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并持刀杀人一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外表斯文、家庭完整的独生子,为何会在开车把人撞倒之后,不仅不及时救助对方,反倒丧心病狂地连捅6刀,致人于死地?
在庭审中,公众首次听到了药家鑫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我从4岁起,就天天练钢琴,每天除了弹琴就是学习,稍有差池,就会遭到父母的殴打。学习不好,父亲就把我关在地下室不让上楼,我很多次都想过自杀,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媒体先后采访药家鑫的父母、同学、朋友,找到了这个外表看上去很斯文秀气的男孩子为何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凶残”的心理根源:药家鑫是家中独子,母亲对他宠溺有加,但父亲对他却严厉到近乎苛刻的地步。由于药家鑫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好,只要他想要什么东西,母亲都会满足他。但父亲却对他总是过高的标准、过严的要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是一顿暴揍,哪怕成绩好了,父亲也从未露出满意的笑容,更从不表扬,只会说:“别老翘尾巴,你还差得远。”甚至有一次父子吵架,药家鑫的父亲居然还说出了“你长得这么丑,没人会喜欢你”这种极度伤害孩子自尊的话来。药家鑫后来一度想去整容,某种程度上就是被父亲过度贬低的结果。
药家鑫的一位朋友对他性格的总结是:极端、叛逆、多疑。“他的生活环境太狭窄了,以至于他没机会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也是他对受害者痛下杀手的根源,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药家鑫对自己这些年成长经历的主要体会就是“不快乐”、“没意思”、“无价值”、“恨父亲”、“想自杀”。
药家鑫对父亲的这种恐惧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开车撞人并持刀杀人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既不是投案自首,也不是四处躲藏,而是害怕父亲知道,他说:“我去投案自首那天,我害怕我爸爸,害怕见到他。”他甚至阻止母亲给父亲打电话,因为他太怕父亲了。也就是说,他当时最不好的感受,不是死亡引起的,而是父亲引起的。
对于药家鑫的疯狂举措,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父亲从小对他的过分苛求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滋长了戾气。他对父亲既害怕,又愤怒,但又不敢表示出来,一个偶然的撞车事件,受害者被撞之后记下车牌号的举动,突然之间激起了药家鑫的怒火,于是对父亲的种种不满,加上害怕索赔带来的种种麻烦(其实潜意识中是害怕父亲得知此事以后会对他不依不饶)导致了这个外表看上去很文静的男孩子瞬间变成了“杀人恶魔”。
我不想深究药家鑫犯罪的深刻心理因素,而是想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健康的人格培养从何而来?
中国有句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应该说,药家鑫的父亲不是不“教”,他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但这种近乎严厉的“教”却适得其反,不仅未造就一个“天之骄子”,反倒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心理扭曲,整天生活在一种迷茫和痛苦中,一个突发事件,就让他人性中最恶的一面彻底暴露。药家鑫之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认为他的父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我们生活中很多父亲并非像药家鑫的父亲那样“不近人情”,他们也很疼爱、关心子女。父爱无疑和母爱一样伟大,但一直以来,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似乎遥远而又模糊:不是太严肃甚至有点近乎严厉,就是离子女的距离太远。
一家青少年杂志两年前在中学生中搞过一个调查,在谈到和父亲的关系时,只有30%的孩子承认和父亲关系融洽,40%则认为父亲太严厉,难以亲近,而60%则经常感觉不到父爱,因为父亲太忙,总是不在家。
澳大利亚婚姻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认为:“年轻的男性正处于一种可怕的境地,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来指导他们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这些年轻人在没有任何成年指导、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步入了成年男人的世界。很显然,他拥有了男人的躯体,就需要学会如何驾驭它——最好是向那些懂得如何驾驭的人学习。”
(摘自中信出版社《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作者:曾子航)
在庭审中,公众首次听到了药家鑫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我从4岁起,就天天练钢琴,每天除了弹琴就是学习,稍有差池,就会遭到父母的殴打。学习不好,父亲就把我关在地下室不让上楼,我很多次都想过自杀,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媒体先后采访药家鑫的父母、同学、朋友,找到了这个外表看上去很斯文秀气的男孩子为何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凶残”的心理根源:药家鑫是家中独子,母亲对他宠溺有加,但父亲对他却严厉到近乎苛刻的地步。由于药家鑫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好,只要他想要什么东西,母亲都会满足他。但父亲却对他总是过高的标准、过严的要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是一顿暴揍,哪怕成绩好了,父亲也从未露出满意的笑容,更从不表扬,只会说:“别老翘尾巴,你还差得远。”甚至有一次父子吵架,药家鑫的父亲居然还说出了“你长得这么丑,没人会喜欢你”这种极度伤害孩子自尊的话来。药家鑫后来一度想去整容,某种程度上就是被父亲过度贬低的结果。
药家鑫的一位朋友对他性格的总结是:极端、叛逆、多疑。“他的生活环境太狭窄了,以至于他没机会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也是他对受害者痛下杀手的根源,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药家鑫对自己这些年成长经历的主要体会就是“不快乐”、“没意思”、“无价值”、“恨父亲”、“想自杀”。
药家鑫对父亲的这种恐惧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开车撞人并持刀杀人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既不是投案自首,也不是四处躲藏,而是害怕父亲知道,他说:“我去投案自首那天,我害怕我爸爸,害怕见到他。”他甚至阻止母亲给父亲打电话,因为他太怕父亲了。也就是说,他当时最不好的感受,不是死亡引起的,而是父亲引起的。
对于药家鑫的疯狂举措,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父亲从小对他的过分苛求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滋长了戾气。他对父亲既害怕,又愤怒,但又不敢表示出来,一个偶然的撞车事件,受害者被撞之后记下车牌号的举动,突然之间激起了药家鑫的怒火,于是对父亲的种种不满,加上害怕索赔带来的种种麻烦(其实潜意识中是害怕父亲得知此事以后会对他不依不饶)导致了这个外表看上去很文静的男孩子瞬间变成了“杀人恶魔”。
我不想深究药家鑫犯罪的深刻心理因素,而是想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健康的人格培养从何而来?
中国有句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应该说,药家鑫的父亲不是不“教”,他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但这种近乎严厉的“教”却适得其反,不仅未造就一个“天之骄子”,反倒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心理扭曲,整天生活在一种迷茫和痛苦中,一个突发事件,就让他人性中最恶的一面彻底暴露。药家鑫之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认为他的父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我们生活中很多父亲并非像药家鑫的父亲那样“不近人情”,他们也很疼爱、关心子女。父爱无疑和母爱一样伟大,但一直以来,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似乎遥远而又模糊:不是太严肃甚至有点近乎严厉,就是离子女的距离太远。
一家青少年杂志两年前在中学生中搞过一个调查,在谈到和父亲的关系时,只有30%的孩子承认和父亲关系融洽,40%则认为父亲太严厉,难以亲近,而60%则经常感觉不到父爱,因为父亲太忙,总是不在家。
澳大利亚婚姻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认为:“年轻的男性正处于一种可怕的境地,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来指导他们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这些年轻人在没有任何成年指导、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步入了成年男人的世界。很显然,他拥有了男人的躯体,就需要学会如何驾驭它——最好是向那些懂得如何驾驭的人学习。”
(摘自中信出版社《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作者:曾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