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通知一出即引发了业内震动,它意味着国内银行业在资金市场垄断的坚冰被打破。
此前,国内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一直有一定的定价权,最低下浮空间为基准利率的10%,本次调整只是把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空间由10%调整到了20%。但此次具有标志意义的是存款利率,它实现了质的突破,由原来的坚冰一块,变为银行可以小小的自主定价,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最高有10%的上浮空间。
当然,央行此举有其特殊背景。
在2011年资金紧张的大环境下,很多银行纷纷推出了中短期理财产品,不仅期限短,而且收益率大大高过同期存款。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迅速扩大,广大储户已基本认知了这种变相存款利率上浮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率市场化其实已经从市场层面先行了,央行无非是从制度上对这种行为予以肯定罢了。
尽管如此,央行的行为意义却极为深远。这意味着国家下定决心,正式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由于中国严格控制非法集资,储户的钱只能按照国家法定利率存在银行,因此银行无论大小,都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吃利差。本次允许银行上浮存款利率,等于动摇了银行获得低资金成本的垄断权益。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国家不是对利率市场化有了定论,是很难下决心触动在国民经济中占如此重要地位的垄断企业的“蛋糕”的。
事实上,银行业也很难波澜不惊。央行宣布降息次日,广东华兴银行即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人民币存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紧接着工行宣布,人民币存款利息维持不变,也就是说按基准利率的1.08倍执行。随即,大银行基本效仿工行,小银行大都以广东华兴为例。
至此,本次降息的效果让我们收获了惊喜:一旦引入竞争,银行内部的鲶鱼效应让大家得到了比降息前更高的利息。而且,妙处不仅如此,更大的好处在于,未来我们或许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众所周知,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吃利差,这是为什么银行主要看重传统的存贷款部门,中间业务由于在银行利润中占比太低而不太受到重视。这种现象传导到我们这里,就变为金融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
当然,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明白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必须放在激烈的服务大战上,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细分已悄然开始。比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而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则是定位于青壮年的个人业务。这些业务或许不能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利息,但却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把自己内部的资源越来越多的配置到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上,更多的银行会参与到金融服务的市场细分中来。届时,我们将看到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创新也更多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
到那时,我们会发现,在高大的银行面前,我们不再只是一个个泛泛的人了,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着它们关心的喜怒哀乐,有着它们能够积极解决的实际金融困难。到那时,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柜台,而是贴心的好管家,英国版的。
作者为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首席策略师
此前,国内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一直有一定的定价权,最低下浮空间为基准利率的10%,本次调整只是把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空间由10%调整到了20%。但此次具有标志意义的是存款利率,它实现了质的突破,由原来的坚冰一块,变为银行可以小小的自主定价,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最高有10%的上浮空间。
当然,央行此举有其特殊背景。
在2011年资金紧张的大环境下,很多银行纷纷推出了中短期理财产品,不仅期限短,而且收益率大大高过同期存款。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迅速扩大,广大储户已基本认知了这种变相存款利率上浮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率市场化其实已经从市场层面先行了,央行无非是从制度上对这种行为予以肯定罢了。
尽管如此,央行的行为意义却极为深远。这意味着国家下定决心,正式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由于中国严格控制非法集资,储户的钱只能按照国家法定利率存在银行,因此银行无论大小,都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吃利差。本次允许银行上浮存款利率,等于动摇了银行获得低资金成本的垄断权益。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国家不是对利率市场化有了定论,是很难下决心触动在国民经济中占如此重要地位的垄断企业的“蛋糕”的。
事实上,银行业也很难波澜不惊。央行宣布降息次日,广东华兴银行即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人民币存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紧接着工行宣布,人民币存款利息维持不变,也就是说按基准利率的1.08倍执行。随即,大银行基本效仿工行,小银行大都以广东华兴为例。
至此,本次降息的效果让我们收获了惊喜:一旦引入竞争,银行内部的鲶鱼效应让大家得到了比降息前更高的利息。而且,妙处不仅如此,更大的好处在于,未来我们或许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众所周知,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吃利差,这是为什么银行主要看重传统的存贷款部门,中间业务由于在银行利润中占比太低而不太受到重视。这种现象传导到我们这里,就变为金融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
当然,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明白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必须放在激烈的服务大战上,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细分已悄然开始。比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而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则是定位于青壮年的个人业务。这些业务或许不能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利息,但却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把自己内部的资源越来越多的配置到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上,更多的银行会参与到金融服务的市场细分中来。届时,我们将看到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创新也更多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
到那时,我们会发现,在高大的银行面前,我们不再只是一个个泛泛的人了,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着它们关心的喜怒哀乐,有着它们能够积极解决的实际金融困难。到那时,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柜台,而是贴心的好管家,英国版的。
作者为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首席策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