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霓裳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j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空姐制服——军服加护士服
  1.第一代空姐制服样式
  当第一批空姐刚刚登机的时候,波音飞机公司给她们准备了统一的制服。具体说,就是军服加护士服。
  艾琳·切尔奇等人的制服有着浓郁的军用制服特色:翻领灰色小西装套裙,同色系披风,线条柔和而又不失军人气质;搭配军用女式黑色中跟皮鞋。早期的空姐登上飞机之后就会换装,穿上护士服为乘客服务。因为她们大多是注册护士。艾琳·切尔奇和其他护士们初登飞机,给乘客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因为早期的民航机在气流作用下,机舱内颠簸得厉害,舒适程度之差,让很多人有经济能力乘坐飞机,却对飞机的安全舒适大有顾忌,时常是坐得起飞机却遭不起罪。当波音公司开始雇用女护士到飞机上任乘务人员后,大大缓解了乘客们的忧虑。一是护士的专业照顾和体贴周到的服务让乘客心里更有谱,一是作为女子的护士都敢于登上飞机,那么那些需要乘坐飞机的男人还有什么理由表现自己的胆小呢。
  因此,早期的乘务人员所穿的护士服实质上是一种宣讲,一种承诺,一剂定心丸。她们为飞机航运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安全保障。乘客看到了护士服自然联想起医院里病人的依靠与安心,在高空飞行中,如果有了她们的存在,整个旅行也就会变得从容而生趣盎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衣天使”。
  2.美国第二套空姐服饰
  第一批空姐的制服,严格地讲,并非是专门为空姐设计的工作服饰。空姐的职业美名远扬。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意识到了空姐的服务效益和号召力。1935年波音航空运输公司邀请当时著名的设计师费欧勒·考兰格路(Fiolel Colangelo)设计了第二代空姐制服。上衣的下摆稍稍变短,裙摆有几处折叠处理,这样既能在静态时凸显女性的线条美,又能在动态时不受裙摆大小的限制。
  空姐的着装不再分机舱外与内,而是内外的统一化,脱下了护士服。空姐制服的领口处采用了偏男性化的简洁样式,即扎一条色彩并不突兀的领带,显得空姐更加娇小而苗条。这套空姐制服可谓第一套专门为空姐设计的工作装。
  空姐职业给民航业带来的商业效用在后来的航空发展中不断增加。在随后的几年里,鉴于空姐职业的魅力,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充分雇用空姐。尽管我们视觉上感到此时的空姐制服仍然没有脱离军服,但确立了这以后乃至21世纪的空姐制服的基本样式:上衣下裙白衬衫。这种样式也是目前大多数航空公司空姐制服的基本款。
   20世纪40?50年代制服——变硬朗为柔和
  空姐职业的产生可谓轰动一时,它体现了航空业不断创新的理念。只可惜世人对空姐的关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冲淡。当人们沉湎于战争的创伤而不能自拔,当人们挣扎于生存与死亡的边界无能为力之时,是没有人会专注地坐在桌子旁用心画着图纸来构思空姐制服的款式的。直到二战结束,一度沉寂的设计领域才从战争的喧嚣中散落出来。1945年,大批民航机生产出来,而且一大批战机被改装为民航机,民航业又获得了一战之后曾有的生机与活力。这促使空姐人数增加,各大航空公司开始制作统一的空姐制服,时装设计师们随即开始进行空姐的服饰设计。样式层出不穷,但目的都具有同一性,即让空姐制服符合空姐的工作性质及内容,要使人们看上去整齐、有序,而且凸显年轻女士的线条美、庄重美及服装的实用美。
  20世纪40~50年代空姐制服的关键词应该是凸显女性美。
  1.去领带式设计
  在军装上做到突破性贡献的是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在1945年,美国西北航空空姐的制服,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体现在领口处对领带的舍弃,而以小巧的白色衬衫翻领代替中规中矩的老式颈下紧领衬衫。这就是空姐制服对军服的反叛,由其而来、但舍弃其中性的设计特点,取而代之的是十足的女人味。衬衫打领带,更正式,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取消了领带,更改了衬衫领子的样式,视觉效果开放,不拘谨,给乘客随和之感,便于空姐在飞机上工作。因此,西北航空在衣领处毫不张扬地实践了美国航空的先锋精神。
  2.日本航空公司的最初制服
  ——护士服
  20世纪50年代,亚洲的日本航空公司开始崛起,逐渐成为日本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公司受到当时的审美风尚影响,很重视空姐制服的设计。最初日本的空姐要求严格,与美国一样,必须拥有护士执照。但日本空姐制服并不是单纯的使用护士服,而是经过加工设计的带有“护士风”的制服:颜色灰白色,帽子从护士帽改装而来,小巧简单;衬衫小翻领,风格干净、简约。这种风格,为日航接下来的制服设计写下了精彩的开篇。
