选题策划是增强期刊学术性、专业性,办出个刊特色的重要方法,杂志社可通过组织编辑进行调查、分析和向专家咨询等方式来完成。也可以辅以文献定量研究的方法,组织专业人员对近年国内外档案学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探寻国内外档案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结合期刊实际和作者群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选题方向,通过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一个或几个重要领域的突破,不断增强期刊的学术活力,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朱强,何峻,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2]王新才,文振兴,王春晓.国内档案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研究(2004-2013)[J].档案学通讯,2014(3):27-32.
[3]王远.论学术期刊的学术价值提升[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0(4):36-39.
[4]枫林,周全.传承合作创新——第27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部分代表发言摘录[J].浙江档案,2015(9): 22-25.
[5]殷仕俊.档案学核心期刊的学术性分析——从功能定位的角度[J].档案管理,2009(5):29-30.
[6]王敬尧.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探讨[J].中国出版,2010(8):51-52.
[7]徐广联.期刊的个性与期刊编辑的个性[J].中国编辑,2012(2):60-61.
关键词:档案期刊核心期刊学术责任学术质量
一、引言
2015年8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出版,在其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中,核心期刊的数量再次减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1990年年底,由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并编制的。[1]自1992年出版以来,每隔4年会重新对所涉核心期刊进行一次评定,2011年起改为每3年评定一次,至今已评定了7次。在这二十多年里,16种档案期刊先后入选,最多时有14种同时入选,而如今仅剩8种。
在中文核心期刊总种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档案学核心期刊的数量连续锐减令人堪忧。这种状况除了应当引起档案期刊、档案工作主管部门,以及每个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外,认真分析影响核心期刊数量锐减的根源极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档案学文献定量分析研究工作的经验,以及多次投稿和刊发论文的经历,认为档案学核心期刊数量锐减的根源在于档案期刊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弱化。简言之,正是由于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缺失,进而造成了档案学核心期刊数量的锐减。其中,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主要是指要为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服务,反映档案学科的前沿和热点,推动学术研究、交流和传播以及专业教育服务,将档案期刊办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性、专业性期刊或是学术性兼具行业指导性期刊,使其真正办成党和国家档案事业需要而且满意的期刊。
二、档案期刊学术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
学术质量涉及档案期刊及其刊载论文的方方面面,笔者主要从论文本身入手,结合学术质量评价涉及的被引、他引、影响因子等主要指标加以分析,发现档案期刊学术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数量的比例失衡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文章的转引率
学术质量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期刊的载文量和被引量,而被引用的文章通常是学术性、专业性论文。换句话说,期刊刊登学术性、专业性论文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期刊的转引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对期刊刊登论文数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期刊刊登学术性、专业性论文的数量要视情况而定,不是越多越好。我国档案期刊大多具有鲜明的行业指导性,这就决定了档案期刊需要刊发较多的领导讲话、经验交流或工作总结类的文章,甚至新闻报道、珍藏档案、档案故事等等,虽然这些栏目对了解档案整体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档案学核心期刊,如果非学术论文所占比例大于学术论文,其学术价值势必受到影响。例如,部分期刊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论文往往所占比例不足三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中统计的14种档案期刊的可被引文献比均值为0.65,最低的仅为0.2,远低于临近学科——图书馆学情报学41种期刊0.89的均值,这种比例失调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
(二)体例不规范,严重地影响了学术论文的传播与交流
同其他学科相比,档案期刊学术论文的体例结构不够严谨,期刊编排有关规范执行得不够严格,如大多论文没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更有部分档案期刊论文没有关键词、摘要或有中文无英文,甚至没有参考文献。即使部分档案期刊有上述学术论文中必备的要素,也没有严格执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摘编写规则》等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关键词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文献的主题,参考文献未正确标注和著录,存在“缺”、“添”、“错”等问题。[2]上述现象,一是导致例如关键词、分类号等缺少或不规范、不准确而造成文献检索困难,不利于论文的传播和交流,同时引证不实不仅影响了对被引论文的公正评价,而且影响施引论文的学术质量,给读者查找、核对引文带来了较大困难。二是不少论文可能因此而没有摘要、关键词,删减或去除参考文献,这对论文学术质量的影响更大,既影响论文的检索利用,又影响被引。特别是无参考文献(尤其是因为压缩篇幅而删掉参考文献)的情况,减少了本该有的档案期刊论文的引次数,降低了被引文献的学术影响。
