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或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重复操作,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知识上,从而真正实现变“教”为“不教”。
  一、激活思维,让学生动脑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一般由观察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构成。其中思维是智能活动的核心,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认知活动。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首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着眼于“三个联系”,即联系旧知识、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热点设计思考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教读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设计如下问题:
  (1)关于思乡的诗我们学过或读过哪些,请在记忆中搜索出来背诵一下。(联系旧知识)
  (2)该诗主题是盼望海峡两岸统一,可是“台湾问题”现在很棘手,你认为阻碍两岸统一的原因是什么?(联系社会热点)
  其次,注重挖掘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人物语言的空白和故事情节的空白。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是孔乙己想辩而不能辩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补充未说出的内容。
  让学生沉浸在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中,感其情,悟其理,发挥联想、想象的优势,将会有新的创造。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动口
  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滔滔不绝的说教,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仍屡见不鲜。
  这种说教留给学生的往往是被动的接受。我认为,运用质疑与释疑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激发兴趣,让学生动口、自主学习的途径。我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向学生提出:“作者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一个学生说:“作者童年时期喜欢百草园,不喜欢三味书屋。”我说:“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的生活,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因为百草园给作者乐趣,而三味书屋的环境呆板,气氛严肃,礼节繁多,读的书似懂非懂,又不允许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还有惩罚学生的规矩,所以他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我对这个学生的回答作了肯定。
  蓦地,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作者既然不喜欢三味书屋,怎么还怀念他偷偷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子里玩耍的情景和老先生读书入神的画面呢?”我还没来得及指定学生来答疑,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三味书屋这样可恶,作者对先生为什么还尊敬呢?”
  最后我释疑:“我们不能说作者完全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对先生尊敬,是因为先生公正、质朴、博学,他不常对学生用戒尺,不常罚学生跪,在森严的封建教育制度下,老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我们要否定可恶的封建制度,不能完全否定旧学校的老先生。”
  在课堂上,运用质疑和答疑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创设氛围,让学生动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
  1.教师要善于创设唤起学生情感的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学习《三峡》时,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去体验“素湍、绿潭、怪柏、悬泉、飞瀑”等文字的描述,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
  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播放《骏马奋蹄》,既很好地渲染出一种辽阔万里、生机勃发的意境,又能使学生体验到一代伟人面对苍茫大地时所抒发的斗志豪情,更能产生对青年毛泽东的一系列联想和想象。
  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讲台铺着洁白的桌布,摆上一盆淡雅的兰花,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插播《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录像,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了对周总理的深深的缅怀之中。这些环境氛围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和熏陶。
  2.教师要善于动情
  教学过程总是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带着激情进入角色,才能带着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我在介绍文章背景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饱含激情的朗诵,再通过精练的阐释,把学生带入那无产阶级革命与沙皇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历史时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作为革命者化身的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的英勇无畏和乐观豪迈的形象。
  接下来的学生朗读、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无一不是在教师的激情诱导下进行。这样,教师始终以自己的情感拨动着学生情感的心弦,带动他们情感的发展,教师的情感成为联系文章作者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拉近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
  3.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体味、感受生活
  在创设情境,投入情感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文章中的气息,让学生从中理解生活、学会生活。
  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亲自带领学生去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美好,去体味“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味道,让学生经过切身的感受体悟到春天勃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
  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则注重让学生感受一种苍凉悲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之美。
  学习契诃夫的《变色龙》时,则让学生观察社会上那些惯于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人的行为,感受其灵魂的丑陋。注重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其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4.教师要善于开展活动,让学生动手
  在动脑、动口、动情的同时,我还注重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如在学习事物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课文时,我有意安排手巧的学生制作了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实物模型,意在通过动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天净沙?秋思》时,通过引导学生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出“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此外,我还让学生尝试做小记者、小编辑、小导游,深入学校、家庭、社会搞调研,增强其动手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情,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现液压传动系统功能,采用了西文方式下全汉字显示的新方法,提出了动态模拟物体运动过程出现闪烁情况的处理方法。
以基于云计算的高校重点学科信息服务支撑平台为依托,结合现有的监控方法并加以改进,运用虚拟化、端口扫描、页面解析等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针对云计算平台基于虚拟化的应用服务
电表既是一个测量仪器,又是一个连接在电路中的电阻,只不过这个电阻能显示流过它的电流(电流表)或它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所以,有时我们可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小电阻,而把电压
期刊
为了实现对车载设备软件的在线升级,设计了通过CAN总线对车载设备的软件进行升级的系统。在分析了ISO15765标准和MotorolaS-records16进制文件格式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网络拓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伦理的核心,包含丰富的内涵:养亲、敬亲、尊亲、谏亲、祭亲、继亲6方面的内容;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泛化为3个层次: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政治
面对“差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头疼不已。如何查找“差班”病因并作出应对之策,扭转班级差乱的被动局面,是班主任不容回避的一个课题。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可彻底扭转差乱现象,全面促进教与学、师生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作为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要积极找准破解之法。  一、端正心态,以身作则  所谓“差班”,就是这个班方方面面都不大如人意,会让一些班主任敬而远之甚至“谈之色变”,根本不愿接
英语作为一门主课、难课和大课,令多少学生“可望而不可即”,令多少教师“望生兴叹”,又令多少家长“手足无措”!同样是英语,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却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得来全不
报道了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原理[1,2 ] ,并探讨了四极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特性[1-5 ] ,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综述了低聚木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制备低聚木糖的主要方法:酸水解法;热水解法(包括蒸汽爆破法);酶水解法(包括间歇和连续两种生产方式);微波降解法。
讨论了边值条件为u(0)=H(1)=0的非线性两点问题-u^11(t)=.f(u(t),u^1(t)), 0〈t〈1对应的线性问题的特征值,并利用Rabinowiiz分歧定理,考虑通过(λk/f0,θ)的全局分歧理论。本文中我们允许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