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科)增加了古典诗歌主观性鉴赏的能力考查,这比以往的采用选择题方式的考查难度更大。因为,主观性鉴赏本身存在一点见仁见智的可能;加之学生对诗歌鉴赏的一套话语形式比较陌生,语言表达易有偏差;还有,在一般学生的心里,主观性即意味着可以随意,可一随意便没了章法。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棘手。为此,笔者不揣浅薄,谨呈皮相之见。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让学生熟悉考点,弄清概念
和往常一样,这方面的考查不外四大点,即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鉴赏形象,指对人物形象或意境的赏析。鉴赏语言,包括理解语意、体会炼字效果、赏析语言风格等。应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相关概念,如对比与衬托,反衬与映衬,借景抒情(也称融情于景)与情景交融,起兴、意境的含义,风格的种类等。
2 从题目入手,抓住主旨
古人为诗为文不喜平直,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大系中,除了民歌多直,或抒情主人公喜极、怒极而直外,表情达意大多婉曲。但是题目绝大多数明白直露,不绕弯子。并且,题目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抓住了诗题,也许就抓住了全诗的旨髓,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把握。
3 要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的一些特殊的组联法则
古典诗歌是古代汉语话语形式的高级组合。要谈鉴赏,必须能大体读懂它,要读懂古诗,不能不了解一些词句的组联法则。这其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方式:
3.1 互文见义。不懂互文见义,就不会懂得“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会明白“主人下马客在船”。这种组联方式在古典诗歌里比比皆是。
3.2 倒装。为了音节和谐(押韵、平仄、对偶),古人写诗时常用倒装。“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3.3 意象叠加。即由几个意象直接连缀,不需谓词连接的一种组联方式。如“枯藤老树昏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4 承、转、合的结构规律。这是古人写诗时最常用的思路。起,即扣题下笔。承,即承起笔往下表述。转,就是指诗境的转换、拓展。合,就是总结全诗。掌握这一基本规律,有助于理解诗句间的关系,疏通文意。
4 要了解意境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含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环境描写。在古典诗歌里,景语即情语,几乎没有纯写景的诗句。意境在古典诗歌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寓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即平时所说的借景抒情。唐人刘方平有一首《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作者没有直抒胸臆,但一种春气萌动给他带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2 渲染感情。人的主观感情可以把外物涂抹上主观色彩,如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来带露的花儿是娇美的,可由于作者的感时伤世,在他眼中竟成了溅泪(说流泪还嫌不够)的形象。外物也可以影响人的感情,愈增其苦乐。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为了写尽悲凉,用寒夜、残灯、凄风苦雨染足。
4.3 反衬感情,亦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这种写法比之“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更具表现力。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本来是悼怀亡妻,却写了“小轩窗,正梳妆”的梦境。这是怎样一个梦呀:阳光灿烂,绿草如茵,和风送暖。小窗前,她轻展纤臂,笑脸盈盈。一个多么温馨的生活场景,但这一切早成陈迹。瞻顾目前,人何以堪!