  3.法航制造的崛起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对于空姐制服的设计而言,“法航制造”,是在任何服饰史梳理中都应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上,装有同时代几乎所有先进的、现代化的生活设备。1946年,法航开始增设空中乘务员。从1948年开始,随着空姐的启用,法航确立了打造空姐制服的理念。法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勤奋、感受的敏锐、浪漫的勇气,这些特质培育出来的是法国的“艺术精神”,其设计产生的空姐制服,自然也体现着当时最前沿的时尚之风。因此,法航着眼于回归航空旅行中的个人体验,将顾客放在首位,努力为旅客营建诗意、舒适、幽静的旅行空间,以最终将法航建成世界上如天堂般美丽的地方。法航认为,身着迪奥、巴黎世家、莲娜·丽姿等高级品牌女装的空姐们,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魅力就是自信优雅的气质——法航之美。法航制服的样式是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但制服所呈现的高贵优雅的内涵不变。制服已经成为法航的一处标志而享誉航空领域。   1948年,法航第一套制服由著名设计师乔吉特·瑞纳(Georgette Renal)设计。整体为及膝深蓝色套装,上衣无领单排扣,白色衬衫,小翻领,款式简约时尚。右侧有法航的LOGO,修身裙,无檐软质制式同色军帽。
  法航从第一套制服开始就确定了法航空乘的服装基本色,其中深蓝色,也叫海军蓝,是最为经典的“法航色”。深蓝色,是法国航空公司诞生以来的主体颜色,显示了这个品牌的历史资本和航空公司的效率。从法航1933年始航,一直使用深蓝色作为LOGO的主色,它也是法国国旗色蓝白红的颜色之一,强调法航不仅仅是法国航空业的象征, 同时也是国家的价值和历史的体现。因此,在法航看来,深蓝色刚好适于营造精确和专业化的观感,给人一种专业和精致的印象。深蓝色的制服基本色在法航一用就是70余年。法航在最初的设计中就能从国旗与法航LOGO中获得灵感,就是大师的能力所致。后来者也只能作为模仿者而出现。
  1955年的“热带”夏季套装,由著名设计师梅森·维吉纳尔(Maison Virginle)设计,浅灰色休闲短袖薄连衣裙,小翻领无其他装饰,符合热带夏季气候特点。连身裙的设计让乘务员伸手帮旅客放行李时,少了顾忌。帽子为同色小檐鸭舌帽,活泼生动,与裙子的淡颜色及款式相1955~1961年汉莎航空公司空姐制服冬装
  搭配。浅灰色的开创性使用与夏季套装互相映衬。浅灰色也成为空姐制服受喜爱的颜色之一。
  4.德国汉莎航空的最初设计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制服也是空姐制服中的领军者。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到21世纪的今天,汉莎航空制服以鲜明的标识性,已成为制服行业公认的最成功的空姐制服之一。该公司1955冬季的空姐制服,采用的同样是与法航相似的上下衣搭配,大V领的套装内配白衬衣,过膝修身裙。有檐无角帽搭黑色中细跟皮鞋和黑色皮手套、黑色皮挎包。充分显示了汉莎航空的大家风范,黑色的几处搭配成为汉莎制服的一大特色。它向人们展示了公司的注重细节的理念,让乘客更加安心地乘坐他们的航班。
  20世纪40~50年代航空旅行中人性化意识的增强,新型载客喷气式飞机的应用,激励航空公司从多角度打造公司形象。空姐制服就是一款形象工程。此时的制服设计主要是开创性的,确立了空姐制服基本设计思路,那就是由硬朗的女式军装向凸显女性美的空姐制服转变,“柔和”是转变中的关键词。让后来的设计师致力于空姐制服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70年代制服——创新
  随着飞机制造业与航天运输业的飞速猛进,空姐一职被公认为航空公司、甚至某个国家的形象。因为空姐制服的发展本身既显示了当时飞机的相关技术水平,又代表了那个时期某个国家甚至国际范围内,人们对服饰的审美特性及流行趋势。鉴于空姐的商业魅力,空姐制服有了更鲜明的特色。使得20世纪60~70年代的空姐制服在舒服的穿着与时尚的引领两方面开始完美结合。此时空姐制服的关键词可以用“创新”一词来概括。
  1.美国泛美航空的亮相
  在美国,60年代泛美航空公司的空姐制服可谓家喻户晓。这主要是由于2011年9月美国时装剧《泛美之旅(Pan Am)》的热播。泛美航空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曾为航空业带来很多革新,包括大量使用喷气式客机,波音747客机和计算机定位系统,更成为20世纪的文化象征。训练有素的空姐们可以在进行空中急救措施的同时不弄乱制服和头发,显示出喷气时代的活力与热情。
  这款空姐制服整体颜色的设计灵感像法航制服一样,采用与公司LOGO相同的亮蓝色,既是航空公司的招牌,又让人们联想起蓝天的自然与美丽。上衣小翻领与衬衫的小翻领部分重叠,突出女性颈部的线条美。单排扣套装与法航1948和1951年款相似,又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国际设计师之间的借鉴与创新。
  2.法航刮起Dior风
