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记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隆民,贵阳学院教授,出版美学专著多部,其中《电视美学》被订为考研必读专书和部分大学影视类研究生教材。曾出版《一条路上的老贵阳》。
  “文革”初期,我和三位同人带领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的14位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精神,进行步行串联。我们原准备从遵义经延安走到北京,后因中央下文停止串联,只走到陕西宁强便停止前进。行期两个月,行程三千里,留下了一本《“长征”日记》和三本叙述“长征”详情的家书,共十多万字。还有十几张黑白照片,留下了征途中的身影。半个世纪过去了,我把它整理出来,再现那荒诞年代中的这一真实步履及其前因后果,重温青年时代那远去的冲动和热情。值得一说的是,“文革”初期的“大串联”,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之前未有过,之后也不会再有。现代人了解这一绝版的历史现象,可能有一定的认知意义。
  “长征”序曲
  1965年秋,我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黔南工作。到都匀报到后,因“社教”运动需要,暂缓二次分配,先到都匀平浪区参加“四清”。半年后,才把我分到独山筹洞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教书。同我一起分到这所学校的,有贵州大学艺术系的马克昌、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的文祖雄等七位同人。还有一位是省外的,即江西共产主义大学的汪寿祥。
  筹洞属于独山的上司区,离贵州的南大门麻尾只有几里路。这一带人烟稀少,满眼都是荒坡,遥望很像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但走近一看,却植被稀疏,基岩裸露,乱石嶙峋,土层瘠薄,生态环境恶劣。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考察队曾断言这是块“死地”。政府也曾想把这片“死地”利用起来。在这里办过农场和林场,但都因水土流失严重而以失败告终。“文革”前夕,有关部门又把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落址这里。
  我们到那里报到时,只有一幢石砌三开间上下两层的办公楼,孤零零地立在一个小山包上。不远的凹地上是一间长方型的食堂,大概有一百多平米。离食堂不远是一长排石块砌的小平房,这就是我们的宿舍。我们十几位老师住在这里,俩人一间。离宿舍不远有条小溪,我们洗脸、洗脚、洗衣服,都用这一沟溪水。有时上游在洗脚,下游在洗脸,上游在洗裤子,下游在洗白菜。对于这些,最初很不适应,慢慢的才逐步习惯。难耐的是,这里不仅远离城市,连村寨都看不到。也没有一个学生,每星期只能见到两个外人,一是每周来送一次信的邮递员,二是间或来看田水的老农。学校没有电话,也未订报纸,我们同外界的联系完全隔绝了,只有汪寿祥驾着马车,偶尔去趟上司、下司或麻尾。为驱散寂寞,排遣无奈,毕业于作曲专业的马克昌经常拉起二胡,那声音幽怨而哀婉,如泣如诉。不久,教育部门从上司、基长等地招来了十几个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很本分,因而也未带来太多的欢笑。
  所幸的是,黔桂铁路从这一带经过,“筹洞站”就设在离此不远的地方。从学校到筹洞站,可能不到两里路。这个小站除了管站的两个员工外,平时也没有人。但一有火车停靠,尽管时间很短,也是人声鼎沸,还有大把大把的传单,从车上“红卫兵”手中撒下来,飘得满地都是。我们几位老师,算到有车停靠时,便到车站捡传单。“十六条”“五·一六通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首都破四旧”等,什么都有。正是有了这个车站,我们才了解风起云涌的外面世界。尤其是红卫兵大串联和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对我们的冲击最大。那时的学生,出过远门的人微乎其微。我到大学毕业,也才去过遵义,省外就想都不敢想。而串联却可以免费上北京、到全国,经风雨、见世面,太令人羡慕。遗憾的是,我们当时的身份已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没有资格去享受坐车不要钱的大串联了。我把这一体会同马克昌、文祖雄说了,他们都有同感。
