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条”带动“大发展”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领思路 让村民想干
  “不靠山不临水,做出品牌唯有借助创意。”对于东辛屯村的發展,村支书杨光有着自己的见解。事实上,东辛屯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村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村,靠的就是一个个“金点子”。
  手擀面的火爆源于一场东辛屯村党支部组织的“老娘们手擀面大赛”,而大赛的灵感则来源于村里的手擀面得到了人们的好评。2011年东辛屯举办了首届手擀面大赛,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加上给力的手擀面,很快扩大了影响。2012年举办完第二届手擀面大赛后,村党支部便动员手艺最好的“老娘”开办特色农家餐厅,经营风味手擀面。
  在青云店镇党委的协调和帮助下,村党支部又挨家挨户动员,并亲自动手、指导村民整治环境,使村民门前的景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两年时间的整治,东辛屯先后获得“北京市环境建设先进村”“北京市体育特色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借此,村党支部积极向镇党委申请,推出东辛屯村特色“老娘”们手擀面,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通过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加大技术培训、党员带头开办等办法,鼓励村民主动申请民俗旅游接待。
  随后,整个村子为了打响手擀面的特色名号而进行了新布置。村口“手擀面”大旗格外醒目,主街两侧全是写着“手擀面”的小红旗,连村里的文化墙也做成了手擀面的起源、做法等内容。各家民俗户则一家主打一个风格,红色革命特色、宫灯特色、绿色植物特色……面是一样的面,各家风格却是花样百出。自此,“老娘”们手擀面更是香飘百里,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引领技术 让村民能干
  “东辛屯村村民大部分都是百年前从山西移民的后裔,家家户户天天擀面条、吃面条,这是别的村没有的特色,我们就把挖掘本村传统饮食文化定在了手擀面上。”杨光说。
  为了提升村民素质,普及民俗文化旅游知识,做“火”手擀面这个品牌,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村民参加了手擀面培训班。在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45天的系统培训,73名学员顺利结业。其中有36名学员拿到了毕业证书,首批6户民俗户被评为手擀面能手。
  近年来,党支部还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去外地考察地方特色小吃,学习好的经验。鼓励民俗旅游接待户集体钻研技术,提高手擀面技术含量。“红色驿站”主妇王慧和“灯笼小宅”主妇曹书坤等一起研究,成功制作出卤料“八卤八码”和添加天然蔬菜汁的多彩面。
  在杨光的策划下,东辛屯竟拍卖起了“最美乡村生活”,让这个著名的手擀面村以极具创意的形式又火了一把。村里将从农民手里流转过来的土地,以“分”(约60平方米)为单位,将其一年的使用权进行拍卖,市民只需要花费几百元钱,就可以在东辛屯村拥有微型的家庭农场,得到村里颁发的“地主证”。这次拍卖活动吸引了众多演艺明星的参与,最低以800元起拍,最高以2500元成交。此外,“地主们”还可租住在村里,根据每个房间条件不同,价格在每月150元—500元不等。
  引领经营 让村民会干
  第一拨儿民俗户火了,其他还在观望的农民坐不住了,都纷纷找到村“两委”班子,要求加入民俗户行列,但繁荣的背后也遇到了问题。如何保证菜品质量?怎样避免同质化竞争?以杨光为首的村“两委”认为:必须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引入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在质量方面,村里想到了“链式发展”的模式。大学生村官李彪告诉记者,每个民俗户必须有自己的看家菜,而不足以开店的,只要有手艺、有绝活,通过考核就能为全村民俗户配送特色食品,成为全村民俗户的统一供应商。村民李文金家的酱牛肉出了名的香,他家就成了全村的“酱牛肉供应商”。原来在村里开商店的张猛家,则按照严格卫生质量标准变成全村民俗户的后勤配送中心,专门为民俗户供应蔬菜、餐具等商品,送货上门。这样,各家各户的长处被整合,避免了无序竞争,又保证了各家餐桌上的特色。
  与此同时,全面放开民俗旅游接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村“两委”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民俗户的主题方案、菜品菜单、装修装饰等环节都要上报村委会批准,整个经营过程要接受村委会的监管,完全遵循市场规则,进行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
  引领细节 让村民干好
  细节决定成败。一次好的服务,就是一次好的宣传。“碱是骨头盐是筋,碱要少放,盐要按比例放,不能咸,这样手擀面才筋道,有嚼头……”就在这样的点评下,东辛屯的手擀面自然别有风味。
  宣传推介重细节。“‘老娘’们手擀面,不是‘老娘儿们’手擀面……”这是北京电视台《京郊大地》栏目播放东辛屯专题片时,主持人为观众阐述正确读法,扩大品牌影响力。
  环境卫生重细节。在东辛屯村,大到村落干道、村容村貌,小到干、湿垃圾桶的摆放位置都有明确规定。村党支部还会每周组织一次检查评比,重点检查餐厅、厨房、卫生间三处,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
  小店主题重细节。突出革命主题色彩,“红色驿站”的家具、张贴画、农具都是几经周折才淘回来的。同为红色主题、相毗邻的哥俩民俗户,也是各具特色。因为父亲和妻子都是党员,弟弟张海涛首先开设了“红色驿站”,装修围绕红军的相关历史,爬雪山、过草地、大会师……还搜集了十几件老物什,放在门口展厅里。第二年,看到弟弟生意红火,原在大兴种子公司上班的哥哥张海龙开起了“红色联络站”,延续了红色主题,但由明转暗,以革命时期的地下党组织为主题,和弟弟的“红色驿站”相呼应。
  产业发展快,组织做好“传帮带”。村里每名班子成员带 2—3名党员,每名党员带1—2名村民代表,每名村民代表带6—8户家庭,互帮互助,以心交心,凝心聚力。如今,村民俗旅游产业布局更加均衡,形成了吃饭住宿、休闲娱乐、养生教育、特色农产品等完整的产业链。村火了,人富了,环境好了,党群关系更近了,党组织威望更高了,党员形象在群众眼中更闪光了。
  (本栏责任编辑:丁兆丹)
其他文献
全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广大基层党组织普遍组织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公開承诺、示范带头、接受监督,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但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也反映,目前党员佩戴党员徽章还不够规范,党员徽章式样还不够统一。  为进一步提升党员佩戴党员徽章的规范性、严肃性,根据党内有关规定,按照中组部《关于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有关事宜的通知》(组电明字〔2011〕48号)要求,
