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贝尔医学奖的一段缘分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我获得了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奖学金”,去瑞典皇家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神经生理研究所继续科研工作。
  这个研究所十分讲究开明和平等,每天下午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从所长到清洁工,不分贵贱,进来以后就坐在桌边。最使我惊讶的是,当所长不在的时候,他的办公室总是敞开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自由进出,翻阅他书架上的书,只要留下借条,可以随时将此书借回家里。
  刚到所里时,我对这一切还感到很不习惯,一时适应不过来,更不敢轻举妄动。有一天,所长不在,一位年长的同事看到我动作拘束,就主动帮助我。
  他带我走进所长的办公室,告诉我:进门的右墙边的书架上放的虽是所长私人珍藏的书刊和文献,但我们可以自由阅读;进门前方的书桌上放的都是所长的私人信件,我们不能乱动等等,给我细细地讲解了很多注意事项。
  最后,他指着书桌旁边的一个有点像金属制成的抽屉柜,庄重地告诉我:这是所长的绝密保险箱,里面放着有关当年诺贝尔医学奖被提名者以及所长为此收集的所有资料。那是我们的绝对禁区!
  这次经历以后,我发现除了找人开会、谈话,或者打电话,所长办公室的门确实总是敞开着。
  我又发现,每星期六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他都准时来到办公室,然后一反常规地将门关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所长将周末这段没有日常烦事、没有电话和旁人干扰的时间用来审阅一些有关下一届诺贝尔奖被提名者的资料……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还没有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要读文献就必须走进图书馆阅读,至少要到图书馆复印那些文献。当然,所长也需要阅读有关诺贝尔奖被提名者的一些原始文献,为了保密起见,有关的文件复印都必须由评选委员会秘书处进行,不许公开。
  有一個星期一早上,所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他的秘书今天病了,问我能不能帮他跑一趟。然后他将一个密封的信封交给我,要我将它交给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处的A女士,并一再强调:一定要带回A女士签过的收据。
  到了那里,那位A女士接收了那个信封以后,首先检查了它是否完整无缺,然后在收据上签了字。最后,她又从身后的书架上拿下一个厚厚的、密封的A4信封(里面装着以前复印的文献),要我在一张接收表格上签了字以后,再交给我。
  回到所里以后,我将这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所长,检查了它的完整无缺以后,他在一个接收表格上填了日期和时间,我们各自签了字,然后他将这个厚厚的信封放进了保险箱里,我的差事就算完成了。
  以前我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工作的时候,要与那些世界著名的学者交流或者请他们来演讲,比登天还难。可是到了斯德哥尔摩以后就不一样了,那些举世闻名、重金难请的世界学术权威,会毛遂自荐甚至自己掏钱到卡罗琳斯卡学院为我们演讲。有些世界著名的学府和学术权威甚至会自告奋勇地向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提出合作项目并愿意担负所需资金。
  在斯德哥尔摩工作的两年中,我也借了光,结识了好几个“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喝酒聊天;也曾经带他们以及他们全家参观斯德哥尔摩;更和他们的研究所有过一些合作。
  其中一位是德裔美国人托马斯·祖德霍夫博士,后来我们也成为好朋友,长年合作,先后在《自然》和其他一流杂志上共同发表过一些文章。
  记得2013年祖德霍夫博士获得了诺贝尔奖以后,我第一时间给他发去了祝贺的电邮:“祝贺你终于如愿以偿!”他回答说:“谢谢你的祝贺!是的,我现在终于可以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了!”