(三)论文发稿周期较长,影响档案学新观点的发表
档案期刊中双月刊较多(新版的核心期刊中双月刊和月刊各占一半),这使得学术论文刊发的周期相对较长,再加上部分档案期刊的审稿周期长达两个月,一篇论文即使被录用,算上编校和印制等环节,从投稿到论文发表往往会在4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这样一些原本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的论文面世后也就变得不新,至少不那么新了,失去了科研创新的竞争力,[3]严重影响了这些新成果在档案学科的传播,以及向其他学科的交流和渗透,显然不利于档案学科的发展,不利于档案事业的推进。
三、解决档案期刊学术责任缺失的对策
办好档案期刊,担负起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需要多方努力。具体如下:
(一)加快观念更新,提高对档案期刊学术性的认识
档案期刊学术责任担当的前提是更新观念,更新观念的关键是提高对档案期刊学术性的认识,尤其是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更要指导业务部门主动适应档案学术和档案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要自觉地把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当作重要的责任。只有更新观念,科学地确立高标准、严要求的办刊理念,重视并认真分析档案期刊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困难迎刃而解。在第27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上,国家档案局杨继波副局长希望大家要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尽可能地求发展、求壮大[4]就是该要求的重要体现。 (二)科学地调整档案期刊的载文类型,提升文章的转引率
在学术性期刊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生命线。[5]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大学术性、专业性论文的比重,同时适度增加论文篇幅,这是档案期刊学术责任担当的重要一环。北大档案核心期刊评定中权重最大的四个指标(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权重之和达0.79)都与被引有关,影响被引的关键还是论文质量,即论文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科的前沿和热点,国内也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引用习惯等对被引有影响。限于版面,档案期刊可考虑减少地方领导讲话、消息报道、经验介绍、工作总结等行业指导性文章,这些可通过各级档案机构网站以及相关报纸刊发,这既让学术性论文篇幅和数量有了保障,又使时效性、指导性更强的领导讲话、消息报道等文章的动态传递性增强。
(三)建设好编辑和作者两支队伍,促进学术交流
作者和编辑是档案期刊学术责任担当的基础。作者群的形成需要期刊的吸引和召唤,更需要编辑的发现和培养,作者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要善始善终地坚持。编辑是专门人才,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专业素养、较好的文字水平,掌握基本的编辑出版工作规范,具有政治鉴别能力、学术判断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处事能力,[6]杂志社要重视编辑的选用和培养。当然,发现并吸收具备较好编校能力的作者担任兼职编辑也是充实编校队伍的不错选择。在建设这两支队伍的过程中,要加强出版相关业务的管理,注重学术论文的各类规范化要求,尽量完备检索系统可能标引的检索项,使作者按规范要求写稿,编辑按规范要求审稿、改稿,在与作者的互动中使规范要求成为共识,成为自觉。在审改环节加强对作者的指导,耐心细致地帮助作者通过修改论文提高论文质量,提高研究和写作水平,以此来增加作者对期刊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壮大作者队伍。
(四)增强学术性和专业性,提升办刊特色
事实证明,学术期刊简单地通过增加页数或期数来提升水平,尤其是学术水平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提高编校水平,把增强论文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档案学学术前沿和热点,档案期刊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在出版周期难以缩短的情况下调整主要环节的时间节点,如将用稿与否的时间控制在20天左右,避免部分质量较好论文的流失。二是对研究尚有不足的领域或方向进行探索,通过明确选题范围和选题方向,彰显办刊特色,吸引作者投稿,逐步在内容和风格上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毕竟个性化生存,差异化竞争,品牌化经营,是期刊应采取的优化策略。[7]需要强调的是,选题策划是增强期刊学术性、专业性,办出个刊特色的重要方法,杂志社可通过组织编辑进行调查、分析和向专家咨询等方式来完成。也可以辅以文献定量研究的方法,组织专业人员对近年国内外档案学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探寻国内外档案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结合期刊实际和作者群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选题方向,通过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一个或几个重要领域的突破,不断增强期刊的学术活力,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朱强,何峻,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2]王新才,文振兴,王春晓.国内档案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研究(2004-2013)[J].档案学通讯,2014(3):27-32.
[3]王远.论学术期刊的学术价值提升[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0(4):36-39.
[4]枫林,周全.传承合作创新——第27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部分代表发言摘录[J].浙江档案,2015(9): 22-25.
[5]殷仕俊.档案学核心期刊的学术性分析——从功能定位的角度[J].档案管理,2009(5):29-30.
[6]王敬尧.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探讨[J].中国出版,2010(8):51-52.
[7]徐广联.期刊的个性与期刊编辑的个性[J].中国编辑,2012(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