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实施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内容。要实施好这门课程,学校、教师是关键,家庭、社会是保障,学生是主体。学校要组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活动,还要积极动员家庭、社会参与,同时要联系当地实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关注和支持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实施。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周不少于三课时,把课程表安排下去,让教师自己想办法上课,那也好办。前些年,刚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们也曾经这样做过。但时间有限,学生走不出校门,效果不太理想。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个课程目标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仅在教室里完成这个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自然、社会中去参观、访问、调查、了解,亲身感受、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要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注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
在这方面,我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首先,我们组织领导班子专题讨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成立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研究小组,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和方法措施。
第二,加强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过去的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也不仅仅是简单地组织学生去参观访问,它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一种合作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不能包办,也不能撒手不管,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感的支持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课程实施的研究者。这就需要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在选派教师学习培训的时候,我们首先选派综合实践活动科任教师参加培训,并专门印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同时还开设了多次业务专题讲座,使教师能够较好地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领域,促进教师有效地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要动员家长积极支持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的组织实施,仅靠教师是很难深入开展的。如果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活动也能更深入。为了发动家长积极支持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校专门印发了《告家长书》,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家长会,作进一步的宣传发动,积极争取家长参与组织学生到他们的工作单位去参观、调查、实践,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探究。家长们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很有兴趣,大都非常乐意协助支持,并且积极帮助教师联系活动地点,协助教师组织学生,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四,要积极争取社会的共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无止境的发问、频繁的参观都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学校邀请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等的领导来参加科技文体艺术等活动,并借此机会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座谈会,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首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如我校地处县城,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的人,如果没有一点农业知识,将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根据学校后山有块空地的有利条件,开辟了一块“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我校学习六年期间每人都能够在这个基地里得到农业劳动的体验,进行初浅的农业劳动技术学习,开展农作物种植研究性学习,为将来他们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的收获很大。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们高兴地说:“我在基地种了许多蔬菜,以前,我只知道在市场里买菜,根本不知道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现在我不但懂得了这些蔬菜的名称,还知道了它们的生长特点,应该如何种植、管理,尝到了亲自参加劳动收获的成功滋味。”
第二,要根据当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发课程资源。如我县是宋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而且朱熹就出生在我校创办之初的县立高等小学堂的前身“开山书院”内。县里近几年对开发朱子文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提出了“打造朱子文化城”的口号。我校也提出了“构建朱子校园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构想,并且开设了“朱子文化”校本课程,确定了以“走近朱熹、感受朱子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到朱熹公园、沈郎樟公园、开山书院及朱子文化研究会等场所调查访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再通过到书籍、电脑网络上去查询,收集、整理更多关于朱熹的故事、朱熹的诗词文句,初步感知了朱熹的思想。实践活动也解决了学生的许多疑问。比如,在参观沈郎樟公园时,公园负责人告诉学生,有两棵大樟树是朱熹亲手所植。一个学生问:据记载,朱熹七岁时就离开尤溪,怎么能说这两棵大樟树是朱熹所植呢?这位负责人就向他们介绍了历史所记载的内容,解决了学生的心头疑惑。
第三,要联系当地的社会经济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新型工业县是我们县近几年的发展主题。几年来,县里兴办了许多亿元企业,建成埔头和红土地两个工业园区。为了让学生了解并直接参与工业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和县经济开发区取得联系,开辟了以埔头工业园区为主的、以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这些企业经常接受外地来宾、上级领导的参观考察,有专门的介绍人员,他们也愿意接纳学生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开展这项实践活动也就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活动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第四,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在农村,学生经常接触森林、田野、山庄、飞禽走兽,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方面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性学习。而对城市里的一些陌生的事物,则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及实地参观考察进行一些初步感知实践。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经验性课程,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主开展活动。正如郭元祥教授所说:“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更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积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关注那些平时不爱动、不爱问,只习惯地接受教师教的接受型的学生,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动起来、做起来。
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关注和支持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实施。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周不少于三课时,把课程表安排下去,让教师自己想办法上课,那也好办。前些年,刚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们也曾经这样做过。但时间有限,学生走不出校门,效果不太理想。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个课程目标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仅在教室里完成这个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自然、社会中去参观、访问、调查、了解,亲身感受、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要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注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
在这方面,我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首先,我们组织领导班子专题讨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成立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研究小组,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和方法措施。
第二,加强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过去的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也不仅仅是简单地组织学生去参观访问,它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一种合作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不能包办,也不能撒手不管,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感的支持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课程实施的研究者。这就需要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在选派教师学习培训的时候,我们首先选派综合实践活动科任教师参加培训,并专门印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同时还开设了多次业务专题讲座,使教师能够较好地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领域,促进教师有效地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要动员家长积极支持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的组织实施,仅靠教师是很难深入开展的。如果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活动也能更深入。为了发动家长积极支持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校专门印发了《告家长书》,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家长会,作进一步的宣传发动,积极争取家长参与组织学生到他们的工作单位去参观、调查、实践,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探究。家长们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很有兴趣,大都非常乐意协助支持,并且积极帮助教师联系活动地点,协助教师组织学生,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四,要积极争取社会的共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无止境的发问、频繁的参观都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学校邀请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等的领导来参加科技文体艺术等活动,并借此机会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座谈会,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首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如我校地处县城,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的人,如果没有一点农业知识,将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根据学校后山有块空地的有利条件,开辟了一块“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我校学习六年期间每人都能够在这个基地里得到农业劳动的体验,进行初浅的农业劳动技术学习,开展农作物种植研究性学习,为将来他们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的收获很大。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们高兴地说:“我在基地种了许多蔬菜,以前,我只知道在市场里买菜,根本不知道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现在我不但懂得了这些蔬菜的名称,还知道了它们的生长特点,应该如何种植、管理,尝到了亲自参加劳动收获的成功滋味。”
第二,要根据当地历史人文特色开发课程资源。如我县是宋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而且朱熹就出生在我校创办之初的县立高等小学堂的前身“开山书院”内。县里近几年对开发朱子文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提出了“打造朱子文化城”的口号。我校也提出了“构建朱子校园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构想,并且开设了“朱子文化”校本课程,确定了以“走近朱熹、感受朱子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到朱熹公园、沈郎樟公园、开山书院及朱子文化研究会等场所调查访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再通过到书籍、电脑网络上去查询,收集、整理更多关于朱熹的故事、朱熹的诗词文句,初步感知了朱熹的思想。实践活动也解决了学生的许多疑问。比如,在参观沈郎樟公园时,公园负责人告诉学生,有两棵大樟树是朱熹亲手所植。一个学生问:据记载,朱熹七岁时就离开尤溪,怎么能说这两棵大樟树是朱熹所植呢?这位负责人就向他们介绍了历史所记载的内容,解决了学生的心头疑惑。
第三,要联系当地的社会经济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新型工业县是我们县近几年的发展主题。几年来,县里兴办了许多亿元企业,建成埔头和红土地两个工业园区。为了让学生了解并直接参与工业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和县经济开发区取得联系,开辟了以埔头工业园区为主的、以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这些企业经常接受外地来宾、上级领导的参观考察,有专门的介绍人员,他们也愿意接纳学生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开展这项实践活动也就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活动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第四,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在农村,学生经常接触森林、田野、山庄、飞禽走兽,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方面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性学习。而对城市里的一些陌生的事物,则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及实地参观考察进行一些初步感知实践。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经验性课程,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主开展活动。正如郭元祥教授所说:“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更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积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关注那些平时不爱动、不爱问,只习惯地接受教师教的接受型的学生,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动起来、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