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走进百姓家中,目前中国汽车总保有量也跻身世界前列。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了驾照,但很多驾驶员都为养成良好的节油意识,更不知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有效的节约燃油和降低驾驶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汽车结构;驾驶技巧;节油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示码:A
0引言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近年来经济逐渐富裕,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网络也逐渐完善,选择驾车出行游玩、走亲访友者众多。但是由于一些产油大国的局势不稳,使得国际原油交易价格时刻在变化,国内成品油价也时有攀升,因此节油技术便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就结合自身驾驶经验和良好驾驶习惯对汽车节油的影响,从汽车起步到驾驶过程中采取哪些方法能够有效节油开展一系列探讨。
1汽车本身的质量
汽车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及加速阻力等),因此减少汽车质量是降低燃油消耗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不影响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高强度轻材料和前置前驱发动机,使用承载式车身,且车身上除必备物品(车胎、千斤顶和灭火器等)外,盡可能将出行时不需携带的物品取出,从而减轻车身重量,达到一定的节油目的。
2汽车的外形与轮胎
汽车外形尽量选用流线型车身以减小空气阻力系数,车身上尽量不要加装装饰件,原车原貌能节油和提高安全性,这是汽车工程师长期经验和试验的积累,可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在高速行驶中有40%~50%都消耗于空气阻力中),有显著节油效果。轮胎则应选用滚动阻力小的轮胎(子午线轮胎),胎压也应始终保持在正常水平(过高或过低均易导致爆胎和增加阻力),从而起到提高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3汽车的技术状态
汽车燃油消耗量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技术状况、驾驶操作水平及有关运行条件。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不但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还可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对于提升发动机性能和降低汽车行驶阻力也非常有效。因此应严格执行汽车保养规范,及时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和调整,并使用适当发动机压缩比的标号油品,才能让汽车长期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4采取预见性措施的重要性
车辆行驶在路上,应该时刻观察路面上各种交通情况,随时警惕行人及各种交通情况的变化,预留处置余地,尽可能避免紧急制动。车辆制动后再重新加速是需要很大动能的,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喇叭不是命令,制动不是保证”。
5驾驶技术
5.1热车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都是电磁风扇,车辆起动后无需长时间预热,冬季则应适当延长至不超过3 min即可。不宜过长时间热车,长时间热车会增加油耗和加重燃烧室积碳。
5.2起步
日常起步应从1挡顺序换挡起步,尽量不要选择急踩加速踏板,严寒冬季起步后应保持低速行驶一段距离,待发动机及总成温度正常时即可正常加速行驶。
5.3挡位及车速选择
汽车在良好路面行驶时应选择较高的挡位行驶(高速公路为90~110 km/h左右),要根据路面情况选择合适车速,如上坡时应适当提前加速利用惯性冲坡,提前将变速杆换至合适挡位,以免在动力不足时频繁换挡,增加油耗。切忌高挡低速、低挡高速和超速行驶,更不要空挡滑行[1]。
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空挡滑行能节油,那绝对是开惯了化油器车辆的“老司机”的结论。现在的车辆采用的是电喷技术,根据资料显示,汽车高速行驶中,在空挡状态时行车电脑会一直按照怠速状态喷油。而如果带挡滑行,车还在行驶中,行车电脑则能根据车速的降低来减少喷油量,甚至发动机在某个转速时不喷油,进入减速停油状态,直至发动机转速接近怠速时才重新喷油[2]。
汽车行驶过程中,操作要领掌握的是否娴熟也是决定油耗高低的重要因素,以前的老驾驶员总结出来的“脚轻手勤”就是不错的诀窍。脚轻就是说踩加速踏板要轻,让车辆平稳起步,缓慢加速,行驶中要轻柔顺畅,绝不能一脚踩到底,车辆急加速是需要很大动能的,除非特殊情况下急加速只能增加不安全因素和油耗。手勤就是勤换挡,始终让车辆保持在平稳平顺的状态下工作,避免强行起步,强行加挡,给车辆零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增加油耗。在车辆行驶状态下,要尽量平顺行驶,有情况要提前预判,采取预见性措施,头脑冷静,不慌不忙的预处理,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3]。
所以驾驶车辆时尽量少制动,特别是不要采取紧急制定,因为物体都有惯性,从制动再加速到原来的速度需要一定的能耗。同样的道理也不要急加速,因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是需要耗能的,驾驶车辆就是要尽量保持平顺柔和。
6行驶路线的制定
每次出行前(尤其去陌生的地方),应制定合适的行驶路线,尽量避开拥堵和红绿灯较多的路段,既可节省出行时间又降低燃油消耗。特别是现在卫星定位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出发前设定好行驶路线很方便,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路线更要做好准备,这样才能避免高速公路上找不到路的尴尬情况出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参考文献】
[1]付晓光.《汽车驾驶员必读》.第7-8章.
[2]宋国强.《汽车驾驶基础知识》.第6节.