  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有一个不成文的老规矩: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不仅要作一次公开的学术演讲,还必须在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前一天的晚上参加医学院的青年学生和学者举办的啤酒派对,他们有义务跟年轻人喝酒聊天。
  1994年的得奖者是美国的Gilman和Rodbell,我也参加了那次啤酒派对,跟他们喝酒聊天,谈得海阔天空。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个学生问Gilman:“怎么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有没有什么窍门?”Gilman听了以后大笑起来:“如果你要为获得诺贝尔奖而搞科研,那你还不如去买彩票,因为获彩票头奖的几率要比获诺贝尔奖大得多!所以你只能凭着个人兴趣去搞科研,至于谁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随后他抬起头来往天上看:“那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也许就是西方人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一种解释吧。
  (凤义摘自2018年10月2日《文汇报》)
其他文献
我出生于东京中野的锅屋横丁,靠近新宿歌舞伎町,在一个类似于大杂院的公寓长大。  我们住的公寓,厨房面积仅为两块榻榻米大小。虽然有厕所,但没有浴缸。寝室面积只有六块榻榻米大小,父母、姐姐和我四个人就睡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到了早上,得赶紧把被子叠起来。因为这间屋子既是我们的起居室,又是孩子们的玩耍间,还是我们的客厅。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生活是司空见惯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我们所在的公寓一共有八户
期刊
①  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在睡前玩手机。原本想就看一则新闻、一个视频、一段留言,可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稍不注意,就到了凌晨两三点。  本来我每天要在早上五点起床看会儿书。由于晚睡,早上就起不来。就因为一个不自律的行为,一整天的安排都给打乱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一周以后,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知道,如果再不果断戒掉这个坏习惯,我就会被它彻底征服,然后再纠正就更难了。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发狠了,
期刊
提到《新闻联播》,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咚咚咚咚……”一段激昂的音乐后,两个身穿正装的主持人,字正腔圆地说:“各位观众,晚上好……”这套流程几十年如一日,每晚7点准时出现。  现在,年轻人看到的抖音却是这样的,对香港国泰航空一些工作人员,主持人康辉说:“No zuo no die。”台湾地区政论节目称大陆人民吃不起榨菜,主持人欧阳夏丹笑着回怼:“宵夜的时间到了,要不,上点儿榨菜?”  自19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艺术家,他的有些观点我真是不敢苟同。  他会拿起一朵花,说道:“看,这花多美啊!”  是啊,花很美,我也这么想。  他接着会说:“你看,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会欣赏花的美;而你是个科学家,只会职业性地去层层剖析这朵花,那就无趣了。”我觉得他在胡扯。  首先,我相信,他發现花很美,其他人和我也能看到。不过,我可能没有他那样精妙的审美感受,但是毋庸置疑,我懂得欣赏花的美。  我同时还能
期刊
听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话说,有一个人经过了严格的间谍培训,那是千辛万苦,但是最后沒有通过选拔。他很不服气,跑去跟教官理论说:我挺不错的啊,你们为啥不要我?  教官说:这么着吧,再给你一次机会,现在你去某某图书馆里面,找到第几个书架上的第几本书,把夹在第103~104页的一张便条给我拿过来,拿来,就算你通过。这人兴高采烈地就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心甘情愿地说:我懂了,我被淘汰一点都不冤。我
期刊
我有一位朋友,临时被叫到杭州开一个会,需要在次日上午八点抵达杭州。但当时他在江苏的一个小城市,他的秘书联系了所有熟人,也订不到那个时间的火车票。后来,这位朋友对秘书说,你找熟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买火车票对吧?你买火车票又是为了什么?  秘书听了这段话,恍然大悟,赶紧给领导约了一辆出租车,硬是坐著出租车连夜赶到了杭州。这个朋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次日八点到达杭州,而不是找到火车站的熟人。当他们重新回
期刊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内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儿童的对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里面的内容一定特别好玩。可是当我真正看了这本书时,我感到极其震惊,因为里面没有一句是在哄孩子,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根本不在乎孩子当下能不能听懂他们说的话,他们每个人说话的语调和措辞都和他们跟同龄人交流时一模一样,严谨而客观。  为此,我曾经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儿童教育专家桑新民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从儿童教育的角
期刊
萨达吉去一所学校学习逻辑。  “首先,我将借助一个例子向你解释逻辑,”教授说,“你有鱼塘吗?”  “有。”萨达吉说。  “这意味着你喜欢鱼。”教授继续说道。  “是的。”  “那就是你爱水。”  “是的。”  “每个人都喝水,所以你爱每个人。”  “是的。”  “如果你爱每个人,你就爱女孩。”  “是的。”  “如果你爱女孩,那你就是个男孩。”  “是的,我是个男孩。”  “如果你是一个男孩,你爱
期刊
对于接受者来说,教养既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折磨;正因为这个缘故,对于供给者来说,教养问题便显得迷人又艰难。身为一个父亲,那些曾经被孩子问起:“这是什么字?”或者“这个字怎么写?”的岁月,像青春小鸟一样一去不回来。我满心以为能够提供给孩子的许多配备还来不及分发,就退藏而深锁于库房了。老实说:我怀念那转瞬即逝的许多片刻,当孩子们基于对世界的好奇、基于对我的试探,或是基于对亲子关系的倚赖和耽溺,而愿意接
期刊
这是我第二次在日本丢钱包了,上一次应该是10年前,把钱包落在出租车上,最后司机给我送了回来,因为钱包里现金多,我给了他几万日元的谢礼。这一次有点悬,因为钱包里只有2万日元现金,没啥油水。  最后大家建议,要不去附近的警察岗亭问问,是不是有人捡到交给了警察。  于是几个人陪我一起去市谷車站前的警察岗亭。值班的警察告诉我,没有人送钱包过来。这下,我可死了心。  不过,警察问我:“钱包里有没有个人证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