  大概是十月底,我们在筹洞车站捡到人民日报社论《红军不怕远征难》和“大连海运学院学生徒步走到北京”的传单。我拿着它,反复地看,似乎发现了什么,手有点儿抖。又过十来天,我们在筹洞捡到一张传单,说江西省一些中学,学习大连海运学院,由老师领着同学徒步去井岗山串连。我一看,跳了起来,高举传单,大声对马克昌、文祖雄和汪寿祥说:“我们向大连海运学院学习,向江西红卫兵学习……步行串连……我们带着学生去‘长征’……好不好?”他们跑过来,接过传单一看,先是惊住,不一会儿,几乎不约而同地也跳了起来:“乌拉!”我们把这一张传单留下,把其他传单,一齐撒向天空,撒向那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的天空。
  回到学校,我们几个就分头找其他老师和十几个同学谈了上述想法。大家几乎全部同意,并推举我和汪寿祥向学校写申请报告。当天晚上我们就把报告草稿写好,呈交学校。经过努力,尤其是在全国红卫兵群起造反的威势下,学校同意了我们的请求,批推我们从遵义步行到北京的“长征”。
  我们的“长征队”有教师四人,学生14人,共18人。因为汪寿祥学的是政治,大家推举他当队长,我管钱粮,马克昌管联络,文祖雄管宣传。大家分头进行准备,各司其事。
  11月10日。我们在学校召开“长征”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决定乘车到遵义,11月21日从遵义起程,经重庆、成都、西安、延安到首都北京。
  “‘长征’日记”选述
  美国作家彼德·彼阿德说,“日记中的语言根本没有意义。”的确如此,日记是有什么记什么,基本没有选择。我的《“长征”日记》,重复事项就很多,如天气的阴、晴、雨、雪,沿途的行军、印传单、读毛主席语录等,天天都有。完全照《“长征”日记》抄录,似无必要。为此,我将全程分成遵义到重庆、重庆到成都、成都到宁强三段,各段先简述概况,之后再选述日记中的两三个特殊片断,以期在详略交替中,呈现当年“长征”中的人事景情。我想尽量做到:别人说得多的不说,一笔带过,如遵义会议纪念馆、杜甫草堂等,只选述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即我们“长征队”的特有事项。同时,我试着用两支笔述说,一支笔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支笔记录队员们眉毛的颤动、瞬间的笑容。
  从遵义到重庆
  1966年冬,我们从遵义出征,步行8天,到达重庆。其里程为:遵义30公里一板桥35公里一桐梓35公里一新站80公里一四川赶水20公里一东溪45公里—綦江40公里——一品镇20公里重庆。   我们“长征队”18个人,按计划于1966年11月19日从筹洞乘火车到遵义,依接待站安排,住进遵义宾馆。第二天上午,全队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并在馆前庄严宣誓:学习红军精神,发扬革命传统,步行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下午,拜谒红军坟。我看见有工人在不远处施工,便去要了一撮箕和好细沙的水泥浆,刷在“红军坟”右侧的石壁上,然后在上面刻写下“走长征路”几个字。马克昌当即用120相机,咔嚓一声拍了下来。这是我们“长征队”的第一张照片。
  11月21日清晨,我们戴着军帽和袖章,唱着《红军不怕远征难》,高举“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遵义一北京‘长征队’”红旗,戴着印有“遵义一北京‘长征队’”的袖章,背起背包,正式出征了。路上有不少人停下脚步,注目我们的队伍。一支从成都来的“长征队”同我们擦肩而过,并相互鼓励。一路上,文祖雄老师时不时要来个侧滚翻,赢来大家的一片赞美之声。只有一人似乎无动于衷,这人就是高挑秀丽的女生杨文美。遵义郊区的公路,冬天少有人走,空寂清冷。我们“长征队”的红旗,像一束游移的火焰,迎风飘动。
  娄山关上埋瓷碗作纪念
  11月23日清晨,我们来到娄山关脚下。一辆从后面开来的解放牌卡车,在我们的旁边停下。驾驶员从车窗伸出头来,说娄山关难爬,叫我们上车,他顺路把我们拉上去。我们谢绝了工人师傅的好心,坚决实践步行的诺言。师傅报以赞美的微笑,开着汽车往前走了。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转来转去到达山顶。这时,天下起了毛毛细雨。透过如帘的雨丝,站在关上回头往下看,公路就像一条黄龙在雨中盘旋而上,时隐时现。山顶上有块石碑,上刻“娄山关”三字。碑前放满了各路红卫兵们放的袖章、毛主席语录和像章。不一会儿,天放晴了。马克昌拿出二胡拉了起来,声音空旷而嘹亮。我喜欢文史,给大家讲了个故事:红军当年在这里与王家烈部打了一仗,王部把红三军团十二团政委钟赤兵的脚打断一只。1954年钟赤兵任贵州省军区司令,王家烈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王看到钟是一条腿,就问钟何故造成?钟答道:“敝人的腿嘛,被贵军在娄山头借走了,也不知王老先生何时送还?”王家烈听后,极为惭愧:“罪过罪过!