  在60~70年代,依照“法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这一口号,法航开始树立自己全新的统一形象。具有优雅、创造性和浪漫的法国品味,成为新的主题。于是,法航在19世纪50年代把目光转向迪奥的设计工作室来订制下一季的空乘制服,意在由著名设计师定做空中高级制服传递出法航飞行艺术的理念。
  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设计的法航1963年夏季制服,是一款乔其纱面料短袖收腰及膝窄身裙。采用法航的经典颜色之一淡灰色,无翻领,自然的圆领,同色窄腰带,圆领与短袖的设计,防止了工作时领口和侧面走光,更便于工作。腰带前面设计为蝴蝶结形状,裙摆几处折叠增加裙摆宽度。同色无檐无棱角帽子。鞋子可谓大有创新。迪奥一改往日空姐中跟3至4厘米的皮鞋制式,变为5厘米中细跟样式,颜色仍为黑色。
  1963年的冬季制服,由迪奥设计,采用法航一脉相承的基本色深蓝色,衣领样式独特,为方角形小翻领,单排四扣,上衣前短后稍长,衣服下缘没有生硬的直边。腰部处理为逐渐收腰。袖长为八分袖。
  迪奥设计的这两款空姐制服,第一眼看上去就会给人一种直观的审美感受——女人的美。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制服,色彩纯净统一,线条感颇强。他使用腰带或收腰设计,显现女性隆胸丰臀、腰肢纤细、肩形柔美的曲线,塑造出法式的优雅和品位。衣服特有的女性化、华贵让1963年的制服成为制服发展史的佼佼者。
  3.丝巾成为流行元素
  20世纪60~70年代的空姐制服,增添了一个新的元素,就是我们今天在各类制服中随处可见的颈部装饰——丝巾。   空姐制服的款式在衣领处的变化很大,样式多种多样,几乎每款新的制服,其衣领都是新的尝试,在衣领处用丝巾加以装饰,始于法航1969年的一款新制服。
  1969年的这款夏季制服,由法国著名的时装品牌巴黎世家的创始人克里斯托瓦尔·巴伦西亚加(Cristobal Balenciaga)设计。外翻小立领,领下扎黑色蝴蝶结,法航制服再次出现蝴蝶结。上衣采用双排四扣斜裁至衣领的设计,蝴蝶结在这里起到了连接的作用,使衣领到衣扣过渡自然。巴伦西亚加最先在衣领下系上黑色的蝴蝶结,尽管不是丝巾,却为后来人的丝巾设计以启发,随着20世纪70年代协和飞机时代的到来,他开启了空姐制服的装饰时代。
  德国汉莎航空颇具创意的首次添加丝巾在制服的衣领处。汉莎的制服设计总是避免单一主题,颜色的互补性是汉莎制服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款1970年制服主要有金和蓝两种颜色,与汉莎的LOGO色调一致。德国人认为仙鹤是幸运鸟,所以以飞翔的仙鹤为标志的主体,象征德国航空的飞机幸运长久。金色也是德国国旗的主色之一,在这里引用,其作用表示着汉莎航空及其空乘人员对于德国航空的重要意义。金色蓝色相间的丝巾扎起来,让人联想到带有汉莎特质的翱翔于天际的小鸟。因此,丝巾在空姐制服中越来越受欢迎。这还缘于丝巾在这款制服中起到了保暖的实际作用。只不过,这款制服帽子、丝巾,加之短款披风,使得颈部有赘余之感。
  1973年大韩航空公司作为亚洲空姐制服的代表而异军突起。大韩航空也是全球知名航空公司当中少数一直致力于此的航空公司。1973年的这款制服的独特之处就是首次添加围巾作为整套制服的装饰。外形自然的天蓝色卷檐毡帽和同颜色的套装衬托出这套制服的光彩,让人联想起蓝天的纯净,而新添加的红白蓝相间的围巾作为装饰亮点,点缀了整个湛蓝的天空。围巾增强了航空公司的形象,获得了时装界的一致好评。由此开始,丝巾作为独特的装饰在大韩航空的制服设计中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制服一直延续的丝巾风,让大韩航空的制服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法航1978年的夏季制服,由著名设计师路易·费罗(Louis Feraud)设计,首次正式添加丝巾在制服中。灰色丝巾系在裙子领处,与黑色细腰带相互映衬,都成为水粉色五分袖宽身裙的巧妙装饰,突出了粉色之淡雅。丝巾随着清风而飘动,与飞起的裙摆、升腾的飞机浑然一体,显出制服的灵动之气。水粉色的连衣裙与深灰色丝巾搭配,让制服在简约与华丽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同样成为后人仿效的典范。
  柔软丝质的方巾或条巾是女性的专属装饰,是女性化的标志。在空姐制服中采用丝巾,象征飘舞飞动的翅膀翱翔蓝天,为整套制服增添女性柔美的亮色。经过制服的发展,丝巾逐渐成为空姐制服的标志之一,也逐渐成为其他服务业制服的元素之一。
  4.摘去制服帽
  20世纪70年代,与丝巾的添加相呼应的是另一种空姐制服元素的变革——设计师对制服帽子的舍弃。
  因为最早的空姐制服脱胎于空军军服,所以都有军帽与之搭配。空姐制服不断向前发展,帽子的样式不断翻新,几乎每个航空公司的帽子款式都不同。
  就像1972年,大韩航空首次通航美洲,公司还为通航特意设计了帽子和裙子的款式。设计师在设计时搭配了当时美洲流行的无皱A字裙和贝雷帽,让大韩航空的空姐充满了现代感与自信。
  然而随着空姐制服的发展,我们能够设想的是,帽子作为军服或者护士服的遗留终究会有一天不再占据所有空姐制服的重要位置。当空姐制服中采用了丝巾作为颈部的装饰时,这个变革发生了。1974年大韩航空大胆舍弃了制服中的帽子。
