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课前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发现数学
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前去体验、熟悉一些生活原形,是建构数学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如一年级上册学习“分类”前,教师引导学生到超市观察各类商品摆放,到农贸市场观察各类农副产品的摆放,到书店观察各类书籍的摆放……学生把课前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在课堂上交流:农贸市场里农副产品,蔬菜在一起卖,海产品在一起卖,猪肉、羊肉、牛肉在一起卖……学生先体验生活中分类的情境,感悟分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建立分类的数学思想也就水到渠成。像这样的课前收集信息,不但充实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课堂上运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体悟数学
1.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5粒或6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如每串2粒串成5串或每串5粒可串成2串),有的串成几串还余几粒(如每串3粒,串3串余1粒)等不同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感到现实、亲切,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的氛围中受到陶冶、感染、激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体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创建体验过程的情境尤为重要。创设教学情境模似生活,使课堂教學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在模似现实情境中体悟数学。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以后,可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情境:
今日“开心超市”开业,请同学们到此超市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每人发给人民币一百元整(写有100元的书签代替)。买完物品之后,算一算自已一共花了多少钱?
然后把“开心超市”各种商品的价签贴到黑板上。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经过一番挑选,同学们都选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又经过一番计算,每个人把自己的消费单交上来,选择超过百元的,引导他们把不必要的商品进行退货,把眼前最需要的商品留下。在这里渗透了节约资源的教育,使学生感到课终而思无尽。
3.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用实例解释刚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课堂生成教学资源,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学生解决,资源共享,学生解答自身贴近生活的题材,比解决课本或教师设计的题材更有趣、更有活力。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一课时,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用“相等”表示,“谁比谁多”用“大于”表示,“谁比谁少”用“小于”表示后,教师引导用等于、大于和小于说一说生活中的事。甲学生说:“我们班一、二、三组人数都是12人,是相等关系”,乙学生说:“我有3支铅笔,1块橡皮,铅笔比橡皮多,用3>1表示,橡皮比铅笔少,用1<3表示……”
4.在数学教材中存在“题材老化”、“数据过时”或与本地区生活实际脱轨的问题。实际上,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已。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变教材”要删改教材中不切实际的内容,使题材具有时代感,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为课堂教学服务。
比如在学习数据整理中,教材中给出的数据身高普遍在140厘米~144厘米之间,而实际上我班的学生普遍身高在150厘米~155厘米之间,于是我放弃了教材中的内容,把我班学生的身高数据换到了黑板上,学生反映热烈积极。
上述这些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三、课外回归生活,让学生应用数学
数学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真谛。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另外,“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设计生活情景,开展实践活动。
如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厘米与米后,教师指导学生量一量家里桌子的长、宽、高,灶台的高,客厅或房间的长、宽等。指导学生量不同物品时选用合适的工具(如学习用尺、米尺、卷尺等),如果要分几次量,怎样做记录,最后要算出总长度。在用米尺量客厅时最后不到1米,要怎样量,遇到困难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请家长帮忙解决。
总之,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外三方面阐述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也是数学教学所必须要处理好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与掌握数学,并且灵活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此路中心小学)
一、课前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发现数学
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前去体验、熟悉一些生活原形,是建构数学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如一年级上册学习“分类”前,教师引导学生到超市观察各类商品摆放,到农贸市场观察各类农副产品的摆放,到书店观察各类书籍的摆放……学生把课前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在课堂上交流:农贸市场里农副产品,蔬菜在一起卖,海产品在一起卖,猪肉、羊肉、牛肉在一起卖……学生先体验生活中分类的情境,感悟分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建立分类的数学思想也就水到渠成。像这样的课前收集信息,不但充实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课堂上运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体悟数学
1.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5粒或6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如每串2粒串成5串或每串5粒可串成2串),有的串成几串还余几粒(如每串3粒,串3串余1粒)等不同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感到现实、亲切,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的氛围中受到陶冶、感染、激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体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创建体验过程的情境尤为重要。创设教学情境模似生活,使课堂教學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在模似现实情境中体悟数学。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以后,可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情境:
今日“开心超市”开业,请同学们到此超市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每人发给人民币一百元整(写有100元的书签代替)。买完物品之后,算一算自已一共花了多少钱?
然后把“开心超市”各种商品的价签贴到黑板上。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经过一番挑选,同学们都选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又经过一番计算,每个人把自己的消费单交上来,选择超过百元的,引导他们把不必要的商品进行退货,把眼前最需要的商品留下。在这里渗透了节约资源的教育,使学生感到课终而思无尽。
3.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用实例解释刚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课堂生成教学资源,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学生解决,资源共享,学生解答自身贴近生活的题材,比解决课本或教师设计的题材更有趣、更有活力。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一课时,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用“相等”表示,“谁比谁多”用“大于”表示,“谁比谁少”用“小于”表示后,教师引导用等于、大于和小于说一说生活中的事。甲学生说:“我们班一、二、三组人数都是12人,是相等关系”,乙学生说:“我有3支铅笔,1块橡皮,铅笔比橡皮多,用3>1表示,橡皮比铅笔少,用1<3表示……”
4.在数学教材中存在“题材老化”、“数据过时”或与本地区生活实际脱轨的问题。实际上,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已。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变教材”要删改教材中不切实际的内容,使题材具有时代感,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为课堂教学服务。
比如在学习数据整理中,教材中给出的数据身高普遍在140厘米~144厘米之间,而实际上我班的学生普遍身高在150厘米~155厘米之间,于是我放弃了教材中的内容,把我班学生的身高数据换到了黑板上,学生反映热烈积极。
上述这些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三、课外回归生活,让学生应用数学
数学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真谛。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另外,“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设计生活情景,开展实践活动。
如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厘米与米后,教师指导学生量一量家里桌子的长、宽、高,灶台的高,客厅或房间的长、宽等。指导学生量不同物品时选用合适的工具(如学习用尺、米尺、卷尺等),如果要分几次量,怎样做记录,最后要算出总长度。在用米尺量客厅时最后不到1米,要怎样量,遇到困难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请家长帮忙解决。
总之,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外三方面阐述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也是数学教学所必须要处理好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与掌握数学,并且灵活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此路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