请钟将军从重发落”。钟笑着说:“王老先生,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以后我们还要一同共事,共商治黔大业哩。”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讲完后,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此留下点东西作个纪念?于是我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瓷碗,用红油漆在碗面写上“黔南半农半读师范‘长征队’用1966年冬”,然后拿起路边的废铁器刨开泥土,把它深埋在娄山关顶马路右侧。我说几十年后人们把它挖出来就是文物。马克昌收起二胡:“能把全队的名字都写上更好。”但碗小人多,实在写不了。离开娄山关时,女学生胡加芸又把土刨开,将她头发上的一颗夹针也一道放进去。这是无声的叙述:“‘长征队’里有女的。”人们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迎难而上,翻七十二拐
  12月24日,这是出征的第三天,全队疲惫不堪。出发前,接待站的同志给我们说:走长路最难的是第三天,还说“冲过第三天,快活似神仙”。此话不假,这一天大家都觉得脚肿腿酸,迈不开步。走在前面举旗的同学,也把旗杆扛在肩上,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很像电影里的国民党的溃兵一样。文祖雄的侧滚翻也没有踪影了。与我们同向而行来自云南的“长征队”见状,也鼓励我们“坚持冲过第三天”。中午时分,队伍来到了凉风垭七十二道拐前。这段盘山而上的公路,因180度的回头弯就超过72个,故名七十二道拐。在抗日战争中,它是重庆通往抗战重镇贵阳的必经之处,同晴隆二十四道拐一起,为抗战胜利作出过不朽贡献。1957年修川黔铁路时,隧道从七十二道拐山下穿过。我们来到山前,路上的人告诉我们说,可以从隧道穿过,也可以爬七十二道拐,走隧道要少走十多里路。大家商量了一下,都认为虽然很累,但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还是决定爬七十二道拐。汪寿祥掏出《毛主席语录》:“大家翻开74页……”我们一边读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一边沿着不宽的公路,弯来拐去地缓缓移动。走几步又休息一下,之后再走。大概在第三十几拐上,我们遇上由内蒙来的长征队,只有两个人,背着背包,一人执旗在前,一人紧跟在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来,互致问候,原来他们大队人马都走隧道了,就他们两人同我们一样迎难而上。我们同内蒙战友告别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登,终于翻过七十二道拐。一只鹰从山那面飞来,从我们头上掠过。
  冲过第三天,确实不觉累了。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省界,经綦江、东溪、一品到达山城重庆。
  从重庆到成都
  在重庆参观13天后,于12月6日离开重庆,步行1l天到达成都。其里程是:重庆40公里一青木关40公里一庆隆公社30公里一铜梁县城70公里一潼南县三汇镇70公里一安岳毛家公社52公里一乐至回澜区45公里一乐至红卫兵中学45公里一简阳施家坝60公里一简阳县城35公里一简阳三泉35公里一成都。
  队伍住重庆韦家院接待站,对面就是重庆宾馆。我们议定,上午集中学习,下午自由参观。
  我们都是第一次到山城重庆,很开眼界。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第一大城市,在现代史上辉煌耀眼,一部《红岩》,更使它闪闪发光。队友们三五成群,不避寒冷,参观了红岩纪念馆、曾家岩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
  每天上午的学习,都要谈一下前一天参观了些什么,有何体会,然后就各抒己见。长江的滚滚波涛,重庆的“12·4”惨案,什么都讲。谈得最多的是从哪条路走向西安。老师们主张绕成都走,大部分学生却希望从重庆直上西安。两种意见,难以统一。有同学提出我们“长征队”人多,不如分成两队,各走各的。我知道,分队是假,其实是大多数同学都想坐车串联,不愿同老师一道步行了。我提议,如果一定要分队,每队应有老师。我们把大家带出来,必须把大家安全地带回去。想分队的同学听了,还是脱离不了老师,终于确定不分队,绕成都上西安。