  这是1975年大韩航空通航巴黎,开启始飞欧洲时期的制服。公司设计了一套全新制服来迎接飞欧的旅行。舍弃帽子,佩戴白、红、绿、藏青色相间的花纹丝巾来补充服饰的单调感,丝巾的面料使用了法国人喜爱的红色天鹅花纹。这可以说是大韩航空对空姐制服的一大贡献,是对空姐头部的解放。随后的制服设计仅1976年使用帽子元素,其他都是时尚款主打的清爽的无帽装。
  紧接着法航在1978年去掉了长久以来一直陪伴衣裙的制服帽子。1978年的春季和秋季制服,由著名设计师卡纷(Carven)设计。这款制服既没有制服帽,也没有颈部的丝巾,可谓真正解放了头部和颈部,实现了真正的无拘无束,轻松自然,落落大方。
  德国汉莎航空在1979年的换装中,继添加了丝巾元素之后,又果断地舍弃了帽子的设计。这就是汉莎制服的设计团队对空姐制服发展的突出贡献。
  不难看出,丝巾的添加让人们的视觉落点在了亮色的丝巾上,如果再加上帽子,帽子构成了视觉的又一落点,这样整套制服的结构中,就显得头重脚轻。这种现象,在现在不少航空公司仍有出现:帽子加丝巾,把空姐的头部颈部包得严严实实,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时,可想而知,一直忙碌于机舱的空姐头上和颈部都会有闷热感;而且视觉上也给人赘余之感。舍弃了帽子,是还了空姐们一份清凉,更让人感受到空姐的自然与无羁无绊。
  5.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几款制服
  60~70年代还有几款空姐制服值得一提,它们丰富了空姐制服发展史上的特色样式。
  首先是1971年的美国航空制服。制服由设计师伦纳德·费舍尔 (Leonard Fisher)设计,取名“American Field Flowers系列”。费舍尔希望以此唤起美国航空的先锋精神。这款制服的独特之处在于多种款型的任意搭配。
  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艺术家、设计师马里奥·阿蒙德·赞帕莱里(Mario Armond Zamparelli)签约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受命为其新购得的航空公司设计新空乘制服。休斯空乘制服最为世人认可的是其设计成公主线造型的针织连衣裙,颜色特别选择“太阳之舞”勋章菊的黄色。灵感来源于公司的黄底Logo。这家公司于1980年10月1日被共利亚航空公司制服
  和航空公司(Republic Airlines)收购。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于1974年11月发布了一套由意大利设计师艾米里奥·璞琪(Emilio Pucci)设计的新空乘制服。服饰都是橘色或绿色,并且根据澳航航线目的地多样的气候条件而设计出款式搭配。
  几款制服同样无帽无丝巾,同样清爽宜人。设计不同,传达的理念也不同,要追求简约与女性的典雅,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实现了,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的制服创新精神。(末完待续)
其他文献
以提高积极防御能力为借口,日本2003年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购买4架KC-767加油机的合同。2010年,4架加油机全部交付。3年的时间过去了,日本版KC-767加油机的情况到底如何?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机基本情况、空中加油能力、空运能力、部署等,并对其未来典型作战运用模式进行了分析。  基本情况  2003年4月4日,日本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合同购买4架KC-767J加油机。首架于2005年出厂并进行改
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套彩绘硬纸板航空模型套材。迫不及待地剪切、粘贴、组装,我拥有了生平第一支小小的机队。现在看来,虽然只是简陋的纸板飞机模型,但在当时,那漂亮的机身涂装、优美的飞行姿态,深深地吸引了幼年的我。  从此我喜欢上了航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相关的图书、杂志、欣赏飞机图片、制作模型,成为我课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之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高考报考了航空院校,毕业后又分配到了中
一个世纪以前的1910年11月14日,美国特技飞行员尤金·埃利驾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的临时起飞平台上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两个月后,还是这位埃利,又驾机颤颤巍巍地降落在了“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的木质飞行甲板上。在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埃利的这两次冒险尝试,对未来的海上作战模式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飞机诞生之初,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其潜在的军事用途,但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仅适用于陆上作战。