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自媒体技术传播新闻信息,而这种全媒体的新闻模式对党报驻站记者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全媒体时代党报驻站记者的优劣势及其着力点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党报;驻站记者
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手机等许多新兴媒体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的情况对新闻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得新闻的传播环境、传播模式、传播的主体与客体都发生了转变。当前大众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而是可以通过新兴的媒体形式自行发布和搜集社会的新闻素材,形成了人人都是新闻传播主体的新时代。
一、党报驻站记者的优势
1.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党报驻站记者由于长时间在基层从事新闻工作,因此能够比总部的记者更加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这就保证了驻站记者的新闻报道能够更加贴近基层,使得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1]。
2.在工作中自主性较大。驻站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能够避免许多固定规则的束缚,在新闻报道的素材收集中,可以避免受到工作中一些不必要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拥有较高的自主性。
3.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当出现突发性新闻事件时,驻站记者将更快地掌握新闻内容。由于驻站记者长时间在当地工作,因此会对基层情况更加了解,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驻站记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提高工作效率。
二、党报驻站记者的劣势
1.遠离总部。由于驻站记者一直需要在基层进行工作,远离总部,因此也缺少来自总部的支援和帮助,只能依靠自身的现有条件展开工作,能力有限。
2.眼界不够开阔。驻站记者由于在社会基层工作时间较长,因此许多新闻事件都是从基层的角度去分析,导致新闻事件的分析缺少大局观念。
3.报道监督力度不足。由于驻站记者通常会长时间在当地工作,会受到当地的影响,进而导致舆论监督工作的力度不足。
三、党报驻站记者的着力点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党报的驻站记者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加强自身思想教育学习。对于党报记者来说,自身的思想是最关键的着力点,因此需要在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在新闻工作中,记者的眼界、对新闻素材和新闻事件的政治敏锐性将直接影响新闻的质量。由于长时间在基层驻外工作,因此驻站记者会受到当地的风俗文化的影响,这对记者的实际工作心态会产生影响,使得新闻报道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出现偏颇。
《羊城晚报》驻站记者就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驻站记者曾经有一篇关于“红色娘子军”的新闻报道,在报道中通过对我国最后一位红军女战士进行采访,在报道中通过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新闻记者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党报新闻工作素养。
2.准确定位。在党报新闻工作中,驻站记者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在新闻工作中发挥舆论的监督引导功能。在全媒体时代中,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技术,随时随地的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使得新闻事业得到新的发展,但是这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模式也会给社会新闻行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一些自媒体的新闻传播者为了能够增加自身受关注程度,会在传播新闻信息时故意夸大或者引导大众舆论,影响社会新闻传播的正常秩序。地方的驻站记者将最早在当地接触到这样的信息,就需要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跟踪、辨别,并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由权威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澄清,发出权威的声音。如果遇到当地的负面舆论,就更需要驻站记者突破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开展工作。
《羊城晚报》在不断改版过程中,对地方驻站记者的工作非常支持,也利用新闻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由地方驻站记者采写的舆论监督报道以及地方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以正视听。
3.开阔自身眼界。在党报新闻工作中,记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新闻视野,记者的眼界够高,使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能够准确捕捉新闻线索,找到新闻重点,实现新闻深入报道的基本条件。尤其是驻站记者,由于长时间在外工作,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增强自身的见识,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只局限于基层的新闻工作,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从新闻事件的整体进行思考,看待事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
4.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完成新闻工作的着重点还需要放在记者自身的工作能力上,只有不断提升记者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在全媒体时代中牢牢把握党报新闻的主流媒体地位。应当在新闻工作中不断磨练自身新闻写作能力,同时掌握摄影、摄像等其他相关的技能,满足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需求。
结论
总而言之,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同时对报纸新闻媒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党报驻站记者应当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地找到自身工作的着力点,在新闻传播工作中正确地发挥舆论监督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慧萍.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应增强五种意识[J].中国地市报人,2015,(07):42-43
[2]刘亿服.“全媒体”时代党报驻站记者素质提升路径探讨[J].新闻传播,2013,(04):152