期刊
在推行理论学习导师制过程中,北京林业大学党委针对学生党员的个性问题和思想诉求,抓住“一对一辅导”这个突破口,有效提升了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把解决思想困惑的钥匙送到了学生心中。  压实理论学习导师职责。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从学校党务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支委、学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中,选拔出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的党员干部教师担任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导师。并制定《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导师
期刊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着眼于发挥党支部引领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党支部+”模式,激活基层党建新活力。  党支部+合作社,推动发展“富口袋”。市委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专业协会或行业经济实体)+农户”的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结合,形成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局面。  党支部+志愿服务,凝聚服务“暖心窝”。市委探索实行了农村无职党员设
期刊
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党内组织生活的科学程序。街道工委制定《关于在基层社区党组织实施“组织生活路线图”项目的方案》,明确“三會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9项基本制度,进一步细化会议、活动的次数、频次、内容、形式及效果。理顺制度之间的关系,按照会议、活动的完成时限制成流程图,明确每月需要落实的党内生活具体内容,有效推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落实。  社区党组织依照“组织生活路线图”,采取“9+X
期刊
江西省兴国县积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探索开辟了网络“微”家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搭台子,为流动党员“安家”。利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掌握全县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以微信为载体,建立流动党员“微”党支部,由各乡(镇、区)党委组织委员担任每个“微”党支部的“第一书记”,为流动党员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创造条件。  严管理,促流动党员“守家”。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微信群”,确保流動党员在学习培训
期刊
在北京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中,一位位理论学习导师走到学生党员中间,或进行理论答疑,或进行专题党课辅导,或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学生党员们说:“理论学习导师有的放矢的精准辅导让我们掌握了理论的精髓,帮助我们坚定了理想信念,是我们永远难忘的良师益友。”  近年来,为提升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北京高校选派出一批批理论学习导师,深入到学生党支部开展面对面理论辅导,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党员的理论素
期刊
不断深化学、做、改。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以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条例》等法规文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迎接十九大,做合格党员”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四讲四有”、做到“四个合格”,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坚持边学边改,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
期刊
理论学习导师通过面对面、微信联系等方式,及时回答我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对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深入浅出的辅导,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理论学习的热情,我不再觉得学习理论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党员李莹  通过定期邀请理论学习导师为我们讲党课,收获的不只是思想的启迪,还有人生的哲理。院党委原书记王香平曾结合其近40年的入党历程和工作历程为我们进行生动的教育,支部成员都深
期刊
1989年10月,我正式走马上任。当时村集体负债十几万,连村干部工资都发不出来,村里环境脏乱差。这些激发了我作为带头人改变落后村貌、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我带领班子成员四处争取资金,投入到村里环境建设中,铺设了从花园到郭庄的1000余米长的柏油马路,整治了街道环境卫生,修建了大队部,村容村貌越变越好,也逐渐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我和班子成员一起,不断寻找致富的门路。1998年,村集
期刊
“瓜王”背后的无名英雄  “瓜王”背后的无名英雄,就是北京市農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许勇和他的项目团队。  我国是世界西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上世纪末,北京瓜农种植的当家品种“京欣1号”出现了易裂瓜、抗病性与丰产性待提高等突出问题。为了培育出甜度高、抗病强、产量高的西瓜新品种,自1993年起,作为国家级科学家的许勇带领项目团队,开始了长达20余年“京欣西瓜”系列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