[3]孙家豪.《汽车驾驶节油技巧》.第4节.
关键词:汽车结构;驾驶技巧;节油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示码:A
0引言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近年来经济逐渐富裕,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网络也逐渐完善,选择驾车出行游玩、走亲访友者众多。但是由于一些产油大国的局势不稳,使得国际原油交易价格时刻在变化,国内成品油价也时有攀升,因此节油技术便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就结合自身驾驶经验和良好驾驶习惯对汽车节油的影响,从汽车起步到驾驶过程中采取哪些方法能够有效节油开展一系列探讨。
1汽车本身的质量
汽车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及加速阻力等),因此减少汽车质量是降低燃油消耗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不影响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高强度轻材料和前置前驱发动机,使用承载式车身,且车身上除必备物品(车胎、千斤顶和灭火器等)外,盡可能将出行时不需携带的物品取出,从而减轻车身重量,达到一定的节油目的。
2汽车的外形与轮胎
汽车外形尽量选用流线型车身以减小空气阻力系数,车身上尽量不要加装装饰件,原车原貌能节油和提高安全性,这是汽车工程师长期经验和试验的积累,可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在高速行驶中有40%~50%都消耗于空气阻力中),有显著节油效果。轮胎则应选用滚动阻力小的轮胎(子午线轮胎),胎压也应始终保持在正常水平(过高或过低均易导致爆胎和增加阻力),从而起到提高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3汽车的技术状态
汽车燃油消耗量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技术状况、驾驶操作水平及有关运行条件。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不但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还可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对于提升发动机性能和降低汽车行驶阻力也非常有效。因此应严格执行汽车保养规范,及时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和调整,并使用适当发动机压缩比的标号油品,才能让汽车长期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4采取预见性措施的重要性
车辆行驶在路上,应该时刻观察路面上各种交通情况,随时警惕行人及各种交通情况的变化,预留处置余地,尽可能避免紧急制动。车辆制动后再重新加速是需要很大动能的,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喇叭不是命令,制动不是保证”。
5驾驶技术
5.1热车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都是电磁风扇,车辆起动后无需长时间预热,冬季则应适当延长至不超过3 min即可。不宜过长时间热车,长时间热车会增加油耗和加重燃烧室积碳。
5.2起步
日常起步应从1挡顺序换挡起步,尽量不要选择急踩加速踏板,严寒冬季起步后应保持低速行驶一段距离,待发动机及总成温度正常时即可正常加速行驶。
5.3挡位及车速选择
汽车在良好路面行驶时应选择较高的挡位行驶(高速公路为90~110 km/h左右),要根据路面情况选择合适车速,如上坡时应适当提前加速利用惯性冲坡,提前将变速杆换至合适挡位,以免在动力不足时频繁换挡,增加油耗。切忌高挡低速、低挡高速和超速行驶,更不要空挡滑行[1]。
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空挡滑行能节油,那绝对是开惯了化油器车辆的“老司机”的结论。现在的车辆采用的是电喷技术,根据资料显示,汽车高速行驶中,在空挡状态时行车电脑会一直按照怠速状态喷油。而如果带挡滑行,车还在行驶中,行车电脑则能根据车速的降低来减少喷油量,甚至发动机在某个转速时不喷油,进入减速停油状态,直至发动机转速接近怠速时才重新喷油[2]。
汽车行驶过程中,操作要领掌握的是否娴熟也是决定油耗高低的重要因素,以前的老驾驶员总结出来的“脚轻手勤”就是不错的诀窍。脚轻就是说踩加速踏板要轻,让车辆平稳起步,缓慢加速,行驶中要轻柔顺畅,绝不能一脚踩到底,车辆急加速是需要很大动能的,除非特殊情况下急加速只能增加不安全因素和油耗。手勤就是勤换挡,始终让车辆保持在平稳平顺的状态下工作,避免强行起步,强行加挡,给车辆零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增加油耗。在车辆行驶状态下,要尽量平顺行驶,有情况要提前预判,采取预见性措施,头脑冷静,不慌不忙的预处理,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3]。
所以驾驶车辆时尽量少制动,特别是不要采取紧急制定,因为物体都有惯性,从制动再加速到原来的速度需要一定的能耗。同样的道理也不要急加速,因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是需要耗能的,驾驶车辆就是要尽量保持平顺柔和。
6行驶路线的制定
每次出行前(尤其去陌生的地方),应制定合适的行驶路线,尽量避开拥堵和红绿灯较多的路段,既可节省出行时间又降低燃油消耗。特别是现在卫星定位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出发前设定好行驶路线很方便,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路线更要做好准备,这样才能避免高速公路上找不到路的尴尬情况出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参考文献】
[1]付晓光.《汽车驾驶员必读》.第7-8章.
[2]宋国强.《汽车驾驶基础知识》.第6节.
[3]孙家豪.《汽车驾驶节油技巧》.第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