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上大学还值不值得?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9日,每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如今,全国的考生数量接近了1000万,而其中的700万能够最终进入大学,录取比例达到了70%。作为中国当今最重要的一门考试,高考是中国年轻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然而,在高考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同时,一些地区的报名人数却出现了下降。比如,江苏省的考生比去年减少了3万多,辽宁省报考人数已经连续4年下降,而国内名牌高校最集中的北京市,今年只有6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统计发现,这已是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10年下降,相较2006年的12万人,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在10年间缩减了一半。
  考生人数减少,一方面固然与当地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年轻人数量减少有关系,但另一方面,我们在街头坊间也常常能听到人们对于高考的质疑之声——上大学还值不值得?
  反方:上大学的吸引力在下降
  如果时光退回到上世纪90年代,没有人会怀疑大学教育的价值。当时,国内大学的录取比例只有20%到40%,在国内大学集体开始扩招的前一年(1998年),录取比例仅为34%,大学生的录取人数也只有108万。当时的大学生真的可以算得上天之骄子,由于数量少,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进入了精英机构,只要能顺利毕业,大部分大学生都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前程。
  然而,1999年之后,政府鼓励大学打开大门,招收更多学生,大学生的录取数量每年以数十万的速度上升,以致于达到了今日的700万。由于上大学不再是件稀罕事,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可选择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仅仅一张大学文凭已经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即使在2003年,即大学扩招后首批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就发现找工作难的尴尬了。十多年之后,大学文凭可以直接带来的收益每况愈下。
  而另一方面,对于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来说,高考以及读大学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国内大学还没扩招的日子里,考生们的压力似乎没有这么大,他们只需要在学校好好地拿着课本复习应考就可以了。然而如今,高考的账单一年年水涨船高。普遍的趋势是:你要给孩子请家教,从高一、高二就开始辅导,甚至是一对一辅导;你需要购买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你需要准备健脑醒脑的营养保健品,还有专门制定的营养套餐;如果你的孩子在大城市上学,你还要考虑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考后还有各种谢师宴、各种奖励。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成本依然很高。政府降低大学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允许大学提高学费,以应付学生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国大学平均一年学费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虽然与外国大学相比还是很低,但这已经是中国一些最贫困地区家庭的年收入的数倍了。对于偏远地区或者一些农村家庭来说,上大学成本的上涨正在考验着家庭的承受能力。
  上大学的收益降低,成本增加。这使得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上大学的吸引力下降。国内也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这种论调正由农村地区逐渐向城镇蔓延。
  正方:上大学依然有用
  虽然从“算经济账”的角度看,上大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划算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大学生认为,上大学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学可以带来的各种无形的价值。比如,在大学里,你会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及朋友,这将开阔你的眼界,为你积累起人脉财富。又比如,在大学里,你不仅会获得知识、加深修养、获得来自大学生身份的满足感,还有可能会收获爱情,并得到一生中美好的回忆。然而,即使按下这些无形价值不表,从长远来看,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大学在经济上依然是不会赔本的。
  一方面,和大学生相比,低学历者就业更难。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数百万大学生在短时间(即毕业的季节)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很大,但到了年底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就已经比较高了。另外,也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就业难,名牌学校的好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要高得多。真正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学校设置的某些专业和课程缺少特色,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学生自身的成绩也不够优秀。
  另一方面,高学历者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低学历者。这种现象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在美国,根据劳工统计署的资料,以2012年为例,所有文化程度的职业种类合并到一起统计,平均年薪是3万多美元。具体来说,高中文化程度以下员工的平均收入为2万美元,高中毕业的为3.5万美元,而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为6.7万美元,博士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则更高,为9.6万美元。在我国,诸多研究也表明,学历与收入之间有着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比如,有研究就曾表明,在我国城镇居民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比为1:1.17:1.26:1.8,高学历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学历者。至于网上炒作的月收入动辄过万的快递员、搬运工等,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的收入水平。
