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也指出,在日常的学习中,了解某一知识或技能的人,学习起来没有爱好这一方面的人学的快,而学的最快的人还是那些以此为乐,有着浓厚兴趣的人。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浓厚的兴趣爱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勇于创新,结合所带班级情况,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兴趣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53-01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创设语文情境课堂时,将语言情境的创设摆在了重要位置,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是感性的,而且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抓住这一特點,合理运用语言,调动学生进行思考、想象,引导他们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场景等,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不断的积累知识。
  例如:在学习《雨铃铛》时,文中有个词语“丁零当啷”,在教具不足的情况下,我从日常生活出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为学生们描述:“六一儿童节到了,大家手上都戴着铃铛,在表演节目的时候,随着大家身体的跳跃,铃铛也变得欢快起来了,大家听,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就这样引导学生回忆起过去经历过的事,能够使他们迅速的理解“丁零当啷”,接着,我在带领学生学习《雨铃铛》,引导他们将表演用的铃铛和雨铃铛相结合,在脑海中浮现出雨滴跳跃的画面,贴近生活,可以让他们顺利的理解词语,真切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我经常在班级中开展朗读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从角色的性格特点出发,富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出来,这样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认真学习朗读技巧,为今后能更好的指导学生朗读做好准备。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工具。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要充分重视起来语言的作用,教师要合理的运用语言,做好情境引导,这有利于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语感”,不仅仅局限于了解语言的内容、所要呈现的感情,还要进一步思考,思考为什么某一角色要用这样的语言,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模拟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要打破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有生机的课堂氛围。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模拟教学,帮助学生领悟文章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来分别表示田忌的赛马和齐威王的赛马,模拟当时赛马的场景。同时找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按照课文的内容来操作笔,还原当时赛马的场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化静为动,还能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孙膑的灵活聪明。而且我发现,模拟情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用笔模拟了情境后,学生对《田忌赛马》的内容能够准确的复述出来,加深了印象,这也是培养学生记忆的一种好方法,在课下他们还自发的进行探索,用笔模拟了其他赛马的方案,在玩中学。
  新时期,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科学设备,努力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语文情景中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带领学生学习《山沟里的孩子》时,仅仅通过朗诵,学生还是难以体会到在山沟里求学有多么的艰辛,因此,我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山区学生在一片黑暗中打着手电筒,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求学的视频,还播了山区教室的图片,然后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他们出行方便,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领悟文章主旨,学习山区学生不惧艰难困苦,热爱学习的美好品质。同时,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后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三、创设实物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来加以辅助,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龙眼和山里红》一文时,虽然课本中有插图,我还是把龙眼和山里红带到了教室,让他们从外观、色泽等方面了解这两种水果,接着故作神秘的说“龙眼和山里红有好听的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此时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昂的时候,安排的自主阅读任务,他们都迅速地完成了,趁热打铁,我又发问“为什么园园的脸羞的像山里红呢?能不能像龙眼呢?”,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自主思考,从而发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接着,在课堂上我还穿插了比喻的练习,“大家都知道,害羞时,人的脸会变红,那么除了像山里红,园园的脸还可以像什么呢?”
  四、创设艺术情境,激发兴趣
  除了语言情境、模拟情境等,教师也不能忽视艺术情境的创建。在学习诗歌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音乐、表演等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更好的营造课堂氛围,从侧面帮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爱我中华》主要描写的是汉族同其它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相亲相爱,民族大团结的爱国诗歌。在学习的时候,我先在班级里播放了欢快活泼的歌曲《爱我中华》的伴奏,充分调动起了班级里的学习气氛。在学生沉浸在这一旋律,渴望唱出来的时候,告诉学生,歌词和今天要学习的诗歌内容相关,在这一前提下展开教学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的集中精神,认真学习《爱我中华》。将诗歌与歌曲相结合,便于学生将诗歌哼唱出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不是只有音乐才能创设艺术情景,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氛围。在学习《小母鸡种稻子》的时候,我安排学生提前阅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在请他们分工合作,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表演舞台剧。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安排,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课下仔细的研究角色的性格特点,说话方式等,力求完美,表演的更是有板有眼。通过舞台剧的表演,学生基本上已经把握了“劳动最光荣”的中心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束语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创设情境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情境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帮助语文教学工作有效的展开外,还有利于从德、智、体、美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德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9期.
  [2]张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赤子(中旬).2013年08期.
  [3]陈文英.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赤子(中旬),2014年04期.
  [4]刘文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高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师范类院校普遍开设语文课程,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语文 语言文字 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改革的深层次要求,必须深入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并利用好各种学习理论,记忆规律等。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57-02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基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有序传统文化,坚持“四个自信”提出以后,国家不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掌握中国文字的精髓渊源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素质教育的程度也能体现出小学语文的教育水平。除此之外,小学语文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方面的作用上来看,小学语文能够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密切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减小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班主任的有效班集
期刊
【摘要】教学的分层艺术是素质教育的真谛,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输出信息,还要做好反馈信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但是,在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潜力必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實际情况为根本,对每个学生的潜力情况详细观察并进行总结,再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根据每个学生潜力的不同,在总体的教学设计中,让每个
期刊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渗透德育目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下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有效路径,希望本研究提出的教学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59-01  引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20)13-0070-02  一、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现状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科技日新月异,大学扩招,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事业的规模与结构已然发生巨大质变。但是,意识的变革与物质的发展未必能够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以及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当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切实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67-0
期刊
【摘要】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先对教学活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随后基于儿童视域,对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例如鼓励自主学习、做到以生为本等,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给其他语文教师以帮助,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儿童视野 小学语文 客观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44-01  前言  小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以及未成年犯罪事件的逐渐增多,这不仅破坏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也使青少年的身心受到了影响。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因此,本文将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希望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 中学生 法律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获得广泛的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当今社会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上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比较敏感而又判断力不足,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事情所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实际的案例和情境去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实效,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全的
期刊