  有一个从甘肃来的“长征队”,同我们住在一幢楼。他们有二十来人,年龄相差不大,十七八岁。联想到我们闹分队的事,我问他们是否也有分队的想法。他们说没有,但有分岐。队长主张沿着当年红军走的路“长征”,副队长认为这太机械,我们不可能再去爬雪山、过草地,那不安全。这时走来一位女队员,她穿军装、戴军帽,胸前戴了五六个大小不同的毛主席像章。她的手在空中一挥,坚定地对我说:“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看来,每个“长征队”内部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青木关情思
  1966年12月6日,我们离开重庆西行,翻戈罗山,宿青木关。因青木关是陕西、新疆以至苏联进入重庆的陆上通道,抗战时期名噪一时。著名的国立音乐院,就落址这里。我的表姐曾昭萍,在此校少年班听过课。她后来说,国立音乐院是抗战后方唯一的音乐院校,为抗日战争和中国乐坛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迁南京,原址改作它用。解放以后以它为基础,组建了中央音乐学院。有此因缘,一到青木关,我就去寻找它的旧址。我问了几个人,才知道它离我们驻地不远。我想约马克昌同去,但又未找到他,便一个人向旧址走去。为看全貌,我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停下来,庄严地遥视着这座曾经辉煌的音乐圣殿。遗址在冬日的黄昏中显得很落寞,只有几间简陋的房子在那里静静地立着。真想不到《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都创作于这里,中国第一情歌《康定情歌》也产生于此。我仰视着这曾经辉煌的殿堂,像面对神祗,呼吸都停住了。我好像看到一个庞大的乐队,在蓝天下用圆号、簧管、提琴、低音笛和喇叭,诉说着撼动人类心灵的伟大情感。乐团指挥有时用手势调动各种乐器,以排山倒海之势演奏:有时让合奏的声音降低,平静地指挥着小提琴奏出如泣如诉、温柔优美的旋律;有时吩咐管乐、打击乐突然加强力量……他挥着手,大汗如雨,激昂有力,指挥棒似乎在呐喊: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努力,努力!向前,向前!……我回到驻地,还沉浸在这种或昂扬、或温柔的旋律中。
  公社老农给“长征队”排座次
  离开重庆的第三天,住庆隆公社。这是个丘陵镇,有百十来户人家。当晚,公社为了欢迎我们,同我们进行了联欢。我们“长征队”除了大合唱和集体朗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之外,马克昌演奏了二胡,文祖雄表演了武术加侧滚翻,我也上台凑合,用贵阳方言朗诵了在“长征”途中写的一首诗。朗诵完毕,我回到台下。刚坐下来,侧面的一位七十来岁的老人对我说:“你的诗写得好!”我说:“谢谢夸奖。老人家,您读过书?”他说:“读过几年私塾。”我说:“我也读过私塾。”这一说,他便陡然同我亲热起来。他说他刚从重庆亲戚家回来:“那里到处都是串联队,人山人海,哪样串联队都有。”我认真地发问:“串联队就是串联队,怎么有‘哪样串联队’?”他把长烟杆收起:“有。照我看,串联队有三种,第一种是南下串联队,凶得很,走到哪里炮轰哪里。他们是甲等串联队。好比从前的状元。”他用科举考试来相比,我笑了:“第二种呢?”他看着我:“第二种就是你们,步行串联队,朝着一个地方,一天只管走路,不造反。你们是乙等串联队,好比榜眼。”我很有兴趣地问:“谁是探花?”他又抽起烟来:“就是那些成天坐起火车到处串的鬼崽崽们。他们就只晓得玩。”我会心地说:“老人家,您真有研究。”这时,有人宣布联欢会结束,群众全都站了起来纷纷散去,老人也走了。晚上,我一直在想,这位小有文化的老农对串联队的归类,还很符合实际。从北京“南下”“西进”“北上”“东征”串联队,专门到全国各大中城市煽风点火,如一到贵阳就贴出“六问贵州省委”的大字报。到重庆就贴出“炮轰西南局”檄文。他们大都是大学生,而且了解上层的很多内幕,充满造反精神。步行串联的“长征队”,为到达某一红色名城或领袖故居,不远千里,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他们不参与所到之处的斗争,抱着经风雨、见世面的宗旨,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向前。他们一般来自偏远县份,很能吃苦。乘车串联的红卫兵,大都是大中城市的中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目的,就是玩。这部分人数量最多。老农按他的标准所排的座次,很有意思。
  第二天早上,我把“长征队”荣获老农评为串联“亚军”的事给队员们讲,大家都笑了。他们好像受到鼓舞,向成都前进的步伐也矫健起来。文祖雄也接连打了几个侧滚翻。
  从铜梁到成都,大都是丘陵,但却有不少精神上的高山。铜梁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家乡,建有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安岳是中国白话诗的开创者之一康白情的故土,他的《和平的春里》,我还能背上几句。还有简阳的陈毅,是将军里的诗人,诗人里的将军。可惜因忙于赶路,这些地方都没有好好地看,几乎一天一个县,于12月27日到达成都。那一天,大雪纷飞,成都以银妆素裹的姿容,迎接我们这支来自贵州的“长征队”。