  当然,有人可能会置疑,统计中忽略了上大学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即使考虑到这些,从长远看,读大学在经济收入上也还是值得的。比如,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2011年四年制本科大学的学杂费平均为2.2万美元,读完4年大学大概需要9万美元。而在这4年中,一个高中毕业生如果工作、按年薪3.5万美元计算的话,可以挣得约14万美元的工资。这就是说,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拿到文凭时,会错过大约23万美元的收益。不过,大学本科生的工资几乎是高中生的一倍,因此,从长远来看的话,读大学在收入上还是值得的。而中国大学的学费远比美国低廉得多,成本更低,所以,对于“上大学收回成本”这件事而言,中国大学生明显要比美国大学生更有优势。
  而且,高学历者的就业质量是要高于低学历者的。在就业层次上,高学历和低学历劳动者的职业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一般来说,低学历者主要集中在脏、累、险等行业,而高学历者大多集中在白领阶层。少数低学历者虽然日薪高,但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全,工资拖欠现象是普遍问题。所以,综合来看,如果你没有比尔·盖茨(大学肄业)、迈克·戴尔(大学肄业)或者黄光裕(小学文化)的超常的创业才能,上大学仍然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挣钱之路,即使这条路已不像以前那么好走了。
其他文献
1939年,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了闪电式袭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波兰全境。由于波兰是欧洲犹太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这里的犹太人也惨遭血洗,340万波兰犹太人中超过90%被纳粹杀害,每天还有大量欧洲其他地方的犹太人被押运到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被集中清理。  然而,1942年一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附近发生的始料不及的“瘟疫”,却拯救了数千犹太人的生命。  一场悄然而至的瘟疫  罗兹瓦杜夫是波兰东南
期刊
按照现行公历,一年通常有365天(闰年则366天)。但是历史上一年可不是总这么长,历史上最长的一年有445天。这个特殊的“超长年”是因为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6年发起的一项历法改革而产生的。在改革之前,过去的罗马历法总是比太阳历拖后很多,所以有点混乱。公元前46年,凯撒希望下一年能规规矩矩,刚好在冬至的时候结束,所以他使这一年多加了3个月,等到了冬至。
期刊
有用的东西常常会带来副作用——这种情况不只医学中存在。汽车给人类交通带来福音,但会导致肥胖、车祸伤害、死亡和污染。矿物燃料也许会助力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会破坏气候稳定。同样,在教学领域,过多使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也会带来副作用——不论是育儿课堂还是演讲大厅,情况都是如此。最近一项对全世界25万名学生的国际性调查发现,学生的卧室中如果放着一台电脑,那么他在学校的表现就比较糟糕(比如迟到、瞌睡等等)。
期刊
在国内,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沉迷于其中,他们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心情、照片等等动态,也与自己的网络朋友频繁互动,给朋友发布的动态点赞。而在国外,流行的社交媒体则是Facebook、Twitter或Instagram等。  但研究人员发现,近期以来,这种趋势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已经有大约5%到15%的青少年向社交媒体说“不”,对上网点赞已感到筋疲力尽,还有
期刊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物种入侵是坏事。人们在城市里拔出外来的树和灌木,以保护土生土长的物种,政府耗费巨资用于根除生物入侵者。  如今,一些科学家开始挑战这一观念。在他们看来,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根除大多数的入侵物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外来物种本性有危害,这种假定更像是人类社会中的种族排外情绪,而不是以科学为依据。  确实,有些外来物种无疑是有害的,例如,吸血鬼般的七鳃鳗在19世纪潜入北美五大湖后,
期刊
北美洞穴里的收获  在美国俄勒冈州古老的佩斯利洞穴里,考古学家们常常会有不错的收获。在洞里的沉积物中,埋藏着大量的石器矛尖、动物骨骼、植物纤维、绳索和兽皮。放射性碳年代测试法表明,它们的年代都非常久远了。2014年,一位名叫艾斯克·威勒斯列夫的丹麦科学家慕名而来,希望在佩斯利洞穴找到一些古骆驼或者古野马的遗骸化石。他正在研究一个在“圈外人士”看来异常深奥难懂的课题——测序远古生物的DNA,即,用科
期刊
在摄影领域,有一批人专精拍摄自然,他们能带我们见识到天地的壮阔,生命的奇妙。他们就是自然摄影师,一群介于探险家、生物学家、拍摄者之间的人,匈牙利摄影师本斯·马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近距捕捉野生动物动态景象而闻名。他在摄影界有一个外号,叫做“隐形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说的就是他往往能够无声无息的潜入到动物身边,拍摄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图片。  马特表示,要想近距离捕捉动物动态图片,需要做好详细计划,
期刊
在科幻影视作品《星际迷航》中,有一种神奇的扫描仪——三度仪,它的大小和一台移动POS机差不多,身材小巧却功能强大,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扫描分析人的健康状况,判断飞船船员的不适症状究竟是普通感冒还是感染了致命的外星病毒。只要有了这种仪器,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测试,也不用打针抽血,被测试人的健康状况在数秒内就可一览无遗。  现在,这种科幻影像里的神奇仪器或许真的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  便携式健康监测仪
期刊
今天,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感受到人类身高有一个不断长高的趋势。但从人类演化史来看,人类身高有一个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曲线演化过程。6万年前,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约为1.83米,此后,人类的身材逐渐变矮,到了1万年前的农业社会,男性平均身高可能只有1.63米。  这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可以找到证明,比如《三国演义》及《水浒》中的众多英雄豪杰,身高一般为八尺或者九尺等,也不过是1.6-1.7米。
期刊
学习动物的伪装术  你能从图2这张画作中看到什么?是一地落叶?还是有其他?这是美国画家艾博特?塞耶的一幅作品,在落叶之中藏匿着一条铜斑蛇,它的伪装使我们靠肉眼很難分辨。这幅作品被收录到塞耶的书作《动物王国的隐匿色》之中,这本书出版于1909年。书中展示了塞耶的许多画作,描绘动物非凡的伪装本领,许多动物伪装的效果可以被称为“惊艳”。这也是塞耶为之着谜的原因,以至于塞耶得出结论:动物的色彩有且仅有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