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自由空间 给数学课堂注入生命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该还学生自由空间,给数学课堂注入生命。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从“独作”到“合作”的教学方式,打破“墨守陈规”的课堂秩序,吃透教材,明确目标,促进发展,重视有效评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而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还学生自由,给数学课堂注入生命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该如何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生命呢?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活起来
  心理学指出:人的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这些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就会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要体现学生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
  1.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是讲问过多,训练不足,是少数表演,多数陪读,所以在新课堂上要体现出平等性。
  2.要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的独特本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用界定好的统一的标准来决定学生的发展。
  3.要从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中走出,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4.要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共享者,要因学生而存在,为学生服务。
  二、实现从“独作”到“合作”,让学生活起来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即使有学生的参与也以“独作”、“单干”为主,虽然有时也有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被形式化了,教师只是象征性地抛几个问题给学生,学生对问题还没有深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亮出答案,转回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至于学生之间的合作,那就更不敢放手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可以是师生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学生学习小组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和家长的合作、学生和现代媒体的合作等。我们只需要给他们时间与空间并适时地给与指导就可以了,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闯一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想要的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份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只管自己如何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能协调统一,课堂教学效率始终不高。现在的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读书,更主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自觉地学,科学地学,高效率地学。所以我们在关注教法的同时也要适时地指导学法。
  三、打破“墨守陈规”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课堂纪律多为强迫式纪律,如“两腿并拢端坐”、“双手背后而放”、“两眼正视黑板”、“课堂始终保持安静”等。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这种旧有的课堂规则,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氛围洋溢在我们的课堂里,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放松、敢于质疑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与快乐。
  如今,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要想打破这些课堂潜规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允许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我们的数学学科存在一题多解,并不是只有教师所讲的一种方法,也许学生的思维方法会更巧,也更易于理解,让他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思考有时比解决更重要。
  2.允许学生交流与议论。在教师讲的过程中或讲完之后学生们有想法是必然的,有“没有理解的困惑”也有“发现问题的喜悦”,让他们去议论,去解决,有争论才会有进步。
  3.允许学生猜测与质疑。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特见解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敢于猜测与质疑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这样会抹杀他们积极活跃的思维。
  4.允许学生有遐想的空间。传统的课堂都是以教师的总结为结束,新课堂提倡“留白”。 比如说: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音乐中有“休止之法”,诗文中有“无言之境”之说……都是对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只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遐想和创造的空间。在数学学习上,我们也提倡在课堂学习之余,给学生一些课下可以思考的东西,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成功。
  四、吃透教材,明确目标,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教材细心阅读,认真推敲,反复揣摩,把握精髓,明确“三维目标”,根据我们所面临的学生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要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让他们感到数学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
  如我在教授选修2-3《计数原理》之前,用了一节课与学生玩了几个小游戏,其中一个是猜颜色。我准备了10张卡片,有4张红色的,6张黑色的,让学生从中抽出4张,若抽出的4张卡片中有3张或4张是红色的则获胜。学生们都非常踊跃的参与,当第9个参与者仍然是失败时,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为什么会一直输,与他们想象的结论有出入,获胜的概率到底是多少?这时我把算出的结果告诉他们,学生们一片哗然,怎么会这样?我告诉他们在后面的课中我们将一起学习有关知识,学生们带着浓厚地兴趣主动地参与到了后续的学习中。
  五、促进发展,重视有效评价,让教学评价活起来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个事例:课堂上,一位老师问:“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还有三个角。”“错,应该是还有五个角。”“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着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你这个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的。”
  碰到这样的打击之后,你认为我们的学生还敢于创新吗?思想的火花刚刚点燃就被快速地扑灭了。
  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过多的去关注“殿堂”、“制度”、“形式”等等的时候,我们却忽略了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要真正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因此,课堂不应是“沉重”的,而应是“生动”的;不应是“枯燥”的,而应是“灵趣”的;不应是“痛苦”的,而应是“享受”的。
  让我们还学生自由空间,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吧!
  参考文献
  1.万泽民《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20期。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4.《素质教育在湖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其他文献
摘要:想象力发达就意味着头脑的运行空间被大大地拓展,这样我们的头脑就可以完成复杂艰巨的任务;想象力的发达同时也意味着头脑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样我们会在较为紧急的时刻作出决断。对于我们的头脑,其发展是无限的,如果我们努力培养我们的头脑,使其所具有的想象力不断得到发展,显然我们就可以变得更为智慧,从而在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时更加胸有成竹,在面临紧迫的情况时更加从容镇定。能力的提高当然会使我们合理的愿望
期刊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新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创造性,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时代的使命使得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更应该是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学中显得更重要。我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教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电教媒体以其设备电器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喜爱与重视。本人也感受到了使用电教媒体带来的便捷与实效。现结合新课程标准和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电教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利用电教媒体,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电教为主体的“多媒体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条款化的语言,运用具有审美载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看法:“文化课再好,不如一技在手”,这种看法在职校中尤为突出,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将来就一定能找到称心对口的工作,所以文化课一直处在辅助专业课的地位。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科目,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语文学习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自强自信等心理品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使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语文教学的作用与技能
期刊
摘要:初中生物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生物内容标准的十个一级主课题之一,使学生学会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本文从实验教学活动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基础。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科学
期刊
“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追求的对知识深入理解产生体验的最高境地。悟性产生后所带来的情感愉悦,往往是刺激的适宜性与娱乐性的高度结合,亦即刺激的“量、质、色、味”的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是和谐的具体体现。长期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我把这一阶段课堂教学的思维培养归纳为:激趣阶段思维培养(激发思维)、启思阶段思维培养(发展思维)和巧练阶段思维培养(巩固思维)三个阶段。  一、激趣阶段思维培养  包括“铺
期刊
摘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如何体现一些能力,写作的技巧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数学教育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从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智力,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浅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抓好的工作。  一、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认识规律发展儿童思维  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是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的阶段对培训逻辑思维能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的。而小学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论述了教师怎样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通过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语文老师借鉴。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此话看似有理,但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它有意贬低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若照此逻辑推演,作文指导就成了多余的了。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
期刊
摘要: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度过写作上的“危机”期,对于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非常必要。教师可以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细心朗读课文,体悟课文中感情;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孕育生活情感;鼓励学生勤奋历练创新,升华写作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生刚升入初中时,普遍害怕写作文。提到作文就感到有压力,不知道怎样下笔。如何让学生度过这段写作上的“危机”期呢?笔者认为首先可以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入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