  从成都到宁强
  在成都参观十天后,队伍于1967年1月11日北上西安,其计程为:成都33公里—广汉30公里—德阳52公里—绵阳41公里—魏城30公里—梓桐38公里—武连41公里—剑阁71公里—广元90公里—中子90公里—陕西宁强县。
  我们住成都十四中,地址在成都东面。成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的驻地离闻名全国的人民广场很近,住下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之后几天,自由观览了城内的杜甫草堂、武侯祠、文君井、薛涛井等,还专程去了成都附近的宝光寺、大邑地主庄园。
  在成都,适逢蓉城“12·31”大游行,看热闹的人特多。我没有去,躲在接待站看母亲的来信。母亲毕业于贵阳女师,是筑城最后一位私塾先生。我是独子,无兄弟姊妹,三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我来“长征”,她很不放心。信中说,她买了一张全国大地图,每天一起来就在地图上找我们走到哪里。我也是每三天就写一封信给她,向她讲述我们沿途的情况。同时也接到未婚妻南心的汇款。她还是高三学生,把父母给她的零用钱积起来寄给我,钱虽不多,我很珍惜。在汇款单附言中,她说贵阳大十字的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信中还嘱我咐照顾好自己。我也把征途中接待站送的军帽、纪念章,全都寄给她。远在征途的我,有她们的切心关怀,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几天来,成都大雪纷飞,下个不停。接待站人来人往,但大都是全国各地乘车串联的红卫兵,“长征队”很少。一天下午晚餐过后,有一个举着“铁姑娘长征队”的红旗的队伍,向接待站走来。她们来自西安,要去遵义。听说我们要上西安,她们的队长特别叮嘱我们:一定要在封冻前翻过秦岭,否则就要等到开春。我们谢谢她的关照,并于1967年1月11日匆忙离开成都北上。
  金牛道上古迹多   古代川北三条蜀道中,最重要的是金牛道。我们从成都向陕西前进,走的就是这条道。一路上除了广汉、德阳、绵阳还有点成都平原平坦的景象外,其他的路都在山间穿行,同贵州差不多。沿途虽险要难行,但风光峻丽,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让我们享尽眼福。一是三国蜀汉文化。张飞柏、落凤坡,剑门关,数不胜数。走在这条路上,就像读一本立体的“三国”。其中的剑门蜀道,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尤其让我震撼。二是这条路上的盛唐文化十分浓郁。其中的广元,更令人难忘。这是武则天的家乡,唐代古迹遍地都是。但因天气太冷,我忙于找当地接待站给学生解决被子问题。只去了皇泽寺和千佛崖。三是建于秦朝的翠云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在道两旁种上成排的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人们把这些树称为”皇柏”。在绵阳、梓潼和剑阁之间三百里的道路两旁,两万多棵古柏,犹如翠云覆盖着大道,郁郁忽忽,堪与古罗马大道媲美。遗憾的是,我们都是沿着川陕公路走,同这条古道虽若即若离,但未从中走过。快到剑阁时,离它不到一百米,大家都想过去看看。胡加芸、杨文美两个女同学,看见那里盛开的梅花,更为激动。只有马克昌一人不感兴趣,他说:“你们把背包放在这里,我给你们看着,我就不去了。”说完就在地上坐下来拉二胡。在我们的“长征队”,我同马克昌被大家调侃为“牛(刘的谐音)馋马懒”,我喜欢吃,他喜欢坐。这么值得一观的地方又近在咫尺他都懒得去,真是各有所好。
  路遇端着遗像的“长征队”
  1967年1月21日,我们来到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处中子镇。这天的雪下得更大,满山的北国风光。迎面缓缓走来一个“长征队”,大约有十来人,身上全是雪。我们相互打招呼,嘘寒问暖。当我们擦肩而过时,我突然发现其中一个女队员端起一张有相框的黑白照。照片上也是个女学生,相框上有一块青衫,这青衫在飞扬的雪花中特别醒目。我缓步追了上去,想看清楚。她看到我疑惑的目光,便伤感地对我说:“我的同学……我们‘长征队’发起人……出征前夕去世了……我们带着她完成‘长征’。”说完,她眼里闪过一丝泪光。我举起右手,向遗像敬了个礼。我问他们从哪里来,她的声音呜咽,我听不清是“山西”还是“陕西”。他们走了,身影逐渐消失。我小跑追上我们的队伍,汪队长正在叫大家背诵《毛主席语录》74页,我未把此事告诉大家。北风呼啸,雪更大了。一辆从后面开来的解放牌卡车,在我们的旁边停下。驾驶员从车窗伸出头来,说雪太大,叫我们上车,送我们一程。我们谢绝了工人师傅的好心,继续步行,在雪地上留下了一线深深的脚印。
