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是指人们因目标不同而相互对立或紧张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师生冲突是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年龄、能力、阅历、学识、所处社会环境、地位,以至思维方式、情感、个性等都有所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或问题的角度自然发生差异,而采取的解决方式就不可能一致,这种分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上升为冲突。
师生冲突的原因及表现方式
1、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
学生过错冲突:一是有些学生既缺乏基本学习能力,又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当他们违纪违规受到教师批评时,随意顶撞:二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自视过高、虚荣心过强,受到教师的批评时也会顶撞;三是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与班主任的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四是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和教师发生冲突。
教师过错冲突:一是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缺乏情感交流;二是对待学生不公平,厚此薄彼;三是情绪不稳定,易将个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迁移或发泄到学生身上;四是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动辄训斥学生;五是处理问题失当或失误时,顾及面子,未能及时矫正,引起学生不满而导致冲突。
2、课堂冲突和课余冲突
课堂冲突:师生接触最多的地方一般就是课堂上。课堂冲突多表现为课堂上的纪律管理,即由于教师所教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产生差距而造成的冲突。
课余冲突:课余冲突一般是在课间。实质上这类冲突往往是课堂冲突的延伸,即师生由于课堂上发生过冲突或由于长期的隔膜所形成的偏见、成见在课堂外某一特定场合或环境因某一事端而引发出来的。
3、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
个体冲突:个体冲突是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冲突,影响范围小,但对学生及教师个人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更为严重。
群体冲突:群体冲突包括一个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冲突、一个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冲突、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冲突。这类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处事不公,激起“公愤”或由于教师的教学有错失、教学方法不当而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而引起学生群体的不满。
4、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
持续性冲突:持续性冲突一般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因对某老师有意见,持续不服从教师的教育、不理睬教师,甚至对教师怒目而视,而老师也常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结果导致冲突的激化。
偶发性冲突:偶发性冲突没有复杂的过程和背景,大多是因为偶发事件而产生的冲突。
师生冲突中,教师的应对策略
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师生能恰当地沟通是解决师生冲突的最好方法。
1、师生沟通的时间策略
(1)课堂时间。课上师生活动空间基本上以教室为主,在时间上以授课为主,用以师生沟通的时间十分有限,但却是师生沟通的主阵地。从时间上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上课前:课前教师应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这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询问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有没有做好、要准备哪些东西等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好一堂课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上课时:上课时以教学为主,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课堂上师生能沟通好的话,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教师要尊重学生,提问应和蔼可亲,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请其坐下,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尤其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要轻易辱骂学生,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课时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推搡,我们可以让他俩站起来,说:“如果你们真想一决高下,我很高兴做你们的裁判,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做一下观众吧。”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我们可以说“上课认真听课好吗?”我相信,接下来这两位学生一定会听得很认真。
下课时:下课后教师不要马上急着离开教室,应让学生先离开,这一点有很多教师可能并未在意,殊不知这小小的一个举动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对他们极大的尊重,会引起学生对老师极大的信任,同时教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这节课听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哪些地方需要老师作进一步改进等等,这些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有益的,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2)课余时间。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人感觉更自由一点,因为课余时间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对要小得多,沟通的话题可以更广泛一些。球场上、食堂里、宿舍中、劳动时都是师生进行沟通的好机会,学校、社会、家庭、朋友、同学都是沟通的话题。只有在这些时候,教师才能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可惜的是,除了班主任之外,能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的任课老师却并不多,这值得广大任课老师们注意。
2、师生沟通的方式策略
(1)面对面谈话式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面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这时师生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如下几种:师坐生站、师站生坐、师生共站、师生共坐等。一般情况下,前两种均不太好,因为我们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师生共站,在室内最好是师生共坐沟通较好,即使这样还有许多种位置关系,如是面对面还是并排坐,师生保持多远的距离等都有讲究,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2)书信交流沟通。书信交流进行沟通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沟通策略,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沟通方法还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某种环境下可能有些事情师生之间不方便直接面对面沟通,那么通过书信来沟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沟通,教师可能会了解到学生中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作为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全面的帮助和指导。其实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家长则可以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等等。
(3)周记和作业沟通。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学生写周记,通过周记来了解学生一周以来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这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可实际上有很多教师这样做只是流于形式,因为别人这样做了,我也就这样做。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周记和学生进行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能在学生周记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话语。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应只满足于对和错,作业本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如教师可在作业本上写道:“做得真不错”、“希望你继续努力”、“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等等,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4)电话及网上沟通。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已经普及,因此通过电话沟通已经很容易做到了。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个经常能通过电话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老师,一定是个在业务上认真、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更加顺畅。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上网也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吗?我们就建一个聊天室,让喜欢聊天的学生都进来,在虚拟的世界里和学生聊天,这样师生沟通会更自然一点。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时间和方式与学生进行知识、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和谅解,当师生之间能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教育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冲突将可能会消失,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天堂!