5 教会学生“知人论世”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的时代背景;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必须既了解他的立身行事,又熟悉他的时代背景:这就是这里所讲的“知人论世”。读唐人诗歌,总能感受到一种悠游、潇洒;读南宋诗歌,总会觉察到或多或少的忧愤:这就是时代的烙印。读杜甫,总能读出一些忧国忧民的胸襟;读苏轼,总能读出一丝佛道交织成的超旷:这是人格的投射。鉴赏诗歌时,提醒学生抓住所提供的附加信息(作者及其生活时代、写作背景——一般以小注的形式出现),综合赏析方能准确、精辟。
前文曾提及,主观性鉴赏有时会有见仁见智的可能。这首诗是不是就是表白隐痛的呢?笔者认为存在商榷的可能。首先,附加的小注并不只是暗示作者痛苦,因为其中有“于苏州建沧浪亭,隐居不仕”的内容。既然退意已决,没理由妄添烦忧。“沧浪亭”这居所名,也有随遇而安的意思。(出自“孟子·离娄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再看原诗,第一句中“夏簟清”,清,即凉爽,心静才能知“清”,想必作者是以一颗“平常心”入梦的,至于梦见什么,作者自知,难道非要梦见改革才合适?就不准梦梦诗友欢聚?所以,答案并不一定唯一。这也能算设题之妙。
1 让学生熟悉考点,弄清概念
和往常一样,这方面的考查不外四大点,即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鉴赏形象,指对人物形象或意境的赏析。鉴赏语言,包括理解语意、体会炼字效果、赏析语言风格等。应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相关概念,如对比与衬托,反衬与映衬,借景抒情(也称融情于景)与情景交融,起兴、意境的含义,风格的种类等。
2 从题目入手,抓住主旨
古人为诗为文不喜平直,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大系中,除了民歌多直,或抒情主人公喜极、怒极而直外,表情达意大多婉曲。但是题目绝大多数明白直露,不绕弯子。并且,题目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抓住了诗题,也许就抓住了全诗的旨髓,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把握。
3 要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的一些特殊的组联法则
古典诗歌是古代汉语话语形式的高级组合。要谈鉴赏,必须能大体读懂它,要读懂古诗,不能不了解一些词句的组联法则。这其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方式:
3.1 互文见义。不懂互文见义,就不会懂得“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会明白“主人下马客在船”。这种组联方式在古典诗歌里比比皆是。
3.2 倒装。为了音节和谐(押韵、平仄、对偶),古人写诗时常用倒装。“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3.3 意象叠加。即由几个意象直接连缀,不需谓词连接的一种组联方式。如“枯藤老树昏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4 承、转、合的结构规律。这是古人写诗时最常用的思路。起,即扣题下笔。承,即承起笔往下表述。转,就是指诗境的转换、拓展。合,就是总结全诗。掌握这一基本规律,有助于理解诗句间的关系,疏通文意。
4 要了解意境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含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环境描写。在古典诗歌里,景语即情语,几乎没有纯写景的诗句。意境在古典诗歌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寓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即平时所说的借景抒情。唐人刘方平有一首《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作者没有直抒胸臆,但一种春气萌动给他带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2 渲染感情。人的主观感情可以把外物涂抹上主观色彩,如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来带露的花儿是娇美的,可由于作者的感时伤世,在他眼中竟成了溅泪(说流泪还嫌不够)的形象。外物也可以影响人的感情,愈增其苦乐。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为了写尽悲凉,用寒夜、残灯、凄风苦雨染足。
4.3 反衬感情,亦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这种写法比之“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更具表现力。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本来是悼怀亡妻,却写了“小轩窗,正梳妆”的梦境。这是怎样一个梦呀:阳光灿烂,绿草如茵,和风送暖。小窗前,她轻展纤臂,笑脸盈盈。一个多么温馨的生活场景,但这一切早成陈迹。瞻顾目前,人何以堪!
5 教会学生“知人论世”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的时代背景;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必须既了解他的立身行事,又熟悉他的时代背景:这就是这里所讲的“知人论世”。读唐人诗歌,总能感受到一种悠游、潇洒;读南宋诗歌,总会觉察到或多或少的忧愤:这就是时代的烙印。读杜甫,总能读出一些忧国忧民的胸襟;读苏轼,总能读出一丝佛道交织成的超旷:这是人格的投射。鉴赏诗歌时,提醒学生抓住所提供的附加信息(作者及其生活时代、写作背景——一般以小注的形式出现),综合赏析方能准确、精辟。
前文曾提及,主观性鉴赏有时会有见仁见智的可能。这首诗是不是就是表白隐痛的呢?笔者认为存在商榷的可能。首先,附加的小注并不只是暗示作者痛苦,因为其中有“于苏州建沧浪亭,隐居不仕”的内容。既然退意已决,没理由妄添烦忧。“沧浪亭”这居所名,也有随遇而安的意思。(出自“孟子·离娄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再看原诗,第一句中“夏簟清”,清,即凉爽,心静才能知“清”,想必作者是以一颗“平常心”入梦的,至于梦见什么,作者自知,难道非要梦见改革才合适?就不准梦梦诗友欢聚?所以,答案并不一定唯一。这也能算设题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