  1967年1月23日,我们第二次越过省界,到达陕西宁强。此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黄金通道,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这意味着我们已到秦岭脚下,翻过秦岭就到了西安,离延安就不远了。遗憾的是,队伍到达宁强,只剩下八人了,思想焕散,斗志全无。尤其是离过年的时间只有十几天了,都想回家过年,归心似箭。恰逢此时,中央又再次发出停止步行串联的文件,从西安过来的“长征队”也说,西安的很多接待站都撤了,不再接待红卫兵。看来,我们还想再往前走,已不再可能。
  我们召开了全队会议,决定全队乘车返回贵州,来年春天再说。我们轰轰烈烈的“遵义一北京‘长征队’”,终于偃旗息鼓,返程回乡。临离宁强的那天晚上,漫天鹅毛大雪,地上堆了两尺厚,路上几乎没有人走,只有红色的大标语,无声地映着白雪。我在大雪中一人流连在宁强街上,“驰骋”在诸葛亮曾经在此北伐、唐明皇曾越此奔蜀的佳话之中。
  “长征”结束后,我们回到学校。那幢石砌的三间两层办公楼,依然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孤零零地立在那地老天荒的旷野上,默默地迎接我们的归来。
  “长征”影事
  “长征”结束半年,我调回贵阳,分到二十五中教书。
  这时,中央号召“复课闹革命”,二十五中开始正式招生、上课。那时,上课不多,而且都是讲毛主席语录及其有关文章,用不着备课,只往革命内容上吹。我吹得最多的就是我的“长征”。这同我心中的“电影情结”,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向来喜欢电影艺术。上大学以后,我与同窗、后任“江门日报”主编的司徒明德,苦攻电影理论。那时苏俄艺术盛行,苏联电影便成为了我们崇拜和探讨的对象。一场《复活》看完,我们会在校园里讨论半夜,而且开口不离“格拉西莫夫”,闭口不离“格布里诺维奇”。写出一个电影剧本并被采用,是我们的梦想。“长征”虽夭折,但我脑子里总忘不了征途中的人和事,尤其认为步行串联情节集中,动作性强,外景丰富,很符合电影艺术的传达要求,并于“文革”中期,开始构思、撰写反映步行串联的电影剧本。其情景同我经历的“长征”差不多,只是人物全是学生,没有老师。故事梗概是:西南某中学的一队红卫兵,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冲破重重阻挠,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步行到达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和鼓励。情节比较生动,矛盾冲突强烈,人物性格鲜明,很有时代特色。剧本取名《小长征队》,大约十万字。
  剧本寄给长春电影制片厂,不到一月,就被长影采用,并通知我去长春修改剧本。我途经北京,正遇周总理去世。乘车到长影时,贵阳的蔡葵、李金等在那里改《山寨火种》。同在的还有贵阳市文化局的杨局长、市文化宫的文主任和杜青海。杨、文是领导,杜青海跑堂,动笔改稿的是蔡葵和李金。
  我被安排住在日伪时修的“小白楼”改稿。当时正值寒冬,地上的雪有两三尺深,气温零下二十度。屋子里有暖气并不冷,但一出门就受不了,比我们“长征”时在成都平原遇到的大雪冷多了。著名作词家乔羽先生住在我对面,他是专程来长影修改歌词的。我去拜访他时,他很热情地给我讲写《我的祖国》时的情景。
  厂里安排张希至女士作《小长征队》的责任编辑,帮助我处理剧本修改中的诸多问题。这是一位很有经验的编辑,为人善良仁厚。她很赞赏《小长征队》的选题、结构、人物语言和场景设计,特别指出情节的动作性很强,很适合电影表达。期间,杜青海来找我几次,要我把《小长征队》作为市文化局发现和扶持的成果。他到底是代表文化局来做我的工作,还是他自己想插手,不清楚。在贵阳我从未见过杜青海,但听说过这个人。他来了几次,看见我不理睬,也未再来。快到过年时,修改工作暂停,我又回到贵阳,准备过完年再去。年后,因病住院开刀,未能按时去长影,只用信与长影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家修改剧本。剧本修改后,寄到长影。长影领导看了,要我在长征队中增加一个校长,让他作为走资派的代表,沿途阻碍小将们“长征”。我回忆了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校长,哪一位都不会反对学习红军传统,这样改脱离现实,不可信。我爱人南心说这叫瞎编。由于思想跟不上那个年代的潮流,致使修改进展很小,几易其稿,都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1976年7月朱德去世,9月毛泽东去世,10月“四人帮”跨台,“文革”结束,此剧随之告终。