(江苏溧阳实验初级中学 徐晓东)
师生冲突的原因及表现方式
1、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
学生过错冲突:一是有些学生既缺乏基本学习能力,又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当他们违纪违规受到教师批评时,随意顶撞:二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自视过高、虚荣心过强,受到教师的批评时也会顶撞;三是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与班主任的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四是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和教师发生冲突。
教师过错冲突:一是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缺乏情感交流;二是对待学生不公平,厚此薄彼;三是情绪不稳定,易将个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迁移或发泄到学生身上;四是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动辄训斥学生;五是处理问题失当或失误时,顾及面子,未能及时矫正,引起学生不满而导致冲突。
2、课堂冲突和课余冲突
课堂冲突:师生接触最多的地方一般就是课堂上。课堂冲突多表现为课堂上的纪律管理,即由于教师所教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产生差距而造成的冲突。
课余冲突:课余冲突一般是在课间。实质上这类冲突往往是课堂冲突的延伸,即师生由于课堂上发生过冲突或由于长期的隔膜所形成的偏见、成见在课堂外某一特定场合或环境因某一事端而引发出来的。
3、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
个体冲突:个体冲突是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冲突,影响范围小,但对学生及教师个人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更为严重。
群体冲突:群体冲突包括一个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冲突、一个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冲突、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冲突。这类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处事不公,激起“公愤”或由于教师的教学有错失、教学方法不当而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而引起学生群体的不满。
4、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
持续性冲突:持续性冲突一般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因对某老师有意见,持续不服从教师的教育、不理睬教师,甚至对教师怒目而视,而老师也常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结果导致冲突的激化。
偶发性冲突:偶发性冲突没有复杂的过程和背景,大多是因为偶发事件而产生的冲突。
师生冲突中,教师的应对策略
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师生能恰当地沟通是解决师生冲突的最好方法。
1、师生沟通的时间策略
(1)课堂时间。课上师生活动空间基本上以教室为主,在时间上以授课为主,用以师生沟通的时间十分有限,但却是师生沟通的主阵地。从时间上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上课前:课前教师应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这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询问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有没有做好、要准备哪些东西等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好一堂课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上课时:上课时以教学为主,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课堂上师生能沟通好的话,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教师要尊重学生,提问应和蔼可亲,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请其坐下,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尤其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要轻易辱骂学生,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课时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推搡,我们可以让他俩站起来,说:“如果你们真想一决高下,我很高兴做你们的裁判,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做一下观众吧。”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我们可以说“上课认真听课好吗?”我相信,接下来这两位学生一定会听得很认真。
下课时:下课后教师不要马上急着离开教室,应让学生先离开,这一点有很多教师可能并未在意,殊不知这小小的一个举动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对他们极大的尊重,会引起学生对老师极大的信任,同时教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这节课听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哪些地方需要老师作进一步改进等等,这些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有益的,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2)课余时间。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人感觉更自由一点,因为课余时间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对要小得多,沟通的话题可以更广泛一些。球场上、食堂里、宿舍中、劳动时都是师生进行沟通的好机会,学校、社会、家庭、朋友、同学都是沟通的话题。只有在这些时候,教师才能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可惜的是,除了班主任之外,能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的任课老师却并不多,这值得广大任课老师们注意。
2、师生沟通的方式策略
(1)面对面谈话式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面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这时师生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如下几种:师坐生站、师站生坐、师生共站、师生共坐等。一般情况下,前两种均不太好,因为我们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师生共站,在室内最好是师生共坐沟通较好,即使这样还有许多种位置关系,如是面对面还是并排坐,师生保持多远的距离等都有讲究,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2)书信交流沟通。书信交流进行沟通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沟通策略,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沟通方法还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某种环境下可能有些事情师生之间不方便直接面对面沟通,那么通过书信来沟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沟通,教师可能会了解到学生中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作为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全面的帮助和指导。其实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家长则可以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等等。
(3)周记和作业沟通。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学生写周记,通过周记来了解学生一周以来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这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可实际上有很多教师这样做只是流于形式,因为别人这样做了,我也就这样做。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周记和学生进行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能在学生周记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话语。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应只满足于对和错,作业本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如教师可在作业本上写道:“做得真不错”、“希望你继续努力”、“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等等,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4)电话及网上沟通。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已经普及,因此通过电话沟通已经很容易做到了。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个经常能通过电话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老师,一定是个在业务上认真、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更加顺畅。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上网也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吗?我们就建一个聊天室,让喜欢聊天的学生都进来,在虚拟的世界里和学生聊天,这样师生沟通会更自然一点。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时间和方式与学生进行知识、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和谅解,当师生之间能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教育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冲突将可能会消失,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天堂!
(江苏溧阳实验初级中学 徐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