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酯类驱油剂在致密油藏驱替开发中的应用

来源 :油田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密油藏驱替过程中存在注入压力高,采出程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烯酯类驱油剂运用到致密油藏驱替开发中,以9-癸烯酸甲酯为例通过致密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烯酯类驱替剂在致密岩心驱替过程中注入压力与驱油效果相对常规驱油剂的优势.9-癸烯酸甲酯不溶于水,能够与乙醇、乙醚、乙酸等有机溶剂互溶,在驱替过程中可以迅速传质扩散到岩心深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0.1×10-3μm2级别的致密岩心,相对于常规驱油剂,9-癸烯酸甲酯驱替压力极大降低,不到水驱压力的1/30,适用于致密油藏的驱替开发.同时驱替实验表明,先注入2 PV的9-癸烯酸甲酯再进行水驱,9-癸烯酸甲酯驱采出程度达到80%以上,综合采出程度达到90%以上.水驱后注入0.3、1.5 PV的9-癸烯酸甲酯段塞,提高采收率分别达到20.61%、57.52%.烯酯类驱油剂在致密油藏驱替开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注入适应性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采出程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针对渤中34-2/4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存在的非均质性加剧和注入水低效循环问题,须采取调剖措施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渤中34-2/4储层特征为模拟对象,测试了酚醛凝胶调剖剂的成胶时间和成胶黏度,采用环氧树脂浇筑岩心和层内非均质岩心实验开展了酚醛凝胶调剖剂封堵及液流转向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间苯二酚和助剂碳酸氢铵可增加酚醛凝胶调剖剂的反应速率和凝胶强度,可通过向聚合物SD-201酚醛凝胶调剖剂中添加固化剂,向乳液聚合物DW-R酚醛凝胶调剖剂中添加固化剂和助剂来提高凝胶强度.与聚合物DW-R酚醛凝胶相比
针对浅层低温油气井压裂后压裂液破胶不彻底、返排率低的问题,优选了亚硝酸盐与铵盐、三氧化铬和葡萄糖、过氧化氢3种自生热体系的最佳反应参数,分析了3种自生热体系的生热量以及对压裂液破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与铵盐自生热体系的最佳反应参数为激活剂HCl浓度2 mol/L,生热剂NaNO2和NH4Cl(物质的量比1:1)浓度为8 mol/L;三氧化铬和葡萄糖自生热体系的最佳反应参数为激活剂HCl浓度1 mol/L,生热剂CrO3和C6H12O6(质量比1:1)加量为14%;过氧化氢自生热体系的最佳反应参数为
为明确调剖剂与调驱剂组合方式注入目标储层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计算调剖剂与调驱剂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以及封堵率,分析其压力特征和分流率特征,确定调剖剂与调驱剂组合方式与目标储层适应性的优劣.结果表明:在70℃、0.9 mL/min的注入速率下,初低黏延缓交联型调剖剂可进入岩心最适宜渗透率的范围应在1000×10-3~3000×10-3μm2之间,且封堵率大于95%,封堵性能和液流转向效果均较好;“纳米型”和“超分子型A”聚合物微球非连续性调驱剂可进入岩心最适宜渗透率的范围均应在500×10-3
针对雁木西油田高盐油藏储层特征和提高采收率技术需求,本文开展了耐盐表面活性剂研制和油藏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DW-01具有界面张力低、抗吸附能力强、发泡效果好和驱油效率高等特点,DWW-01质量分数超过0.05%后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数量级(10-3 mN/m),与油砂3次吸附后油水界面张力仍可达10-2 mN/m数量级,水驱后注入0.4 PV的质量分数0.3%的DW-01采收率增幅超过8%,与目标油藏具有良好适应性.水驱后表面活性剂主要沿水驱形成优势通道流动,水驱未波及区域的
注二氧化碳采油过程中,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形成碳酸,与储层矿物反应会改变岩心矿物组成和储层物性.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二氧化碳驱、二氧化碳/水交替驱及二氧化碳吞吐3种不同注入方式下低渗透储层的矿物、产出流体、储层微观结构以及渗透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驱、二氧化碳水气交替驱、二氧化碳吞吐3种注入方式均可使岩心渗透率增加,二氧化碳/水交替驱过程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最为明显;产出液中的钙离子和钠离子浓度都明显上升,岩心矿物中方解石及长石含量下降,碳酸的溶蚀作用导致岩心中的斜长石和方解石减少;在碳酸作用下岩心
为了改善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高温高盐油藏中高温断裂、抗盐性和长期稳定性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由油酸改性纳米SiO2(O-SiO2)和疏水缔合聚合物KAPAM组成的纳米分散体系,评价了纳米分散体系的增黏性、耐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长期稳定性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与单一KAPAM溶液相比,纳米分散体系的三维网格结构提升了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及结构恢复能力,从而提高了体系的各项性能.O-SiO2可使KAPAM溶液黏度增加,组成为0.15%KAPAM+0.3%O-SiO2的纳米分散体系的黏度最大,增黏率为25.73%.纳
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是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新型纳米材料.本文研究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尺寸和形貌,并考察了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聚合物二元增效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乳化性能、黏浓关系、流变性能和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用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典型尺寸为217.7 nm,在水溶液中呈片状松散堆积.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体系及其与聚合物的二元增效体系均能在改性氧化石墨烯加量为10 mg/L的极低浓度下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 mN/m数量级,且在加量为50 mg/L的极低浓度下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
针对低渗透油藏作业、洗井过程中,储层流体返吐至井筒易导致启注压力升高的难题,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一种快速自发生成的中相微乳液.考察了中相微乳液体系受地层水混入的影响及自发生成中相微乳液的洗油效率和降压增注效果,并基于注水参数及微乳液“鱼状”相图特征,设计了自发生成中相微乳液的注入工艺.结果表明,中相微乳液的组成为:1%~8%复配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3:1)、1.5%~3.5%C5醇和3.5%KCl水溶液.该体系形成中相微乳液的时间为15~30 min.当地层水混入量低于
为评估表面活性剂提高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渗吸效率潜力,研究其微观动用特征,本文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urf-L在不同润湿性天然页岩油岩心渗吸效率和不同孔隙中含油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核磁共振T2谱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urf-L能有效提高吉木萨尔页岩油藏岩心的渗吸效率.对于中性润湿性的匀质粉砂岩岩心S52,胍胶溶液和含Surf-L的胍胶溶液主要动用大、中孔隙内原油.其中,渗吸效率贡献率最大的是大孔隙,其次是中孔隙.含Surf-L的胍胶溶液可以有效动用
为解决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成本高的问题,考察了一种分散性降黏剂L-A对胜利油田稠油的降黏效果,分析了稠油降黏前后的分子结构和黏附力变化,利用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模型研究了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温度56℃下,分散性降黏剂L-A溶液最佳质量分数为2.0%,降黏剂溶液与稠油最佳体积比为1:6,降黏率达到94.58%.降黏剂与稠油混合后,降黏剂中的磷羟基P—OH基团与羧酸根—COOH等极性基团插层进入稠油分子间,拆散胶质沥青质的复杂片状分子结构,破坏胶体分散体系与胶质沥青质空间网络结构,分子结构变得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