  从“长征”开始到《小长征队》落幕,刚好十年,与“文革”同步。其情其景,犹如一个隔世的梦。我的“长征”及其据此写成的《小长征队》,虽然没有造反、夺权、破四旧、批斗走资派,就是学习红军精神,但它是发生在那扭曲年代的事,背景荒诞,没有社会价值。虽然如此,但它毕竟是我青年时代一次难忘的经历,把它记录下来,让今后的人们知道在“文革”荒诞岁月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真实的步履,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卫兵仿“长征”的步履。
  后记:“文革”结束,我调贵阳师专。之后,任中文系主任、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常委。21世纪初,我随省政协视察独山。我向当局问起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的情况,才知道因那里地质条件不佳,此校未能办成。现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良草种,以学校原址作基础,办起了牧草种籽繁殖场。老师们也早已离开,马克昌调都匀三中,文祖雄调独山中学,汪寿祥据说调回了江西。出于怀旧,我还专程去了趟筹洞,一睹当年孕育我们“遵义一北京‘长征队…的这个荒野中的摇篮。到了那里,放眼望去,原来熟悉的宿舍、食堂都消失了,只余石砌的三间两层办公楼,还孤零零地屹立在那小山包上。周围的大片土地和视野可及之处,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南方草原风光。
其他文献
通过对山东省民办高校的调查研究,分析山东民办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竞争与合作的环境,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强化师资的队伍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复杂而且激烈的竞争形势,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经济利润是现代企业的目标所在,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分析来掌握企业的
期刊
本文简要介绍了并联电抗器的各损耗分量及降低这些损耗分量的措施.结合电抗器产品,总结出降低损耗的有效措施.
摘 要:由于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的差距,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不断增加,随迁子女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是由于当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就读存在一些问题,现针对就读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外來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教育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它给人提供公平竞争一,向上流动的机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希望摆脱贫困的现状,并希望给下一代创造更好更优质的条件。在
本文通过对暖通空调在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以村官变“村霸”现象的出现为现阶段需解决的主要解决问题.而“村霸”这一词汇,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村”指乡
医疗改革工作稳步推行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老百姓看到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是,在政府补偿机制不明晰和价格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医改政策的推行对医院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和领导核心,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因此,进一步明确其自身功能定位,针对现实中功能实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