作者简介:田恩祥(1981.09--);性别:男,籍贯:湖北省咸丰县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现有职称:中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党报;驻站记者
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手机等许多新兴媒体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的情况对新闻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得新闻的传播环境、传播模式、传播的主体与客体都发生了转变。当前大众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而是可以通过新兴的媒体形式自行发布和搜集社会的新闻素材,形成了人人都是新闻传播主体的新时代。
一、党报驻站记者的优势
1.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党报驻站记者由于长时间在基层从事新闻工作,因此能够比总部的记者更加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这就保证了驻站记者的新闻报道能够更加贴近基层,使得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1]。
2.在工作中自主性较大。驻站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能够避免许多固定规则的束缚,在新闻报道的素材收集中,可以避免受到工作中一些不必要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拥有较高的自主性。
3.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当出现突发性新闻事件时,驻站记者将更快地掌握新闻内容。由于驻站记者长时间在当地工作,因此会对基层情况更加了解,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驻站记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提高工作效率。
二、党报驻站记者的劣势
1.遠离总部。由于驻站记者一直需要在基层进行工作,远离总部,因此也缺少来自总部的支援和帮助,只能依靠自身的现有条件展开工作,能力有限。
2.眼界不够开阔。驻站记者由于在社会基层工作时间较长,因此许多新闻事件都是从基层的角度去分析,导致新闻事件的分析缺少大局观念。
3.报道监督力度不足。由于驻站记者通常会长时间在当地工作,会受到当地的影响,进而导致舆论监督工作的力度不足。
三、党报驻站记者的着力点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党报的驻站记者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加强自身思想教育学习。对于党报记者来说,自身的思想是最关键的着力点,因此需要在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在新闻工作中,记者的眼界、对新闻素材和新闻事件的政治敏锐性将直接影响新闻的质量。由于长时间在基层驻外工作,因此驻站记者会受到当地的风俗文化的影响,这对记者的实际工作心态会产生影响,使得新闻报道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出现偏颇。
《羊城晚报》驻站记者就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驻站记者曾经有一篇关于“红色娘子军”的新闻报道,在报道中通过对我国最后一位红军女战士进行采访,在报道中通过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新闻记者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党报新闻工作素养。
2.准确定位。在党报新闻工作中,驻站记者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在新闻工作中发挥舆论的监督引导功能。在全媒体时代中,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技术,随时随地的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使得新闻事业得到新的发展,但是这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模式也会给社会新闻行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一些自媒体的新闻传播者为了能够增加自身受关注程度,会在传播新闻信息时故意夸大或者引导大众舆论,影响社会新闻传播的正常秩序。地方的驻站记者将最早在当地接触到这样的信息,就需要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跟踪、辨别,并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由权威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澄清,发出权威的声音。如果遇到当地的负面舆论,就更需要驻站记者突破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开展工作。
《羊城晚报》在不断改版过程中,对地方驻站记者的工作非常支持,也利用新闻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由地方驻站记者采写的舆论监督报道以及地方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以正视听。
3.开阔自身眼界。在党报新闻工作中,记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新闻视野,记者的眼界够高,使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能够准确捕捉新闻线索,找到新闻重点,实现新闻深入报道的基本条件。尤其是驻站记者,由于长时间在外工作,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增强自身的见识,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只局限于基层的新闻工作,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从新闻事件的整体进行思考,看待事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
4.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完成新闻工作的着重点还需要放在记者自身的工作能力上,只有不断提升记者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在全媒体时代中牢牢把握党报新闻的主流媒体地位。应当在新闻工作中不断磨练自身新闻写作能力,同时掌握摄影、摄像等其他相关的技能,满足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需求。
结论
总而言之,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同时对报纸新闻媒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党报驻站记者应当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地找到自身工作的着力点,在新闻传播工作中正确地发挥舆论监督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慧萍.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应增强五种意识[J].中国地市报人,2015,(07):42-43
[2]刘亿服.“全媒体”时代党报驻站记者素质提升路径探讨[J].新闻传播,2013,(04):152
作者简介:田恩祥(1981.09--);性别:男,籍贯:湖北省咸丰县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现有职称:中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