而说到将飞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具体体现在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运用的综合性、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实践的竞技场,还是学生观察、绘图、思考、表達等综合能力的练兵场。为此,本文从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问
6月14日,诺格公司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美国空军第42制造厂举行了一个隆重仪式,首架MQ-4C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系统(BAMS UAS)在热烈的气氛中闪亮登场。在出厂仪式上,美国海军副部长马克·弗格森上将正式宣布将MQ-4C无人机命名为“海上信使”(Triton)无人机。  这一命名延续了美国海军用希腊神话中海上众神的名字为其监视飞机命名的传统,此前美国海军已经把即将装备的P-8A巡逻机命
19世纪70年代以后,前往中国的日本官民逐渐增多,或是学者、作家,或是政客以及军人等,他们在中国各地游历、考察、参观,将自己的旅行见闻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近年来学术界对域外来华日本人士相关游记文本研究越来越多,但大多是以来华日本人的中国观为切入角度进行论述,对这些文本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镜像尚不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本文即以日本明治时期游记——《中国文明记》为中心进行研究,分析他者视角下的清末北
海航出战:菲特列港齐柏林基地袭击战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1914年要对夜间飞行的齐柏林飞艇进行拦截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对杜塞尔多夫空袭成功大大鼓舞了英国人的士气,他们决定对德国南部康斯坦茨湖畔菲特列港那艘尚未建成的齐柏林飞艇进行一次先发制人的打击。菲特列港是齐柏林伯爵本人的出生地,德国的飞艇名字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到1914年,菲特列港不仅建设了几座巨大的飞艇制造厂房和氢气生产工厂,还有一个巨
通过指导,一是帮助其完善了新闻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利用等管理制度;二是确定了新闻中心相关业务文件的归档范围及整理方法,以确保专业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三是定期查看了照片档案数据管理软件的运行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以保证今后管理和利用。(王颖霞)  大兴区档案局加强基层档案硬件设施配备  为提升村级(社区)档案管理水平,区档案局申请专项资金,结合基层实际情况选取典型,为求贤、黎
【摘要】在县域薄弱中学当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应该注重教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推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具的运用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与生动性,是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关键。文章对县域薄弱中学地理教具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地理教具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县域薄弱中学;地理教具;资源开发;应用现状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
美国“X”档案  为了探索和实验航空航天飞行器,美国从二战期间就开始了“X”系列试验飞行器的研制。“X”是英文字母“Experimental”的缩写,意为试验的、探索的。1947年10月,世界上第一架火箭动力试验机X-1第一次实现超声速。到2009年,X系列试验飞行器型号已达X-51。  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后,当时的里根总统宣布研发下一代航天飞机——“东方特快”,因为技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